新闻界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新闻界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Monthly

  • 51-1046/G2 国内刊号
  • 1007-2438 国际刊号
  • 1.5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新闻界是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新闻界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数字新闻学·理论脉络与发展趋势、传播学研究、传播与社会、传播法与伦理、博士生新论、全球视野

新闻界 2007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界杂志本刊专稿
传媒制度绩效评价:思路、框架及方法3-6

摘要:对传媒制度绩效的评价不如社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那样容易实现.却又是一件需要花大力气进行深入研究的工作。只有对传媒制度的绩效诉诸于全面、系统的考量,才能了解和把握传媒业在制度设置和制度安排中实际取得的效果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合理调控传媒与正确制订管理措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传媒制度的绩效评价,需要参照制度评价、制度绩效分析的基本理论.同时要结合中国传媒业的内在特征.使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思路以及相应的方法,构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传媒制度绩效评价体系,

重蹈覆辙还是自我突破——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选择7-9

摘要:在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传统电视媒体面临着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报纸媒体在文字新闻类网站发展初期的决策失误,探讨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媒体的应对策略。提出传统电视要将新媒体放在与传统媒体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根据新媒体的产业性质,采取相应的运营模式,自发地进行平台转移,将新旧媒体竞争从传媒集团与业外资本的外部竞争,转化为集团内部事业部之间的竞争,从而掌握主动权,实现电视传媒的自我突破。

新闻界杂志热点研讨
“新闻传播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10-11

摘要:2007年5月19日至20日,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新闻传播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会上,新闻学著名学者方汉奇、丁淦林等人做了主题发言,对新闻学的学科建设、新闻史研究的思维转变等问题阐明了自己的看法。随后,各分会场的代表就当前新闻传播学的诸多热点问题展开了探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新闻界杂志媒介批评
论“作秀”12-13

摘要:本文对“作秀”概念在中国的流行,以及通过传媒作秀出现的问题做了分析。作者认为,应该让作秀回到原来的文学艺术领域;在真实的生活领域,公关意义上的作秀恐怕难以避免,但是至少不要成为活动的主角。

新闻界杂志传播学研究
从奥运吉祥物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福娃”的符号学解读14-15

摘要:“福娃”作为2008北京奥运的一个符号象征,在北京奥运传播中将扮演着不可忽略的重要角色。本文试图从符号学角度出发,分析福娃的符号学内涵和指示意义.并从符号的编码与释码角度,解析福娃在融合中西文化差异中的独特表现.挖掘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功能和意义。

电子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16-18

摘要:由于媒体不再是表面上的传播工具,因此媒体的变革也在推进着科学传播进程,媒体研究正在成为科学传播研究的一个热点。在当今的电子媒体时代,每一项进步和变革都会给科学传播的环境和行为带来巨大影响,同时电子媒体也为科学传播带来了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因此.应发挥电子媒体正向传播效应,大兴网络文明之风.完善网络法规体系和发展专业电子媒体。

新闻界杂志媒介经济
中国传媒产业: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国际合作19-21

摘要:传媒产业共同的知识经济特征决定了全球传媒融合的可能性,所有媒体基本上都能面向同一个市场——全球市场,而且都能提供多种媒体产品服务,这为中国传媒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可能性。针对资本统筹模式和管理模式由西方发达国家传媒控制,世界传媒产业的未来发展会处于一种高度不确定,但国际上不同的多元化准入模式和传媒业内外部动因之间的关系是把握这种不确定性的切入点,本文提出如何动用政府力量实现中国传媒的国际化发展的观点。

新闻界杂志理论探索
当代传媒的中产化倾向研究22-24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部分中国传媒开始建构新的中产阶层的社会身份,体现出一定程度的中产化倾向。传媒的这种中产化倾向,既与时代背景下社会结构的变迁有关,也决定于传媒业自身体制的变化和业态的发展。

论影视艺术的文化属性25-27

摘要:本文从影视艺术的文化形象、文化形态、美学追求三个方面论述了影视艺术的文化属性,认为影视艺术是大众传播的一个公共形象。在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精神文化层面都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不仅与大众的日常趣味、社会化的普遍的大众价值观有关。更与社会消费的商业性结构、审美的世俗性形式及其被拉动的感性体验有关。

反思电视的消极社会文化后果:一种柏拉图式的媒介批评传统28-30

摘要:对电视所导致的消极社会文化后果进行批判性反思是媒介批评中的重要传统,在文化批判研究和媒介文化研究范式里.这类批评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它们的积极意义是借助批判保证了文化的活力,但这种柏拉图式的批判传统往往表现出文化悲观论的局限,具有夸大和过度悲观的倾向。

“意境”与“灵境”在传播交流活动中的表征31-33

摘要:“意境”与“灵境”分属艺术与技术两个不同领域,这两种由不同传播交流媒介和方式所产生的精神活动.具有许多本质上的同一性。“意境”是艺术创作和接受过程中,通过联想和想象的所创造出来的精神的传播交流场域;而“灵境”,不仅是人类与当代特定的技术设备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精神交流活动的场域,而且是一种身体实践活动的场域。从接受者的角度来说,“灵境”是一种比“意境”更具象、更实际、由身体直接触发、感官直接接受的生存实践活动。“意境”与“灵境”是人类自由发展的本性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媒介形态和媒介方式的表征。

报纸参与教育(NIE)工程的起源及其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作用34-35

摘要:通过与国内相关观点进行对比和资料考证,本文认为报纸参与教育工程(NIE)真正确切的起源可以说是源于美国缅因州1795年6月8目的《波特兰德东方先驱报》(the Portland(Maine)Eastern Herald)的一篇社论,而真正实践报纸参与教育(NIE)工程的则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和《密尔沃克日报》(The Milwaukee Journal)。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报纸参与教育工程对媒介素养教育的作用。

和谐社会建设中网络传媒的责任36-37

摘要:网络传播的迅速发展,催生了崭新的网络虚拟社会的形成。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而网络媒介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此本文认为,网络传播对和谐社会构建的作用不可忽视,网络传播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承担着重要责任。

浅论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38-39

摘要:网络媒体正取代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得信息的首要渠道。大学生在接触网络媒介时会受到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作为准成年人的大学生由于受到知识结构、社会阅历、情感特征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在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能力方面较弱.在接触网络媒体时易受到负面信息的误导.因而培养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特点都决定了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在其培养网络媒介素质方面的重要性.目前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任务应是着重致力于推动高校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环境的形成。

全球化语境中的民族偶像建构——以姚明为样本40-41

摘要:作为首住进入美国主流文化中的体育使者,姚明被媒体塑造成为中国的民族偶像。本文将姚明置于跨文化传播语境中,以中美传媒建构姚明形象的关键词为切入点,揭示其中存在的显著差异,剖析民族主义叙述语境中的姚明形象内涵,同时指出,“姚神话”的塑造受到以NBA为代表的西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支配。

报纸和电视设置个人议题的比较研究42-43

摘要:在对议程设置理论的拓展研究中,学者对新闻传播领域不同类型嚏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韦弗等人提出,与电视相比,报纸则对“个人议题”产生较深刻的影响。在对我国报纸和电视所展现的议题的思考过程中,笔者不敢苟同韦弗等人的观点,并在此文中进行了阐述。本文通过对国内报纸和电视个人议题栏目的实例比较,从主题、深度、节目意义的实现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认为在个人议题方面对受众的影响,电视比报纸更加深刻。

民生新闻价值取向初探44-44

摘要:民生新闻打破了传统新闻的价值标准,在新闻价值的取向上.它专注于普通老百姓及其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事件和对普通百姓生活有直接影响的事物,注重新闻信息的地域性,为新闻传播带来了新的领域和新的面貌。

媒体文化视野中的网络游戏45-46

摘要:网络游戏是二十世纪核心文化技术“电子影像”的产物,是信息化文明的标志之一。和电视、电影一样,网络游戏本身作为一种独立的媒体文化形式而存在。鉴于网络游戏在文化、经济、教育等领域所产生的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对其研究、管理和开发亟待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