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新闻界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Monthly

  • 51-1046/G2 国内刊号
  • 1007-2438 国际刊号
  • 1.5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新闻界是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新闻界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数字新闻学·理论脉络与发展趋势、传播学研究、传播与社会、传播法与伦理、博士生新论、全球视野

新闻界 2006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界杂志本刊专稿
2006中国电视广告竞争报告4-8

摘要:当前,中国电视广告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2005年初,笔者在《中国电视广告竞争新格局》(载《新闻界》杂志2005年第一期)一文中。使用层级横向切割的方法分析过中国电视广告市场。但近年来随着中国电视媒体竞争日益复杂,电视广告市场又一直呈地域分割状态,媒体发展状况与地域经济状况呈正相关,地域经济是影响媒体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报告试图在层级分析的基础上,采取区域分析的纵向切割方法,通过纵横交错的全景式扫描,以期对2006年中国电视广告市场进行全面、真实的描述和多维度、多层次的分析。

论传媒经济系统的研究框架9-11

摘要:传媒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必的学科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准备通过对构建传媒经济研究范式困难的解析入手,分析传媒产业系统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框架。以传媒产品的特殊的信息特性为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尝试以演化系统的思想探讨传媒经济系统的研究框架。

新闻界杂志名家访谈
“找关系”·广视野·倡争论·多读书·做好人——访我国新闻理论的“探路人”甘惜分先生12-13

摘要:针对当前新闻学研究和学习中较受关注的一些重要问题,2006年10月26日,笔者专访了年届90高龄的我国著名新闻学者甘惜分先生。此次访谈主要围绕新闻理论体系建构、新闻学研究中对争论的倡导、新闻学研究中多学科视野的引入、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以及甘先生在新闻学研究方面的经验和体会等方面内容展开。选择这些内容进行访谈,主要原因在于,这些问题大都是当前我国新闻学研究和实践中备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甘先生在我国新闻学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影响.若能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必将对推进新闻学研究,促进新闻学发展.提升新闻学学科地位等产生巨大作用和影响。

新闻界杂志海外传媒
动力还是阻力:欧美广告学界对AP功能与价值的研究14-16

摘要:AP一词目前在中国广告学界尚没有合适的翻译,广告业界一般把AP看作是“消费者代表”。实际上AP这一缩写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消费者调查”工作,也就是Account Planning,一种是指从事这种工作的人,也就是Account Planner。目前国内广告公司大多还没有实行AP制,而国内学界对AP的研究更是处于起步阶段,除了个别广告行业期刊有对AP的零星介绍之外,国内学术界尚未见到真正对AP进行研究的成果。

新闻界杂志热点研讨
NGO:强化新闻自律的重要力量17-18

摘要:在今年全国开展的“大兴网络文明之风”活动中,互联网界一系列有组织的事件引起了学界的格外关注:4月9日,由千龙、新浪、搜狐、网易、TOM等14家知名网站联合向全国互联网界发出了文明办网的倡议书;随即.新华网、人民网等11家中央主要新闻网站于4月11日共同发表响应书表示鼎力支持;接着,北京网络媒体协会携其所属28家会员网站.全国地方新闻网站联席会率旗下33家成员网站也纷纷发表声明进行热烈响应。

新闻界杂志报业市场
都市类报纸在后垄断竞争时代的战略选择19-20

摘要:都市类报纸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围绕中心城市发行.依靠广告收入维持再生产,内容反应城市读者综合新闻需求.运营体系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这一类报纸。他们的发展代表了我国报纸产业化的过程,从晚报开始进入市场化发行.到都市报发展成所有报纸要素的全面市场竞争;从广告经营的客户争夺到投资规模浩大的你死我活的价格拼杀;从单一报社竞争到报业集团全面抗衡;

低端市场、新端市场与高端市场——我国当前报业市场的三端结构分析21-22

摘要:我国报业在计划经济时代一直处于单一性结构中,一般来说一地一社.一社一报,大部分地区基本的报业结构。在市场经济和媒介市场化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结构和读者需求结构的变化,我国报业结构随之改变。到今天随着党报动作中经营要素的市场化启动,我国的报业市场大体形成了一种三端结构,即低端市场、新端市场和高端市场。

报纸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分析23-24

摘要:报纸整合营销传播策略是报业组织在经营实践中构建新型媒介市场营销体系的一种积极探索,是对营销与传播的有机整合。

中国报纸进出口的现状、原因与婶策25-26

摘要:作为一个国家,其文化产品的出口能力,不仅会带来巨额的贸易收入.而且也与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和意识形态影响力很大关系。通过一个国家文化产品的进口的品种、数量.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开放程度。在纸质媒体中,报纸无疑是最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本文准备通过对我国报纸进出口现状的分析,分析并探讨我国报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在发展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新闻界杂志实证分析
常态与危机:街道社区的科技传播——对上海部分基层科技人员的调查分析27-29

摘要:2006年6-7月份,我们对上海市徐汇区、杨浦区、闸北区和闵行区等一些街道社区的科技传播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在调查和访谈了147余名基层科技传播人员,此次调研采用焦点小组访谈的方式.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被调查者中,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51岁,40岁以上的占84%;学历从高中到本科不等,其中高中占42%,大专占37%,本科占21%;男性占47%,女性占53%。

报纸与海南旅游文化传播互动的实证研究——以《海南日报》为例30-32

摘要:旅游是一项文化性很强的人类活动。由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服务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的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开发和经营只有体现出清晰的文化特征才能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大众传播深入影响人们生活和消费的时代,如何有效地传播旅游文化,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拟从报纸对旅游文化传播的互动关系进行探讨。

青岛地区:电视传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作用的调查报告(上)33-35

摘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作为信息传播门槛较低的电视传媒,应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作用,发挥对中国农村富裕、民主与法制的促进作用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文明素养的功能.

新闻界杂志传播学研究
略论网络文化的价值取向36-37

摘要:网络文化的衍生与建构,既与通过互联网所传播的内容息息相关,也与互联网这一全新的传播介质密不可分。任何文化都代表着一定的价值观或价值取向,网络文化也不例外。对网络文化表现出的价值取向的分析,似应从内容与价值这两种维度进行,甚至偏重于后者可能更有说服力。

中产阶层的叙事框架及剧场构建——以湖南卫视《变形计》之《网瘾少年》为例38-39

摘要:2006年9月开始,湖南卫视在黄金档推出《变形计》,这是湖南卫视重点研发的一档生活类角色互换节目,其思路是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在七天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节目采取全程跟拍。粗加剪辑后“原生态”播出的形式。《网瘾少年》为《变形计》第一季节目(以下简称《网变》),置换身份的两个对象是城市里生活富足的网瘾少年魏程和青海农村家境贫困的少年高占喜,穷孩子和富孩子被人为扔进截然不同对比强烈的另一种生活,7天之后重新回家。湖南卫视《变形计》节目的这一操作模式,引来毁誉参半的评论。

媒介素养与传播效果研究——基于大众传播理论创新的思考40-41

摘要:关于媒介素养的探讨已经成为当前国内新闻传播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从1997年我国出现第一篇关于媒介素养的论文以后,国内掀起了一场媒介素养讨论的热潮。胡连利等研究者通过较为全面的文献研究发现.近8年来,我国媒介素养研究的特征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即主体媒介素养研究的视阈不断拓宽;媒介素养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不过,尽管国内对媒介素养的讨论很热闹。但多数研究旨在推广与应用媒介素养教育。很少有研究追问过媒介素养的理论价值与学理意义。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因为媒介素养的研究实际上是推动传播学理论创新的一路革命性力量,它的提出植根于传播学知识生态的变迁。媒介素养“会带来更多的争议.因为必须开发出新理论来解释它对受众与媒介关系的影响”。本文试图从这一视角出发,从效果研究的领域揭示媒介素养的理论意义。

传媒科技传播活动的研究需要转换思路42-43

摘要:国务院于2006年3月下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纲要》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存在许多深刻问题,而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力度不够、质量不高便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由此,《纲要》进一步提出:包括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在内的四项基础工程,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强化整个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行动和核心任务。

中国企业海外大众传播策略探讨44-45

摘要:随着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步伐不断加快,遭遇的不利情况也越来越多,如欧美国家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限制、世界多个国家对中国多种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中海油收购美国UNICAL石油公司失败、首钢收购秘鲁铁矿后员工的多次罢工、联想并购IBMPC后在美国政府采购中遭受不公正待遇等等。除了国家间政治斗争、国际贸易冲突、商业竞争手段这些因素之外,在这一系列表象背后,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共性因素是: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管理方面忽略或误用了传播的力量。传播是企业良性运作的关键因素之一。传播的主体是人.而当传者为中国人.受者为外国人时,传播的模式必然要发生一定变化。

虚拟现实技术在媒体中的运用及意义46-48

摘要:一、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虚拟现实是1989年由美国的兰尼尔(J.Lanier)最早提出的,“虚拟现实技术是由交互式计算机仿真组成的一种媒体,能够感知参与者的位置和动作,替代或者增强一种或者多种感觉反馈.从而产生一种精神沉浸于或者出现在仿真环境(虚拟世界)中的感觉。”虚拟现实技术是建立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人工智能、电子学、传感技术、智能控制、心理学以及多媒体技术等领域之上的更高层次的计算机技术。也可以说是一门集成了人与信息的科学,其核心由多维的交互式计算机环境构成,这些环境可以是仿真的现实形态,也可以是想象的世界模型,其目的是通过人工合成的历史来传达特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