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大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新闻大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ism Bimonthly

  • 31-1157/G2 国内刊号
  • 1006-1460 国际刊号
  • 1.0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新闻大学是复旦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国家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新闻大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新闻理论、新闻史 、传播学、新闻业务、广播电视、媒介经营管理 、媒介与文化研究

新闻大学 2019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大学杂志本刊特稿
身体表演与拍照的意义生产——社交媒体时代个人影像实践的田野考察1-18

摘要:本文通过对碧色寨旅游景区游客拍照行为和实践活动的观察和书写,探讨那些携带着自己的观看框架和生活方式的个人和群体,如何在特定空间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意义。本文作者认为,空间性的存在必然会影响人们在其间展开拍照实践的行为。碧色寨的个人影像实践是一种历史和当下的交织,在且具有高象征性的特定空间中,通过对身体的“怀旧”表演,重新召唤和型构对自我、群体理解和想象的方式。这种拍照,是拍摄者与空间的互动和意义生产,是身体背后展示出的“社会特殊习性”。对碧色寨影像实践的考察正是对中国特定社会情境中技术与身体复杂关系进行探讨的某种尝试。尤其是在数码化的时代,人们将各种饱含身体意象的影像频频上传到社交媒体,网络技术与个人身体互动将迎来新的意义。

民族志与新闻传播学知识生产的全球图景——基于45份SSCI期刊文献的知识计量学研究19-33

摘要:20世纪末以来,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民族志进路愈发清晰,但对于民族志与新闻传播学知识生产的全球图景却缺少系统地实证研究。基于此,本文通过对1989-2018年间发表于SSCI期刊之上的230篇文献的知识计量学研究发现,直到2004年前后,民族志与新闻传播学知识生产才出现指数级增长态势;主要围绕与互联网相关的核心议题展开,其中culture, public、production、technology等是主要被解释变量。与男性主导的学术偏向不同,在该领域知识生产中女性略微多于男性;全球范围来看,美国和欧洲表现出蓬勃的学术生产景象,而以非洲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则成为“学术贫困地带”:在科际合作上,独著大约是合著的2倍多,合著作者的学科背景共涉及社会学、教育学、计算机科学等13个学科领域。这些研究发现,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民族志进路在新闻传播学知识生产中具有较强潜力。

新闻大学杂志新闻理论
媒介接触对新社会阶层政治态度的影响研究——基于政治社会化的视角34-46

摘要:新社会阶层的政治态度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媒介作为新阶层政治态度形成的重要来源,在以往的研究中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基于中国网民社会意识调查数据(2014),本文比较分析了官方媒介与非官方媒介政治信息接触对新社会阶层政治态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官方媒介,新社会阶层更加倾向于通过非官方媒介渠道获取政治信息;新社会阶层的政治态度整体较为平和。

新闻大学杂志新闻史
从革命青年到新闻记者:对王芸生早期经历的考察(1919-1929 )47-58

摘要:基于现有叙述,王芸生投身《大公报》之前的早期经历显得模糊不清,新闻史学界对此段经历的研究也较为不足。事实上,王芸生1919-1929年的早期经历颇为复杂。这段经历对他以后的政治态度和职业认同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1919—1929年间,王芸生置身于、国民大革命等政治潮流中,历经了国共跨党、脱党事件,在时代的风云际会中,他最终选择了在他早期经历中呈“断裂而连续”特点的新闻职业,继而完成了从“五四"新青年到革命青年,最后至新闻记者的职业身份转变。

通电在晚清民国的演进历程及原因探究59-70

摘要:“通电”作为一种传播现象,对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通电的兴衰和当时的社会环境紧密相连,也和报纸、广播等媒体的出现和发展密切相关。晚清民国动荡的局面为通电的出现和兴起提供了土壤,报纸让通电的传播范围得以扩大,广播则消解了通电传播速度快这一优势。19世纪末在中国出现后,通电经历了发轫期、高潮期、衰落期三个阶段,最终在20世纪中叶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新闻大学杂志新闻业务
非虚构的“浸入转向”:虚拟现实与影像纪实71-84

摘要:本文结合前沿非虚构VR项目的呈现方式与叙事形式,对围绕VR技术赋予非虚构影像的三种特征(在场、共情、行动)进行了深入分析。尝试透过非虚构VR内容早期生产者群体里弥漫的技术乐观主义氛围,讨论非虚构VR作为一种影像纪实手段的潜力和局限。本文认为,VR技术对于人类信息生产与接受模式的潜能显然是巨大的,但就目前条件看,“非虚构”更多是引领这种技术不断发展和普及的"早期采用者”及其背后的全球高科技公司所采用的一种话语策略。研究者应当正视迅速壮大的非虚构VR话语背后的权力关系问题,即到底是什么力量支配着“非虚构VR”这个字眼迅速走红,并不断为它赋予传播与文化上的正当性。

新闻大学杂志新媒体研究
作为媒介效果的公共事务知识获取与信息效能--一项基于高校学生的调查85-100

摘要:本研究聚焦媒介的知识效果--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通过媒介使用与人际讨论来增加对公共事务的了解。在分析中,本研究着重进行如下几方面的比较:(1)事实性知识与信息效能;(2)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渠道;(3)线上讨论与面对面讨论。基于一项针对北上广三地大学生的调查,本研究发现:媒介使用与人际讨论对知识获取与信息效能有显著影响,但新旧媒体的知识效果机制存在差异。新媒体曝露和传统媒体注意力对公共事务知识有正向的影响;新媒体曝露和注意力对信息效能没有显著影响,而传统媒体曝露可以正向影响受访者的信息效能。面对面讨论可以正向影响公共事务知识获取与信息效能;社交平台的讨论对公共事务知识没有显著影响,但能有效地提高知识效能。

媒介依赖理论视角下的智能手机使用心理与行为--中国与新加坡大学生手机使用比较研究101-115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焦点小组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尝试将媒介依赖理论的视角应用于智能手机这一新兴媒介的分析,比较了中国和新加坡两个特定语境中大学生的智能手机使用心理、行为与依赖表现,结论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发现两国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的心理、行为与影响呈现出一些共性特征,但也由于社会语境的差异而表现出若干具体的差别。一方面,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新加坡,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者均呈现出两大类手机依赖的表现--无法控制对手机的渴望及由此带来的效率下降和逃避与焦虑感;个人媒体依赖诉求和心理特质(自尊感、闲暇无聊感和刺激寻求感)与手机依赖是显著且正向相关的;个人媒体依赖诉求对智能手机的非上网功能和移动互联网的使用都具有强烈的影响,而手机使用和心理特质也显著影响着大学生的手机依赖;两国大学生中的女性使用者都表现出更高程度的手机依赖。另一方面,两国对网络沉迷问题的社会关注、国土面积、兵役制、大学生活、手机资费、流行内容、网络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社会文化差异,及由此带来的影响,也造成两国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与依赖方面的具体差异。

新闻大学杂志默认
《新闻大学》投稿须知(2019版)121-121

摘要:2019年第1期起,本刊改为月刊出版。本刊办刊宗旨为“新闻理论探讨、新闻实践研究、新闻人才培养、新闻学术交流”,偏向于刊发问题意识主导、理论层面探讨、规范化的研究成果,不再刊发单纯的描述性报告或对策类研究等类型的论文。

转场与在场-I0001

摘要:人是时间和空间的囚徒,也是媒介的囚徒。每一次媒介技术迭代,皆会刷新人们对时间与空间体验。我们对世界的观察和认知,多是以媒介作为中介,这中介不是透明的,而是选择性的。媒介既是我们身体的延伸,也是身体的遮蔽;它既能敞开的一扇门,放大我们的某些感知,也会关闭一叶窗,遮挡某些视角。

扬州广播电视总台-F0003

摘要:扬州是联合国授予的最佳人居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广播电视中心风格独特的建筑群落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座风景如画的名城西区。扬州广播电视事业是随着新中国诞生起步的,自成立扬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总台)以来,职工队伍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百佳电视艺术家称号获得者、戈公振新闻奖获得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