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大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新闻大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ism Bimonthly

  • 31-1157/G2 国内刊号
  • 1006-1460 国际刊号
  • 1.0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新闻大学是复旦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国家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新闻大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新闻理论、新闻史 、传播学、新闻业务、广播电视、媒介经营管理 、媒介与文化研究

新闻大学 2018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大学杂志本刊特稿
全球城市形象传播的生成机制及理论阐释--以上海城市形象为例1-8

摘要:作为人类文明的地理空间聚合点,全球城市是国际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其形象传播影响着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其生成机制和生成过程则在不断重构人们对城市的认知,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内涵。本文以历史文献和2014-2017年国际主流媒体涉沪新闻报道为基础,通过有关上海城市形象的案例分析,讨论城市形象传播生成机制的影响要素,尤其是国际媒体在城市形象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最后,本文结合世界体系理论、议程设置理论和框架理论,讨论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全球城市形象生成机制的新路径和本土化理论创新的可行性。

构建政治认同:作为媒介事件的重大国际会议角色研究9-17

摘要:重大国际会议如何能在国际社会构建政治认同,又将遭遇什么样的解读与解构?本文以近10年来中国主办的20场重大国际会议为研究对象,从利益认同、制度认同、价值认同三个层面解读全球媒体对重大国际会议的参与。研究发现,作为媒介事件的重大国际会议能"征服"时间与空间,让受众在节日和仪式中体验跨国界的利益共享;重大国际会议为国际制度设计提供了舞台,各国受众共同见证国际制度的设计与运行;重大国际会议向世界传播中国理念,构建国际社会的价值认同,并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变革。但同时,重大国际会议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部分国际媒体从利益、制度和价值三个层面提出质疑与批判,借此解构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政治认同。

新闻大学杂志新闻理论
中国公众对新闻业的认知及社交媒体的影响18-30

摘要:本研究基于803名中国公民的全国在线问卷调查,探讨中国公众如何看待媒体、记者及其职能,分析公众的社交媒体使用情况,并对公众理解社交媒体和新闻业的关系是否对其看法产生影响进行了诠释。研究发现,中国公众大多对新闻媒体有较高的信任,但对新闻记者及时提供信息、作为政府和商业的监督者抱有更多的期待。研究也发现,公众对媒体的信任与其使用的媒介紧密相关,其中女性、城市居民和对时政感兴趣的公众往往更愿意信任传统媒体而非社交媒体。研究还表明,公众对社交媒体的使用和看法也会影响他们审视记者传统职能的方式。

新闻大学杂志新闻业务
改革开放40年来新闻报道研究31-41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的新闻报道,受到外部条件(政治生态、法治环境、经济体制和传播科技)的影响。除受上述外部条件的影响外,还受到业界内部因素的影响。在新闻内容生产、传播方式、舆论格局等方面发生了诸多变化。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业务受到如下挑战:其一,网络新闻渐成蔚为大观之势。其二,大数据融入新闻报道。其三,机器人写作已经得到应用。其四,VR技术被应用到新闻报道之中。其五,区块链对新闻传播的未来影响。40年中新闻报道的主要启示有:以正确的理念引领新闻报道,以辩证的观点处理相关矛盾,以极大的努力进行新闻创新。

智能化新闻核查技术:算法、逻辑与局限42-49

摘要:近年来,为解决"后真相时代"假新闻泛滥的问题,计算机界对智能化的新闻核查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由于文理的藩篱,新闻界却缺乏对智能化新闻核查技术的深入探讨,更未能前瞻性地思考智能化新闻核查技术介入媒介生态的后果。本文希望打破新闻传播学与计算机学科的隔阂,围绕智能化新闻核查主流算法--"基于内容模型的算法"和"基于社会情境的算法",从技术路径出发,分析其技术原理、运行逻辑及与新闻界接洽所产生的价值风险。并在此基础上,跳出具体技术模型,从更为宏观的层面上反思纯粹的技术手段解决作为复杂的社会现象的虚假新闻的有效性,以及虚假新闻的复杂性及其新的表现形式对智能算法核查新闻的有效性带来的挑战。

新闻大学杂志媒介记忆研究
汶川十年:汶川地震的媒介记忆研究50-62

摘要:值此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之际,本文以四川地方媒体为研究对象,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试图探究四川地方媒体如何建构汶川地震的集体记忆。通过对纪念报道的内容分析及语义网络分析,文章发现汶川地震记忆呈现出弱化的趋势,记忆内容以"灾后重建"和"纪念活动"为主,自2012年开始媒体报道方向侧重于纪念活动;在叙事内容方面,媒体利用空间叙事、历时叙事的方式建构了公众的地方认同、国家认同以及话语层面的记忆共同体,而媒体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媒介记忆:民国时期中共报刊对“九一”记者节的纪念报道63-72

摘要:民国时期,纪念"九一"记者节是中共报刊的重要议题之一,相关报道与评论形成比较典型的媒介记忆实践,其内涵集中在重构记者形象,检阅新闻队伍,在一般意义上折射民国新闻界的历史意识和集体记忆。不过,以《新华日报》为代表的中共报刊,主张以马列主义引导新闻从业人员,再造职业传统,并争取言论自由,实现民主进步,政治色彩相当明显。这些极具舆论导向性的纪念文章,基本反映中共对时局的研判,突破职业界限,凸显媒介记忆的政治特性。

新闻大学杂志新闻史
政治修辞与形象传达:延安时期对外国记者讲述中国故事的话语策略73-81

摘要:延安时期,积极寻求外国记者的采访,阐释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方针,精心讲述延安故事,通过树立正义之战的合法性、使用共情词汇寻求认同、重新描述来定义事件、积极使用比喻修辞等手段,展现了高超的话语策略与娴熟的传播技巧。这些传播活动,特别是外国记者的新闻稿件经翻译再在国内出版发行,突破了国民党政府对延安的污蔑与封锁,为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国际声望与人民的支持。分析延安时期对外国记者的话语策略,对于展现与继承延安经验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日本对初期东北日系报刊的干预与控制--以营口《满洲日报》的兴衰为例82-90

摘要:日俄战争后,日本侵占了我国东三省南部地区,开始了所谓的"满洲经营"。日本军政当局为安抚民心、传递讯息,邀请日本老牌报人中岛真雄在营口创办了《满洲日报》。营口《满洲日报》的经营与发展先后受控于日本军方与日本外务省,然而其具体受控情况和报刊经营模式在中国却鲜为人知。目前在日本发现的外务省公文记录和日本报人留存的各种一手资料,反映出近代日本官方和军方势力通过干预和控制日系报刊,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事实。

新闻大学杂志新媒体研究
“利他”的捐助与“利己”的信息分享--“轻松筹”项目的参与动机研究91-100

摘要:在技术支持下,"轻松筹"已成为我国社交公益众筹平台的代表。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当前"轻松筹"项目的参与有两种:直接捐助和项目信息传播。虽然"合群""关系"也是驱动捐助行为的重要因素,但从"轻松筹"的捐助行为来看,西方现代慈善理论中舶来的"陌生人伦理"开始浮现,捐助中的"利他"性更强;而在涉及传播者自身形象建构、个体自我展示及获得认同的项目信息传播上,"利己"倾向更为显著。然而,即便是"利他"性更强的捐助,当捐助者与被捐助人/捐助项目发起者"关系"越近时,其捐助行为也越利己;在"利己"性更强的信息传播中,因高学历者会将"轻松筹"项目的信息传播与个体形象相结合,因此,他们更不容易受到"关系"和圈子的影响。

亚文化迷群社交媒体传播中的沉浸体验研究:以英剧《神探夏洛克》同人迷为例101-111

摘要:同人,是指热衷于对既有的小说、影视剧和漫画等原作及其原型进行再次创作的亚文化群体。本文以英剧《神探夏洛克》同人迷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在线参与式观察、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同人迷群的意义再生产,以及同人迷群如何从"入迷"走向"沉浸"等问题。研究发现:同人迷在沉浸过程中丧失了自我意识;体验本身即目的;沉浸行为具有日常性特点。同时,同人迷群的沉浸体验分为三个层面:沉浸是情绪累积、叠加和定型的过程;沉浸是进入和改写幻想的过程;沉浸是一场自我投射和置换。

新闻大学杂志媒介经营管理
影视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对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112-119

摘要:论文基于我国41家影视上市公司近3年的经营数据,考察了我国影视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和公司业绩现状;对影视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与公司业绩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后发现:大股东数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资产负债率均与公司业绩正相关,流动比率与公司业绩负相关;目前我国影视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中存在流动资产过多的问题。减持流动资产或提高流动负债的融资比例,并适度提高股权集中度,将对公司业绩产生正面影响。

连接经济:传媒经济本质的再阐释120-127

摘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媒体-用户-商家"关系下,传媒经济的运行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媒经济的本质需要重新进行诠释。本文以"价值创造"为切入点,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论述了传媒连接的形态、作用与演进逻辑。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传媒经济的本质是一种连接经济,即传媒的价值在于作为"连接器",连接起商业关系与社会关系,在连接中创造价值,实现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以"连接"作为传统媒体转型的核心线索,有可能为传媒产业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转型进路、盈利模式等方面实现突破。

新闻大学杂志广告与公共关系
国际社交网络中“国家实在”传播与国家形象演化机制研究128-136

摘要:"国家实在"作为国家形象的一个原初性范畴,是国家形象研究的逻辑起点。准确认识和理解"国家实在"是国家形象研究的基础性问题。本文聚焦于"国家实在",试图厘清"国家实在"、国家客观现实与国家形象的内涵和联系,建立"国家实在"、国家客观现实与国家形象三者间的关系模型。通过分析"国家实在"与国家形象在国际社交网络中的生成和传播过程,深入探索国际社交网络中"国家实在"传播的核心机制,总结国家形象在国际社交网络中的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未来如何在国际社交网络中提升国家形象的建议。

职业系统视野下的公关从业者职业认知研究--一项基于Q方法的测量137-145

摘要:在"职业系统"的理论框架下,本文选取来自4家跨国公关公司的20位从业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Q方法研究其对公关这一职业的认知状况。旨在探索当下公关从业者职业行为和职业认知的影响要素,管窥当下公关行业的发展状态。研究发现,公共关系在职业系统中拥有"咨询管辖权";公关从业者的工作实践及职业认知会受到技术进步、组织变迁、合法性形式、专业教育和委托人分化五项要素的影响,各项要素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尽管公共关系与广告等行业在某些业务层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交叉和模糊,但公关从业者对其行业的核心业务定位、对组织利益和公共利益协调性的追求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新闻大学杂志默认
愿实践永远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I0001

摘要: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40周年。对于新闻业而言,40前,1978年的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的本报特约评论员胡福明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为行业发展的丰碑,也是国家进入新时期的一面旗帜。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F0003

摘要: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是经、原新闻出版署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家出版集团和首批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