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大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新闻大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ism Bimonthly

  • 31-1157/G2 国内刊号
  • 1006-1460 国际刊号
  • 1.0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新闻大学是复旦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国家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新闻大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新闻理论、新闻史 、传播学、新闻业务、广播电视、媒介经营管理 、媒介与文化研究

新闻大学 2018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大学杂志本刊特稿
民族志传播:一幅不十分完备的研究地图——基于中文文献的考察1-17

摘要:本文以中国知网及港台两本重要的新闻传播学期刊作为资源库,检索相关文献并筛选,从中挑选出百余篇文章,并结合作者所了解的相关中文研究专著,试图勾画出一幅中文文献中"民族志传播"研究相对完整的知识地图,并分不同的阶段对该研究地图做出进一步的说明。作者作为该研究演化过程的一个亲历者,这样的描述本身也具有某种民族志的意味。

互联网民族志:媒介化的日常生活研究18-27

摘要:互联网民族志受到文化人类学、科学技术社会研究、社会学等传统的影响,对凝结于互联网上的社会关系进行考察。作为研究方法,它继承了马林诺夫斯基为科学民族志研究确立的的核心原则——强调学者与文化参与者深层次的互动和意义的共同建构,也继承了民族志变革的思想与理论成果——强调对真实性以及对真实性的再现的反思,与解释人类学的民族志和实验民族志有着前后承继的关系。此外,互联网民族志者又因植根于网络世界及其网络文化的特性而拓展了传统民族志的视野与研究路径。

手机与云南藏区社会空间的再生产28-35

摘要:本文基于云南藏区僧俗手机使用的田野资料,从社会空间生产的理论视角,探讨云南藏区当下的社会空间生产与手机使用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手机打破了既往寺院与村落之间的区隔,在寺院与村落之间建构了新的宗教空间;手机促进了国家力量对寺院和村落社会空间的介入,改变着僧侣、村民与国家公职人员的社会交往,使得藏区宗教、政治、经济和社会交往处于一种现代转型的流变过程中;手机推动了跨越国界族群文化空间的交流与互动,也呈现了族群文化的冲突和不稳定。

“移动主体熟人社会”:基于少数民族农民工手机微信使用的研究36-45

摘要:本文以在昆明打工的来自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H县L乡的哈尼族、彝族农民工为观察对象,聚焦其手机微信使用,线上观察与线下田野调查相结合,考察手机微信在离土离乡的少数民族农民工群体中重构熟人社会的作用。本文认为,即使作为农村主体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因为手机微信的普及,无论是打工输出地的乡村,还是输入地的城市,农民工群体的日常生活行为逻辑依旧受到熟人社会的运行规则的支配,来自乡村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在移动网络空间中得以重组,构筑了一个勾连城市与乡村的"移动主体熟人社会"。

新闻大学杂志新闻理论
“党性人民性统一论”的理论来源与当展46-55

摘要:本文梳理了新闻工作"党性人民性统一论"的理论来源,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奠定了理论基础,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其进行了丰富发展,重点论述了对此观点的最新理论贡献。文章认为提出的"党性人民性统一论",把人民性作为党性的"基本内涵",强调党性人民性"相统一",这是对新闻工作党性和人民性关系问题的新理解、新认识和新表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是新形势下做好新闻工作的重要指南。

新闻大学杂志新闻史
在“选择”中“新生”——从“理性选择理论”看《大公报》变迁56-63

摘要:理性选择理论认为,个体或集体行动者在既定目标、资源和境况下,都是按照对己最有利的方式行动或互动。本研究发现,"新生"《大公报》在"从民营到党办"历史变迁中,新政权与《大公报》主要经历过两次"理性选择",《大公报》股权结构悄然发生变化,性质与身份实现根本转换。第一次选择,《大公报》是在"新生"与"死亡"中选择,新政权是在"取缔"或"利用"《大公报》的政策间选择。第二次选择发生在《大公报》严重亏损面临垮台危险之时,《大公报》积极要求公私合营乃至彻底党报化以求脱困上位,同时新政权采取"旧瓶装新酒"办法以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大公报"继续加以充分利用。然而,两种选择的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大公报》从中国大陆彻底消亡。

创意产业化的萌芽:民国时期上海独立设计事务所研究64-73

摘要:本文拟从历史维度和文化创意职业者的主体视角,以20世纪初上海创意产业化起步时期的独立设计师事务所为研究线索和考察对象,对上海创意产业的源头进行追溯,试图重新梳理和发现中国创意产业发生、发展的历史路径,为当下的创意产业实践提供历史经验和新思路。

新闻大学杂志新闻业务
我国党报国内暴恐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以《人民日报》近十年报道为例74-82

摘要:国内暴恐事件报道在我国极为敏感和特殊,党报在报道中严格遵守宣传规定和新闻规范。以新闻框架理论作为支撑,通过对《人民日报》近十年国内暴恐事件报道进行分析,本文认为,《人民日报》的报道是在"破坏——反应——恢复"这一框架下展开的。该框架是一种以维稳为核心的舆论引导框架,呈现出重定性宣传轻情节展示、重态度表达轻原因分析、重政府人员轻暴恐分子等特点。面对传播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双重挑战,党报有必要对报道框架进行适当调整。

新闻大学杂志传播学
表达自由与行政法规制定权——以网络信息内容管理规范为例83-92

摘要:我国涉及网络信息内容管理的行政法规存在着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现象,禁止了宪法和法律没有禁止的某些种类信息内容。这种现象的体制性原因是过于宽泛的行政法规制定权。行政法规是行政部门而非代议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而表达自由作为宪法上的公民基本权利,具有形成民主意志的重要作用。行政法规的超越性规定,并不妥当。行政法规制定权的制度安排需要完善。只有在特别授权的情况下,行政法规才能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行为规范,限制表达自由;一般情况下只能为了执行宪法和法律的行为规范、在宪法和法律行为规范的范围内限制表达自由。

美国关于网络空间管辖权的立法与争论93-102

摘要: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无国界性,对法律的管辖权提出了挑战。国家的概念在互联网中是不存在的,国家的边界已经消失了。网络作为一种没有国界范围的空间,其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国际合作来加以解决,而网络对国家概念的消解则恰恰加深了这一矛盾。

新闻大学杂志新媒体研究
“后真相”时代网络谣言的话语空间与传播场域研究——基于微信朋友圈4160条谣言的分析103-112

摘要:"后真相"并不意味着谣言可以大行其道,但"后真相"时代的谣言在话语修辞和传播结构上出现了新变化。本文选取微信平台传播量最高的4160条谣言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谣言在标题修辞上具有权威加持与恐惧诉求、大量使用新闻式和数字式标题等手段;议题建构多使用程序化固定结构、故事元素、建构社交货币等方法;传播机制上呈现出幂律分布、嵌套结构的圈群化传播等,总结出后真相时代谣言传播的"加冕"与"祛魅"、逆火效应、延时机制、可视化负效应和少数人情绪启动等新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后真相时代科学辟谣的做点和对策。

网络政治参与的心理因素及其影响机制探究113-121

摘要:本研究基于一项在线调查数据(N=914),描绘了当代中国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及其政治心理状况,并探寻政治心理因素作用于网络政治参与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公民的整体网络政治参与行为频率偏低,主要集中于"时政信息接触"领域,而较少涉及"政治事件讨论""社交政治参与"和"深度政治参与"。在政治心理因素对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过程中,政治认知、外部效能感和政治动机是发挥正面显著影响的因素,而政治认同、社会满意度、政治信任度和内部效能感则不产生显著性影响。

新闻大学杂志广告与公共关系
社交媒体环境下危机传播的新趋势新路径——以“美联航逐客门”为例122-130

摘要:本文以"整合危机图示"(ICM)为理论依据,以社交平台为切入点,对"美联航逐客门"事件中草根网民、意见领袖、媒体机构共同参与的危机传播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新变化新特征进行实证研究,重点考察情感构成、传播规律及表达方式的群体性差异等方面,从而揭示出危机传播"跨国化、社交化、情感化"的新趋势和"后真相""后权威""后情感"的演进路径。

中国本土品牌洋符化的符号学批判131-137

摘要:品牌是企业通过品牌产品获得消费者识别、认可,并与消费者达成信誉约定的符号。由于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普遍存在"崇洋尚外"现象,诸多中国本土品牌走上借助洋符号冒充洋品牌获利的所谓捷径。随着中国步入了新时代,我国本土品牌建设和传播富有了全新语境,愈演愈烈的本土品牌洋符化理应予以正视并给予遏制。本文借助符号学的涵指理论,剖析中国品牌洋符化的符号表现形式及意义生成,认为此类品牌符号的涵指过程,实质上构成了所指意义造假;本文还从符号造假角度分析了新语境下本土品牌洋符化面临的四重风险,继而指出中国本土品牌需走文化自信的符号建构之路。

融入“家”文化:央视公益广告的文化传播符号分析138-148

摘要:公益广告具有文化传播的独特性,在国家日益重视文化建设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大背景下,担当了传承历史文明内涵、传播当下社会主流价值、引领未来文明风尚等重要角色。然而当下的问题是,不少公益广告中所使用的文化能指与所指张力拉大,呈现出一定程度上文化符号的断裂现象,使得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如何充分发挥公益广告这个独特的载体,进一步推进中国文化传播效果,或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选取两则央视公益广告为样本案例,对之进行符号学分析,提出:央视公益广告以"家"为核心,深入挖掘"家"文化中各重要元素为符号,以小见大,深入公众内心,可有效弥补当前文化传播的符号断裂问题,达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的目的。同时,本文也藉由这样的个案分析,为符号学视角下传播学理的延伸做了一定的尝试。

新闻大学杂志默认
英文摘要149-155

一树繁花压枝头-I0001

摘要:本期我们推出了郭建斌教授主持的关于民族志传播研究的四篇文章,读来感慨颇多。建斌教授读博士时高我一届,他的博士论文采用了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为了完成论文,他在远离城市的独龙族聚居区生活了大半年。据他说,由于几个月没有刮胡子,等回到昆明下车时,去车站接他的妻子见面时说了两个字:“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