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大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新闻大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ism Bimonthly

  • 31-1157/G2 国内刊号
  • 1006-1460 国际刊号
  • 1.0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新闻大学是复旦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国家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新闻大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新闻理论、新闻史 、传播学、新闻业务、广播电视、媒介经营管理 、媒介与文化研究

新闻大学 2016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大学杂志本刊特稿
有害化学品清单在环境信息公开中的管理与演进逻辑--以美国TRI数据库为个案1-7

摘要:有害化学品清单是政府主导环境信息公开的依据,是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底线,是公众和媒体获取环境信息的指南。美国TRI有害化学品清单的演进遵循按公众认知度由高到低列入项目和删除无助于环境信息公开目标的项目两大逻辑。参照TRI数据库的经验,我国应长期坚持完善有害化学品清单,加大环境信息公开执法力度,并建立与清单相配套的数据库和信息公开平台。

中国绿色话语特色探究--以环境NGO为例8-16

摘要:随着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各类社会主体围绕环境问题生产、传播了大量话语,形成了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多元绿色话语空间。然而国内对于各个环境话语传播者在不同媒体上的话语研究仍比较失衡,对于环境运动的主要参与者一一环保组织的实证话语研究尤为缺乏。本文通过对环境NGO的实证历时研究,探究中国环境话语空间的特色,着力探究中国环境话语区别于西方“绿色公共领域”中“绿色话语”的独特之处。

新闻大学杂志新闻理论
新媒体环境下大众媒体的谣言核实困境初探25-33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实践发生了质的变化,而大众媒体核实谣言的理论与操作规范却鲜有变革,从而造成了大众媒体的“谣言核实困境”。这种困境主要体现在核实的成本、对象、标准、核实者的身份几个方面,其深层原因则是传播方式、传播内容的变化,以及基于这种变化的传播话语权复杂化和资源配置问题。应对这种困境,大众媒体要优化核实规则规范,更要反思它们的身份和定位,做到应对谣言不越位,也不失位,不断提升新闻传播水平和舆论引导能力。

新闻大学杂志新闻史
《上海泰晤士报》与近代日本官方关系考34-41

摘要:出于对华宣传战的需要,近代日本官方曾经在中国利用过大量报纸进行宣传,英文《上海泰晤士报》便是代表之例。该报发行初期由英国人经营,从1906年开始,日本驻沪总领事在外务省领导下,依靠国策会社的支持,通过收买主笔、贷款给报社、秘密投资、独占产权的方式,一步步对其渗透,直至完全掌控。因始终由英国人出面经营,并且高举“拥护英国政策”的幌子,该报具有极强的欺骗性,一直活跃于上海舆论舞台,是日本官方在沪操纵时间最长的报纸,也是日本官方在华操纵时间最长的英文报纸。

传者与传媒的互动与共生--以《晨报附刊》催生《阿Q正传》为例42-47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内容生产机遇与挑战并存。轻忽自主原创、倾力概念炒作、追求即期效应、漠视作品恒久生命力等制约内容生产的“瓶颈”需要破解良策。作为“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之一的《晨报附刊》其“任何一家媒体都无法相比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其催生20世纪文学经典---《阿Q正传》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传者与传媒“互动”与“共生”的生产流程及传媒与传者联手建构“原创空间”的范式对当今媒介的内容生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新闻大学杂志新闻业务
普利策奖深度报道奖项的“选题常规”--基于10年间7项普利策奖获奖报道的全样本分析48-55

摘要:本文将普利策新闻奖中7个奖项归为深度报道类奖项,文章选取2007至2016年10年间该类奖项的报道进行全样本分析。研究发现深度报道选题受到“双重规制”:一是围绕普利策新闻奖所形成的新闻诠释社群及其规制力量;二是记者所在新闻机构内部的新闻常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四项选题常规,这些常规操作可以为深陷困境的中国深度记者所借鉴。

媒介融合时代传统报业编辑部的转型研究56-60

摘要:由于传统报业相较其他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更为严重,传统报业编辑部面临的转型任务也更为迫切。传统报业编辑部需要在新的现代传媒劳动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组织重构,其功能与运作流程也应随之变化。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入发展,出现了传统纸媒与新兴媒体整体性融合的编辑部,采取矩阵制组织结构和“中央厨房”的工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运作高效。本文结合相关案例,对其运作规律进行了探讨。

新闻大学杂志新媒体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泛在生存与在场的缺席61-66

摘要:传播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存在理由。受制于媒介形态的不易接近性和信息传播的非充分性,人类在前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是一种局限生存,即人以传播行为为外观的生存境遇是局促的,无法尽兴: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使人的传播生存桎梏逐渐打破,其生存状态日益接近于无所不在,亦即泛在一一人的全息本体具有了越来越多的分身或镜像,似乎可以全时存在于全网络。与此同时,又出现了另一种情况:因为24小时在线的原因,人似乎每每“生活在别处”,反而很少全身心沉浸于当下现场,这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大面积的“在场缺席”的社会景观。当代人类这种时时生活在各处又从不生活在某处的矛盾状态,无疑值得省思。传播学者如果从这一省思中体悟到某种一般认识,则为传播研究反哺哲学社会科学掀开了大幕的一角。

记忆4.0:数字记忆与人类记忆的归宿67-72

摘要:在信息化与数字化的时代中,媒介记忆也已经完成了全面的数字化,它不仅正在改变着我们个体记忆、集体记忆与社会记忆,甚至正在试图重塑我们的大脑。本文从网络数字化技术的角度去探讨数字记忆给人类记忆带来的影响与变化,并试图阐述这种影响与变化在记忆不同维度中的呈现与特点。而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类记忆也将被带入一个全新的高度,全球脑时代的记忆将成为全人类记忆的凝聚与链接,它将更好的传承人类记忆、并激发出更多的创新火花。

新闻大学杂志传播学
表达与参与:网络空间中的大众政治模式研究73-80

摘要:美国研究者亨廷顿在总结研究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模式时,提出了几种政治参与模式。其中,“大众政治模式”与参与的爆炸蕴含着“异常紧张”的社会风险。本文认为,21世纪以来在互联网普及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网络空间呈现出一种鲜明的“大众政治参与模式”,主要表现为表达与参与的激增,基于自发和广泛动员基础上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而在具体的参与方式上,则呈现出:网络政治参与主体的群氓化、网络大众政治参与方式的极端化和娱乐化、网络大众政治的民粹化导向等三个特点。网络大众政治模式有积极的制度和文化建构意义,但其极端激进的风格也蕴含着系统性的社会风险。

“内部的局外人”---宗教对西方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的影响81-92

摘要:本文首先以马歇尔·麦克卢汉为例,论述了宗教信仰对于传播学中媒介环境学派的影响。笔者认为在麦克卢汉的著作中,天主教渊源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两者具有很高的契合度。通过基督教与传播关系历史的纵向比较,以及与其它传播学流派的横向比较,本文发现基督教或犹太教等宗教在媒介环境学派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记,尤其体现在言语观、时空观、文化观、技术观等方面。而这种影响的原因,则是由于媒介环境学派是世俗社会“内部的局外人”。

新闻大学杂志媒介经营管理
中国影视传播风控研究的新路标:舆情分析路径93-100

摘要:中国影视市场近年来高速发展,逐渐进入黄金发展期。然而一派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医治当前影视行业关键问题的供给侧改革战略,并提出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驱动下,影视舆情研究趋向显性、客观,将有力推进影视风控体系的建设、有效实现供给侧改革战略。

电视业的破坏性创新--奈飞与HBO之争的案例研究101-107

摘要:本文拟运用破坏性创新理论分析奈飞(Netflix)与HB0之间的市场竞争。奈飞从播放渠道发展为内容生产商后与HBO展开正面竞争,当奈飞的节目品质能够满足观众需求后,电视业的竞争从节目品质转移到价格、便携性、定制化、灵活性等新维度,奈飞逐渐占据市场竞争优势。在资源之外,面向高端市场、注重节目品质的价值观及企业文化是影响HB0向流媒体转型的深层因素,这些因素影响着HBO的战略决策。

新闻大学杂志媒介与文化研究
身份赋予与文化自觉--基于《农奴》和《静静的嘛呢石》的文本研究108-113

摘要:本文对两部藏族题材的电影故事片《农奴》和《静静的嘛昵石》进行了文本分析,从而得出如下结论:拍摄于“建国十七年时期”(1949—1966)的《农奴》采取的是一种“国家视角”,以阶级斗争作为矛盾冲突的焦点,通过影片实现了一种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民族身份赋予;而《静静的嘛呢石》采取的是一种“日常生活视角”(或曰“当地人的内部视角”),以文化冲突作为矛盾建构的支点,较好地体现了一种影视创造中的“文化自觉”。

新闻大学杂志广告与公共关系
怀旧倾向在老字号品牌资产影响消费者态度中的作用机制研究114-125

摘要:怀旧倾向对营销的影响不是简单线性的关系,而呈现出多变量之间复杂的交互影响。通过从怀旧倾向作为中介变量对老字号品牌资产影响消费者态度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表明:只有品牌感知和品牌忠诚对怀旧倾向同时产生影响,品牌联想没有随品牌感知和品牌忠诚对怀旧倾向产生交互影响:品牌感知对消费者态度没有影响,品牌联想对消费者认知态度有影响,而品牌忠诚对消费者认知态度、情感态度和行为态度均产生影响;怀旧倾向对消费者认知态度、情感态度和行为态度均产生影响;怀旧倾向是品牌联想和消费者态度三个层面之间的“中介”和“红娘”。

新闻大学杂志新闻传播学教育
哥大新闻学院数据新闻教学的解读与借鉴126-133

摘要:数据新闻的兴起,使新闻业界人才需求转变,继而催生了新的新闻教学培养方向。本文通过个案研究法对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数据新闻的教学体系、教师资源、培训项目进行解读。同时,在对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与我国几所主要院校数据新闻教学模式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为我国数据新闻教学提供以下三个方面的借鉴:1.教学内容方面,应聚焦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可视化等数据新闻技术;2.教学策略方面应开展多元化教学方式;3.教学师资方面,应利用各种网络平台,整合师资及传播平台资源,做到跨界合作,促进数据新闻教学的良好发展。

新闻大学杂志会议综述
追求真理、开宗立派、改革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创新研讨会综述134-138

摘要: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大背景下,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牵头、邀举全国之力,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出发,在迄今新闻传播学全部成果的基础之上,借鉴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理论资源,立足中国场景,以学术自觉建构能够引领时代、能够融入全球话语体系当中的中国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应当具有科学性、真理性、当代性、国际性。

新闻大学杂志书评
格物穷理知行合一---评《人际传播学:理论与能力》139-144

摘要:胡春阳老师2005年左右开始涉入人际传播学研究,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十余年的辛勤耕耘,收获了串串硕果。她先后有专著《寂静的喧嚣,永恒的联系一一手机传播与人际互动》、译著《人际传播研究手册》、论文《人际传播:学科与概念》和《经由社交媒体的人际传播研究述评》等一批颇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并伴有令人可喜的教研相长,例如,近年成功主持和讲授了面向全国的国际合作课程《人际传播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