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大学杂志社
分享到:
《新闻大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1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新闻理论、新闻史、传播学、新闻业务、广播电视、媒介经营管理、媒介与文化研究等。
  • 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
  • 国际刊号:1006-1460
  • 国内刊号:31-1157/G2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81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08
  • 综合影响因子:0.773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新闻大学 2012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大学杂志新闻理论

《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项目说明

摘要:《新闻大学》本期刊登的一组七篇论文,使用的数据均来自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国当代社会变迁和大众传媒》(项目编号:211XK03;项目负责人:李良荣)。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承担了该项目子课题《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于2009年完成了《新媒体技术环境下的上海受众》问卷调查,并在中文核心期刊和英文SSCI期刊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1]。在此基础上,课题组于2010年开展了《居民生活和媒体使用》全国问卷调查作为《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研究的数据库。本次调查的开创性意义有三。
1-2

传播无“末日”

摘要:虽然2012的"末日预言"并未成为现实,然而,"2012"作为一个传言的符号以及它在全球引发的舆论效应,注定了2012年成为人类传播史上不可忘却的一年。各种媒体抱着不同的目的热情地参与了这场"大合唱",受众也以谈论"2012"为时髦——虽然明知2012年12月22日早晨,太阳依旧会从东方升起。综观长达数年的"2012"传播过程,无论传播形态、传播内容、传播效果,都很值得我们思考。可以设想,如果时轮倒退二、三十年,处于传统传播手段中的我们,对"2012"别说感兴趣、发议论,恐怕还无从知晓地球上正热议的这一话题。
3-9

网络时代重谈媒体评价: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网民与非网民之间的比较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2010年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城乡居民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探讨了公众对网络与传统媒体的评价。结果显示,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均享有较高的可信度,传统媒体尤为如此;但两者在可信度上存在的差距在网民中更小。其次,被访者认为媒体的传播职能比监督职能更重要,并认为在这两项职能上,传统媒体的表现均优于互联网;但网民对互联网履行这两项职能的评价高于非网民。第三,网民与非网民均表示媒体在代表弱势群体利益上的表现不够突出;跟非网民相比,网民更倾向于认为媒体较多地体现了优势群体的利益,而且媒体的呈现与他们的个人经验之间有更大差异。第四,媒体使用经验、媒体对两项理想功能的承担,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利益呈现均与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的可信度正相关。
20-30

媒介公信力再探:公信力评价个人层面效果分析

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析我国受众的媒介公信力评价,以及公信力评价对公民政治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同时比较媒介可信度与媒介表现这两个常用的媒介公信力指标对四个因变量的预测效度。数据分析显示:1)电视仍然是公信力最高的媒介形式,互联网的可信度仅高于杂志;2)媒介公信力评价与社会问题感知、政治犬儒主义情绪、对新闻深度处理策略和个人意见表达均有显著关系;3)媒介表现评价对四个因变量的解释力度大于媒介可信度评价。
31-41

互联网使用和公民参与:地域和群体之间的差异以及其中的普遍性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问卷调查数据,集中探讨了互联网使用与公民参与之间的关系。其中,公民参与包括获取时政知识、参与意见表达、参加社群组织及其活动,以及在地方选举中投票这四个维度。本文显示,互联网使用和公民参与各自都有地域和地方之间的差异,而这差异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都市化程度和居民教育水平等相关;在这种差异或不均等的场景中,互联网使用对公民参与有全国普遍的正向影响。同时影响公民参与的还有(1)社会-经济条件因素,(2)心理卷入和信心因素,以及(3)传统媒体使用因素。本文所勾勒的一个总体图像是,互联网使用和公民参与两者都是各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个人的物质和心理资源掌握程度的体现。
42-53

从同一效果到差异效果:对新媒体与主观阶层认同关系的多层分析

摘要:本文在以往单一地区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运用2010年《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调查数据(N=37,279),阐述并检验新媒体使用对主观阶层认同影响在各地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研究表明,互联网与手机的采纳与使用在控制其它个体层面变量、以及地区层面变量后,依然对主观阶层地位的感知具有显著的独立影响。更重要的是,该影响会因地区不同而产生差异,这种差异至少受到地区层面新媒体普及率和使用平均状况的影响——网络采纳的效果在普及率较低的地区更为明显,手机行为多样性效果在手机功能使用较为单一的地区更加显著。这些发现既确认了新媒体影响主观阶层认同的普适性,更提醒我们,新媒体重塑阶级或阶层的过程并非一致均衡,而是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性。本文也希望通过这个具体题材的探讨,呼唤更多立足中国本土的差异效果研究。
54-62
新闻大学杂志广播电视

民族影像与现代化加冕礼——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历史及其评价(1949-1978)

摘要:作为新中国影像一部分,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是在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内部生产的,它严格遵循独特的民族政策和文化生产规定,通过质朴、直观的电影手段,记录了三十年间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状况,展现了少数民族地区和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成就。这种记录和展现不仅是一种形象化政论,也在影像层面实现了少数民族文化平等地位和共和国主人身份。影像中的少数民族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团结、互助,探索和实践着社会主义中国的现代化道路。
73-79

新媒体运用与新生产格局:广电传媒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广泛应用,新媒体凭借其及时性、互动性和能够满足用户个性化、多元化需求的优势不断向传统广电媒体发起挑战。面对这一媒介市场格局的变化,广电媒体究竟应该秉持何种应对策略?本文试图从新媒体与传统广电媒体的关系分析入手,提出广电媒体在新技术环境下应当坚守与变通的要点,进而深入考察传统广电媒体在新媒体技术运用过程中存有的机遇和将要面对的挑战,期盼广电媒体在与新媒体的"共生"中实现"新生"。
80-85

对香港免费电视牌照增发过程的分析——兼论香港广播电视规制的特点

摘要:本文主要对香港提供本地免费电视广播服务的机构现状与特点进行详细的梳理(也兼顾收费电视服务及作为政府电台的香港电台的特殊情况);并对香港电视("城电")、奇妙电视(香港有线)、电视娱乐(电盈)在免费电视牌照申请过程,及通讯管理局(广管局)的决策延宕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尝试对香港电视广播的规制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度阐释。
86-96
新闻大学杂志传播学

社会网络演化建模:假设、理论及方法

摘要:本文从假设、理论视野、模型判定和模型估计四个方面,系统回顾了社会网络演化模型。一般而言,模拟方法与因果关系解释模型为两种描述、解释和预测网络演化的主导模型。模拟方法具有简洁性的特点;而基于因果关系解释模型则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可证伪性。尽管自20世纪70年代,社会网络演化模型便已受到各个学科的关注,但到目前为止,其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的研究须侧重于模型比较和整合。
97-104

社会化媒体可信度研究: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

摘要:本文对社会化媒体用户进行了在线随机抽样调查(N=754),旨在探究中国网民如何评价社会化媒体的可信度,并比较传统媒体、web1.0网站和社会化媒体的可信度高低,还探讨了哪些因素会影响社会化媒体可信度。研究发现:在三类媒体中,传统媒体仍被认为最可信,社会化媒体尽管被使用得越来越普遍和频繁,但其可信度却在三者中最低。在具体指标上,准确性是社会化媒体得分最低的方面,客观性则得分最高。教育程度与年龄对社会化媒体可信度评估有负面影响;传统媒体及社会化媒体的使用频率、用户的获取信息动机积极影响着社会化媒体的可信度;但社会化媒体使用经历越长、参与行为越多的用户,反而对其可信度评价越低。
105-114
新闻大学杂志新媒体

以近年热点事件及其应对为例看中国社会各阶层媒介话语重构(上)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推动加速了中国大陆的社会转型与剧烈的社会分化,在很大程度上重构了信息传播资源与公共信息在社会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分配和流动,并使得不同社会阶层在媒介上的话语表达、形象呈现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结构性变化。一方面,中国媒介话语结构一直呈现出多元化的视角、逐渐下降的视线,进入媒介话语圈的社会阶层越来越多,话语范围也越来越宽。但另一方面却存在着阶层固化,层级拉大等新问题,结构偏斜、话语单调等问题一直存在。微博等新媒体的介入使得下层市井、草根阶层和弱势群体进入话语圈,冲击着新兴上升阶级和以往权贵阶级希望稳定的权力新结构,造成了激烈的话语冲撞,并扩展到媒介空间之外造成社会生态波动。本文试图分析在新社会形势下和新媒体冲击下的不同社会阶层为主体的重大突发事件及其政府或企业公关应对,可以看出媒介话语呈现与现实话语的差异与历史变化,透视出媒介及社会对当今各阶层迥异的观看视角和传播偏倚,呈现出中国媒介空间中的社会各阶层话语结构失衡问题: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呈现出镜像的两极化;经理人阶层的崛起与窘迫;私营企业主话语权力幻象;专业人士的边缘化和媒介知识分子的崛起;"霸道"的城管:办事人员乱象;钉子户:市民阶层借助新媒介维权;悄无声息的个体工商户;最贵理发费:服务业者的负面声息;被关注的农民工与被遗忘的蓝领工人;税负与贫困:农民的灰色群像;等等。媒介话语结构变构的背后是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与分化。舆众组成结构——精英阶层为核心的意见领袖、中产阶级作为话语主流和弱势阶层的边缘带形成的同心圆结构。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出于对社会生态和话语结构的责任,文章还试图对以精英阶层为主体的事件公关的过往得失深入反思,并探
115-119
新闻大学杂志学术动态

中国互联网国际研讨会2012年年会考察报告

摘要:基于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分析框架,作者回顾和分析了中国互联网研究第10届国际研讨会的背景、主要议题和研讨会交流活动。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也根据自己的经验研究报告了关于互联网研究的一些"被忽略"的方面。在此基础上,作者建议中国互联网研究应更关注底层广大人民群众的媒介实践经验、媒介融合及其创新,以及这种实践和创新在推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127-132

思潮互动·阵地战·历史视野与关系思维——以媒体研究者身份对“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与文化转型”学术研讨会的评述

摘要:本文是对"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与文化转型:多种思潮的互动与对话"学术研讨会的立体文本——包括提交论文、会场发言与场外相关文本,而并不局限于参会的书面论文——的评述。作者以以评带述的方式,通过对会议主题基调、思潮互动、乡土社会城市空间殖民现代性、历史视野与关系思维、我的言说立场五个部分的讨论,试图以一个区别于一般单维静态的会议综述的创造性文本以在新的综合的基础上传达会议的有效信息。作者有意选择媒体研究者的言说立场,希望能对新闻传播学界有所启发。
133-140

传播革命与社会变迁:新媒介技术语境下的学科理路——第十二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对第十二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围论文进行文献分析,从新闻传播基础理论、数字媒体与媒介融合、新闻生产与专业主义、新闻法制与职业道德等方面综述了年会的主要研究进展。文章认为,本次年会从多个方面剖析了新传播革命背景下新闻传播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其所面临的挑战,为创新新闻传播理论开拓了空间,为新媒体发展与社会进步提供了思路。
141-148
新闻大学杂志经验交流

新闻宣传工作: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

摘要:本文着重探讨新闻宣传工作如何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作者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设性意见: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充分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积极作用。
149-152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摘要:12月20日下午14时,陈望道,范长江,邹韬奋铜像待建工程完成暨揭幕仪式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行。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出席仪式并发表讲话。
F0002-F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