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新闻传播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ism Communication

  • 23-1147/G2 国内刊号
  • 1672-0261 国际刊号
  • 0.4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新闻传播是黑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黑龙江省新闻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黑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管的学术期刊。新闻传播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术园地、新媒新论、传媒观察、媒体融合、期刊之页、编辑出版、业界探讨、声屏视野、新闻实践、应用研究

新闻传播 2006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传播杂志政策吹风
关于贯彻落实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的宣传报道方案1-1

摘要:11月15日至16日,中共黑龙江省委九届九次全体会议在哈尔滨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和《关于召开中共黑龙江省第十次代表大会的决议》。认真做好贯彻落实这次全会精神的宣传报道工作,对于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我省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动员全省人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全面建设小靡社会、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而团结备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闻传播杂志专题研讨
论媒体“软实力”——以另一种视角考察媒体竞争力4-9

摘要:随着媒体间竞争的日趋激烈.为生存与竞争的需要.媒体都非常关注并努力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建设,以使媒体的发展保持一种良性,可持续的状态。对如何构建竞争力,各位专家学者各述其理.南京大学教授丁柏栓先生更是提出了媒体“软实力”一说。丁教授认为.媒体“软实力”是其他媒体无法效仿和复制的.是一种内隐而非外露的实力形式.特定媒体一旦拥有了这种强大的“软实力”.其他媒体就很难取而代之。 其他的几篇.也同样值得一读。

由凤凰卫视谈传媒核心竞争力10-11

摘要:在媒介业集体下海试水、国际传媒巨头虎视耽.耽的市场环境下,打造传媒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了中国传媒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途径。那么究竟什么是传媒业的核心竞争力,传媒怎样才能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将以凤凰卫视为个案,分析传媒核心竞争力问题。

新闻传播杂志理论前沿
关于网络媒体与纸质媒体融合趋势的理性思考12-14

摘要: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已给纸质媒体等传统媒体以重创。还有人预言“报业的寒冬已经到来”。纸质媒体未来的发展前景知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笔者认为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的生存方式还将是相互竞争而又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共存共荣的关系。本文着重对网络媒体与纸质媒体融合趋势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

新闻传播杂志新闻摄影
不可忽视的新闻要素载体——从泰国军事政变图片报道看环境在新闻摄影中的作用15-17

摘要:军事政变,无论发生在哪个国家,都是世界媒体关注的头等重大的新闻。2006年9月19日夜间,泰国发生军事政变,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纷纷在头版配以大幅照片进行报道。但是,在图片的选择和使用上,却千差万别备有不同:有的图片,读者只能看出发生了军事政变,却无法看出政变发生在哪里:有的图片,读者不但能看出发生了军事政变,而且能够看出是东方某个国家发生了军事政变;有的图片,读者一眼就看出是泰国发生了军事政变:有的照片,

新闻传播杂志学术研究
捕捉·善问·新闻镜头——谈从领导活动中抓取新闻18-20

摘要:领导活动同会议报道一样是各类媒体时政新闻报道的主体,无论是在报纸上,还是在广播电视的新闻节目中均占有相当的比重。但是,领导活动的报道多数不感人,没有新闻,不是领导行踪的记录,就是活动画面的展示,尤其是在电视报道中,更多的是画面加解说的报道。而且在画面处理上不加选择:领导下基层前呼后拥,车水马龙;领导视察指手画脚,走马观花;

新闻传播杂志个案分析
党报要闻版改革的有益尝试——以《广州日报》为例21-22

摘要:可以这样说,要闻版办得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报纸的兴衰,改进要闻版高高在上、面目呆板的老面孔无疑是大势所趋。在这方面,《广州日报》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该报作为在广州市最有影响力的6张报纸之一,有100多万份的发行量,广告收入全国报业稳居第一。为此,笔者对这份报纸跟踪调查,在收集研究了以2005年10月份为主的要闻版之后,认为该报要闻版有以下几点突破创新。

新闻传播杂志专题研讨
地方党报要闻版核心竞争力的构成23-23

摘要:党报要闻版是整张报纸的“门面”,是发挥党报主流媒体作用、正确引导舆论的“龙头”。可以说,一张党报的整体办报质量和舆论影响力,最集中体现在要闻版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上。因此,提升党报要闻版的核心竞争力尤为重要。要闻版的核心竞争力应包括六大“要件”.只有这些“要件”完备并实现科学聚合,才能凸显党报的权威性、导向性和影响力。

新闻传播杂志个案分析
让“本土化”成为党报的亮点——剖析《苏州日报》的办报经验24-25

摘要:在我们这个时代,经济全球化对于媒体的影响非常大,它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新闻传播的同质化,所以,“本土化”这三个字越来越多地被各国传媒人所提起。其实在任何一个国家,媒体都应该承担起宣传本土文化的重任,尤其是新闻报道,应该认真做好本土新闻的宣传,努力报道本地现代化建设成就,这对于激发人们热爱家乡的情怀、建设家乡的热情,具有积极的意义。在这方面《苏州日报》坚持走本土化道路的经验值得探讨。

新闻传播杂志新论链接
平视,让舆论监督走近大众26-26

摘要:《新闻潮》2006年第7期发表谌怡秋的文章《平视,让舆论监督走向大众》。 文章说,一提起舆论监督,就想到揭黑批丑,打击贪官污吏,批评社会不公平现象。但是揭露社会丑恶现象打击黑势力只是舆论监督的一部分,而且这些离群众现实生活较远。近几年来,不少媒体积极从内容、形式上拓展舆论监督报道的范围,其中相当多的方面是关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生产。这些报道主要从百姓生活的实际入手,颇受群众欢迎。

做深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三条途径26-26

摘要:《军事记者》2006年第9期发表贾永的文章《“做深”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三条途径》。 文章认为,首先是主动出击,以快制胜。时间是构成重大突发事件的第一要素,报道迟缓就意味着将舆论阵地拱手相让。在今天的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我们应当树立起“快的就是深的”的理念。一篇先入为主的简短消息,可能比事后洋洋万言的长篇通讯更能引导舆论,更能产生影响。“快些”、“快些”、”再快些”,应成为突发事件报道的座右铭。应该看到,我们的媒体在提高突发事件报道的时效性上有了一些成绩,但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能仅仅满足于”今天新闻今天报”,还应努力做到“现在新闻现在报”。

经济报道的形象化和生活化26-26

摘要:《新闻窗》2006年第4期发表唐永忠的文章《经济报道的形象化和生活化》。 文章指出,许多成功的新闻实践表明,让经济报道形象化,把理性的东西感性化,并用形象语言包装,从生活角度着眼、入手,用“贴近性”代替“指导性”,用“新鲜性”代替“理论性”,加强经济报道的生活气息和现场真实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

烂透了的娱乐27-27

摘要:《青年记者》2006年第17期发表倪自放的文章《这样的娱乐已烂透》。 文章说,“炒作!无聊!”四个宇加上二个感叹号,是网友们对目前正在炒作的某个“新闻”最为直接的评价。娱乐行业的炒作,在三五年前还处于很初级的阶段,无非就是关于谁和谁的绯闻、谁和谁的性丑闻传说,后来越演越烈,逐步发展到靠叫l生”谎言、”录音带”搏出位。当今,无伤大雅的绯闻显然已经无法吸引公众的目光。在这种情况下,一出又一出的娱乐炒作以惊世骇俗的面孔出现,

彰显差异吸引眼球27-27

摘要:《水兵记者》2006年总108期发表李韬伟的文章《在彰显差异中吸引读者的眼球》。 文章对现代传媒如何追求新闻个性化作了思考,认为追求个性化主要有三大空间可供开拓。

反腐报道的“视角转换”与提升正面引导力27-27

摘要:《中国记者》2006年第7期发表金伟忻的文章《反腐报道的“视角转换”与提升正面引导力》。 文章认为,应该说,查处腐败案件是反腐败最有力、最直接的行动,是惩治腐败的主要手段,也是人民群众评价反腐败斗争成效的重要标志。但是现实中人们不难发现,一些媒体在对反腐案件的披露中,其关注视角有意无意之间出现低俗化偏移:在内容选择上,行为“揭丑”多于思想沉沦的剖析;在阅读价值定位上,腐化细节“展览”多于对人生沉浮的警示。

新闻传播杂志报纸研究
如何做好党报新闻的“三贴近”28-29

摘要:努力让党报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让党报焕发无穷活力的关键。党报新闻宣传能否做到“三贴近”。事实上不仅关系到看报人的多少,起到应有的宣传报道效果没有,而且关系到在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党报如何在与广电媒体、晚报(都市报)类报纸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问题:

新闻传播杂志网络时代
博客运营服务商的义务与责任——从“中国博客第一案”谈起30-31

摘要:博客名誉侵权是近年来随着博客的勃兴而出现的一种新的侵权现象,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被称为“中国博客第一寨”的陈堂发诉中国博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寨。该案已于2006年8月2日宣判,判决被告在中国博客网首页向原告陈堂发刊登致歉声明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000元。

新闻传播杂志编采手记
试论电视慰问式报道的改革与创新32-33

摘要:什么是慰问式报道?从广义上讲,就是媒介向受众传播由主体和客体之间进行某种带有特殊情感交流的符号性信息。从狭义上讲,则是指媒体采编到的有关企业单位或政府部门向生活有困难的人群及受灾地区赠以生活用品、资金的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