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爱好者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新闻爱好者杂志 北大期刊

Journalism Lover

  • 41-1025/G2 国内刊号
  • 1003-1286 国际刊号
  • 1.3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新闻爱好者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6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新闻爱好者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本月评论、本刊特稿、理论与思考、传媒观察、采写编、报海钩沉、新闻摄影、办报经纬

新闻爱好者 2017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爱好者杂志新闻与传播研究
新闻的品质不是审美标准而是思想定力4-7

摘要:新闻的品质不是审美标准,因为新闻不是文学,不是鉴赏品。壮伟的思想定力和散发暖意,捍卫真善美、揭露假丑恶,才真正是新闻的品质。没有品质的新闻追逐耸人听闻、有闻必录,追求娱乐化和低俗化。新闻讲究文字风格和谋篇布局,不是为了新闻审美,而是为了增强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新闻的品质——无论是思想定力还是有温度.都是新闻影响力的基因,远远超出了新闻审美的范畴。

微博“大V”话语权边界及其有效行使7-10

摘要:微博“大V”话语权与现实社会中的既有话语权存在同构关系。微博赋予所有用户平等信息权。并不意味着他们拥有平等话语权,“大V”与微博草根用户相比占有优势地位,这成为其在微博场开展舆论引导、议程设置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草根用户往往重视“大V”所扮演和承担的社会角色,对这一群体拥有较高期待,为此,“大V”应选择性地为草根“代言”。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成为合格的把关人和舆论领袖。营造社会进步舆论,满足公众期待。

新闻参政的影响因素及模型构建研究11-14

摘要:新闻参政在促进民主政治、法制化进程及政府执政理念转变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闻参政是传统政治参与的一个补充和完善,不可避免要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媒介及行政主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新闻参政的模型构建依赖于新闻参政的要素、新闻传播基本理论这两个方面,遵循“媒体搭台、公众参与、政府反馈、双边互动”这一思路。随着民众新闻参政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新闻参政渠道日益便捷化和多元化,社会公众的新闻参政效果必然会不断增强。

“一致论”视角下搜索引擎竞价的媒介可信度——解读“魏则西事件”中的协调平衡传播模型15-18

摘要:“一致论”体系是研究受众认知有效性的系列理论,秉承它的发展脉络,我们分析了网络传播的一致性,解析“魏则西事件”中协调平衡认知的传播影响模式,研究搜索网站的竞价排名引发争议的过程,在于其影响受众的感知可信度,提出确保传播信息的真实准确,建立和维护受众的感知可信度,是互联网商业信息传播过程的关键。

新闻爱好者杂志本期关注·数据新闻
“大数据时代”的自动化新闻写作的历史、实践与未来19-25

摘要: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而大数据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分析的对象正在从结构化数据向半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转变。这正和新闻文本的特点相契合,因此,大数据中文本挖掘、情感分析的相关方法必将在新闻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数据新闻实践中的法律问题分析25-28

摘要:大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在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因采集、使用和存储不当,危及国家安全或个人隐私,因此,将数据新闻的生产实践纳入法制轨道,促使其良性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数据新闻是如何使用地图的?——以《卫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为例29-33

摘要:在数据新闻报道中,地图作为一种常见的可视化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数据内涵、延伸受众的时空感知,成为数据报道常见的方式。以《卫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为代表的领先数据新闻媒体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地图可视化使用方式。其地图可视化形式的特点有:快速处理数据及可视化的能力,地图报道内容紧随热点事件,样式以轮廓图为主。数据来源多样。互动效果强。反观国内自2012年兴起的数据新闻的地图可视化.大多数停留在静态的信息图使用层面上。

“发现”和“呈现”:数据新闻学建构的两个关键词34-36

摘要:数据新闻教学科研目前偏重于“数据处理”和“视觉设计”技巧,有淡化新闻价值判断和新闻学理的趋向。数据新闻学的建构应抓住“发现”数据新闻和“呈现”数据新闻这两个关键环节,深入研究探讨其中的机制和原理,以此丰富发展完善传统新闻学,增强数据新闻学理论色彩,为数据新闻报道提供鉴赏和判断的标准及其相应的理论支持。在数据新闻的教学方面。除现有的“技术”和“艺术”的教学实践和理念外,也应增设数据新闻的“发现”和“原理”等课程建设,为数据新闻报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动力。

新闻爱好者杂志传媒与法治
“罗尔事件”的是与非——法律及伦理层面的探析37-41

摘要:2016年末,“罗尔事件”引起舆论沸腾,在法律与伦理层面产生诸多亟待澄清的问题。斯人已逝,信息爆炸的今天,被其他信息冲击后,公众对于“罗尔事件”的记忆或许并不长久。或许,深入反思现行慈善制度,促进全社会范围内达成公益共识,以避免同类事件再次发生是将“罗尔事件”铭记在心的最好方式。

论我国“微博问政”的制度化42-45

摘要:“微博问政”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和意义,但目前我国“微博问政”在民主性、互动性、规范性和实效性等方面都存在不足,需要对其进行制度化构建。这就要求我们应建立即时、畅通的政务信息、互动制度,完备的言论审核与把关制度,科学的舆情评判制度,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严格的追踪问责制度等,以实现我国“微博问政”的制度化。

新闻爱好者杂志新媒体研究
美国青少年的网络使用和家庭监管45-49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各种电子媒介渗入世界的角角落落,对处在人生重要发展阶段的青少年来说,数字媒体使用的情况关涉他们的身心发育和社会化过程。根据皮尤研究中心在美国全国性调查中获得的数据和对美国青少年家长的面对面访谈,得知美国家长普遍介入青少年孩子的网络生活.采取多种方式监管孩子的在线活动。参照美国的经验,我们应变“围堵”为“卷入”,经常和孩子沟通,制定网络使用规则;采取技术手段管理青少年的接入内容及接入时间,帮助青少年在有效利用网络和规避网络风险之间找到平衡点。

艺术的数字化“虚拟空间”探究50-54

摘要:虚拟真正的指向不是“虚”,而是“实”。艺术的虚拟空间可以从广义和狭义来理解.从广义来说,是指任何符号化的虚拟空间。狭义的虚拟空间是指数字化的虚拟空间。“虚拟空间”是数字时代视听艺术空间构成的重要体现,数字化虚拟空间可分成四种类型:赛博空间、数字图像空间、虚拟现实空间和互联网内部空间,从这四种空间来阐述数字时代艺术的虚拟空间的呈现。数字化虚拟空间的存在。使得原本停留在想象中的空间可以真实化并与之互动.这也改变了原有艺术的创作模式,改变了受众与艺术的关系,也改变了艺术的生态。

新闻爱好者杂志新闻大学
出路在融合尊严凭“四力” 关键在创新——“创新体制机制 激发媒体活力”高端研讨会综述55-58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受到较大冲击。在纷繁复杂的现实情况下,如何加快媒体的转型发展和深度融合。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如何增强媒体人的责任担当,做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每一次采访,都是不一样的感动——《南阳晚报》《火海救人 感动中国》系列报道的新闻幕后59-61

摘要:这是属于中国人的感动时刻,这是属于河南人的荣耀时刻。2017年2月8日,南阳已故平民英雄王锋成功当选2016“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至此,河南人连续四年荣登“感动中国”的领奖台。在这一荣耀时刻,作为王锋事迹的第一报道人,我代表南阳晚报荣幸地接受了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组的采访,与《南阳晚报》王锋系列报道一同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中。讲述英雄故事。见证温暖感动。

《老郭脱贫记》:新闻故事的“中国式”讲述62-65

摘要:人民日报社记者马跃峰采写的新闻故事《老郭脱贫记》以一斑窥全豹,为读者讲述了一个典型的中国故事。故事源自中原大地,生动鲜活、接地气儿、带着泥土味儿。它是记者深入思考、深度挖掘、用心讲述的结果。其深受中国传统小说影响的中国式讲述.令报道犹如一篇精彩的小小说,散发出浓郁的中国味道。特别是全篇个性化、生活化的人物语言干净洗练,将人物的命运转折、戏剧性的故事情节、深刻的新闻内涵压缩在精短的篇幅里,令新闻主人公的形象饱满鲜明、跃然纸上,又能以点带面,以小故事见大主题。《老郭脱贫记》更能激发我们对新闻传播“守”与“创”的思考,中国式讲述尤需在“守”“创”的辩证关系中,实现报道手法特别是话语体系的突破和创新.构建多元、鲜活、生动的话语体系.以中国式讲述创作出更多的中国好故事。

新闻爱好者杂志传媒观察
智媒体时代下的媒体融合研究66-68

摘要:近年来,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我国新闻传播生态环境有了质的飞跃和提升。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2017年进入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期。在智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主战场已经转向新媒体移动终端,传统媒体唯有搭乘“智媒体”这趟快车,摒弃老观念、旧体制,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做强主业,推动体制创新和业务创新,在理念、团队、内容、受众、技术等多方面与新媒体融为一体,合二为一,才能赢得机遇。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新闻爱好者杂志出版广角
媒介公共性的学术追思与实践理性——读朱清河《大众传媒公共性研究》一书感言69-71

摘要:中国大众传媒的进步与发展需要包括媒介公共性哲学在内的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双重护航与引领,《大众传媒公共性研究》一书是富有媒介职业伦理的哲理和智慧的专著。大众传媒具有什么样的功能与属性.承担着什么样的社会角色与作用,一直以来可谓见仁见智、纷争不止。

正文化之本 塑新闻之魂——读李彬教授《水木书谭:新闻与文化的交响》72-74

摘要:2016年3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彬教授的新作《水木书谭:新闻与文化的交响》(以下简称《水木书谭》)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历时两年多时间在《新闻爱好者》杂志开设“新闻与文化书谭”专栏写就的30篇文章及3篇书序的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