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爱好者杂志社
分享到:

新闻爱好者杂志

《新闻爱好者》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6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理论与思考、传媒观察、采写编、报海钩沉、新闻摄影、办报经纬等。
  • 主管单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 主办单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 国际刊号:1003-1286
  • 国内刊号:41-1025/G2
  • 出版地方:河南
  • 邮发代号:36-94
  • 创刊时间:1986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55
  • 综合影响因子:0.248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新闻爱好者 2014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爱好者杂志本期特稿

兑现专业承诺与重建传媒公信力

摘要:2013年,传统媒体经受了一个意外的寒冬,不仅业绩纷纷下滑,更要命的是其公信力严重受挫,出现有史以来的信任危机,带来“生存还是死亡”的拷问。不过。传统媒体并未走到穷途末路,它依然有着广阔的社会需要和市场前景,有其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当前急需解决的是要重回专业主义道路,强化专业主义精神,坚守中立、公正、客观等专业理念,兑现新闻专业应尽的社会承诺,提供有用信息,维护公平正义,重建传媒公信,服务公众生活.推动社会进步。
4-9
新闻爱好者杂志本期关注·国际传播视野中的华莱坞电影

媒介生态学视阈下作为空间的华莱坞电影

摘要:电影是一种文化空间,表达了特定文化的独有属性和特色,应将不同文化的影片区分开来。电影媒介参与构筑了人们对世界外观形态的感知方式、电影创造的空间充满了隐喻。华莱坞电影营造了意涵丰富的动态的多维的空间。研究从媒介生态学的视阈考察表征中华文化的华莱坞电影所营造的种种空间。电影空间既受电影制作与传播技术的影响,又对受众产生文化影响,华莱坞电影在参与国际传播的过程中必须从媒介生态学的观点出发,从艺术创意、生产制作、产业链条等各个方面不断发力,积极建构华莱坞电影文化空间,传播中华文化正义、勇气、博爱、智慧、包容、谦逊、勤俭、自律等积极价值观,以鲜明的文化特色跻身世界主流电影行列。
11-15

武侠电影的叙事符号及价值表达

摘要:针对中国电影在国际传播中的叙事及价值传递问题,本研究选取了1970年至2012年间的61部具有代表性的武侠电影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复仇”“争霸”和“奇情”是武侠电影中呈现最多的叙事符号;同时,武侠电影叙事符号在不同的时代也存在变化,总体趋势是“复仇”下降,“奇情”和“争霸”上升;武侠电影比较倾向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传播,普世价值表达不够;武侠电影的叙事符号及内在逻辑也导致其在价值传递方面不易表现具有普世价值意义的符号;如要提升中国武侠电影价值表达的普世性.还要着眼于故事的叙事逻辑及其叙事方式。
16-20

从“Glocalization”到“Hybridization”——论华莱坞大片的“走出去”

摘要:高概念电影作为好莱坞大片的操作范式,曾经在国内引起注意但未起波澜。除了电影制度和市场不成熟的原因之外,国产电影人对于电影文化传播的误区也致使华语大片迟迟不能走出国门并获得全球性的影响力。面对华语电影业急需成长起来的整体实力需求以及构建华莱坞电影产业力量的目标,本文试图借鉴高概念电影的操作流程,为后大片时代的华莱坞电影创作提供操作经验,并借助于文化研究中“Hybridization”这个词语,为中国大片提供走出去的内涵式文化建议。
21-25
新闻爱好者杂志新闻与传播研究

传统媒体微博新闻叙事刍议——以“新华社中国网事”为例

摘要:微博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生产流程,既改变了普通人的交流方式,也促使传统媒体在新闻来源获取、报道机制及写作文体等方面做出调整。微博是一种新型的叙事文体。本文主要结合叙事学的相关理论,以“新华社中国网事”为例,对传统媒体微博新闻叙事特征进行分析,在充分肯定微博叙事独特性的基础上,对微博新闻叙事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归纳和思考,并对微博新闻叙事文本的优化提出了若干建议。
27-31

公共电视媒体的法理基础及其文化品性

摘要:公共电视媒体具有公共性、公益性、服务性、独立性、非商业性的基本特征。它在构建大众文化的同时,赋予了自己基本的文化特性和文化功能,西欧、美国和中国公共电视媒体产生和存在的法理基础不同,他们的基本文化特性也有所不同。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探讨西欧、美国和中国公共电视媒体的法理基础和基本文化特性,提出中外公共电视媒体的共同文化特性主要包括知识教育性、文化多样性、文化服务性、文化参与性。在培育受众文化需求方面。根据公共电视媒体的文化品性,探讨了公共电视媒体如何达到“刺激—不满足”受众文化需求的平衡。
31-35

宝莱坞影业集群:全球化浪潮的获益者

摘要:印度宝莱坞(Bollywood)是几乎与美国好莱坞(Hollywood)齐名的电影产业集群,在世界电影产业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印度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宝莱坞影片却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世界各地的影院中上映,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宝莱坞电影产业集群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其影片具有哪些鲜明的特色?
36-39

论江苏形象传播中的节事活动策略

摘要:节事活动在区域形象塑造与传播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节事活动传播,通常被人们当作是扩大区域知名度以及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策略。本文将着重探讨在江苏形象传播中利用节事活动的传播策略,分析其节事活动传播的做法与经验,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39-42

2011年至2013年我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主题分析——基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论文

摘要:本文选取《新闻与传播》为研究对象,统计了2011年至2013年三年《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的新闻传播类论文共519篇,研究目的是通过将每年的论文研究领域、研究主题、作者和原文出处进行统计和分析,并作出年度对比,对三年来该刊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作出比较准确的统计,并对统计数据进行定性分析,勾勒新闻学与传播学整体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对研究主题进行统计和分析,显示新闻学与传播学内部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的变化。
43-47
新闻爱好者杂志舆论学新论

媒体热词的舆论轰鸣

摘要: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热词,由此聆听社会舆论的轰鸣。热词发自人民心声,是舆论发微的开端。作为社会激变的征兆,热词又是社会飞跃的风向标。媒体是热词的创造者或传播者,履行培育和激发舆论的使命;创造热词要把握“阳光大道”和“污泥浊水”的边界,提高热词的舆论正能量。
48-50
新闻爱好者杂志新闻与文化书谭

闻鼓鼙而思将帅——重读段连城《对外传播学初探》

摘要:新中国成立时。内外环境好似冰火两重天。内部一片天下归心的新天地,其喜洋洋的新气象:外部则以丘吉尔在美发表“铁幕演说”为标志.冷战阴云日渐浓重,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壁垒分明,剑拔弩张。而随着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人类社会正在或即将发生改观,几百年来列强对亚非拉的征服、奴役和殖民的历史已是西风残照,秋风落叶。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的名言脍炙人口:
51-55
新闻爱好者杂志封面人物·对话学者

研究的起点是找准自我定位——访新加坡旅华学者、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日本龙谷大学名誉教授卓南生

摘要:许多年前,卓南生曾特别强调自己是一位“来自一度被改名为昭南岛的新加坡青年”,这句意味深长的身份表白在他其后几十年旅日生涯的映衬下显得耐人寻味。出生于被日军占领时期的新加坡,求学于战后“国论二分”时期的日本,成名于传达“亚洲心声”的国际时评,那个当年带着满腹疑问负笈东瀛的狮城青年,在执着求索、学以致用的人生旅途中绘就了一幅博学、明辨、善察、
56-60
新闻爱好者杂志报海钩沉

对东北沦陷前后日俄报刊的调查、研究与利用

摘要:报刊作为新闻的载体、传播的媒介,在被统治当局严格控制利用的同时,也忠实记录下了当时真实的历史,是我们今天研究特定历史时期的原始资料。从沙俄踏足东北至1945年日本投降这一期间出版的俄、日报刊以及不同政党、不同阶级通过报刊发出的言论全部纳入本文调查研究范围,寻找被遗漏的报刊、筛选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予以抢救和保护,来追溯沦陷根源,还原侵略轨迹,倾听不同声音,再现真实历史。
61-66
新闻爱好者杂志传媒观察

民间舆论场中十八届三中全会报道的政治修辞逻辑

摘要:本文以民间舆论场中四大门户网站于2013年11月27日至12月3日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专题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从主题、情景设置、定义和论证等层面考察其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报道的政治修辞要素。探索民间舆论场中政治修辞的一般逻辑规律 四大门户网站的政治修辞能力同主流媒体相比有较大区别 民间舆论场体现了较强的互动性 政治修辞主题和情景设置有较强的"人本"倾向 政治修辞的论证逻辑及其严谨度有待提高。
66-69

都市报如何实现全球化新闻操作——对大河报“大河全球探地铁”大型策划报道的回顾与思考

摘要:2013年12月28日,郑州地铁一号线发车,标志着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正式驶入地铁时代。地铁开通.无论对于普通市民、城市管理者、这座城市还是这片土地,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70-73
新闻爱好者杂志声屏世界

从电影《赵氏孤儿》看历史文本的当代呈现

摘要:陈凯歌导演的电影《赵氏孤儿》取材于历史事件,但相较于《史记?赵世家》所记载的历史事件,电影文本在创作时进行了较大的改编。影片将内涵复杂的宫廷政治斗争转变为冲突集中的“救孤”“复仇”情节,增加了影片的观赏性。同时,导演在主题上从爱与仇恨的抉择及彷徨间重新诠释了这一历史事件。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则从现代大众的审美趣味出发,将故事主人公程婴诠释成一个在同命运抗争的过程中逐渐坚强、逐渐伟大的小人物形象。
74-76

从审美公共领域视角看《中国好声音》的民主价值

摘要: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是继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之后又一档在中国社会中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真人选秀类音乐节目,二者包装、风格、内容都不相同,甚至有学者认为,这两档节目代表了中国电视真人秀发展史上的两个不同阶段。当《超级女声》风靡中国时,社会上曾就它的“海选”“PK”等新奇的节目形式掀起过热烈的讨论,尤其是它用“全民公投”票选的方式决定胜负,在一些观察人士看来,这一点对促进中国社会的民主化建设似乎很有价值。相较于《超级女声》而言,《中国好声音》在促进民主方面是否还有价值,应该从公共领域的角度,尤其是从培育审美公共领域的视角来看这个问题。
77-79
新闻爱好者杂志序与跋

元代“跨体系社会”:帝国的沟通与运行——李漫著《元代传播考》序言

摘要:13世纪初期蒙古势力的崛起是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从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即大蒙古汗位起,经过三次西征(成吉思汗时期,1219—1227;窝阔台汗时期,1236—1241;蒙哥汗时期,1252—1260),形成了一个纵横欧亚、拥有历史上最为广阔的连续性领土的帝国。1260年忽必烈在汉地即汗位,
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