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爱好者杂志社
分享到:

新闻爱好者杂志

《新闻爱好者》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6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理论与思考、传媒观察、采写编、报海钩沉、新闻摄影、办报经纬等。
  • 主管单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 主办单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 国际刊号:1003-1286
  • 国内刊号:41-1025/G2
  • 出版地方:河南
  • 邮发代号:36-94
  • 创刊时间:1986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55
  • 综合影响因子:0.248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新闻爱好者 2013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爱好者杂志本期特稿

解读互联网反腐的“光靶效应”——对“表哥"事件中舆情传播规律的深层次思考

摘要:2012年“8·26”特大交通事故照片引发“微笑局长”事件,事件中安监局局长受到网民集中关注。本文以此事件为代表,探索了舆情传播显现出的“光靶效应”,通过定义对舆情事主的“光靶效应”及分析网络受众传播状态,深入研究了传播规律、阶层属性、矛盾碰撞过程,发掘其社会性成因并提出应用对策。为全面认识互联网反腐的传播价值和意义,充分理解和积极应对公众传播权利的实践创造,严肃认真对待网络反腐的社会机制表达及其蕴含的改革诉求,提供了建设性策略和参考意见。
4-7
新闻爱好者杂志本期关注·新媒体与社会发展

网络背景下新闻生产模式的变革

摘要: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人类的信息传播主要依赖新闻媒体,职业传播者掌握着新闻生产的权利,传播者总是按照商业和政治的标准对信息进行把关。20世纪后期出现的网络技术,逐渐侵蚀、改造新闻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人类的信息传播进入公众自己生产内容的时代。首先,信息传播的渠道快速裂变,媒体的生产流程更加细化;其次,传者和受众的位置模糊,公众可以直接参与内容的生产;再次,多媒体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新闻进入全詈化生产的时代;最后,商业价值成为新闻生产的主导,公众的信息消费更加突出了个性化。
8-10

无政府与大政府:互联网时代的全球政治——以斯诺登事件为核心

摘要:斯诺登事件是2013年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事件之一,围绕这一事件所发生的政治妥协、舆论分野和道德危机,使我们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全球政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斯诺登事件是一个媒体合作事件,是一个舆论分化事件,实质性问题是无政府、适度政府与大政府三种政治构架的意识形态博弈。此事件中,互联网的族界国界性、帝国主义性表露无遗,同时,大数据时代,优秀而独立的新闻媒体对于社会依然深具意义。
11-14

大众传媒引领时尚潮流的策略与机制——重读罗杰斯的《创新的扩散》

摘要:一、时尚潮流的精神内涵时尚潮流作为一种社会与社会心理现象.是当今社会实践提出的一个与大众传播密切相关的文化命题。从古至今,时尚潮流反映着社会与文化变迁的轨迹。深刻理解其精神内涵,把握其传播规律,有助于阐释大众传媒引领时尚潮流的策略与机制。
15-18
新闻爱好者杂志新闻与传播研究

党报头版分析及改进建议——基于2013年1-9月《人民日报》头版的统计分析

摘要:党报头版的现状头版被称为报纸的窗口,头版头条则被称为报纸的眼睛。增强报纸影响力,吸引读者眼球,首先要做好头版。近年来,中央及省市级党报出于对新闻规律的尊重和对新闻价值的追求.不断对头版进行改善和创新,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头版的报道内容、选题、表现形式逐渐丰富,版式设计更加灵动活泼,视觉效果和阅读体验更佳。头版不再被党政新闻垄断,民生新闻和社会新闻大量刊发.并能较好地呼应社会热点。这表明各级党报对于新闻性和服务性的追求更加积极,能够更好地照顾民众的利益和诉求,体现了以人为本与人文关怀。
19-23

文化产业的概念与分类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发展形态和文化现象,文化产业在世界上引起人们普遍关注并对其展开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世界文化发展浪潮中.文化产业的概念不断嬗变,内涵日渐丰富,专家学者对文化产业的概念进行了系统研究,但至今尚未形成一个权威、标准的定义,没有形成统一的称谓。准确把握文化产业的概念和分类,对于中西方文化产业理论发展的嬗变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进而能够促进国内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推动新时期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30-34

“赞",以及单音流行语的崛起

摘要:近年来.流行语“赞”十分风光.许多新闻稿的标题都用上了“赞”。例如:(1)赞!百岁老人上下楼将用上“爬楼机”——原先只服务残疾人,现在上海拟将34位最高龄寿星纳入服务人群(《新闻晨报》2012年lO月28日(2)环卫工挑走枯枝留下落叶美景,市民赞这才是真正的“城市美容师”(《劳动报》2012年12月7日)(3)央视新节目《开讲啦》被赞“中国思想好声音”
34-34

生态文明视域中文化产业发展问题解析

摘要:从生态文明建构来看,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文化国际贸易存在污染转移、不当开发透支资源成本、异化消费、文化多样性缺乏;在内部结构上,一些文化产业远未形成较完善的生态链。要解决文化产业这些生态问题,所采取的策略是:创新文化资本市场政策;树立“生态消费”观念;进行结构调整;加强创意,把文化资源开发提升为创意产业;建构文化产业生态链;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与生态产业的互动融合。
35-38

科技新闻报道的调控策略与机制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摘要:科技新闻报道是科学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科技新闻报道工作,对于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推动科技强国战略、加快创新型社会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广东省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创新,在科技新闻报道方面积累了众多经验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制约性问题,影响了科学传播的持续深入开展,因而应结合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在新时代背景下优化科学传播的新策略,并不断实践与探索科技新闻报道的调控机制建设。
42-45
新闻爱好者杂志新闻与文化书谭

三国故事

摘要: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若问上下五千年哪朝哪代最引人关注,估计不少人首先会想到三国。虽说三皇五帝,春秋战国,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一脉文明序列中,三国时代似乎排不上号,但一代代老百姓心目中,最熟悉以及最喜欢的恐怕非其莫属。且不说刘关张三结义的传奇故事,舞台上久演不衰的《单刀会》《失空斩》,也不说《三国演义》的出神人化,更不提诸葛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绝唱,仅看千百年的流行习语中就有多少三国典故:
46-49
新闻爱好者杂志封面人物·对话学者

寻求超学科临界点的突破——访复旦大学教授孟建

摘要:“身在江湖却每每心存魏阙”,这是李泽厚对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极为复杂心态入木三分的描摹,儒家的人世进取与道家的出世退避形成了对立的互补。并且在知识分子的观念、情感与行为中带来了某种微妙的牵引,甚至演变成一对耐人寻味的矛盾。对于曾兼具社会公职与高校学者双重身份的孟建而言,他坦言深有同感。这位新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在时代变迁的洪流中,经历了从城市到农村,从农村到工厂,从工厂到校园,从校园到机关,而后又从机关返回高校的辗转轨迹。他把自己经历过的坎坷磨难转化为义不容辞的学术责任,把激流勇退的人生抉择解释为从心所欲的学术自觉,把透彻深刻的洞鉴能力比喻为水到渠成的学术领悟,把创新求变的研究风格升华为经世致用的学术追求。在谈及自己学术人生起点的时候,孟建仿佛是不假思索地用了这样一句话来开启,“在中国,即便到了现在.我始终相信教育改变命运”。
50-55
新闻爱好者杂志报海钩沉

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媒介批评述论

摘要:明清两朝邸报成为朝野士大夫知识分子政治文化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人们对邸报功能的认识日臻深化。媒介批评的主体虽然仍是官方意识形态的直接表达,但不满于统治者过度控制报道致使新闻传播机构陷于无报道素材的状况,社会上出现了为新闻传播争取生存空间的声音。清末近代化报刊诞生之后,中国古代的媒介批评在批评主体、理论资源、批评视角等方面都发生了有意义的转变。虽然媒介批评在总体上呈现出视角单一、方法简单的倾向,但在加速中国古代报纸没落的过程中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55-59
新闻爱好者杂志新兴媒体

中国互联网巨头并购给地方门户网站带来的启示

摘要: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巨头公司近年来的大手笔并购活动深刻影响了中国互联网的格局及未来走向。国内地方门户网站虽然起步很早,但是发展很慢。面对中国互联网巨头并购带来的压力和危机,地方门户网站需要改变目前规模小、用户少、影响力弱、技术水平低的现状,并分析中国互联网巨头与地方门户网站发展现状与取向的差别,对地方门户网站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60-63

手机的功能泛化及审美文化嬗变

摘要:手机媒介超越本体的通信多功能性,向非通信领域急剧扩张其功能,形成功能泛化,并深刻地影响着手机审美文化,使人们感受其极度的智能化和便携性,并衍生出功能性泛化、依赖性泛化、消费性泛化、娱乐性泛化等负面审美效应。
64-67
新闻爱好者杂志新闻记者

埃德加·斯诺的红色中国理想——斯诺访问苏区的动因探究

摘要:出生于美国令斯诺对中共产生兴趣不应被看作是“理所应当”。抛开斯诺研究中的革命化视角,斯诺在1936年的苏区之行应当自有其因果逻辑,斯诺对中共的兴趣是果,而其个人的性格和文化背景、物质的刺激、来华后的采访经历、与左翼人士的接触等便是因。从斯诺的成长和来华后的经历切入,检视其对中共的兴趣,将有助于我们从新闻活动自身规律的路径梳理出这种兴趣的因果联系。
68-73
新闻爱好者杂志好稿评介

文风、作风、田园风——长篇通讯《一方金印在民心》对当代新闻工作者的启示

摘要:自2011年8月全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新闻战线广大记者、编辑奔赴基层一线,以所见、所听、所思、所感记录社会生活,反映群众呼声,回应社会关切,以群众语言、平民视角展现生活变化和老百姓的酸、甜、苦、辣,无论是主题宣传、典型报道还是舆论监督,都充分体现出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展现了新闻事业的宗旨、责任和使命。
73-76

故事讲得好、观点提炼新的好评论——评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唯有走在变化之前——从乐凯胶卷停产、泊头火柴破产说开去》

摘要:在第2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河北日报》2012年9月15日一版上的《唯有走在变化之前——从乐凯胶卷停产、泊头火柴破产说开去》(以下简称《说开去》)一文,受到评委们的高度赞誉,并以高票当选,荣登评论作品榜首,获一等奖。这篇评论之所以能获此殊荣,笔者认为它正像人民日报海外版前总编辑、“中国新闻奖”得主詹国枢讲的,好评论作品应具备“三要素”:应“有故事、有见识、有文采”。笔者很赞同这个“经验之谈”。
77-79
新闻爱好者杂志声屏世界

国内自制偶像剧发展探析

摘要:近几年,自制偶像剧热播荧屏,褒贬不一。目前自制偶像剧存在三大问题:创新性差,自身特点不突出;偶像缺少精神内涵,表演做作、幼稚;广告植入生硬,营销手段有待提升。对其的改进策略为:加强编剧队伍建设;重视创新,加大本土塑造。
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