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爱好者杂志社
分享到:

新闻爱好者杂志

《新闻爱好者》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6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理论与思考、传媒观察、采写编、报海钩沉、新闻摄影、办报经纬等。
  • 主管单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 主办单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 国际刊号:1003-1286
  • 国内刊号:41-1025/G2
  • 出版地方:河南
  • 邮发代号:36-94
  • 创刊时间:1986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55
  • 综合影响因子:0.248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新闻爱好者 2012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爱好者杂志新闻与传播研究

各传播时代议程设置权的流变更替

摘要:"议程设置"的现象自古有之,只是在大众传播时代"议程设置"的现象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进行了详细研究。本文从"议程设置"的权力归属这一角度入手,通过对口语传播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小众化传播时代以及私人媒介传播时代的议程设置权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事件设置议程(口语传播时代)——大众媒体设置议程(大众传播时代)——受众设置议程(小众传播时代)——事件设置议程(私人媒介传播时代)的"议程设置"权归属的演变和转移。
1-2

对“媒介间议程设置”理论的思考——以《解放日报》、《新闻晚报》为例

摘要: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自1986年美国学者丹尼利恩和瑞斯对美国媒体对古柯碱的报道进行实证研究之后提出“媒介间议程设置”理论以来.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了议程在媒介之间流动的存在。在过去的研究中,通常认为。一些大的报纸会影响小报的议题设置(例如,议题会从《纽约时报》流向其他的报刊),或者在当时业已占据权威地位的媒介会影响新兴媒体的议程设置(例如。印刷媒介影响电视网的议程)。“媒介间议程设置”理论主要包含两个观点:1.媒介体系之中存在着“意见领袖”,即一些媒体会左右另一些媒体关注什么、认为哪些是重要的以及对重要性的排序:2.影响和被影响的媒介之间是一种“非对称性传播模式”,二者之间议题的流动是不平等的。
3-4

论公共危机事件中电视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以“7·23”甬温线特大铁路安全事故为例

摘要:公共危机事件是指那些造成了社会重大人员伤亡或重大影响或可能产生重大后果的自然灾害、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案件、社会群体事件、恐怖主义的破坏活动、重大涉华外交事件,以及一些区域或部门、行业内的特殊事件,具体包括如刑事犯罪与社会治安问题,产品的安全质量问题,环境恶化造成的洪水、台风、沙尘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地震、火灾、
5-6

谣言中的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以“谣盐”事件实证研究为例

摘要: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在发生灾难的同时谣言四起,人们把碘盐同碘片混为一谈,认为碘盐可以有效地预防核辐射。基于这种态度,我国一些地方爆发了大规模的食盐抢购。此次谣言事件中"碘盐防辐射"这一信息始终围绕着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两条路线展开,这两种传播方式对谣言的传播产生了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7-8

全媒体时代舆论引导的跟进策略

摘要: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舆论引导跟进策略的研究显得极为迫切。论文通过媒体细分提出具体的舆论引导跟进策略:主旋律议题的设置;引导新媒体民意与传统意见领袖融合并置;在传统新闻舆论引导的主线之外,开创舆论引导与影视传播结合的新途径;借助病毒视频传播的话题性特点,研究舆论引导的自主性传播策略,并兼及当下舆论引导策略跟进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对当下重信息传播分析轻舆论引导研究的偏向及时纠正和弥补。
9-10

突发事件的微博传播——以玉树地震和甬温线特大事故为例

摘要: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1]近年来,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央视大火、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等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频发,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和应急处置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其中微博传播更是引起了广大学者和公众的注意。
11-12

区域媒体:武汉城市圈媒体发展攻略断想

摘要:武汉城市圈概念的提出1957年,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首次提出大都市圈概念,用以概括一些国家出现的大城市群现象:区域内城市高度密集,人口规模巨大,城市间具有建立在分工明确、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基础上的密切的经济联系,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最活跃、最重要的区域。有专家预言,"21世纪将是城市圈的世纪,经济的主要动力将越来越源于城市圈特别是大都市圈。
12-13

微博的政治效应与政府的冲突治理

摘要:麦克卢汉"传媒即讯息"的论断,以独特的方式提醒人们,媒介本身对社会的影响不可忽略。作为近年来方兴未艾的新兴媒体——微博,更以其迥异于传统媒体的网络技术特征,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交往模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治理结构。中国当前正处于"危机凸显"与"战略发展"并存的关键时期,各阶层利益分化,博弈加剧,在社会结构全面转型的宏大背景下,深入分析微博工具所引发的网络政治效应,
14-15

农业传播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范围

摘要:农业传播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然而,学界对其理论基础与研究范围却鲜有研究,本文意在对此做出尝试。学科的建立与发展都离不开理论基础的支持。农业传播学是学科融合的产物,它与许多学科密切相关,但农业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的是农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因此,农业传播学的理论基础应是传播学、信息学和农村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理念。
15-16

大众传媒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传媒已经越来越广泛、深刻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少数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少数民族文化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冲击。毋庸置疑,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群众心灵的家园,是需要一代代传承与发扬下去的。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大众传媒在冲击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可以通过一些途径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但也不能过于放大这种传承与发扬。只有认识到这些,才能够真正、有效地实现大众传媒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17-18

在网络中构建理想的公共领域

摘要:本文剖析了哈贝马斯笔下理想公共领域构成要素,分析了在网络中构建理想公共领域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19-20

新闻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摘要: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的全部历史告诉我们,不同时期新闻舆论角色定位和实践形式的发展变化都与中国社会转型和政治生态变迁密切相关,其发展过程总的来说是一个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相互作用的过程。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经普及延展至各个阶层、渗透于不同领域,成为新闻舆论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其实践形态与实践任务也在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
21-22

把脉我国媒体的舆论监督——从“记者黑名单事件”说起

摘要:媒体的舆论监督被视为继立法监督、司法监督以及行政监督之外的第四种监督,它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媒体的权利,也是每一家有良知的媒体所应具有的基本职业操守。正确地行使媒体的舆论监督权,可以有效地弥补其他三种监督的不足,从而更好地保障民众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舆论监督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题中之义,也是公民基本权利,当家作主地位的延伸。然而,近年来,恶意阻挠媒体监督的事件却屡次曝光。这当中既有当事者民主法治意识淡薄的原因,也有媒体自身报道失实、职业理想偏离等方面的原因。笔者以近日的"记者黑名单事件"为例,以期对我国的媒体舆论监督做一较为全面的"把脉"。
23-24

网络群体传播的舆论引导措施

摘要:近年来,网上常常出现复杂的舆情,有时瞬间就能形成舆论风波。这种由网络舆论引发的危机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公共安全危机。鉴于此,应全面、及时地公开信息;充分发挥议程设置功能;正视并发挥舆论领袖的作用;建立并完善对话机制;建立法律与道德体系,积极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25-26

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人本思想

摘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提及人本思想,这不仅是我国的一项治国思路,也是新闻传播过程中应该遵守的报道原则。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无论是传播者,还是接收者、采访对象,都在呼吁人本思想的贯彻实施,本文试图唤醒新闻传播过程中各类角色的人本意识,在详细阐述人本思想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在新闻传播的具体过程中,传播者应该着力体现自身以及采访对象、接收者的人本思想。
27-28

对抗型解码与公众传播策略

摘要:通过对"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之后两周内的天涯时空论坛的内容分析,发现网络时评中传递出的对抗型解码倾向是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激化的一个表象。政府在公众传播中应更多地了解网络时评意见领袖并加强与其有效沟通。
29-30

论“微时代”舆论的畸变形态

摘要:在这个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练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了解事件、参与事件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条件和媒介环境的变更使人们的心理态势也随之产生变化,相伴而来的就是舆论形态上的畸变。
31-32

韩非子的三级社会传播模式

摘要:韩非子的传播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传播体制的主要依据。为了建立一个君主集权的政治制度,最终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韩非子构建了一个三级传播模式,这一模式由"法术之士—国君"、"国君—臣子"、"官吏—民众"这三个自上而下的层次构成,以君主集权为核心,用"法"、"术"、"势"加以严密控制,体现出高度一元化的特征。
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