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稀土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Rare Earths

  • 15-1099/TF 国内刊号
  • 1004-0277 国际刊号
  • 1.1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稀土是中国稀土学会;包头稀土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包头稀土研究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稀土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综合评述、研究简报、产业与市场、行业动态

稀土 2017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稀土杂志研究论文
Fe—RE系高纯净钢的γ-α多型性转变1-6

摘要:采用QUANTA-4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与JEMJEOL-2010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金相组织观察,研究了固溶La对Fe-RE系高纯钢过冷奥氏体组织形貌转变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极快速冷却淬火时,高纯净钢将发生较为平衡的γ-α多型性转变,该转变按块状相变方式进行;La添加后,对γ-α多型件转变与块状相变具有明显地促进作用。块状相变在晶界处形核,然后迅速长到母相,其显微组织呈现条片状或针状形貌。TEM组织观察表明,块状相变组织的晶界呈不规则形态,且具有层状的特征。

稀土22Cr型双相不锈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7-14

摘要:为了研究双相不锈钢热加工过程中稀土对有害析出相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XRD)及冲击性能等测试方法研究了混合稀土La、Ce元素对2205双相不锈钢组织和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细化了22Cr型双相不锈钢的显微组织,并且富集在相界及其周围,减小了铁素体/奥氏体界面处Cr、Mo元素的富集程度,延缓了σ相的析出;混合稀土通过细化晶粒、变质夹杂物和延缓σ相的析出提高了22Cr型双相不锈钢的冲击韧性,20℃时提高约40%,促使其断裂机制从解理断裂向韧窝断裂转变。

La0.9Ce0.1Fe11.7-xMnxSi1.3Hy合金及其粘结合金的磁热性能15-22

摘要:用高频悬浮炉制备了La0.9Ce0.1Fe11.7-xMnxSi1.3系列合金,在1363K下退火144h,退火后的样品在温度为593K、压力为0.03MPa的氢气氛围中饱和吸氢。吸氢后的样品磨成粉末,采用粉末粘结的方法制备成块状磁工质。采用XRD及SEM分析了样品的组织结构,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并用VSM测试样品的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Mn含量的增加,氢化物的居里温度降低,材料的居里温度在室温范围内连续可调,同时磁热效应有所降低;粘结后的样品具有较大磁热效应,力学性能良好。

稀土杂志行业动态
稀土金属卡宾配合物化学研究取得进展22-22

摘要:在过渡金属有机化学中,金属卡宾配合物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对人们理解过渡金属和主族元素的成键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这类配合物具有一些优秀和独特的反应与催化性能。许多过渡金属卡宾配合物被合成和应用,但是稀土金属卡宾配合物是个例外。稀土金属离子的d轨道能级明显高于其它过渡金属的d轨道能级,造成稀土和卡宾的轨道能级匹配性很差,稀土金属离子与卡宾基团的双键极不稳定,非常容易发生配体重分配和其它副反应。虽然人们进行了很多研究,但迄今为止,含典型稀土金属-碳双键的稀土金属末端卡宾配合物没能成功合成。

稀土杂志研究论文
纳米氧化镧在纯菜籽油锂基脂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23-29

摘要:以纯菜籽油作为基础油,十二羟基硬脂酸为稠化剂,选择较好的稠化剂与基础油比例,在皂化前加入纳米氧化镧,利用“老三套”工艺方法皂化成锂基脂。所用菜籽油经过脱色处理,纳米氧化镧粒径范围20nm~50nm。利用红外、TG、和sEM等检测方法,对基础油、锂基脂和纳米氧化镧进行表征。通过四球摩擦机考察其摩擦学性能,并对磨斑进行SEM和EDS等检测。结果表明,稠化剂与基础油比例为6:1较好,当添加少量的纳米氧化镧时,有助于润滑脂抗磨减磨效果,与未添加的锂基脂相比,磨斑减小,摩擦系数减小,热稳定性提高。

铈镧碳化物水解法制备La掺杂CeO2纳米粉及性能30-37

摘要:采用石墨坩埚,通过25b真空感应炉熔炼制备铈一镧稀土碳化物,然后在室温下水解铈一镧稀土碳化物后制得比表面积为131m。/g的镧掺杂CeO2纳米粉。经过不同温度热处理(600℃~1000℃)的镧掺杂CeO2纳米粉的X射线衍射、激光拉曼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其甲烷催化燃烧反应等结果表明,镧离子替代CeO2晶格中的部分铈离子形成铈镧固溶体,与相同工艺制备的纯CeO2纳米粉相比,La的掺杂不仅使CeO2纳米粉热稳定性有所提高,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甲烷催化氧化性能。此方法是一种可大规模制备稀土元素掺杂于CeO2纳米粉的有效方法。

面向对象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遥感影像识别方法38-49

摘要: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开采过程中沉淀池状态及其空间分布关系人手,构建了面向对象的稀土开采高分遥感影像识别方法,并采用定南县岭北稀土矿区的Pleiades卫星遥感影像和寻乌县河岭稀土矿区航拍遥感影像对该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卫星影像和航拍影像对于稀土矿点开采中的沉淀池识别精度分别达到94.17%和90.03%,具有较高准确度。该方法能够用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的开采过程监测,为矿区的非法稀土矿区非法开采快速、准确、动态监测提供了技术手段。

某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渗透性研究50-60

摘要: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渗透性对实际矿山的开采工艺具有重要的影响,实际开采中发现,广东某稀土矿山稀土矿的渗透性较差,为了更好的认识浸取剂在该矿浸取过程中的渗流规律,以指导高效开采,通过硫酸铵柱浸的方式来模拟实际生产中的浸出工艺,探讨了矿石初始含水率、装矿高度及压差对该矿渗透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矿石初始含水率的增大,渗透速度越快,形成稳定流场的时间越短;随着装矿高度的增加,渗透速度越来越慢,形成稳定流场的时间越来越长;压差越大,渗透速度越快,形成稳定流场的时间越短。

低浓度硫酸铵对离子吸附型稀土的浸取动力学研究61-67

摘要:采用低浓度硫酸铵溶液以柱上淋洗方式在更宽的时间范围内研究了离子吸附型稀土的浸取动力学。以1—2/3η-(1—η)2/3对时间t作图所得的浸取动力学曲线由两段直线组成,证明稀土的浸出过程可以用两个阶段的内扩散控制动力学模型来描述。随着硫酸铵浓度的提高,第一阶段的浸出速率常数急剧上升,而第二阶段的浸出速率常数则先增大而后降低,但两阶段浸出所对应的速率常数差别增大。结合不同粒径颗粒样品和再吸附稀土样品浸出动力学的实验结果认为,两阶段浸出的稀土分别对应于黏土矿物表面与内层的稀土离子,其比例随矿样粒度、形成历史和硫酸铵浓度而变化。

稀土杂志行业动态
激光钕玻璃项目通过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67-67

摘要:6月2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告称,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工作已结束。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胡丽丽、陈树彬、唐景平、孟涛、陈伟、蒋亚丝等人完成的“大尺寸高性能磷酸盐激光钕玻璃批量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人围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成为通过初评的唯一一项稀土项目。

稀土杂志研究论文
P507-盐酸体系中氯化铵对RE^3+萃取分离的影响研究68-75

摘要:针对稀土溶剂萃取分离过程中的氨氮问题,进行了氯化铵对稀土萃取分离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采用的PrCl3、TmCl3、NdCl3、YbCl3、GdCl3、SmCl3溶液中,氯化铵的溶解度随稀土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除SmCl3溶液外,几乎呈线性关系;氯化铵浓度在饱和状态下,稀土溶液的粘度随着稀土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除YbCl3、SmCl3溶液外,几乎呈线性关系;氯化铵的加入,几乎不影响稀土饱和萃取容量、稀土萃取分离系数、反萃率。

稀土杂志行业动态
设计与合成全固体FLP催化剂取得重要进展75-75

摘要:受阻路易斯酸碱对(Frustrated Lewis Pairs,FLPs)是均相催化领域的一颗新星,对氢气、二氧化碳等惰性小分子的活化转化具有极高的催化活性。但是,均相FLPs稳定性差、难以循环使用等缺点,严重制约了其在大规模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因而开发具有FLPs活性位的全固体催化剂,实现均相FLP的多相化,具有重要理论与实用价值。

稀土杂志研究论文
NaSrB5O9:Dy^3+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76-80

摘要:通过了高温固相法制备NaSrB5O9:n%Dy^3+(n=0.5,0.8,1.0,1.5,2.0)系列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仪器、荧光光谱仪对材料的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XRD测试结果表明,掺Dy^3+量不应超过2%。荧光光谱图显示,在582nm监测波长下的最佳激发波长为341nm,在341nm波长激发下有476nm(B)和582nm(Y)两个主要特征峰,其中582nm处的特征峰最强。随着Dy^3+浓度的增大,发射峰Y和B的强度比值Y/B没有明显变化,荧光粉表现出较好的发光稳定性。从发射光谱可知,当掺Dy^3+量超过1.5%时发生了浓度猝灭,说明最佳掺杂浓度为1.5%。激发波长取341nm时,NaSrB5O9:1.5%Dy^3+的CIE色度坐标为(0.407,0.423),色温为3691K,发光为暖白光。

铈对5005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81-87

摘要:采用熔配法制备铝铈中间合金,考察合金成分和熔炼温度对铝铈中间合金的铈收率、合金均匀性和操作方便性的影响,并通过金相分析、扫描电镜分析、能谱分析和XRD分析观察其微观组织结构。另外,将铝铈中间合金加入5005铝合金中,考察铈加入量对5005铝合金微观组织结构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5005铝合金中添加铈具有良好的精炼和净化作用,可以改善析出相的形状,减少铁元素对铝合金组织的不良影响,从而降低铝合金的硬度和提高铝合金的挤压性能。

溅射AIY涂层对Ni基合金抗热腐蚀性能的影响88-94

摘要: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镍基合金表面制备A1Y涂层,并对涂层试样分别进行预氧化和真空扩散退火处理,对比研究镍基合金、预氧化A1Y涂层试样和真空扩散退火A1Y涂层试样在900℃硫酸盐膜下的热腐蚀动力学及腐蚀产物的组成。结果表明,各试样的腐蚀动力学均分段遵循抛物线规律。对于24h的腐蚀增重,涂层试样明显小于镍基合金,预氧化试样略低于真空扩散退火试样。镍基合金腐蚀膜分层且开裂,外层主要是Cr20,及NiO的混合物,其下有不连续的Al2O3;真空扩散退火试样的腐蚀膜外层是连续的Al2O3其下是Cr和Ni的氧化物,再下是连续的Y2O3;预氧化试样形成了与真空扩散退火试样相似的腐蚀膜,但略薄于真空扩散退火A1Y涂层试样。表面连续Al2O3膜及连续的Y2O3层的形成,提高了腐蚀膜的保护性和粘附性,不同方法处理的A1Y涂层提高了镍基合金的抗热腐蚀性能。

湘西五强溪金矿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指示95-104

摘要:针对湘西五强溪金矿化集中区的金矿床成因问题,通过对其赋矿紫红色砂质板岩、发生褪色蚀变的砂质板岩、钠长岩脉、含金钠长石英脉和含金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的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发现,稀土配分模式均为右倾重稀土富集型,微量元素反映壳源特征,但具体的分布模式和范围表明,钠长岩脉所代表的岩浆活动与区内金成矿关系密切,而紫红色砂质板岩的褪色蚀变则表明了成矿流体的还原性特征,结合区域地质和矿床地质研究成果,本区金矿床为与印支-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产生的还原性成矿流体有关的金矿床。

氟化镧对多孔钛的影响研究105-114

摘要:采用添加造孔剂法制备多孔钛,并且加入微量氟化镧以期得到高孔隙率高强度的多孔钛。选取三种不同粒径的钛粉做为原料,分别制备多孔钛,并且加入氟化镧探究其对多孔钛的影响效果。随着钛粉粒径的减小,多孔钛的开孔率、孔隙率随着下降,孔径尺寸略有减小;且多孔钛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随之增强,但不同粒径的多孔钛,氟化镧的增加效果不同,而细化晶粒是氟化镧能增强多孔钛力学性能的原因。综合考虑,C组(粒径最小)制备所得的多孔钛力学性能最佳,其中氟化镧的添加量为0.3%(质量分数)时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分别为157.84MPa和3.73GPa,抗弯强度为66.62MPa。

稀土杂志综合评述
铈基氧化物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115-121

摘要:综述了铈基氧化物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基于SOFCs中的不同组件,铈基氧化物在SOFCs中的应用主要分为如下三个部分:铈基氧化物在电解质、阴极、阳极中的应用。通过不同元素的掺杂,铈基氧化物可以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作为电解质可以减少电池的欧姆电阻,同时也可以提高阴极的催化活性,以及改善阴极与电解质之间的界面性能,此外,还可以应用于阳极之中,能够改善阳极的抗积碳和抗硫中毒性能。为提高SOFCs中低温性能以及改善抗积碳、抗硫中毒性能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