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稀土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Rare Earths

  • 15-1099/TF 国内刊号
  • 1004-0277 国际刊号
  • 1.1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稀土是中国稀土学会;包头稀土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包头稀土研究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稀土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综合评述、研究简报、产业与市场、行业动态

稀土 2017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稀土杂志研究论文
节镍含稀土23Cr型双相不锈钢点蚀性能研究1-8

摘要:为了研究节镍型含稀土双相不锈钢在中性氯化物溶液中的点蚀行为,采用阳极极化曲线、交流阻抗、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能谱仪(EDS)等方法研究了微量稀土元素对23Cr型双相不锈钢耐点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稀土后,23Cr型双相不锈钢在1.0mol/L NaCl溶液中的点蚀电位及钝化能力明显提高,稀土含量为0.028%的实验钢耐点蚀能力最强,稀土能提高23Cr型双相不锈钢的耐点蚀性能;硫化物夹杂是23Cr型双相不锈钢的主要点蚀诱发源;合适的稀土含量可以有效的净化钢液,变质长条硫化物夹杂为球状稀土夹杂;稀土夹杂弥散分布在钢中,且相互独立,不形成腐蚀的活性通道,抑制了23Cr型双相不锈钢点蚀的发生。

Y3+掺杂高介低损耗钛酸锶钡陶瓷的研究9-15

摘要:为获得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的钛酸锶钡陶瓷,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Y3+掺杂BST60,BST65,BST70陶瓷。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阻抗分析仪,对陶瓷的微观结构和介电性能进行了测量。研究发现Y3+的掺入并未改变陶瓷母体结构,Y3+在BST中形成了连续固溶体。最佳烧结温度处,随Ba/Sr比增大,晶粒尺寸增加;同一Ba/Sr比下,掺杂Y3+能促进晶粒生长,由开始的平均1μm增大为3μm-4μm,尺寸连续分布,致密度提高。适量Y3+掺杂有利于提高材料介电常数,降低介电损耗。当烧结温度为1450℃,Y3+掺杂量为0.3%(摩尔分数)时,BST70陶瓷相对密度为95.7%,介电常数最大为27891;此时BST65介电常数为17811,损耗最小为0.00869,频率稳定性最好。

稀土矿硫酸铵焙烧法提取稀土16-24

摘要:探究了稀土精矿和稀土尾矿硫酸铵焙烧水浸稀土工艺。研究发现,氟碳铈矿预活化焙烧处理后与硫酸铵混合焙烧,稀土矿物转变为可溶性硫酸稀土盐,预活化焙烧处理有助于提高硫酸铵焙烧过程中稀土矿物向硫酸盐的转变,进而提高稀土浸出率,稀土浸出率最大达到90%。稀土尾矿煤基还原焙烧一磁选铁富集稀土,该过程不仅得到了铁精矿和富稀土渣,尾矿中氟碳铈矿得到活化分解有利于硫酸铵焙烧过程中的物相转变。针对选铁后的富稀土渣分别考虑了硫酸铵配比、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得出富稀土渣最佳硫酸铵焙烧条件:硫酸铵配比为4:1,焙烧温度350℃,焙烧时间45min,80℃热水浴浸出时间2h,浸出液液同比10mL·g-1,La、Ce、Nd最高浸出率分别为82.83%,76.53%,77.14%。

相对含量对(AB3.5/AB5)合金体系储氢性能的影响25-34

摘要:将不同含量的AB5型(LaCePrNd)(NiCoAl)5合金与(LaPrMg)(NiAl)3.5合金(主相为A5B19和A2B7型相,并含有少量的AB5和AB2型相)通过球磨混合,研究了相对含量的改变对(AB3.5/AB5)合金体系储氢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合金体系的气态和电化学储氢容量均随AB5型合金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但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并不随其同步变化,当两种初始合金含量相当时体系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最佳;形貌和腐蚀电化学分析发现虽然AB5型合金具有更优良的耐腐蚀性,但其含量的提高会使AB3.5型合金的腐蚀加剧,反而导致合金体系的循环稳定性降低。

裸脚式稀土矿山原地浸矿渗流过程及边坡变形35-46

摘要:原地浸矿回收稀土资源时,因注液不当等原因,容易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选择陡坡开采矿块,现场实验研究裸脚式稀土矿山的原地浸矿渗流过程及其引起的边坡变形规律,得到如下结论。实验矿块的浸润面接近临界水位时,仍有26.5%的矿层处于非饱和状态,因而影响了离子交换效率和资源回收率,是造成“复灌”回收龙南类型离子型稀土资源的一个主要原因。实验矿块矿层饱和体积比为65.0%时,原地浸矿的渗流场进入平衡期,在平衡期之前,注液强度增加6天后裂缝宽度才有明显变化;进入平衡期之后,裂缝宽度变化滞后注液强度增加3天。滞后注液强度减小2天。对于坡度均一的陡坡,如果原地浸矿前期注液强度过大,易引发推移式滑坡,剪出口出现在半山腰以上,后期注液强度过大,易引发牵引式滑坡,剪出口出现在山脚下;对于上陡下缓的陡坡,原地浸矿易引发推移式滑坡。

稀土杂志行业动态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离子交换材料富集稀土离子研究取得新进展46-46

摘要:稀土元素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在高新技术、国防尖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其开采与应用会造成稀土离子在环境中的泄露,而造成对公众健康的不利影响和资源的浪费。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实现我国稀土资源的良性循环利国利民。发展新型高效的稀土回收剂对稀土资源的清洁冶金和含稀土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吸附剂如沸石、活性炭、黏土、金属氧化物等材料存在吸附容量低、选择性低、

稀土杂志研究论文
稀土元素在皖北卧龙湖矿岩-煤蚀变过程中的迁移机制47-55

摘要:为深入探讨近地表岩-煤蚀变过程中稀土元素迁移、富集特征,本研究选取淮北卧龙湖煤矿8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ICP—MS测试其总稀土含量、轻重稀土比及铕异常特征。结果显示,总稀土含量自下而上依次降低,岩体上下部蚀变煤轻、重稀土比存在明显不同,岩体与蚀变煤铕异常差异显著。分析表明,蚀变煤总稀土和铕异常主要来自沉积继承,岩体侵入并未改其组成;而上、下蚀变煤轻重稀土分异很可能是岩体上部蚀变煤中磷灰石富集轻稀土的结果。本研究认为,蚀变煤总稀土含量、空间分布及铕异常特征均未明显遭受岩浆侵位活动改造或影响,仅岩体上部局部煤层遭受岩一煤蚀变改造而轻微富集轻稀土。

边界结构改性对烧结钕铁硼矫顽力的影响56-59

摘要:对边界结构改性对磁体的显微组织结构和磁性能以及温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设计了第一主相磁粉合金成分Nd24Pr6Co1.8Fe61.1Nb0.6Al0.30Cu0.2B1.0,第二边界区结构合金成分Dy30Fe68.2Nb0.6Al0.3Cu0.2B1.0,第三晶界相合金成分Nd40Pr10Fe47Cu2.0B1.0。发现边界结构改性可以在基本不影响或者很小影响剩磁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矫顽力。边界结构改性工艺主要是使重稀土元素Dy通过品界扩散进入到Nd2Fe14B主相晶粒边界区而不是晶粒芯部,在Nd2Fe14B主相晶粒边界区形成具有高磁晶各向异性场的(Nd,Dy)2Fe14B壳层结构,从而达到大幅度提高矫顽力的目的。

碱式柠檬酸镧作为PVC热稳定剂的研究60-67

摘要:PVC在生产中会因为温度升高而降解,通常添加热稳定剂来抑制PVC的降解。在碱性条件下,用柠檬酸和硝酸镧所制备碱式柠檬酸镧作为PVC热稳定剂。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以及差热分析仪对产物进行表征。通过刚果红实验和变色性能测试对PVC进行稳定性测试。结果显示,185℃条件下碱式柠檬酸镧对PVC的热稳定时间达到57min,有较好的长期抗变色能力。为了改善其对PVC的初期抗变色能力,引入硬脂酸锌和季戊四醇,制备复合稳定剂。复合稳定剂对PVC的热稳定能力得到提高,且对PVC的初期着色有了较大的改善。碱式柠檬酸镧在提高镧含量的基础上增加了活性羟基,从而使其对PVC降解起到抑制作用。

碳化法制备SiO2包覆CeO2-SiO2共沉淀内核抗紫外线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研究68-75

摘要:利用碳化法制备抗紫外线稀土白炭黑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加以研究。研究中发现,通过添加一定量的氯化铈与水玻璃自发形成共沉淀内核,继以碳化法形成二氧化硅包覆外壳,制备出一种高效抗紫外线改性白炭黑复合材料。由紫外吸收光谱检测可知,该改性白炭黑可以有效屏蔽200nm~400nm波长的紫外线;经过XPS对共沉淀内核测试,确定Ce氧化物为稳定氧化物CeO2,10nm深度透射未发现Ce4+特征峰,证明包覆完全。IR分析表明,特征峰发生了不同程度蓝移。扫描电镜对内核形貌观察,共沉淀形成内核为CeO2纳米颗粒镶嵌在SiO2骨架中,该结构可以发挥纳米稀土材料的小尺寸效应,而不受纳米粉体粒度过小引起团聚失效的限制,达到最佳抗紫外线性能。

白云鄂博矿直接浮选稀土工艺流程研究76-84

摘要:白云鄂博选矿采用先选铁后回收稀土的流程,稀土回收率不足10%。为探索提高白云鄂博选矿稀土回收率的方法,对原矿直接浮选稀土然后回收铁的开路选别流程做了尝试。结果表明,稀土浮选粗精矿经过三次精选后可获得稀土品位为41.50%,回收率为41.87%的稀土精矿,稀土粗尾矿经过一次磁选可获得铁品位为67.00%,回收率为65.67%的铁精矿。

稀土杂志行业动态
广东医科大学合成纳米稀土金属有机骨架材料84-84

摘要: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刘建强博士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成功合成了两个罕见的纳米孔稀土GDMU型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相关研究近日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晶体工程通讯》杂志。

稀土杂志研究论文
熔盐电解制取稀土铈槽内流场的数值模拟85-90

摘要:针对现场运行6kA新型铈电解槽结构,采用VOF模型模拟方法模拟分析熔盐液面波动及流动分布情况。研究发现采用VOF模型能很好的再现生产电解槽液面波动情况,新型槽型结构有利于减少金属接收器上部回流区对金属液面的影响,熔体液面波动主要发生在电极的阳极和阴极之间,越靠近阳极上表面,熔体液面波动越剧烈,而且液面波动直接影响电解槽的稳定性、产品质量和电流效率,对于电解产物铈金属的收集和电解槽开发设计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有机镧基燃油添加剂减排性能研究91-97

摘要:为了进一步优化稀土燃油添加剂在船舶柴油机上的应用,使用沉淀法自制的纳米乙酰丙酮镧有机稀土燃油添加剂作为柴油机台架试验用品,采用扫描电镜(SEM)以及x射线色散能谱(EDS)分析得知,自制的乙酰丙酮镧颗粒直径基本达到纳米数量级,并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充分地与0#柴油接触互溶。柴油机台架试验,使用常柴CZ2102型柴油机,试验用0#柴油为基础油,分别加人浓度为25mg/L、50mg/L、75mg/L、100mg/L的自制燃油添加剂,制成混合燃料油,测量、比较各型号燃料油的动力特性工况下有害污染物的排放指标。结果显示,该燃油添加剂在主要污染物NOx、CO、HC减排方面效果显著,但是PM排放有增加;综合考虑,加入浓度为50mg/L~75mg/L有机镧基燃油添加剂会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通过拟合磁化曲线计算钙钛矿锰氧化物La1.2-xTbxSr1.8Mn2O7(x=0,0.05)的磁熵变98-102

摘要:采用传统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La1.2-xTbxSr1.8Mn2O7(x=0,0.05)多晶样品,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了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磁化强度随外场变化曲线(M—H),然后利用正交多项式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对钙钛矿锰氧化物La1.2-xTbxSr1.8Mn2O7(x=0,0.05)的磁化强度曲线进行拟合,再根据磁熵变的热力学公式计算出样品的磁熵变值。通过计算得到La1.2-xTbxSr1.8Mn2O7(x=0,0.05)多晶样品的居里温度分别为123K和75K,在外加磁场20kOe下x=0样品和x=0.05样品的最大磁熵变值分别为2.26J/(kg·K)和1.6J/(kg·K),所以x=0样品可作为高温区(77K以上)磁制冷材料,而x=0.05样品可作为中温区(20K~77K)磁制冷材料。计算结果显示,拟合数据和实验数据非常接近,结果比较满意,说明该方法适用于La1.2-xTbxSr1.8Mn2O7(x=0,0.05)多晶样品的磁熵变计算。

Ca2+和F-对偶氮胂Ⅲ分光光度法测钐含量的影响103-108

摘要:偶氮胂Ⅲ分光光度法是测定元素钐的重要手段。但是,溶液中有共存离子Ca2+、F-会对计量产生一定的干扰。通过改变溶液中Ca2+、F-含量,研究它们在偶氮胂Ⅲ分光光度法测定钐中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溶液中不含Sm3+时,F-浓度的变化对吸光度没有影响;当溶液中含有Sm3+时,随着F-浓度的增加,溶液吸光度减小。随着Ca2+浓度的增加,溶液吸光度呈明显增大趋势,但当溶液中含有Sm3+时,Ca2+对吸光度增大幅度有减弱的趋势。最后,获得了溶液中同时存在CaCl2、CaF2时对偶氮胂Ⅲ分光光度法检测Sm元素吸光度影响的定量规律,其最大相对误差为2.70%。

稀土杂志综合评述
Ce负载微孔-介孔复合分子筛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109-114

摘要:采用浸渍法对HY/SBA-15微孔介孔复合分子筛进行Ce改性,制备了催化剂Ce—HY/SBA-15。X射线衍射和高倍透射电镜的表征结果表明,Ce改性后的催化剂保持了HY/SBA-15微孔、介孔结构,Ce离子均匀地分散在分子筛的孔道里,没有出现团聚;Py—FFIR和NH3-TPD的表征结果表明,Ce的负载使羟基表现出更强的B酸强度。以Ce—HY/SBA-15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通过实验确定了较佳的制备条件:反应时间为2.0h、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1.2、催化剂质量分数为10%时酯化率最高,并考察了三种分子筛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证明了Ce的负载和HY的结构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酸催化活性。

有机硫稀土配合物的应用研究进展115-127

摘要:有机硫稀土配合物是以有机硫软碱配体与稀土离子配位形成的一类化合物,由于有机硫稀土配合物具有的一些可能的特殊性能和应用,近年来有机硫稀土配合物的研究已成为稀土配位化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综述了二硫代(氨基)甲酸、二硫代磷酸、硫脲、硫醇等有机硫稀土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的研究进展,系统综述了有机硫稀土配合物在纳米稀土硫化物制备、橡胶硫化、新型摩擦剂、生物抗菌剂、催化剂、单分子磁性、电致发光材料、镧系元素萃取分离等方面的潜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