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杂志社
分享到:
《稀土》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论文、综合评述、研究简报、产业与市场、行业动态等。
  • 主管单位:包头稀土研究院
  • 主办单位:中国稀土学会;包头稀土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4-0277
  • 国内刊号:15-1099/TF
  • 出版地方:内蒙古
  • 邮发代号:16-37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17
  • 综合影响因子:1.18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稀土 2014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稀土杂志研究论文

Ni/Al2O3及La改性Ni/Al2O3催化CO浆态床甲烷化性能

摘要: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Ni/Al2O3及La改性的Ni-La/Al2O3催化剂,并考察了其浆态床CO甲烷化反应性能。借助XRD、H2-TPR、CO-TPD、H2-TPD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a助剂改性制备的Ni-La/Al2O3催化剂较Ni/Al2O3催化剂具有更高的CO甲烷化活性,La助剂的添加促进了Ni物种在载体表面的分散,降低了还原温度,增强了催化剂对CO和H2的吸附能力。La助剂的添加次序对甲烷化活性影响较大,采用共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最佳的甲烷化活性,CO转化率达到96.3%,CH4选择性和时空收率分别达到87.1%和179.6 m L·kg^-1·h^-1,优于先浸渍Ni后浸渍La或先浸渍La后浸渍Ni制备的催化剂。
1-6

添加稀土的20MnCrNi2Mo耐磨铸钢静态CCT曲线的研究

摘要:以添加La、Ce混合稀土的20MnCrNi2Mo耐磨铸钢为研究对象,采用德国产的L78 RITA淬火热膨胀仪,结合金相观察与硬度分析,测定了其静态CCT曲线,根据测得的CCT曲线,分析并阐明了冷却速度与组织演变、硬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钢的静态CCT曲线只有贝氏体转变区和马氏体转变区,且贝氏体转变区延伸的范围较宽,其临界冷却速度为4℃/s,淬透性较好,这主要取决于合金元素与固溶稀土的综合作用。研究结果既能够为稀土在耐磨铸钢中应用的理论研究提供有用的实验数据,又能够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7-12
稀土杂志行业动态

首次制备各向异性纳米复合稀土永磁多层膜

摘要: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磁性材料与磁学研究部的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制备了硬磁相、软磁相和隔离层组成的各向异性纳米复合稀土永磁多层膜。软磁材料的磁性能特征就像个子高高的瘦子,而硬磁材料的磁性能特征就像个子矮矮的胖子。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研究思路就是将这两队胖子和瘦子组成一个联合战斗小组,从而可以充分利用他们各自的优势条件。要实现这个目的,胖子和瘦子要充分结合在一起,最好是一个一个地在纳米尺度交替排列。但这之前还要突破几个技术难点。
12-12
稀土杂志研究论文

微量稀土对洁净耐候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摘要:通过拉伸和冲击等力学性能实验以及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检测手段,研究了Cu-P耐候钢中稀土含量和稀土固溶量对钢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氧含量为0.004%~0.007%(质量分数,下同),硫含量为0.008%的稀土耐候钢,稀土含量在0.005%~0.025%的范围内,固溶稀土量为5×10^-6~16×10^-6。适量稀土使得钢中带状硫化锰夹杂物逐渐变质为尺寸小于2μm的球状弥散分布的稀土夹杂,钢的组织得到细化,并且在固溶稀土的作用下,耐候钢的综合机械性能得到提高,即改善材料的塑韧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强度。耐候钢中加入稀土提高了钢的横向冲击韧性,尤其对低温冲击值提高明显,促使钢从解理断裂向韧窝断裂转变。韧窝中的细小球状稀土氧硫化物夹杂是其转变的主要原因。当耐候钢中稀土含量小于0.012%时,随着稀土含量和稀土固溶量的增加,钢的综合机械性能改善明显。
20-26

桂皮酸-邻菲啰啉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DNA作用研究

摘要:分别以轻、中和重稀土Pr、Eu、Gd、Dy、Lu为中心离子,以桂皮酸(Hcin)和邻菲啰啉(phen)为配体,合成了五种三元稀土配合物。经C、H、N元素分析和稀土络合滴定推测三元配合物的组成为REphen(cin)3(RE3+=Pr^3+、Eu^3+、Gd^3+、Dy^3+、Lu^3+);红外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测试表明配合物中RE3+与桂皮酸的羧基氧原子及邻菲啰啉的两个氮原子配位成键。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及粘度法研究了三元稀土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是以插入方式与DNA结合,配合物中的平面分子phen在一定程度上插入到了DNA的碱基对中,与DNA的键合常数随稀土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表明离子半径小的重稀土配合物更容易插入到DNA的碱基对中。
27-32

CeO2量对原位TiCp/钢基硬质涂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摘要: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SHS)结合真空消失模铸造工艺,在低合金钢表面上原位合成了TiC颗粒增强硬质涂层。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以及显微硬度测试,研究了不同添加量氧化铈对TiCp/钢基硬质涂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添加适当的CeO2可以改善涂层质量,减少残渣、气孔等缺陷,提高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原位合成的TiC呈圆形或椭圆形细小颗粒弥散分布在基体相中,显著提高了涂层的显微硬度。
33-38

La/CeO2对熔敷金属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摘要:基于现有钛铁矿型电焊条(E4301)抗裂性较差的问题,在新型E4301焊条药皮配方开发研制中采取药皮过渡适量的镧(La)及氧化铈(CeO2)。通过冲击韧度、拉伸、硬度、金相等试验,分析研究La/CeO2对钛铁矿型焊条熔敷金属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La/CeO2能够细化熔敷金属显微组织,提高熔敷金属的冲击韧度。当药皮中过渡La为0.5%,CeO2为0.1%时,熔敷金属综合力学性能最好。和现有E4301型焊条相比,保持了原焊条优良的焊接工艺性能,而且冲击功提高了50%~54.4%,延伸率提高了20%~25.1%,抗拉强度提高了3.3%~6.3%,屈服强度提高了6.4%~9.2%,性价比高。
39-44
稀土杂志行业动态

江苏华富研发出大容量纳米聚合物储能蓄电池

摘要:由江苏省储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智能型大容量纳米聚合物储能蓄电池,日前已正式通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并有872套已示范性安装在"南京青奥会"浦口会馆周边的四条太阳能路灯上。针对青奥会期间阴雨天多,周期长,需要电池具有容量大、耐深循环深充放电、环境工作湿度大等特殊要求,先后攻克了常规胶体电池易分层难题,研制特种多元混合电解液,解决了高温使用环境和过充电引起电池失水和干涸、低温时电池充电接受能力差以及极板硫酸盐化和工艺稳定问题,增强了电极反应效率,提高了电池的耐高低温性能及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研发一种新型的能量平衡智能芯片管理系统,适时进行电池内各单体之间的电量平衡监控。
44-44
稀土杂志研究论文

烧结钕铁硼晶界扩散Dy微观组织分析

摘要:主要对渗Dy晶界扩散处理后的NdFeB磁体中的Dy元素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经过蒸镀法渗Dy处理,磁体矫顽力从1060 kA/m提高至1630 kA/m,而剩磁几乎保持不变。ICP成分分析得知,虽然渗Dy处理后Dy含量从表到里逐渐降低,但与未处理的磁体相比,在最深的中心部仍有明显的Dy含量提高。SEM能谱和EPMA面分布结果显示,大部分Dy元素主要存在于角隅处富钕相,而贫钕晶界处Dy含量从表到里逐渐减少。Dy扩散过程在富钕相晶界处更易进行,钕铁硼磁体本身的富钕相分布和晶界结构对渗Dy过程起重要作用。
45-48

水热-还原法合成球形Gd2O2S:Pr^3+闪烁体粉末

摘要:采用Gd2O3、Pr6O11、H2SO4和尿素为实验原料,通过水热-还原法合成了Gd2O2S:Pr^3+闪烁体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DTA-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致发光(PL)光谱等手段对合成的粉末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尿素与Gd2(SO4)3的摩尔比(m)对前躯体的物相组成和形貌有很大影响,最佳的m值为2.5。最佳的前躯体在流动的90%Ar+10%H2气氛中800℃煅烧1 h能转变成单相的Gd2O2S粉末。所获得的Gd2O2S粉末呈球形,分散性良好,粒径尺寸约为1μm。在307 nm的紫外光激发下,Gd2O2S:Pr^3+闪烁体粉末的主发射峰位于516 nm,归属于Pr^3+的^3P0-^3H4跃迁。在Gd2O2S基质中,Pr^3+的猝灭浓度为1%(摩尔分数),猝灭机理为电偶极-电四极相互作用引起的。
49-55

离子型稀土采选工艺环境影响分析与控制技术

摘要:由池浸和原地浸矿两代采选工艺基本原理出发,根据各采选工艺特点逐一分析各工艺对周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并以开采与保护同步进行为原则,从水土保持、氨氮污染、放射性污染及重金属污染四方面分别提出切实的环境影响控制方法。
56-61

矿化剂对黄色颜料Sm0.3Ce0.66Mo0.04O(1.85+δ) 光学性能影响

摘要:矿化剂直接影响颜料的合成温度和颜料的呈色性能,本文通过掺杂四种不同矿化剂:Na F、Na Cl、H3BO3和Na2HPO4,改变灼烧温度,制备出黄色颜料Sm0.3Ce0.66Mo0.04O(1.85+δ),用XRD表征其晶体结构,用CIE颜色系统—L^*a^*b^*(1976)色空间体系和紫外可见反射光谱分析其光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出的黄色颜料均属于立方萤石结构,以H3BO3为矿化剂时,得到鲜艳的黄色颜料,并随灼烧温度升高,反射光谱吸收边发生红移,颜料颜色由淡黄色变为亮黄色。
62-66

有机载体对铁酸锶镧薄膜形貌和性能的影响

摘要:采用丝网印刷法在氧化铝基底上制备了La0.6Sr0.4FeO3薄膜。利用扫描电镜、流变仪、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四探针和划痕仪研究了有机载体配比对薄膜成膜效果、浆料粘度、电阻均匀性和与基底结合强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松油醇和乙基纤维素(EC)的配比对浆料成膜效果影响显著,加入60%松油醇时,薄膜较为平整,但裂纹较多。当加入乙基纤维素(EC)2%~3%时,浆料粘度提高为0.23 Pa·s和0.55 Pa·s,最有利于薄膜印刷,且膜裂纹少,膜层均匀连续;烧结后的薄膜为单一的钙钛矿相,且Fe-O键比粉体的结合强;并且薄膜方阻均匀,与基底的结合力强。因此松油醇含量60%、EC加入量2%~3%的铁酸锶镧浆料最适于丝网印刷成膜。
67-71

Cu-Ce/TiO2的制备及其在室内甲醛气体中的光催化性能

摘要:利用环境测试舱模拟室内环境,通过设计正交实验,采用"极差分析"法对制备出的一系列的Cu-Ce/TiO2光催化效果进行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谱仪,对微晶尺寸、晶相结构与光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u-Ce掺杂负载量、Cu-Ce摩尔比和烧结温度三因素对Cu-Ce/TiO2光催化效果影响的程度相互独立,即:Cu-Ce掺杂负载量〉Cu-Ce摩尔比〉烧结温度,当A3=3%、B3=1∶1和C2=500℃,得到优方案A3B3C2。掺杂Cu、Ce可以在TiO2晶体内形成锐钛型和金红石型的混晶结构,提高吸附能力,减少表面光生电子与光生空穴的复合,并且促进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抑制晶粒增长,使光吸收带边发生红移。
72-78

钛白废酸提钪工艺中锆钪分离的研究

摘要:针对钛白废酸提钪工艺中普遍存在的锆钪分离的问题,采用氢氟酸洗涤富钪锆有机相。研究表明,氢氟酸浓度在0.3 mol/L~0.8 mol/L时,锆的洗脱率为28.23%~77.87%,洗液中钪浓度均小于2μg/mL,当氢氟酸浓度大于0.8 mol/L时,洗液中钪大于2μg/mL,且洗液中钪浓度随着氢氟酸浓度增大而增大;洗涤时间小于10min时和大于15 min时,洗涤效果差,当洗涤时间控制在10 min~15 min时大部分锆可被氢氟酸洗脱;单级洗涤效果优于串级洗涤效果;洗涤相比O/A=2∶1时,锆的洗脱效果最佳。
79-83
稀土杂志行业动态

长春应化所荧光/磷光混合型白光OLED研究取得新进展

摘要: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马东阁研究员等在荧光/磷光混合型白光OLED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目前,OLED照明引起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极大关注。由于蓝色磷光材料的稳定性一直没有解决,荧光/磷光混合发光被认为是实现OLED照明应用的最佳途径,混合型白光OLED成为有机发光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
83-83
稀土杂志研究论文

四羧基酞菁钆和铒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能的研究

摘要:以偏苯三酸酐、尿素、稀土氯化物为主要原料,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了四羧基酞菁钆和四羧基酞菁铒两种配合物。通过对其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定表征,确认所合成的化合物为四羧基酞菁稀土配合物。经荧光光谱的测定得知,合成的两种配合物分别在695.5 nm和702 nm处有较强的荧光发射。
84-88
稀土杂志行业动态

一种钕含量低硬磁性能高的磁性薄膜研制成功

摘要:由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Kazuhire Hono博士领衔的课题组合成了一种新型磁性化合物,其钕含量比目前流行的钕铁硼低。这种新型磁性化合物化学式为NdF e12N,钕含量17%,而钕铁硼的钕含量为27%,但前者的内禀硬磁性能高于后者。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新型磁性化合物的居里温度比钕铁硼高200度。
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