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杂志社
分享到:
《稀土》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论文、综合评述、研究简报、产业与市场、行业动态等。
  • 主管单位:包头稀土研究院
  • 主办单位:中国稀土学会;包头稀土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4-0277
  • 国内刊号:15-1099/TF
  • 出版地方:内蒙古
  • 邮发代号:16-37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17
  • 综合影响因子:1.18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稀土 2010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稀土杂志行业动态

广州地化所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地球化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摘要: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赵振华研究员及研究小组在对河北省张家口东坪特大型金矿中钾化-硅化碱性正长岩研究中,发现了一种新类型的稀土四分组效应—MW复合型,该研究成果已作为科学通报2010年第15期封面文章发表。
6-6

钙钛矿氧化物Eu1-xSrxCoO3-δ的结构和性能

摘要:以固相反应法合成了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Eu_(1-x)Sr_xCoO_(3-δ)(x=0.1,0.3,0.5,0.7)材料。研究了各样品的晶体结构、化学状态和电输运性能,测试了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直流电导率。结果表明,合成样品都呈类钙钛矿结构,在低温段,载流子具有p型小极化子导电特征,同时,样品随着掺杂比例的变化晶格氧变化较大,Eu0.5Sr0.5CoO3-δ氧空位浓度最大,氧输运性能较好,是较好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
7-11

DyAl合金薄膜在NdFeB基体上真空热扩渗行为的研究

摘要:采用直流(DC)磁控溅射的方法,在烧结NdFeB磁体表面制备了DyAl合金薄膜,镀膜样品经真空热扩渗(800℃×6h)和时效处理(900℃×2.5h+490℃×5h),研究了样品的微观结构组织与磁性,并对Dy、Al元素在基体中的真空热扩渗行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DyAl合金薄膜厚度的增加,磁体的内禀矫顽力Hcj相应提高,内禀矫顽力Hcj提高176kA/m(2.2kOe)。通过对样品微观组织结构观察发现,Dy和Al元素沿晶界富Nd相优先扩散,大量集中分布在主相晶粒表层和富Nd相交界处,不仅改善了晶界表面浸润性,也改变了主相晶粒表层合金成分和微结构,这种晶粒表面与晶界相的改性导致烧结NdFeB磁体的内禀矫顽力Hcj提高。
17-20

Tb对Fe83Ga17合金磁致伸缩性能影响

摘要:主要研究了Tb对Fe-Ga合金的磁致伸缩性能影响。添加Tb后,Fe-Ga合金具有〈100〉晶向取向的晶粒数目有所增加,使磁致伸缩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研究了Tb在Fe-Ga合金中的存在位置,Tb原子在合金的晶界处富集。
21-24

包头稀土研究院与天骄清美抛光粉公司合作开发氧化铈新型半导体抛光液

摘要:包头稀土研究院与包头天骄清美稀土抛光粉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氧化铈新型半导体抛光液研究项目,在双方共同努力下,近日签订了科研项目合作协议书。
24-24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EDTA-Eu掺杂SiO2粒子及其荧光特性

摘要: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稀土配合物EDTA-Eu掺杂的SiO2荧光粒子。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所得粒子为非晶态,红外光谱分析表明EDTA中的羰基以双齿配位的形式与Eu3+配位。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在396nm处没有出现Eu3+的本征激发峰,而在310nm处出现一较强激发峰,表明配合物的激发谱由配体EDTA吸收能量引起,并将能量传递给Eu3+使之发出特征荧光,在310nm光激发下,发射波长位于615nm处,对应于Eu3+离子电偶极跃迁5D0-7F2,发射光谱中没有出现磁偶极跃迁5D0-7F1表明Eu3+的配合物中稀土离子处于不对称中心,掺杂的ED-TA-Eu与SiO2摩尔比在1:120~1:15之间时,随着EDTA-Eu的掺杂量的增加SiO2粒子的最大发射荧光强度成指数函数增长。
25-28

钇-铕-司帕沙星-十二烷基硫酸钠稀土共发光体系的研究

摘要: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钇-铕-司帕沙星(SPFX)-十二烷基硫酸钠体系的稀土共发光效应,确定了最佳形成条件,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测定司帕沙星的荧光分光光度法。结果表明,共发光体系的荧光强度与司帕沙星的浓度在5.0×10-8mol.L-1~8.0×10-6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2.0×10-8mol.L-1。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了药物制剂和尿样中的SPFX,结果令人满意。
29-32

粘结磁体助剂对模压成型NdFeB粘结磁体性能的影响

摘要:采用模压设备制备了NdFeB粘结磁体,并研究了粘结助剂(粘结剂和偶联剂)对快淬NdFeB粘结磁体力学性能,包括密度和抗压强度以及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偶联剂可以提高粘结磁体的性能。使用E-51环氧树脂粘结剂所获得的磁体密度、剩磁、矫顽力、最大磁能积以及抗压强度比用E-44粘结剂的磁体性能要高。随着粘结剂含量的增加,磁体的密度在逐渐降低,磁体的抗压强度在不断变大。而剩磁随着粘结剂含量的增加在不断下降。对矫顽力这个性能来说,1.5%的粘结剂含量为最佳用量。
33-35

10kA底部阴极稀土熔盐电解槽电场的模拟

摘要:针对当前上插阴、阳极结构稀土熔盐电解槽存在的一些弊端,设计了10kA底部阴极电解槽,并用有限元ANSYS软件对该槽型中的电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三种极距下电场的电位及电场强度分布,发现该槽型的设计是合理的。
36-39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多功能纳米荧光标记材料研究获新进展

摘要: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晶具有高光化学稳定性、几乎无毒性、窄线宽、长荧光寿命、高发光效率和可调谐荧光发射波长等优点,可作为新一代优良荧光生物标记材料。NaGdF4不仅可以提供强的稀土离子的上转换发光,而且也可以作为理想的紫外敏化剂而实现稀土离子下转换发光。
39-39

RE2FeSb2(RE=Y,Dy,Er)充电过程研究

摘要:制备了化学计量比为RE2FeSb2(RE=Y,Dy,Er)的稀土化合物并测试了合金的电化学性能。研究发现RE2FeSb2(RE=Y,Dy,Er)合金电极充放电过程中呈现2个充放电平台。合金电极在KOH溶液中浸润24h后极化程度不同;Y2FeSb2在浸润后极化程度比Dy2FeSb2和Er2FeSb2更深,使得前者首次充电过程明显区别于后2种合金电极。充放电循达到五十次以后,合金电池低电位充电平台逐渐消失,高电位充电平台的充电容量缓慢减小,合金电池循环充放电能力下降。
40-44

超声波-沉淀法制备PDP小颗粒蓝粉及其粉体ζ电位的测试

摘要:采用超声波-沉淀法制备PDP小颗粒蓝色荧光粉BaMgAl10O17:0.1Eu,实验最佳条件为:前驱液PH=8~9,热预温度为650℃,灼烧温度1370℃,超声波作用时间为2h。产物经粉晶衍射仪检测为BaMgAl10O17,其厚度约为80nm的六方晶颗粒,平均粒度为360nm的小颗粒蓝色荧光粉,相对发光强度有明显提高。实验通过在制备样品的分散介质中加适量硝酸来调节样品表面的ζ电位,其样品原来ζ电位的负值可调控为正值,可以改善蓝粉在后续PDP涂屏工艺浆料中的流变行为,有利于提高PDP制屏的质量。
45-49

含铈固体超强酸SO4^2-/SnO2-CeO2-kaolin催化合成异丁酸异丁酯

摘要:以质量比为1:9:20的硝酸铈铵、高岭土和SnCl4.5H2O制备了含铈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SnO2-CeO2-kaolin,制备条件为促进剂H2SO4浓度2.0mol/L,浸渍12h,350℃焙烧3h,并采用Hammett指示剂法和XRD对其进行了酸强度和表面性能表征。适宜反应条件是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2.5%,醇酸摩尔比1.4、反应时间100min,甲苯10mL,酯收率94.5%,重复使用6次酯收率仍高于80%。
50-53

《稀土永磁实用工艺技术指南》出版发行

摘要:《稀土永磁实用工艺技术指南》一书于2009年7月出版。该书由刘学芬、马达编著,由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介绍了稀土永磁材料基本知识、特性及应用,稀土钴永磁体和钕铁硼永磁体的生产工艺与制造技术、包括稀土永磁材料的主要原材料、制造工艺,从熔炼、制粉、磁场取向压制、烧结时效、加工、测量检验包装等主要工艺内容。并对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各种因素对稀土永磁体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工艺措施。
53-53

稀土对化学镀镍磷电极制备及制氢效率的影响

摘要:开展了稀土(RE)对镍磷化学镀层水电解电极制氢效率影响的实验,探讨了稀土对化学镀过程及镀层性质(镀层组成、镀层表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单一或混合La、Ce对电解水制氢效率的影响状况。证实了在镀液中加入少量稀土能够显著提高镀速以及镀层电极的水电解效率,而且镧比铈更有效。并从RE对镀层Ni的电子状态的影响等新的角度出发,做出了新的机理解释。
54-57

镧元素对石英光纤表面化学镀Ni-P-B涂层上电镀厚镍的影响

摘要:在普通瓦特电镀液中添加稀土镧元素在石英光纤表面化学镀Ni-P-B涂层上续镀厚镍。考察了氧化镧对镍沉积速率、电流效率、镀层组成、晶粒尺寸、组织结构以及其它物理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镀层表面和断面形貌,用能谱仪和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定镀层元素和组成。结果表明,在瓦特镀液中添加质量浓度为0.9g.-1的La2O3后,镍沉积速率、电流效率、致密度和硬度分别由15μm.h-1、91.33%、94%和283HV提高至16.2μm.h-1、98.88%、98%和334HV;镀层(约厚840μm)平均晶粒尺寸减小7~8倍;电阻率和可焊性分别由26μΩ.cm和5s~6s降至21μΩ.cm和2s~3s;镀层经热震试验后无起泡或脱落现象。
58-62

氧化镨熔盐电解过程预还原反应的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物料的差热-热重分析、高温反应实验以及产物的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研究了Pr6O11高温热稳定性、Pr6O11-PrF3和Pr6O11-PrF3-C的高温反应特性。在此基础上,探讨确定了Pr6O11在电解槽内熔盐中主要的预还原反应。
63-65

片状氧化镧粉体的制备及表征

摘要:以普通La2O3、硝酸、氨水、聚乙二醇(6000)为原料,利用氨水沉淀法制得了片状氧化镧粉体,利用TG-DSC表征了前躯体氢氧化镧粉末在热分解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用激光粒度仪表征了氧化镧粉体的体积百分比与粒径的正态分布,用SEM表征了氧化镧粉体的形貌,用BET法得到了氧化镧的比表面积和当量直径。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可以制得片状的氧化镧粉体,比表面积为21m2/g~30m2/g,当量直径为30.41nm~43.97nm。
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