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杂志社
分享到:
《稀土》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论文、综合评述、研究简报、产业与市场、行业动态等。
  • 主管单位:包头稀土研究院
  • 主办单位:中国稀土学会;包头稀土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4-0277
  • 国内刊号:15-1099/TF
  • 出版地方:内蒙古
  • 邮发代号:16-37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17
  • 综合影响因子:1.18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稀土 2010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稀土杂志行业动态

长春应用化学所制备出新型长余辉发光材料

摘要:近日,由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所发明的“一种碱土磷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制备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6-6

钼酸盐基白色荧光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紫外光激发的钼酸盐基白色荧光粉。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光谱对其结构、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发白光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同时详细研究了煅烧温度对所得荧光粉的组成及发光性能的影响,计算了不同温度下得到的荧光粉的色坐标、显色指数和色温。
7-10

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BaMg2Si2O7∶Pr,Mn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摘要: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红色长余辉材料BaMg2Si2O7∶Pr,Mn,利用X晶体衍射仪、扫描电镜、荧光光谱、热释光测量仪等对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分析证明BaMg2Si2O7∶Pr,Mn以Mn^2+为发光中心,Pr^3+为共激活离子,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能够得到由Mn^2+的^4T1(4G)→^6A1(^6S)跃迁产生的峰值在666nm发射峰,产生红光发射,撤离激发光源后,能够产生余辉,且余辉时间可以持续达40分钟以上,基质中存在着Pr^3+→Mn^2+的能量传递,能够增强其荧光发射峰强度并对余辉性能有一定促进作用。
11-15

(LaxNdy)0.90Mg0.10Ni3.09Mn0.12Co0.60Al0.13贮氢合金自放电性能研究

摘要:为了提高La-Mg-Ni基贮氢合金的荷电保持率,本文研究了La/Nd比的变化对La-Mg-Ni基贮氢合金自放电性能的影响。随着Nd替代La量的增加,(LaxNdy)0.9Mg0.10Ni3.09Mn0.12Co0.60Al0.13(x/y=5,4,3,2,1)合金的荷电保持率先增大后减小,当x/y=4时,其荷电保持率达到最大值80.8%(318 K)。合金电极贮存后,FESEM-EDS和XRD分析表明,合金颗粒表面形成了Mg(OH)2和Nd(OH)3。P-C-T曲线和Tafel极化测试表明,随着Nd含量的增加,金属氢化物的稳定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和腐蚀电流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
16-22

循环伏安法测定纳米晶贮氢合金中氢扩散系数

摘要:用双辊快淬法制备了纳米晶稀土贮氢合金,XRD图谱表征为结晶较好的CaCu5六方结构,Scherrer公式计算晶粒大小约为40nm。利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纳米晶稀土贮氢合金电极中的氢扩散系数(DH=1.67×10^-7cm^2/s),由于纳米晶粒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细小的晶粒尺寸,高密度晶界为氢在合金内部的扩散提供快速通道,提高了贮氢合金的吸放氢效率,从而提高了氢的扩散性能,使电极中氢的扩散系数增大。
23-25

镁基六铝酸镧热障涂层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摘要:以氢氧化铝、氧化镧和氧化镁为原料,采用二步固相高温烧结法合成了镁基六铝酸镧(LaMgAl11O19)热障涂层材料,分别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差示热膨胀法和激光脉冲法对材料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热容、热膨胀系数、热扩散系数和导热系数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aMgAl11O19以六方相为主晶相,呈板状结构,在RT-1200℃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材料的热容逐渐增大,热扩散系数和热导率降低,材料的导热系数优于目前普遍使用的6%-8%氧化钇部分稳定的氧化锆。
26-29

激光处理制备La0.6Ba0.4Co0.2Fe0.8O3钙钛矿催化剂

摘要:通过柠檬酸络合树脂法合成了钙钛矿催化剂La0.6Ba0.4Co0.2Fe0.8O3前驱体,然后分别对前驱体以不同功率和扫描速度的激光扫描及高温焙烧进行处理。用XRD、XPS方法测定了催化剂的结构并测定了催化剂的甲烷燃烧活性。结果表明,适当激光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明显高于高温焙烧的催化剂。激光制备催化剂高活性的原因可归因于,激光处理的特点使催化剂形成较小的晶粒度、存在的夹杂相造成晶格缺陷。
35-39

稀性Ni/TiO2光催化剂及其重复利用催化活性

摘要: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或Ce改性的0.3%Ni/TiO2(即La-Ni/TiO2或Ce-Ni/TiO2),考察了La-Ni/TiO2或Ce-Ni/TiO2在催化降解甲基橙水溶液过程中的重复利用性能,并用XRD、N2吸附-脱附以及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表明,适宜La和Ce掺杂量(La/Ti、Ce/Ti摩尔比)分别为0.15%和0.1%,适宜焙烧温度为400℃。在酸性条件下(pH=3),La-Ni/TiO2和Ce-Ni/TiO2与Ni/TiO2光降解甲基橙的能力相当,但La或Ce掺杂使Ni/TiO2催化剂的重复使用能力提高。催化剂上存在低结合能的低价钛离子(如Ti3+),低价钛离子的含量和结合能大小是衡量催化剂光催化降解活性的重要因素。可能是La或Ce使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低价钛离子得到较好保留,从而使催化剂活性得到较好维持,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提高。
40-47

灼烧温度对镨钕二元氧化物粒度和形貌影响的研究

摘要:以氯化镨钕溶液为原料液,分别用草酸、碳酸氢铵和碳酸钠为沉淀剂制备镨钕草酸盐和碳酸盐,在900℃-1500℃范围内不同灼烧温度下制备出镨钕二元氧化物,利用粒度仪和扫描电镜进行测试,研究了灼烧温度对稀土氧化物的粒度和形貌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灼烧温度的提高对中位粒径D50和粒度分布R变化影响不同,改变灼烧温度对镨钕二元氧化物的形貌影响较大。
48-52

离子交换树脂法制备纳米La2O3及表征

摘要:以La(NO3)3.6H2O为原料,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为沉淀剂,制备了纳米La2O3。前驱物及产物进行了TG-DTA、XRD、TEM、HRTEM、SAED、BET等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前驱物是La(OH)3,产物为宽约20nm-25nm、长约为80nm-200nm的板状或棒状La2O3纳米多晶体。
53-56

反相微乳液碳吸附耦合法制备氧化钇稳定四方氧化锆纳米粉体及表征

摘要:采用反相微乳液和碳吸附法制备了氧化钇稳定四方氧化锆纳米粉体,探讨了碳黑的加入量对粉体比表面积的影响,得到最佳的碳黑量。分别采用XRD、TEM、BET和TG分析了不同温度下煅烧所得粉体的物相、颗粒度和比表面积以及前驱体热分解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经700℃焙烧后制得了分散性好的四方相ZrO2纳米粉体,比表面积为97.4m^2/g,平均粒径为9nm。
57-60

热处理对LaFe11.2Co0.7Si1.1B0.2合金磁热效应的影响

摘要:在高温(1170℃)下对LaFe11.2Co0.7Si1.1B0.2合金进行0h,1h,3h,6h,24h和72h热处理,测量了其磁热效应,并利用XRD和SEM进行结构和相组织分析。结果表明合金铸态以α-Fe相为主,随着热处理时间增加,α-Fe相逐渐减少,而NaZn13相(1∶13相)增加,时间太长(72h)α-Fe相组织变大;磁热效应T-ΔTad曲线峰值也随着时间增加,在6h时达到最大值,之后下降,而居里点有所升高。
61-64

“水平连铸高品质稀土高速钢的开发及产业化”项目通过验收

摘要:日前,由江苏天工工具有限公司承担的2005年度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水平连铸高品质稀土高速钢的开发及产业化”顺利通过江苏省科技厅验收。该项目成功实现了水平连铸高品质稀土高速钢的规模化生产,并在国内外首次形成了水平连铸生产高品质稀土高速钢的规模化生产技术及工艺装备,所生产的稀土高速钢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4-64

稀土掺杂对仿金锂云母基珠光颜料的性能影响

摘要:采用加碱中和法合成La^3+、Ce^4+掺杂仿金锂云母基珠光颜料。利用XRD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采用颜色仪、分光光度计测试颜料着色及珠光光泽。结果表明,La^3+、Ce^4+掺杂后取代了不同化合物的Ti^4+,使得晶胞体积增大,导致所吸收光谱不同使颜料呈色性能不同,Ce^4+掺杂对仿金珠光颜料效果最好,当掺杂量1.5%(质量分数),氧化钛和氧化铁晶相结晶性能好,使仿金颜料呈色更稳定,珠光光泽强。
65-68

锌镀层表面稀土转化膜成膜机理分析(Ⅰ)

摘要:将镀锌层浸泡于以Ce(NO3)3.6H2O为主盐、以30%H2O2为氧化剂的稀土转化膜处理液中,通过计算界面上pH可达到的最大值、Ce-H2O系电位-pH图及Zn-H2O系电位-pH图,推断稀土转化膜可能是由ZnO、CeO2、Ce2O3、Ce(OH)3及Ce(OH)4构成;同时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该铈盐转化膜表面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铈盐转化膜主要是由ZnO、CeO2、Ce2O3、Ce(OH)3、Ce(OH)4构成的复合膜层,这与热力学分析计算相吻合。
69-72

镝铁合金中稀土总量的测定——EDTA容量法

摘要:研究了EDTA容量法测定镝铁合金中稀土总量。采用氟化分离消除铁对滴定的干扰。进行了加料回收和精密度实验,回收率在99%-101%之间,RSD〈1%,被分析元素的测定范围在70%-90%。对容量法测定镝铁合金中稀土总量的研究结果令人满意。
77-79

ICP-AES法测定碳酸稀土、氯化稀土中氧化铕量

摘要:采用等离子光谱法测定碳酸稀土、氯化稀土中氧化铕含量,系统考察了不同试样浓度、不同基体配分下共存元素对测定元素的影响,并进行了加料回收及精密度实验,结果稳定可靠,与ICP-MS的对照结果令人满意。测定范围0.01%-0.30%。
80-82

孔雀石绿催化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铈

摘要:在HAc-NaAc缓冲介质中,痕量铈(Ⅳ)可灵敏地催化KIO3氧化孔雀石绿的褪色反应,据此研究了该反应的最佳条件,建立了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铈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pH=5.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试剂及褪色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均为62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1.1×10^5L.mol^-1.cm^-1,铈(Ⅳ)量在0-0.4μg.mL^-1范围内与孔雀石绿的褪色程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0.0285c(μg/25mL)+0.0036,相关系数r=0.9994,检出限为8.8ng.mL^-1。该法可直接用于自来水中痕量铈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4.0%-99.0%,结果满意。
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