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杂志社
分享到:

小说评论杂志

《小说评论》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文坛纵横、小说形势分析、小说家档案、小说作家作品研究、作家访谈录、海外华人小说研究、西北作家作品研究等。
  • 主管单位:陕西省委宣传部
  • 主办单位:陕西作家协会;西安工业大学
  • 国际刊号:1004-2164
  • 国内刊号:61-1017/J
  • 出版地方:陕西
  • 邮发代号:52-108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3
  • 综合影响因子:0.14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小说评论 2015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小说评论杂志小说态势与小说批评

论中国现代启蒙小说的形上意义

摘要:启蒙主义与启蒙文学都有形而上思想,即某些特定价值观念。启蒙意思是"用光明驱散黑暗"以求理性生存,理性就体现为价值取向。欧洲文艺复兴以理性反对愚昧、以人性对抗神性、以个性自由抗拒禁欲主义,欧洲启蒙运动的"科学理性"、"天赋人权"、"自由天赐"、"法律平等",就都是形上思想。中国五四知识界呼吁"德先生"、"赛先生",民主与科学也是价值取向。启蒙在人类思想史有进步意义,却不断遭受现实阻击。中国启蒙的现实遭遇就相当坎坷。
4-11

文学评价与批评眼光——来自小说排行榜的启示

摘要:当代文学进入新世纪以来,小说创作持续繁荣,不包括网络小说在内,正式出版的长篇每年都有几千部之多,各种期刊上发表的中短篇更是以数万计,然而新世纪也是个小说的生产与消费极不平衡的时代。全媒体覆盖带来的信息爆炸和娱乐文化的兴盛,严重冲淡了小说艺术对大众的吸引力,纯文学小说在大众文化勃兴时代更是变成了小众艺术,只在专业范围内受到关注。
12-15

论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建构方式

摘要:一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译本序"中曾经说过他在写作四十年代文学时,没有什么参照,彼时王瑶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下册)还未出版。但是,我们从这里可以推测,夏志清在写《中国现代小说史》时,应该是看到了《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的。我们又在"复旦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看到了夏志清在写作《中国现代小说史》时所附的参考书目。
16-20

文学批评与“想象的翅膀”

摘要:一、当代文学批评现状陈晓明在长文《当代文学批评:问题与挑战》中列举了当代文学批评存在的五大问题。陈晓明长期活跃在批评一线,不断有直面当代文学创作的批评文字面世,由这样一位批评家总结当代文学批评存在的问题,应该有一定的代表性。他总结的五个方面包括a:第一,道德化的立场依然盛行。根据一定道德立场采用某种道德话语来评判文学作品,在今日之批评实践中还有相当市场,也是当今最受诟病的一种批评模式。
21-27
小说评论杂志文坛纵横

香椿树街的成长史,或者先锋的遗产

摘要:2013年的长篇小说以余华的《第七天》和阎连科的《炸裂志》为代表使得小说和现实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话题。很难追究谁是最先的发明者,一个很流行的说法是,当下中国的现实比小说更荒诞。我们姑且承认这个命题成立,但这是不是小说服从现实的理由?当下中国现实确实空前的荒诞,或者说芜杂,这只能说是增加了小说把握当下中国现实的难度。同样,2013年苏童的《黄雀记》也是一部关乎整个当代中国,尤其是近三十年中国现实的小说。
28-33

泥土气息的文学

摘要:袁凌1996至1999年在复旦跟我一位学长读硕士研究生,后来转到我名下,算是我的第一届研究生。我那时刚毕业留校不久,就装模作样当起"导师"来了,其实是跟他一起学习,不定期讨论读书心得。他毕业论文写胡风文艺理论,我也感兴趣,但讨论起来,颇不容易。袁凌个性强,不肯轻易附和别人,自己又并不善于表达,所以看起来似乎天生爱抬杠。当时我猜想,胡风思想与文风的影响,或许也是一个因素吧。
38-40
小说评论杂志莫言研究

论莫言长篇小说的“跨”体书写

摘要:王一川认为"文体是长篇小说的意义生长地,离开这个土地,意义就无从生存"a。吴义勤认为长篇小说的文体"绝不是一个平面的语言问题,而是一个深邃、复杂、立体、多维的系统结构,它牵涉到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结构、修辞、叙述、描写等几乎所有的方面"b。对此,以长篇著称的莫言的看法更精辟,他认为"我们之所以在那些长篇经典作家之后,还可以写作长篇,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在于我们还可以在长篇的结构方面展示方华"c。
56-63

莫言小说语言风格论

摘要:我更关注的是莫言小说语言的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方式的使用有时错综复杂,有时又简单化一,有时看似有章可循,有时又完全跳出框外。但不管怎样,作者总是试图用最直接、最简单、最本原的话语来表达某种深刻的思想。高尔基说过:"真正的语言艺术总是朴素的,很生动,几乎是可以感触到的。"a可以说,莫言所采用的语言的确是朴素生动几乎可以感触而且有力量的。
64-70
小说评论杂志九十年代文学研究

主持人语

摘要:关于李锐的一般叙述,通常是以《厚土》系列为起点的。由于忽略了文学经典的建构过程,研究者们往往围绕作家的"成名作",展开对其艺术风格和创作发展的归纳与阐释。于是,近乎纯客观的冷峻笔调,成为李锐最为独特的语言风格,立足本土意识的文化反思,成为李锐最为突出的创作主题——而这些标签式的结论,往往在循环论证中阻碍了研究的深入。
71-71

李锐“前史”考叙:以《山西文学》为中心

摘要:《厚土》之前,李锐已有二十余篇中短篇小说发表。这些"少作",大多收入小说集《丢失的长命锁》(1985)。而其中一半左右的篇目,皆初刊《山西文学》及其前身《汾水》之上。本文的考察中心,是李锐1986年之前发表在《山西文学》的6篇作品——《钢铁厂的工人们》、《丢失了的长命锁》、《五十五壮汉——北京人在外乡(之一)》、《"窗听社"消息》、《晚怅》、《晨雾——野岭三章》,力求以时间为经,作品为纬,打捞“文本”背后的故事,述而不论。
72-76
小说评论杂志70后作家研究

70后作家的五副面孔

摘要:任何以代际命名的作家群研究其实都不免有大而化之和削足适履的风险,以及代际内部对于某种异质性美学向度的遮蔽,此外,它也容易放大不同代际之间的价值与审美的歧异而忽视其间潜隐的关联和承继。比如,对于同属70年代出生的作家,试图在卫慧、徐则臣、鲁敏、曹寇、阿乙、李浩、张楚、艾玛、冯唐、东君、盛可以、安妮宝贝、李骏虎、刘玉栋、路内、瓦当、付秀莹、滕肖澜等人的小说中提炼归纳出某种共性或一致的文学观念显然比比较他们小说主张的不同要困难得多。
77-85

论冯唐的小说创作

摘要:李敬泽在为冯唐的"北京三部曲"写作的序言里说到,"但冯唐还‘弑理论’,现成的理论到他这里都会死机。正因此,冯唐小说写了十几年,粉丝遍江湖,传言此人是一高手,但是,没人说得清他是哪门哪派,也没哪个批评家愿意招惹他——我不记得有哪位成名批评家拿他试过招,我也不想惹这个麻烦,这只会暴露文学之树之绿和理论之灰。中药铺里,每一味药都有一个抽屉,但冯唐这味药装不进任何抽屉,只好放在柜台底下,知道他在,权当他不在。"
86-90
小说评论杂志小说家档案

主持人的话

摘要:在本辑自述中,须一瓜用富于想像力的诗意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许多有关故事的故事。须一瓜是小说家,她说的这些故事的故事,自然与小说有关。偏偏中国的小说就喜欢讲故事,在许多研究小说的学者们看来,这似乎就是我们的传统。所以她讲的这些故事的故事,又与中国的小说有关。说与中国的小说有关,并不是说别国的小说就不讲故事,或不喜欢讲故事。事实是,别国的小说也讲故事。推而广之,全世界的小说都讲故事。只要是小说,就会讲故事。
91-92

在灵感的护翼下书写——访谈录

摘要:梁小娟:您曾多次获奖,如第二届华语传媒文学大奖新人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人民文学》年度奖、《上海文学》奖、《小说选刊》奖并入围"郁达夫"奖、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这些奖项是对您小说创作的肯定,至少说明您的作品里有能够打动读者的东西存在着。您的小说标题都特别有诗意,如《淡绿色的月亮》、《第三棵树是和平》、《鸽子飞翔在眼睛深处》、《雨把烟打湿了》、《穿过欲望的洒水车》、《毛毛雨飘在没有记忆的地方》等等,感觉您是一个想象力特别丰富的作家,是什么带给您源源不断的写作爆发力和想象力?
93-96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小说——自述

摘要:很多年前,陪孩子读过一个故事。故事细节和主角都有点模糊了,它大概说的是勤劳的蚂蚁们,日日忙于工作,努力囤积冬粮、冬暖物质。邻居螳螂呢,成天游手好闲、游山逛水、游东荡西。很多蚂蚁都替它的冬天着急。冬天终于来了,大雪封山黑夜漫长。蚁穴中丰衣足食的蚂蚁们渐渐精神倦怠,这个时候,螳螂来了。螳螂带着他在春秋夏积累的全部见闻,带着它满肚子的故事,开始为饱食终日、无聊之极的蚂蚁们讲述。
97-99

须一瓜主要作品目录

摘要:已结集出版的作品:中短篇小说集《淡绿色的月亮》(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蛇宫》(华艺出版社2004年版)《你是我公元前的熟人》(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提拉米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7-108
小说评论杂志“里下河文学”研究

漫谈里下河文学流派小说创作的精神故里

摘要:如果说里下河文学流派小说创作是以汪曾祺为美学标志性的话,那么,我认为其主要原因,就是汪曾祺的小说与当时文坛上热闹非凡的"伤痕、反思、改革"的文学思潮作品的完全不同。这种不同,不仅仅是思想主题和审美趣味上的不同,更为突出表现出来的是文学创作观念上的不同。我更认为汪曾祺的小说是让当代文学小说创作重新回到"小"字上来的第一人。
109-112

“里下河文学”之我见

摘要:泰州地处苏中平原,苏中多水,又在里运河和下河之间,地势偏凹,所以一般又称此地为里下河地区。江苏北部,上古归属楚国,宋以后,移民渐多,地方富庶,一时,人文大盛。所谓"水势回绕,风气之秀,发为人文科目之盛",记录的,就是当时景象。学术上,有著名的泰州学派,又称为阳明后学,在推动儒学的庶民化过程中,王艮等人居功甚伟,至今仍有很高的思想研究价值。
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