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杂志社
分享到:

小说评论杂志

《小说评论》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文坛纵横、小说形势分析、小说家档案、小说作家作品研究、作家访谈录、海外华人小说研究、西北作家作品研究等。
  • 主管单位:陕西省委宣传部
  • 主办单位:陕西作家协会;西安工业大学
  • 国际刊号:1004-2164
  • 国内刊号:61-1017/J
  • 出版地方:陕西
  • 邮发代号:52-108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3
  • 综合影响因子:0.14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小说评论 2014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小说评论杂志小说译介与传播研究

译者-编辑合作模式在中国文学外译中的实践——以毕飞宇三部短篇小说的英译为例

摘要: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以后,中国文学作品的对外译介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各级政府也在采取积极的措施助推中国文学“走出去”。作为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一次主动尝试,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作家协会、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和南京师范大学于2014年4月共同推出全英文期刊《中华人文》,旨在向英语世界译介中华人文的优秀成果,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11-20
小说评论杂志孙郁专栏 夜读闲录

凝视“土地的黄昏”

摘要:我在乡下生活了多年,对草木山色略有体会,而每每不知如何描之。古人写到乡下,田园的惬意之外,偶见惆怅之笔,那是最让我们动情的地方。前辈写山野之味儿,文字透出对亘古不变的时空的神秘,但千百年的调子相似,好像在一个韵律里。五四之后,乡愁变成了生命哲学的审视,土地里的人性被远远射来的神光所照,夜游的鬼魂露出面目,神秘的幽云被晒出缕缕色泽,世间的众物有了归所。倘说旧物的本质尚可还原,那些是新文学家才能做到的。
21-26
小说评论杂志李建军专栏 “最佳模式”

《史记》与中国小说的未来

摘要:中国小说与西方小说,无论修辞方式,还是伦理意味,都历然有别,迥然不同。由《史记》开其端绪的中国小说,有着个性鲜明的叙事风格。这些风格特点,从与读者的关系的看,是使人近之如春的叙事态度,是对“列位看官”的亲切而可人的尊重与体贴;从与人物的关系看,是对人物的性格逻辑、话语方式和行为逻辑的尊重。
27-34
小说评论杂志王鹏程专栏 小说精神

马尔克斯的忧伤——论小说的情欲书写

摘要:2004年,在“爱情百科全书”——《霍乱时期的爱情》发表20年后,马尔克斯推出了惊世骇俗的小说——《回忆我忧伤的妓女们》(以下简称“《回忆》”)。这次的惊世骇俗不是《百年孤独》奇幻诡丽、虚实相生的魔幻现实主义,也不是《霍乱时期的爱情》那样史诗般地戳破爱情幻象、穷尽爱情形态、哲学化地洞察爱情宿命。这一次,马尔克斯探究的是人性中最具神秘性的情欲深渊。
44-49
小说评论杂志九十年代文学研究

一个旧时代读书人的复活——《读书》与张中行

摘要:主持人语:我们的九十年代文学研究,目前更多的集中于九十年代初期的“转折”研究。不同的作家作品在90年代初期的走红或复活,构成我们理解90年代文学场域的重要症候。王小惠以“张中行热”为个案,通过细密的史料爬梳与对于《读书》老编辑的采访,还原张中行散文的发表经过,在“告别革命”的语境中讨论流行背后的文化变革,历史化地处理了“张中行热”这一富有意味的文化个案。同时,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是,对于理解90年代文化变革而言,“革命”、“市场”等一系列关键词,并不必然构成终极的解释,而是一种尚待勘测的问题领域。
50-58
小说评论杂志小说经典研究

当代文学经典:如何认定,怎样判别

摘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学经典。那么,当代人有没有写出新的文学经典?答案可能见仁见智。我认为是有的。
59-63

论格非的《江南三部曲》

摘要:19世纪,尼采说上帝死了;20世纪,福柯说人死了;其后有中国学者接着说,人民死了。这种种死亡无非说明了一点:文化上的末世。在基督教意义上,“末世”(eschatology)是指俗世生命或者历史的终结,以及由上帝主持的最后审判。从文化角度,末世意味着无论东方西方,人类在“轴心时代”建立起的价值体系至今天差不多已遮蔽无明。圣经中的末日多半以洪水滔天或天火袭地的方式降临,而文化上的末日倒是更有可能以作家格非在《春尽江南》中所描述的那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到来。
68-74
小说评论杂志小说家档案 李骏虎专辑

主持人的话

摘要:在“70后作家群”中,我“见”过李骏虎,也浏览过他的一些作品,但真正逐字细读的,还是他的长篇小说《母系氏家》。这仍然得拜茅奖所赐,给了我这样细读作品的机会和耐心。当时的印象现在已记不完全,只留了一点理念的残片,觉得在这部小说所写的三个主要女性身上,既有一种现代意识,也有一种世俗精神,此外,似乎还有一种类似于佛家的悲悯情怀。这三种观念的因素,虽然在这三个女人身上的体现,各有侧重,但从总体上看,却为我们展现了作者笔下这个“母系氏家”的一幅丰富驳杂的精神图像。
75-76

现实是文学的起飞点和落脚点

摘要:傅书华:你的小说创作起步于对于城市生活的表现,但后来却又转向了乡村世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一种关注视野的变化?可以谈一谈这个转型过程中的心理动因么?
77-82

用心灵思考和创作——自述

摘要:我常常会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块写小说的料儿?直到慢慢发现,好的创作状态和作品,不是出于脑子,而是源于心灵。我的第一部短篇小说《清早的阳光》发表的时候,祝老师在“编者手记”中表达了发现我的惊喜,表达了对这部小说的惊奇,同时也表达了对我昙花一现的担忧。很不幸被他言中,我之后的五年时间里,作品都没有达到《清早的阳光》的水准。
83-86

论李骏虎的小说创作

摘要:李骏虎小说创作的意义、价值是多方面的,但我想从他作为一个在中国内陆地区出生的1970年代生人,在面对中国社会历史性的社会转型中,所形成的精神演化形态、精神历程的角度,考察一下他的小说创作的意义与价值,并认为这样的一种考察,可能对我们如何认识中国与市场经济同时同步成长的一代人的经验形态、精神形态、价值形态,对我们如何认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的精神形态、价值形态的演化历程,有着一定的典型性的参考意义。
87-93
小说评论杂志高建群评论小辑

高建群小说创作论

摘要:高建群是新时期以来陕西的一位重要作家。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小说,有一些作品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他创作的小说作品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边关题材,如《遥远的白房子》、《伊犁马》、《马镫革》、《大杀戮》、《要塞》、《白房子争议地区源流考》、《愁容骑士》等;二是陕北题材,如《最后一个匈奴》、《骑驴婆姨赶驴汉》、《雕像》、《老兵的母亲》、《六六镇》、《古道天机》、《统万城》;另外就是他书写自己家乡关中平原的《大平原》。高建群的小说既有历史的大书写,也有现实的深挖掘。
94-99

《统万城》:华夏文明的文学寻根

摘要:匈奴是汉朝时一个活跃在欧亚大陆广袤戈壁沙漠的游牧民族,曾经动摇过东方的农耕文明和西方的基督文化,然而有关这个民族的资料却十分鲜少,只是零星散落于其它民族的史料典籍中。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中曾给民族下过这样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①其中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特征,也是识别民族的重要标识。
100-104

《统万城》:浪漫主义骑士的英雄之歌

摘要:《统万城》是被称为浪漫主义骑士的高建群封笔之作,是一部真正的英雄史诗。高建群在这部小说中书写他对历史和人生的最深刻的体会,表现出他对于小说这种艺术形式的最后敬意。可以说,这部小说是用他骨子里那股浪漫主义情怀与心底那份浓浓的英雄情结凝结而成的一首浪漫主义骑士的英雄之歌。
105-110
小说评论杂志小说思潮研究

抒情话语与八十年代小说家的命运

摘要:隔着三十多年的时间距离,我们对于在八十年代初期小说中涌动着的“新鲜素质”——“抒情话语”的审美实践可能感受得更为清楚了。说“抒情”,是因为这一时期的小说对于社会生活(或者说主要是政治生活)的表现全部围绕着个人情感和主体意识,其中,执著的自我指涉、丰沛的言说热情以及不加节制的感情抒发成为八十年代初期小说的主要特征。我是在福柯的意义上使用“话语”一词,即认为话语关涉权力和知识。谁,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说体现了话语的权力关系。将“抒情”与“话语”勾连起来,意味着作为审美机制的“抒情”是通过小说寻求社会一政治交流,并使得重建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得以可能。
111-118

穿越与回归:寻根文学的“寻找”之困

摘要:寻根文学发韧于20世纪80年代初,“寻根”口号的提出则始于作家韩少功。1984年12月在杭州“新时期文学回顾与预测”的创作理论会上,韩少功明确指出:“文学有根,文学的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
126-130

新世纪以来“伤痕文学”研究趋向

摘要:“伤痕文学”作为新时期文学的开端和起源,已成为研究新时期文学不可逾越的文学思潮。如果把1977年11月刘心武的《班主任》作为“伤痕文学”的起始标志,“伤痕文学”已经距今近36年了。在这三十多年的文学研究历程中,对“伤痕文学”的研究不断有新的构想和突破。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程光炜等学者提出了“重返八十年代”的文学研究构想,脱离了文学史对八十年代主流文学史叙述的简单重复,为“伤痕文学”的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新世纪以来的“伤痕文学”研究,其重心和研究呈现出四个趋向。
131-134
小说评论杂志专题研究

论贾平凹1990年代长篇的叙事文体特征

摘要:贾平凹1990年代系列长篇小说——《废都》、《白夜》、《土门》、《高老庄》是作家自觉放弃启蒙、寻根的叙事姿态,用一种民间视野、平民姿态、生活流的方式叙写那些带有浓郁自身镜像的生存经验的产物。这种叙写,因为密切关联于作家的个体经验,便具有了不同于作家之前执著于启蒙、寻根热忱小说的叙事文体特征。
13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