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杂志社
分享到:

小说评论杂志

《小说评论》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文坛纵横、小说形势分析、小说家档案、小说作家作品研究、作家访谈录、海外华人小说研究、西北作家作品研究等。
  • 主管单位:陕西省委宣传部
  • 主办单位:陕西作家协会;西安工业大学
  • 国际刊号:1004-2164
  • 国内刊号:61-1017/J
  • 出版地方:陕西
  • 邮发代号:52-108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3
  • 综合影响因子:0.14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小说评论 2014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小说评论杂志小说形势分析

新文明的建构与长篇小说的整体转型——2013年长篇小说现场片段

摘要:乡村文明的崩溃和以都市文明为核心的新文明的建构,是当下中国文化形态的基本特征。在这个大变动的过程中,混杂、多样、丰富和不确定性交织在一起。对于小说创作来说,这一状况即为作家创作提供了可资选择的多种可能,同时也带来了对世事认知的困顿、迷茫和难以穿透的难题。因此,2013年的长篇小说创作,没有一个整体性可供我们概括——这仍然是一个没有主潮的文学时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年名家作品集中出版,
4-12

复杂暧昧的社会现实与小说的批判艺术——2013年长篇小说一个侧面的考察

摘要:2013年行将过去,或许与莫言在2012年的获奖有关,我们发现,自打1990年代中期以来便一直占据着文坛中心地位的长篇小说这一文体,在这一年里依然保持着格外强劲的发展势头。假若用所谓“大年”“小年”说法来加以定位的话,这_了年毫无疑问应该被看作是一个收获颇丰的“大年”。回顾这一年长篇小说的写作状况,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一个方面,就是出现了一批旨在关注表现当下时代变动不居的社会现实生活的作品。
13-21

个体命运与历史叙述——2013年中篇小说印象

摘要:时光如流,转眼又是一年。在岁尾一如既往,又要盘点和遴选本年度中篇小说的佳作力作。这种工作感觉,很像是渔民在汛期走向瀚海。至于能捞获多大和多少的鱼,既与自身的经验相关,但更在根本上决定于海藏的丰寡与否。对于长篇小说而言,2013年无疑是个“大年”。一些重要作家,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新作,比如韩少功的《日夜书》、余华的《第七天》、苏童的《黄雀记》、阎连科的《炸裂志》等等。质量姑且不论,
22-30

题材的兴衰与文学的转型——2013年短篇小说述评

摘要:文学转型中的短篇小说 2013年的文学“气候”依然“风调雨顺”,短篇小说依然成果累累。比之往年,既无突破、也无退步。但当你仔细梳理、分析这一年的收获,会逐渐发现,短篇小说的题材比重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并非现在才有,而今年显得格外突出。那就是乡村题材小说数量锐减,且质量有所下降;而城市题材小说明显增加,且质量呈上升态势。
31-37
小说评论杂志文坛纵横

为灵魂而哭泣

摘要:一 夏夜无事,被友人拉去看剧。地点在国家大剧院,看的是以色列卡梅尔剧团上演的《安魂曲》。这是据契诃夫三个短篇改变的话剧,编剧与导演是著私的汉诺林-列文。大幕拉开,便是一位七旬老人的孤莆的身影,俄罗斯苍老的土地空寂的气息便暗暗袭来。
38-47

朝向“托尔斯泰的景象”——论小说对自由的召唤

摘要:1849年12月22日早晨7点多,27岁的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被押解到谢苗诺夫校场执行死刑。八个月前,他因参与彼得拉舍夫斯基事件被捕,被判处“思想上的阴谋罪”。在彼得罗帕夫洛夫斯克要塞度过的八个月的囚禁生涯中,他读《圣经》,读莎士比亚,读完了两部圣地游记和圣德米特里·罗斯托夫斯基的著作。他有三个月没见过太阳,没见过头顶的绿叶。
48-54

土谷祠里的阿Q:论小人之乐

摘要:一 人生中的快乐和痛苦相依相伴。有的人追求“快乐”以便抵制痛苦。有的人接纳“痛苦”以便获得更大的快乐。也有极少数人,能够达到庄子所说的“至乐无乐”的境界。苏格拉底临终前说,快乐和痛苦是“同一个脑袋下面的两个身体”。伊壁鸠鲁派认为,快乐是唯一值得追求的至善,尽管不是每一种快乐都值得去追求。③斯多葛派则认为,
55-65

“唯一有价值的就是拥有活力的灵魂”——讲述“中国故事”的方法或主义

摘要:我全力以赴的。,正是我答应要做的。——歌德:《浮士德》 驻足脚下这块土地,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魔幻般世界:善心遭遇恶报,恶意收获善良;金钱、权势、欲望成多数人生活的目的,善良、勇气、尊严转瞬迷失于现实的海洋;无计其数的生命,只是少数富人的踏板石;危险的激情,冷酷的杀戮,幻灭的希望,恐惧的深渊,戏剧性的危机,时刻就在我们所浸泡的社会现实之中。
66-74
小说评论杂志小说译介与传播研究

论贾平凹作品的国外译介与传播——兼论陕西文学“走出去”的现状与问题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国文学在国外的译介与传播问题也日益引起学界关注。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进一步激发了国内学者对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现状的兴趣,其中,陕西作家贾平凹的名字屡被提及。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贾平凹的作品自上世纪80年代就不断被翻译成各种文字,产生了较大的国际影响。但已有研究多从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外译介与传播的整体情况入手,
75-83

沈从文海外译介与研究

摘要:“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塞抹不去的“乡土”胎记为中国文学所热议。尤其是二十世纪以降,乡土文学更以无可替代的民族性与社会性占据主流。史海倒影中,有位自我放逐的“边缘人”,他倚着田园,以自创之笔为世人绘出一幅幅乡村风情画。虽一度饱受质疑,却得人认可:“总有一天大家会认可他是第一个创作出具有地方色彩的现代抒情体小说的作家。”这人就是沈从文:具有深厚乡土情怀的现代湘籍作家,中国二十世纪多产作家之一。其创作始于1920年代,
84-89
小说评论杂志小说经典研究

经典的未来探索空间

摘要:如果我们把1993年佛克玛在北京大学所做的题为“文学研究和文化参与”的学术报告,作为引发当代我国学界对文学经典讨论的开端,至今持续了20年时间。据CNKI统计,仅从2000年至2012年,以“文学经典”为关键词来搜索,就有1095篇;以“文学经典”为主题来搜索,就有5673篇。研究较多围绕着经典性和经典化(包括去经典化和再经典化)内容,
90-93

边缘叙事与颓废审美

摘要:当我们把“边缘”与“颓废”并置,并且作为研究当代文学的主词,初看显“突兀”,细细道来,却是近于文学史事实:而且,由“边缘叙事与颓废审美”的文学史梳理,以及中外美学史的知识考古,我们将获得对这一论题的多样性认知;并且,对于当代中国文学的学术研究,将洞开一种新的路径,敞开一片新的文学风景。
94-99

苏童:一种冲淡反讽的叙事美学

摘要:苏童的小说写作,从最初的《第八个是铜像》一直到最近的《黄雀记》,已然迈过了三十年的光阴。在这三十年问,苏童在当代文学长廊里留下了一幅幅笔触精微而境界幽远、艺术个性可辨性极强的江南画图。这些画图的背后,是一种复杂圆融的叙事美学。具体说来,苏童小说的叙事美学特点,并非单纯的“颓废”或者“诡艳”、“虚无”这样的字眼所能尽述;与其说其表现暴力、情色、颓败,不如说这是一种淡化这类字眼本义的、反讽意味浓烈的叙事美学追求。
100-107
小说评论杂志九十年代文学研究

从二月河“落霞三部曲”看90年代文学场

摘要:二月河,原名凌解放,1945年出生于山西昔阳,后随父母迁至河南南阳。高中毕业后入伍,1978年转业至南阳市委,任宣传部干事,40岁开始创作小说。他的“落霞三部曲”出版时间为:《康熙大帝》1985--1989,《雍正皇帝》1991--1994,《乾隆皇帝》1994—1999。据报道称都曾“多次再版,”①并且多次获奖,如《康熙大帝》(四卷本)获河南省首届文艺成果奖、河南改革十年优秀图书一等奖;《雍正皇帝》获全国“八五期间优秀长篇小说奖”,并入围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乾隆皇帝》(六卷本)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等。
108-114
小说评论杂志文学视野

论陕西作家的类型生成与代际精神承传

摘要:无论就地域面积还是人口数量来讲,陕西均难列中国的“大省份”行列,但从文学角度来看,却是名副其实的文学大省,柳青、杜鹏程、路遥、陈忠实、贾平凹、叶广芩、杨争光等陕籍作家在全国文坛享有盛誉,他们在延安时期、十七年时期、90年代文学、新世纪文学的不同时期均向广大读者奉献出代表自己创作个性与陕派特征的经典作品,“陕军”是中国文坛一支不容忽视的文学劲旅。
115-121

论陕西作家的叙事三段范式

摘要:自古中国人就对三数格外喜爱。不仅古人很早就有“数成于三”的认识,许多哲人总结三数之意,构成中国的三段原理。老子在《道德经》中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生万物”由此成为经典性的哲学命题,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中国人重三,崇三,许多世间人、事、物均与三及三的倍数相连,构成三段原理的延伸与繁复。
122-126

论西部作家的荒原叙事

摘要:荒原意象在西方文学传统中可谓源远流长,它早已超越了荒原的本义而被赋予不同的精神象征功能。基督教文学将荒原看作是人类被上帝遗弃的具体表征,流浪汉文学则将它视为人被社会抛弃后的栖息之地。十九世纪以降,随着西方传统价值体系的崩溃,荒原意象又演变为与现实相对峙的诗性空间,其对人类悲剧精神的负载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尼采通过对欧洲基督教文化的全方位的否定,将荒原意象作为构筑其价值体系的集结点,
127-133
小说评论杂志小说家档案 艾伟专辑

主持人的话

摘要:最早见到艾伟的名字,是在“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群”里。这个被一些批评家合力经营的作家群体,就像一家开在路边的旅店,人员进进出出,有常客,也有暂住的,像我等偶尔到店里逛逛的闲人,记不住每个客人,顶多留下点印象,混个脸面儿熟。就是在这家店里,我读了艾伟的几篇作品,算是有了一面之缘。到了评茅奖期间在北京西山读他的长篇小说《风和日丽》,我就自认为是跟他比较熟悉的了。我不知道剐的评委怎样.
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