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杂志社
分享到:

小说评论杂志

《小说评论》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文坛纵横、小说形势分析、小说家档案、小说作家作品研究、作家访谈录、海外华人小说研究、西北作家作品研究等。
  • 主管单位:陕西省委宣传部
  • 主办单位:陕西作家协会;西安工业大学
  • 国际刊号:1004-2164
  • 国内刊号:61-1017/J
  • 出版地方:陕西
  • 邮发代号:52-108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3
  • 综合影响因子:0.14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小说评论 2013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小说评论杂志前沿观察

论当今文学的自信力

摘要:如果说文学一向有它不可动摇的位置,有深厚博大悠久的传统,只要用教课书和文学概论即足以回答其存在的重要意义,那么现在,文学的存在固然无可撼动,却是一个需要重新思索和重新认知的问题了:它在今天如何存在,它的空间何在,以什么样的方式,为什么是不可或缺的?甚至,十年前这也不成其为问题,你可以不回答,现在却无可回避了。
4-8

“奥威尔问题”汉语文学之语言问题的断想

摘要:文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即探寻能够超越一时之社会需求及特定成见的某种价值观。——哈罗德·布鲁姆一、“奥威尔问题”在《语言知识》一书序言的开篇,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1928-)曾经提出两个非常有趣的问题:(1)“为什么我们获得的材料如此之少,而产生的知识却如此之多?
9-21
小说评论杂志小说形势分析

论新世纪长篇小说的人物话语

摘要:人是小说的中心,哪怕是情节型小说也需要一个行动的人,人物所说的话便成了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材料,在长篇小说中因其仿真性而备受重视。“如果说用言语‘模仿’非言语事件不过是空想或错觉,那么‘话语叙事’似乎相反注定要作这种绝对的模仿。”所谓人物话语,就是小说中对人物言语和思想的叙述方式,在此叙述中往往有叙述者的言语介入和态度色彩。
22-30
小说评论杂志九十年代小说研究

主持人语

摘要:在90年代的文学(文化)场域中,以余秋雨为代表的文化散文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份额。围绕着余秋雨与其文其人的种种臧否甚至构成了90年代文化论争的一部分。这里面涉及到从80年代到90年代社会转型中知识分子(作家)、文学与新兴的大众媒介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中的角色调整。戴潍娜的论文摒弃传统的文本研究的方式,以“整体场”的视域,将余秋雨置于90年代“漩涡的中心”,观察“事态”的运行以及“人人卷入的场帚”,从视觉美学、镜像人格等角度分析余秋雨现象的复杂意识形态。论文角度新颖,一些观点虽然还有商榷的余地,但已经打开了余秋雨研究的空间。
51-51

镜像人格与规定气质——余秋雨现象二十年重审

摘要:发韧于“五四”时期的中国现代散文包涵了三大传统——“审美”的抒情,“审丑”的幽默,“审智”的思索。根据周作人的研究,其渊源主要是中国的明人小品和英国的幽默散文。然而,在五十年代以后的中国现代散文史上,这三大传统发生了分裂,散文一味浪漫,滥于抒情,没有现代性的突破。“从某种意义上讲,余秋雨生逢其时,他在中国当代散文陷于抒情审美,落伍于诗歌、小说、戏剧的审智的历史关头,对抒情的割闭性进行了历史的突围。”
51-61
小说评论杂志小说家档案 张悦然专辑

“我们这一代作家是由特写展开的”——访谈录

摘要:王琨:能谈谈您最近的状况么?张悦然:我现在正在写一个长篇。已经写了很久。下个学期或许会在大学开设一门小说鉴赏的课。王琨:以现当代作品还是以外国文学作品为主?张悦然:都有,偏于外国小说吧。因为我们这一代主要的阅读资源是外国小说。王琨:在您的阅读过程中,如何对待外国文学里面翻译跟原著的落差?
64-67

雅各的角力

摘要:雅各的角力,这个看起来有些奇怪的题目,或者可以表达我对写作的理解。从事写作,与我的个人经历有关。我大学的时候在新加坡读计算机,而写作只是藏在心里的一个爱好。新加坡对那时年轻的我来讲,或许是一个十分乏味的国家,并且缺乏文化的滋养。这样一种匮乏的环境,却唤起了我对文学的感情。正巧我写作的条件非常方便,因为每天都要对着电脑。
68-70

张悦然小说创作论

摘要:虽然身为“80后”代表作家,“张悦然不同于那些少年作家,她所讲述的不仅仅是青春放纵、反叛传统,而是在成长的迷惘中,小心翼翼地梦想和求征,思索和感悟”,这是作家莫言在张悦然的首部长篇小说《樱桃之远》的序言中所说的话,那时是2004年,是青春文学风头正劲的时候,很难有人能够预测那些正意气风发的80后作家,三五年后的路会是怎样。在宣传媒体的造势下,当时还远在新加坡读计算机专业的张悦然,虽然与郭敬明共同被并称为“金童玉女”,却并没有在众人的捧杀中迷失自己,她谨守着对文学虔诚的热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80后创作群体所织构的虚幻迷障。
71-76
小说评论杂志余华长篇小说《第七天》评论小辑

《第七天》与鲁迅文学传统

摘要:鲁迅文学传统是中国文学资源的组成单元,是当代汉语写作很难忽视的存在,它对当代作家构成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第七天》是浙籍当代作家余华与鲁迅“相遇”近20年后完成的一部小说新著,因此,也很自然地作为一枚标本进入笔者的研究视域,借此透视鲁迅文学基因在余华汉语写作中的承传与变异关系。
77-81

《第七天》:死亡的“诗意”

摘要:和以往相同的是,余华的新作《第七天》再次切入死亡主题,描写了社会底层的苦难遭遇。不同的是,余华这次是以亡灵的叙述展开的。小说中,余华设立了两个不同的世界——人的世界和亡灵的世界,它们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理想世界,人世的苦难和亡灵世界的安详彼此对照,坚硬和柔软,残酷和仁爱,动荡和安宁,在作者的叙述中此起彼落,它们构成了作者叙述的二重结构。
82-87

死亡的辩证法及其他

摘要:在余华迄今为止的小说创作中,应该说没有哪一部比《第七天》更有现实批判精神,但也是这部小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温情脉脉慈眉善目的余华,这与此前漠然而面带反讽的作者形象截然不同。
88-92

一个柔软的灵魂的现世告别

摘要:《第七天》是余华继《兄弟》之后,时隔七年,于近期推出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讲述了“我”——一个名叫杨飞的刚死了的人,在七天中的经历与见闻。小说的章节标题和故事情节都显得简单又反复,延续了余华《活着》之后的那种写实的、质朴的文风。独特身份的叙述者的建构以及穿越现实世界的空间建构,又让读者感觉到了80年代末被列入“先锋文学”时余华在写作上的探索精神。那么,这究竟是一部给读者留下了什么印象的小说?在余华的创作历程和中国当代文坛上,我们给这样的一部作品应该作出怎样的评价呢?
93-97

论《第七天》的多重叙述语调

摘要:近日,余华新作《第七天》在国内外众多读者窒息般的长久期待后,终于在他的“兄弟”七周岁时,隆重问世。在这部小说里,余华用“新聊斋体”的“穿越”方式,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死后的七H见闻:这里既有逝者分等级休息的殡仪馆,也有强拆后活埋主人的房子;既有养父养子间感人至深的亲情,也有夫妻朋友间温馨却伤感的爱情……
98-102
小说评论杂志小说思潮研究

论“底层叙事”的文学理论价值

摘要:“底层”作为一个专门的文学话题的出现,大概是在20世纪90年代,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和重要的研究对象,“底层叙事”或“底层写作”则流行于21世纪初。李云雷的《“底层文学”在新世纪的崛起》,洪治纲《“底层写作”的来路与归途》等,都表达了对“底层叙事”的理论性关注。文学对底层社会的特别反映,逐年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它不断被人们审视和争论,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①
103-108

论“三红一创”生产话语机制

摘要:1949年,共产党建立的新政权对中国而言不仅是政治上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文化上的一件大事。新政权之“新”不仅仅意味着是一种政治的分野,更是一种全新意识形态的诞生。为此,新政权急需建构新的话语原则和命名谱系,让其合法性、先进性、历史必然性得到命名与确认,使其确立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遍地传播,以激发全国人民与新政权站在一起,释放出建设社会主义的蓬勃热情。
115-119

互联网时代的小小说

摘要:有一天,我们生活的世界发生了一个变化。这个变化似乎是渐进的、在不知不觉间完成的,但又是突然的、巨大的,令人猝不及防的——互联网时代到来了。互联网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将多个计算机终端互相联系起来,人们可以在相距遥远的两地发送邮件、视频对话、共同完成一项工作,甚至共同娱乐。互联网改变了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使传播变得异常迅捷和多样,使阅读(包括读图)变得十分灵活方便。尤其是互联网手机的使用、iphone的使用、微博的出现,更加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
120-123
小说评论杂志葛水平评论小辑

论葛水平乡土小说

摘要:母性、情欲、救赎,可以说是葛水平乡土小说中的主打元素,从《甩鞭》、《地气》、《天殇》到《狗狗狗》等系列作品莫不体现了这一鲜明的特色。任何写作者都知道创新之于创作的意义,而在当下这个诸种“主义”、“流派”盛行的时代,创作在百花齐放、多元并存的同时也自然难免鱼龙混杂。有时候,创新并不一定意味着生命力的强盛,瞬间的火花闪现,来不及仔细品味便烟消云散的例子不胜枚举,“各领风骚三五天”,平常之又平常。
132-136

葛水平的《甩鞭》解析

摘要:一、文体创新作为一个由地主、妻妾、丫环、长工等历史符码编制而成的追求幸福生活的爱情故事,《甩鞭》并不具有解构政治历史话语的意图,而且在情节设置上存在瑕疵。但由于作者在文体上进行了创新,使其成为了一部新颖的小说。《甩鞭》的文体创新体现在王引兰追求幸福是一种主动地女性意识,这种意识与乡土家园之间存在审美关系。小说文本颠覆了以往由男性作家书写的爱情题材小说文本中女性及土地的地位,赋予女性以及土地以美的本体地位。男性作家书写的爱情题材文本,尽管也有女性追求幸福的故事。
14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