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杂志社
分享到:

小说评论杂志

《小说评论》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文坛纵横、小说形势分析、小说家档案、小说作家作品研究、作家访谈录、海外华人小说研究、西北作家作品研究等。
  • 主管单位:陕西省委宣传部
  • 主办单位:陕西作家协会;西安工业大学
  • 国际刊号:1004-2164
  • 国内刊号:61-1017/J
  • 出版地方:陕西
  • 邮发代号:52-108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3
  • 综合影响因子:0.14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小说评论 2010年第S2期杂志 文档列表

西北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学科介绍

摘要:<正>西北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学科一直是闻名全国的西北文学理论研究的重镇之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也是西北大学"211工程"建设及"十一五"发展重点建设学科。本学科肇始于20世纪初,历经百年沧桑,积淀深厚。杨晦、罗根泽、傅庚生、张西堂、郝御风、刘建军、李浩、段建军等几代学人开拓耕耘,辛勤栽培;20世纪80年代,受教育部委托举办国内首届"文学概论讲习班",蔡仪、李泽厚、徐中玉、周来祥、钱中文、杜书瀛等著名美学家、
2-2

革命文艺传统的当前境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摘要:<正>对今天的很多人来说,革命文艺传统已经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语。但面对着当前中国政治经济的紧张形势和思想文化的混乱状况,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视角看,革命文艺传统问题应引起重视,尤其是其当前文化境遇和时代转换问题。著名学者刘奔从文化安全的角度出发,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目前面临着两大威胁:来自外部的文化侵略与来自内部
6-8

“城乡二元对立”下的《人生》写作

摘要:<正>发表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人生》,讲述的是农村青年高加林高考落榜后的事业追求以及与同村姑娘刘巧珍、高中同学黄亚萍的情感波折。高加林费尽心力进城,试图与黄亚萍结合,然而命运的捉弄剥夺他在城市工作生活的权利,重新将他驱赶回农村。这时他发现深爱他的刘巧珍已远嫁他人,黄亚萍也跟随父母迁回南方老家。高加林的人生追求幻灭,就像鲁迅小说中所描述的那只苍蝇飞了一圈又回到原点。此时,百感交集的高加林再也忍不住,扑倒在这块他又爱又恨的土地
13-16

暗色:何士光创作的个性原色——兼论何士光作品的两位评家

摘要:<正>一何士光无疑是贵州省或云贵高原最富功力和脑力的作家之一。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格外偏爱他的小说,我们曾经循着作家的感觉和他塑造的形象,产生过很多的感慨和想象,心神飞向了广大的世界,也徘徊于小小的梨花屯、遥远的杉树沟,常常与木讷的刘三老汉以及那个出嫁前与出嫁后的惠等人促膝谈心。
17-19

标题的概念化与小说文本的“知识过程”——《大浴女》标题的艺术意味

摘要:<正>截至目前,"小说标题研究"尚是一个没有多少人去关注的领域。查中国知网,渠道:篇名;搜索关键词:小说标题;时间范围:1994-2010,搜索结果仅有16篇文章。这个数据表明,从小说标题切入对小说的研究是大有可为的。本文试以铁凝的小说《大浴女》为例,探究其标题的艺术意味,揭示小说标题的概念化与小说文本的"知识过程"之间的复杂关联。
20-23

神秘与荒诞——林白小说的存在主义解读

摘要:<正>"生活是一个黑暗的格言。Life is a dark saying."伟大的存在主义思想先驱克尔凯郭尔写道。在这一格言中,应包含着命运的捉摸不定和人的灵魂的幽深莫测。如果说客观世界是一个外宇宙,那么人的灵魂世界应是一个同样广阔的内宇宙。人的现实生活与内心生活同样充满了偶在与神秘,在林白的小说中,这两方面显得同样醒目。
24-26

抗拒和逃离——论林白《一个人的战争》的女性意识

摘要:<正>女性意识是一个庞杂而又变动不居的概念,它主要体现为女性生理、心理和社会诸因素的总和。女性意识将随着社会的更迭、历史的嬗变而不断发生变化。在现代社会,女性意识突出表现为一种自主、自救、自尊意识。在林白的一些作品中,站在女性立场上,以一种无所顾忌,我行我素的极端姿态挑战男权文化,反抗被"书写"的命运,试图书写自身,强烈地渗透着女性对人格独立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向往。抗拒、逃离、苦闷、孤独、幻灭等情绪都可以看作是这种独立意识的曲折、深刻或
27-29

小说世界中的区域形象建构——以孙惠芬的小说创作为例

摘要:<正>自上个世纪50年代IBM公司推出企业识别系统以来,形象设计被引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掀起了"重塑政府"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区域形象是作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目标之一而被提出来的。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区域形象问题越来越引起我国理论界和各级政府的重视,不少地方还将区域形象塑造列入政府工作日程,下大力气提升区域形象。那么,何谓区域形象呢?区域形象又叫地区形象,地方形象,是指一个区
30-33

错位与融合——评《英雄血》

摘要:<正>《英雄血》是蒋韵2008年发表在《北京文学》上的一个中篇小说,小说一改过去对女性悲情命运的描写,写了两个男性之间的悲情故事,在描述抗日战争的故事中融入了新的因素,注入了对那段历史的深入思考。小说发表后,引起了一些争鸣,这恰恰说明作品的价值所在。贺绍俊先生以《仇恨与信
36-38

直面乡土:河南乡土小说悲剧性呈现的价值与意义

摘要:<正>当历史步入20世纪末,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以农为本的的生存结构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城市开始逐步取代乡村而成现实生活的中心舞台,城市文化也遮蔽乡土文化而成为了当下中国文化的核心和主流。风云际会中,乡土文学既责无旁贷的对于这一重大历史变迁进行了记录与反思,又脱颖而出的成为我们籍以思索现代文化转型的首选图谱。这其中,河南乡土文学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引人瞩目的独到业绩。纵观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河南乡
39-42

东坝上的美丽与忧愁——读鲁敏小说《离歌》

摘要:<正>无论是"未知生,焉知死",还是"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夫子都主张不信鬼神,然而他又"敬鬼神而远之"。中国人宽泛而灵活地延续了这种中庸的思想,信与不信,全在一念之间。然而,对于敬奉鬼神的仪式却做得一丝不苟、郑重其事。这种郑重其事,不但不显得愚昧无知,反而多了几分敦厚与温润。鲁敏的《离歌》就在这敦厚与温润中娓娓道来。
43-44

寓言化倾向 荒诞式表现——评《拾易拉罐的小男孩》

摘要:<正>贵州作家王剑平小说《拾易拉罐的小男孩》(以下简称《拾》)因对"民"阶层进行的关注而获得德国之声文学大奖最佳广播小说一等奖。《拾》属底层写作,它在不经意间体现出一种思想的基本走向:既注重了底层者个体(络腮胡等)相当不堪的生存境况和不得圆满的生活状态,也关注了底层者个体(小男孩)内心世界的安详、宁静、平和。笔者认为,《拾》体现出突出的寓言化倾向,从形式到内容上都呈现着向寓言倾斜的态势。就故事、寓示、寓意三个层面看,
45-47

凡一平小说中的身体意识形态

摘要:<正>随着文坛"新桂军"的边缘崛起,作为这支文学生力军的重要一员,凡一平以其对世俗生活的深邃思考和独特的叙事指向完成了对文学高地的一次次冲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创作的小说曾被《上海文学》视为新市民小说的代表作,多部个人作品受到影视界高度关注,被评为"2002年中国十大文学现象"之一,《寻枪记》《理发师》等小说被搬上银幕后均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与东西、鬼子一
48-50

论《红楼梦》的诗化

摘要:<正>我国是诗的国度,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代民歌、清代楹联,都是我国宝贵的诗歌遗产,诗歌传统非常发达。受此影响,我国古代其他的文学体裁,也都多多少少具有诗化倾向,《红楼梦》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压卷之作的《红楼梦》,其文体虽被界定为小说,但却充盈着浓郁的诗情画意,有着鲜明的诗化倾向,堪称诗的《红楼梦》。下面笔者试从两个方面论述之。一、从形式、内容看,《红楼梦》拥有大量的诗词曲赋,且这些诗词曲赋是全书内容的有机
51-56

《红楼梦》笑话的语用功能及其实现途径

摘要:<正>《红楼梦》中人物对话里的笑话很多,它对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笑话使小说在悲剧的氛围中出现了喜剧特征,从而更好地烘托了小说的悲剧特点。这就是笑话的语用功能,而这些语用功能的实现必须凭借着一定的途径,因此,研究《红楼梦》中的笑话,对深入理解作品和研究这部巨著的思想内涵和表现手法都很有意义。
57-59

《红楼梦》成书之“一稿多改”说

摘要:<正>《红楼梦》的成书过程涉及到创作时间、创作经过、创作特点、不同书名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学术界存在"一稿多改"和"两书合成"两种主要观点,我们仅就"一稿多改"的研究成果择要论述。"一稿多改"说可分为肇始、发展、繁荣三个时期。
60-63

《红楼梦》三家评本对贾宝玉形象的评批

摘要:<正>在清人王希廉(护花主人)、姚燮(大某山民)、张新之(太平闲人)评点的《红楼梦》"三家评本"中,有许多关于贾宝玉形象的审美批评与艺术分析,涉及宝玉形象的内涵意义(如个性、婚爱、出家等等)及塑造中的笔法技巧诸多方面,值得我们认真的考索与探究。
64-67

试论《金瓶梅》典型形象的“审丑”价值

摘要:<正>在文学创作活动中,体达对丑恶社会的否定,对腐朽生活的贬斥,对美好社会和事物的追求,主要有三种揭示方法:一种如《牡丹亭》、《红楼梦》,在揭露的同时,热烈而深情地讴歌现实中正面的或叛逆的积极向上的力量,赞美黑暗中的一线光明;第二种是作者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描绘自己的理想王国、表现自己的美好追求,即不着意揭露而注重正面地直接地歌颂美。比如晋代陶渊明,他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
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