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杂志社
分享到:

小说评论杂志

《小说评论》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文坛纵横、小说形势分析、小说家档案、小说作家作品研究、作家访谈录、海外华人小说研究、西北作家作品研究等。
  • 主管单位:陕西省委宣传部
  • 主办单位:陕西作家协会;西安工业大学
  • 国际刊号:1004-2164
  • 国内刊号:61-1017/J
  • 出版地方:陕西
  • 邮发代号:52-108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3
  • 综合影响因子:0.14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小说评论 2010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小说评论杂志西部批评家

寻求基础,本土批评话语建构的可能

摘要:返回文学理论基础,寻求批评话语的营养文论基础话语并不一定就是“元”话语,元话语成立的前提必须得有个元理论。在现如今,有没有元理论?答案是否定的。《理论之后》中伊格尔顿辨析了文学理论变迁的大致面貌,即文学理论已经自身难保,从文学理论到理论再到后理论,不只是时间序列的辨认.还是话语行为的变迁。在文学理论阶段,人们对文学的基本想象是本质主义的、绝对的、唯一的,
4-13

理论的过剩与叙事的消融

摘要:“理论的过剩”辨析就连这个命题也不是中国理论家首创。“过剩”这个词我们是不陌生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早就发现了资本社会生产力过剩的奥秘,这个理论借助2009年全球金融风暴次贷危机重新被理论家们翻出来,“经济领域的商品过剩与思想领域的理论过剩几乎是20世纪以来人类所面临的最严重的灾难与危机,”“在二十世纪80年代,一些西方学者开始问及这一现象,
14-20

地域话题与全国话题

摘要:西部背景于我,其实是无可依凭的——无论在文学上,还是其他。记得十年前,我还客居成都,做与文学毫无关联的事,那一天,突然从电视里听到了要实行“西部大开发”的召唤,当夜就做了一个与此相关的很奇怪的梦。第二天,成都朋友请我吃“清水白菜”,我无以言谢,就把梦境当谈资,跟一桌“西部战友”复述了出来,说:大家现在都西部了啊!(言下之意:历来就是醉生梦死乐土之邦的成都,怎么就跟鼓角连营苍凉高远的西域共为“西部”了呢?)但梦说,此西部不是深圳,
26-31
小说评论杂志访谈

“再解读”的再解读——唐小兵教授访谈录

摘要:唐小兵,1964年生于湖南邵阳,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后赴美留学,1991年获杜克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芝加哥大学、南加州大学,现为密执安大学讲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20世纪中国文艺运动、中国先锋艺术,出版有《全球空间与现代性的民族主义论述——梁启超历史思想论》、《中国现代:英雄的与日常的》、《中国先锋派的起源——现代木刻运动》、《英雄与凡人的年代》(中文)等中英文著作,主编或联合主编《现代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与文学话语——理论介入与文化批判》、
32-39
小说评论杂志文坛纵横

文艺体制与作家协会

摘要:1949年7月2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后来,称为“第一次文代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告成立,而先开文代会,突显了文艺的重要,以及党对及早建立文艺体制的重视。出席开幕式祝贺并讲话,专门为大会代表做政治报告。7月6日,亦即做报告那天,大会结束前,突然出现在会场,发表了简短讲话。这种高规格,以后大致保持了下来。
40-45

新写实:概念的错误与实践的收获

摘要:当下中国文学,新写实是最重要的创作流派与创作成果。新写实的出现,不但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中国文学创造了新的生命和新的财富。一大批新写实作家及其作品的涌现,构成了中国文学的盛世景观。既成就了中国文学,也成就了中国作家。池莉、方方、刘震云、刘恒等都是新写实的代表人物,《烦恼人生》、《人来人往》、《狗日的粮食》、《一地鸡毛》、《塔铺》、《新兵连长》和《风景》等成了新写实的代表作。
46-51

羞感之于内心

摘要:读许多当下小说④,我常会想到马克斯·舍勒的羞感说②,并生出种种的疑问:人的羞感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小说中的男男女女,在面对包括恋人、情人在内的他人时,不会脸红、不会害羞?为什么,小说中的人物在人际关系里烂熟老到,从来不曾内心不安、举止局促?到底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已经忘记了脸红,还是小说世界里的人不懂得脸红呢?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疑问,并非道德层面的追问。羞感本身,并不是一个单纯道德层面的话题,严格意义上来讲,
52-56
小说评论杂志小说理论研究

小说的“距离”与艺术张力

摘要:在当今时代条件下探讨当代文学的发展趋势,包括长篇小说艺术问题,可能首先需要设置一个基本前提,即我们究竟是从什么样的意义、以什么样的文学(包括小说)为对象和目标来讨论?这也许并非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因为当今时代社会文化开放多元发展,文学已经不像过去时代那样高雅神圣了,文学写作也不是像过去那样充满艺术神秘性,而是变得非常轻松随意了。可以说当下的文学写作几乎已成为全民化写作,各种文学现象极为芜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几乎难以全面切实描述如此芜杂的文学现象,
57-63
小说评论杂志小说思潮研究

当代乡村题材小说中农民精神心灵的嬗变

摘要:伴随着当代中国农村一系列重大社会变迁,中国农民的精神心理也经受着巨大的冲击与震荡。传统农民长期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结构在社会变革中被打破,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同化与拒斥之间的激烈冲突引发着农民深层精神心理的分裂与组合。当代不少小说家紧随时代前进的脚步,关注农民,塑造了一大批农民形象,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当代农民所走过的曲折坎坷的道路以及他们灵魂蜕变的心路历程。
64-67

女性私语化写作的审美空间

摘要:女性私语化写作是以女性私人经验为叙述中心,大胆袒露女性肉体和心灵隐秘的写作,在20世纪90年代蔚为大观,也被称为私人化写作。戴锦华认为“针对女作家,个人化写作有着自传的意义。在我们当前的语境中,它具体为女作家写作个人生活,披露个人隐私,以构成对男性社会、道德话语的攻击,取得惊世骇俗的效果。因为女性个人生活体验的直接书写,可能构成对男性社会的权威话语、
68-70
小说评论杂志小说译介与传播研究

施译《骆驼祥子》和中国文学走向世界问题

摘要:五四以来,我国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学巨匠,然而,这些家喻户晓的名字在国际文坛上很少产生全球性的重要影响,这与中国文学作品缺乏翻译有很大关系。全球化的劲风对中国文学带来了冲击,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之下,中国文学如果仅仅在自家门口兜圈子,而不走出国门,寻找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71-75
小说评论杂志《钟山》专线

成长之书——评徐则臣的《水边书》

摘要:在长篇小说《水边书》(《钟山》2010年第3期)的题记中,徐则臣引用了斯文特拉的话:“一个作家必要为自己写一本成长的书。”作为叙事艺术的重要维度,“成长”在作家此前的作品中已有所呈露,但只有在《水》中,我们才能说,它最大限度地覆盖了这个写作母题。他以饱满而明亮的诗意为我们复现了一个少年的成长,那是他对粗砺青春的忆念和日常人心的摩挲,是一次奥德赛式的精神返乡,深邃、悠远而意味深长,充满细部探索的繁复可能。
79-81
小说评论杂志杨争光长篇小说《少年张冲六章》评论小辑

一部忧愤深广的社会问题小说——评杨争光长篇小说《少年张冲六章》

摘要:说实在话,一直到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的内心里也仍然都是忐忑不安的。社会问题小说,什么是社会问题小说?在小说界一向以鬼才著称的作家杨争光,居然能够和这样一个显然已经老掉牙了的陈旧文学名词联系在一起吗?我想,很多人在看到我文章标题的时候,恐怕都会产生这样一种强烈的疑问。或许正是因为我们曾经一度过于偏激地强调文学社会功能的缘故,
82-88

困境的形而上与形而下——对《少年张冲六章》的一种言说

摘要:一片纯粹深邃到残酷的黑色,六个粗粝奔放至挣扎的血红色字体,《少年张冲六立》就这样跳脱到我们的世界里。是阐释成长,是阐释教育,还是阐释社会问题?是匕首,是投枪还是利刃?是呐喊,是忧思,还是无情的解剖?或许都有,但一定还有其他。
97-101
小说评论杂志现代小说批评

新的小说的诞生?——试论丁玲小说《水》与左翼文学规范的关系

摘要:1931年,丁玲以当时中国16省的大水灾为背景的中篇小说《水》在左联刊物《北斗》发表后,赢来左翼文坛的一片赞誉。茅盾认为“《水》在各方面都表示了丁玲的表现才能的更进一步的开展……这是1931年大水灾后农村加速度革命化在文艺上的表现。虽然只是一个短篇小说,而且多用了一些观念的描写,可是这篇小说的意义是很重大的。
102-108

施蛰存小说与弗洛伊德理论

摘要:施蛰存是从显尼志勒这里开始了解弗洛伊德的,他说:“看了显尼志勒的小说后,我便加重对小说人物心理的描写。后来才知道,心理治疗方法在当时是很时髦的,我便去看弗洛伊德的书。当时英国的艾里斯出了一部‘Psychologyofsex’(《性心理学》),四大本书,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来个大总结和发展,文学上的例子举了不少。我也看了这套书,所以当时心理学上有了新的方法,文艺创作上已经有人在受影响,我也是其中一个。”
109-113
小说评论杂志小说作家作品研究

叙述的极限与表现的源头——莫言小说的诗学与精神启示

摘要:撇开自身的禀赋不算,莫言登上文坛似乎完全是凭借了自己的童年经验、对故乡生活的强烈记忆和通过阅读得到的对小说艺术的领悟。他的作品生活底蕴丰厚,语言“镂金错彩、繁华奢侈”(英国评论家内斯·威克雷评语),丰富生动,读起来如行云流水,引人人胜。然而莫言却不是一位乡土色彩的作家或经验主义小说家,即莫言绝不仅仅是拿生活经验来直接平铺直叙的记录者。
114-118

迟子建小说的民间情怀

摘要:自我国新时期文学以来,在当代文坛上形成了一个令人瞩目的女性作家群体。在这个阵容强大的队列中,东北作家迟子建从成名作《北极村童话》到近年推出的荣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于长达20多年的创作实践中,建构了一座宏大的艺术殿堂,因其鲜明的个性与独特的风格,
1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