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坛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学术论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Academic Forum

  • 45-1002/C 国内刊号
  • 1004-4434 国际刊号
  • 0.6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学术论坛是广西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8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西社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学术论坛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政治学研究、行政学研究、哲学研究、法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文艺学研究、历史学研究、行政学研究

学术论坛 2017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学术论坛杂志专题:叙事学研究
中西叙事传统比较论纲1-6

摘要:传统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其形成于过去却不断作用于现在,比较中西双方的叙事传统,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深化对自己一方的认识。要想真正懂得中华民族的叙事传统,不能只作自己一方的研究,还需要将其与域外的叙事传统相互映发。这项工作的意义在于光大中国叙事传统,更具体地说旨在纠正20世纪初以来低估本土叙事的偏见。叙事传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比较中国人和西方人的讲故事方式,中西文化的特点、规律和异同必将更为清晰地显露出来。由于西方文化在较长时期内处于“放送”影响的上风地位,采取比较视角的研究很容易发生立场转移,因此需要注意在放眼全球时坚守中国立场。但在反对“自我东方化”的同时也要防止“自我中心”作祟,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比较文学的发展。一时代有一时代之学术,没有走向全面复兴的时代大潮,没有历史创伤的痊愈和文化自信的恢复,就不会有中西叙事传统比较这样的研究应运而生。

从“两个转向”到“两种批评”——论叙事学和文学伦理学的兴起、发展与交叉愿景7-12

摘要:论及叙事学和文学伦理学的兴起与繁荣,“叙事转向”和“伦理转向”是无法绕过的话题。什么是“叙事转向”?什么是“伦理转向”?“叙事转向”“伦理转向”的具体内涵及其之于叙事学和文学伦理学的发展有何作用与影响?文章在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考辨两大批评派别的兴起、发展与互涉,并尝试性地探讨诞生于中国语境的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叙事学之间的互补性。文章认为,考察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既要有内容的研究,又要兼顾形式的考察,二者不可偏废一方、顾此失彼。就此而言,以作品内容为中心分析伦理特性的文学伦理学与以作品形式为中心分析叙事特征的叙事学之间,颇有双向交流、相互借鉴的必要与可能。

模仿律与跨媒介叙事——试论图像叙事对语词叙事的模仿13-27

摘要: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里,图像叙事一般不是直接对生活中的事件的模仿,而是对语词叙事已经叙述过的故事的再一次模仿。就模仿与媒介的关系而言,既存在“本位”现象,也存在“出位”现象,前者强调的是模仿时遵循媒介自身的特性,后者强调的则是模仿时在遵循自身特性的同时也跨出自身而追求另一种媒介的美学效果;跨媒介叙事之“跨”,其实也就是跨越、超出自身作品及其构成媒介的本性或强项,去创造出本非自身所长而是他种文艺作品或他种媒介特质的叙事形式。模仿当然有一定规律可循,这就是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所谓的“模仿律”:(1)从内心到外表的模仿;(2)从高位到低位的模仿。无论是从内心到外表的模仿,还是从高位到低位的模仿,语词都堪称一种具有更大优势的媒介,在抒情表意或叙事说理等活动中容易作为“范本”而成为图像等其他媒介模仿的对象;塔尔德所揭示的这一模仿律,正是图像作为一种空间性叙事媒介试图通过模仿语词叙事而力求达到相应的时间性效果的深层原因。

思辨实在论与本体叙事学建构28-33

摘要:传统的叙事学理论都是基于人类经验,越来越不适应逐渐兴起的“物”本体叙事。借鉴近10年欧美崛起的思辨实在论哲学,可以尝试建构本体叙事学,考察“物”的本质、“物”的存在时空、人与“物”的关系、“物”的力量等如何在叙事中得以再现。“物”本体叙事学可与性别、种族、环境、历史叙事互动,同时还可从本土的道家传统中汲取营养。

安德鲁·马弗尔《致他娇羞的情人》的结构与空间叙事34-39

摘要:17世纪英国诗人安德鲁·马弗尔的名作《致他娇羞的情人》是一首独特的抒情诗。这首诗歌在结构上形成一个“假定-否定-肯定(行动)”的结构图式,三个局部的故事或场景构成一个连贯的整体。每一个局部由不相连贯的一个个意象构成为空间意象叙事,形成为特殊的叙事动力,三个局部的场景合而为一,形成连贯、完整的逻辑叙事,空间叙事动力和逻辑叙事动力一同推动着文本叙事的进程;伴随这一叙事进程,通过与读者动力的结合,使诗歌的力量充分呈现出来,成为激发起历代读者共鸣的名篇。

论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理论的新发展40-47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立场态度,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发展,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西方智库理论研究现状评析48-55

摘要:智库理论研究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兴起,是在不同研究流派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这些流派包括多元主义、精英主义、新葛兰西主义、制度主义等,从不同角度对智库的属性和功能做了解释。西方智库理论的发展是建立在西方政治社会体系结构上的,强调智库的政策属性也强调智库的社会功能。但是,由于智库研究本身涉及多学科和多领域,智库研究仍然表现出多元多维度特点,研究方法并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中国的智库研究需要在总结西方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着力点,探索适合自己的智库方法。

智库研究的热点难点和待探索领域——基于2012—2016年代表性文献的分析56-64

摘要:文章以过去五年(2012-2016)国内发表的智库研究领域的代表性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首先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智库研究的基本情况,然后指出当前智库研究的热点领域,包括关于发达国家或地区一流智库的研究、关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研究、关于中国智库影响力(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等。进一步提出了目前智库研究的难点问题,具体包括可操作的智库定义标准、准确的中国智库名录、“智库学”理论体系的构建等。最后提出一系列有价值的智库研究的待探索领域,分别是基层智库(地方智库)研究、新兴智库研究、成功智库样本的个案研究、民间智库(企业智库)研究、智库史研究、智库人才研究等。

国家形象跨文化生成机制探究——基于主体认知的分析视角65-69

摘要:国家形象跨文化生成是社会认知的一种,是主体对客体国家的风土人情、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社会环境的认识,必然有“人化”的因素,其生成受到客体、主体、中介和情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国家形象跨文化生成是主体在一定情境下通过中介获取客体国家的信息,经过自身的文化选择,从而形成对客体国家认知的思维建构过程,可用文化透镜模型来表示。来自客体国家的信息,经过主体文化透镜的折射,必然渗透着主体的需要和价值观念。因此,对客体国家事实抽样是否正确、基本信息利用是否充分、主体的跨文化理解能力怎样等,会影响国家形象跨文化生成的结果。

人的解放的理论叙说及边界分析70-76

摘要:不论是在理论层面上,还是在实践层面上,人的解放都是一个具有共性的话题,它在特定历史时期以及特定历史人物那里被赋予个性内涵。从原始神话中人们摆脱自然束缚的解放愿望,到近现代大同社会的关注和期待;从西方哲学家对人的解放问题的多种阐释,到现代哲学理念对人的发展的现实关怀;从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想象,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解放及未来发展,都是以不同方式来表达人的解放愿望的理论或设想。

终极关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高价值旨归77-83

摘要:终极关怀是一个关乎人类精神世界最高价值的问题,是立足于人类现实生活对形而上问题的不竭追问,指向人类精神无极境界的探寻,表现为对人类精神世界追求的观照。这种哲学精神在中西方不同文化境遇中走向了不同价值选择,形成了以道德理性和道德实践为“人本”的终极关怀,以交感依赖和宗教意志为“神本”的终极关怀。澄明“人本”与“神本”的终极关怀,为消解现代人的信仰危机敞开了人生意义之门。

共享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哲学向度及其现实指向84-89

摘要:2015年11月共享发展理念提出后迅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成为了学术研究的热点。很多学者从不同的维度、不同的层次对共享发展理念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和对策。从本质上说,共享发展是一项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战略方针和战略思想,实践中其内涵和意蕴还在不断丰富、嬗变和提升。文章通过全面正确地阐释共享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时代意蕴,分析共享发展理念的哲学向度,探讨共享发展的现实指向,从社会组织结构与政策、生态文明、核心价值、现代化治理、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等多个维度提出国家治理视野下共享发展的现实指向和实践策略。

守法自律与民法品性——对于民法精神的法哲学思考90-99

摘要:在经验层面上,公民守法的实现机制大体上可以分为惩罚机制、惯例化机制、利益机制和正当化机制四种。相应地,在规范层面上,就对应了四种不同的守法类型,即完全他律型、混合型、部分自律型和完全自律型。在强调守法的自律模式与他律模式不可偏废其一的基础上,理想的民法守法机制建设应当坚持以自律模式为主导、以民法制度为中介,进而通过民法精神中的人性维度、伦理维度和正义维度等具体精神的有效发挥,最终实现公民守法自律的人格培养与制度构建。而在终极意义上,透过对民法精神的深层揭示可以发现,民法在本质上属于一种促进和激励公民自律守法的理想制度资源与制度载体,这便构成了民法内在的品质属性。

法律地理学:渊源、现状与展望100-107

摘要:法律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在英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获得广泛认同,其旨在研究人、空间、法律之间存在的相互建构关系。法律地理学采用地理学中空间分异、空间结构、地理制图等方法研究法律现象,但目前该学科对“空间”这一范畴仍缺乏统一的认识。空间包括场所空间和领域空间,法律地理学的建构可以基于具象和抽象两类空间展开,法律地理学在具象和抽象层面对法律与空间之间关系所作的研究有助于获得一种新的法学研究路径。

从“言说”到“行动”——法学教育模式变迁的知识论考察108-113

摘要:长期以来中国法学教育以概念法学思路下的“言说者”话语所宰制,遮蔽了法学作为古老学问的“行动者”知识传统和实践技艺,远离了其作为一门独特学问的性格和生成基础。对法学的知识基础分析一方面证成了法学教育中“行动者”实践先行的哲学命题,另一方面也揭示:只有在知识论上处理好法学作为“实践技艺”的独特性,才能还原法学作为“实践知识”的古老学问和知识传统,实现现代法学教育从“言说者”到“行动者”的模式变迁,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

无就业证之外籍劳工劳动保护问题研究114-120

摘要:在社会法理念盛行的二十一世纪,对无就业证之外籍劳工奉行十九世纪之古典合同主义不禁引人深思。将未取得就业证之外籍在华劳工全然排除在劳动法保护范围之外,有违法律公平之价值,有损保护人权之宗旨以及我国国际社会形象,且恐致使外籍劳工非正规渠道就业现象非正常繁荣。立足基本国情,借鉴欧美经验可知:对无就业证之外籍劳工提供一定程度之基础性劳动保护不仅有助于法律公平价值之实现,有助于保障外籍劳工的基本人权,还有利于缓解我国的“三非”问题。

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内部化问题治理研究121-127

摘要: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是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通过社会组织生产公共服务来提高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在实践中,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购买存在着以非竞争的购买方式、非独立的承接主体为特征的内部化购买现象,增加了购买失败的风险。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视角为这一问题的分析提供了技术环境、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三维理论框架,运用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购买内部化现象是现实困境、制度激励和软约束三重作用的结果。政府应当进一步改善公共服务购买的法律和制度环境,提高购买能力,规范购买行为,实现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目标。

实践理性视角下腐败的概念内涵探析——反腐败的法治认同功能研究系列论文之一128-133

摘要:对腐败的界定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反腐败的实践问题。学术界对腐败概念已有比较系统、深入的认识,但从反腐败发展的实践要求看,腐败的概念内涵仍需要作进一步的思考。从实践理性的角度准确、全面地把握腐败的概念内涵,有利于推动反腐败斗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