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坛杂志社
分享到:

学术论坛杂志

《学术论坛》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8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政治学研究、行政学研究、哲学研究、法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文艺学研究、历史学研究、行政学研究等。
  • 主管单位:广西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广西社会科学院
  • 国际刊号:1004-4434
  • 国内刊号:45-1002/C
  • 出版地方:广西
  • 邮发代号:48-35
  • 创刊时间:1978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63
  • 综合影响因子:0.263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学术论坛 2013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学术论坛杂志马克思主义研究

论马克思主义慈善公益观

摘要:马克思主义认为慈善有劳动人民之间的慈善和统治阶级的慈善之分。劳动人民之间的慈善伴随人类的历史,它发挥相互扶持和凝聚作用,体现着民众的道德和社会的温暖,是真正的慈善;统治阶级的慈善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虚假的慈善。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慈善事业失去其存在的基础,而劳动人民之间的慈善则被科学化、组织化、制度化的社会公益事业取代。我国社会主义公益事业体现了社会成员的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是社会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机制。
1-5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合”与“分”

摘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起点,旨在实现人类自由解放的共产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观的人道主义、和谐共生、集体主义、公平正义等思想相契合,但又弥补了传统道德观之不足。实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理论科学性和道德理想层次上的超越。研究两种道德观的“合”(契合)与“分”(超越),目的是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价值引领,辩证审视中国传统道德智慧,抵制全面否定传统道德观的,在道德层面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6-9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摘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前全球生态问题研究最有成就的流派之一。它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生态危机的分析以及异化消费理论、物质变换裂缝理论,对于解决生态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我们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激发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发展循环经济,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加强地区及国际间生态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10-13

马克思主义审视民族主义的两个维度及其启示

摘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来分析、处理社会问题和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和实践价值所在,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民族化相结合的题中之意。以马克思主义历史的精神、辩证的思维对民族主义进行理性分析,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主义,并在实践中依法打击民族分裂主义,维护国家稳定与统一。
14-17

科技思想的丰富内涵与鲜明特色

摘要:的科技思想作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非常鲜明的特色。其基本内涵有:“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的科技发展地位思想;“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科技发展方针思想;“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的科技发展道路思想。其主要特色有:扎根于现实的实践特色、立足于国情的民族特色、放眼于世界的时代特色。认真研究与系统把握内涵丰富和特色鲜明的科技思想,对于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8-21

从社会主义本质与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精辟论述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价值社会主义目标的辨证统一,成为连接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纽带。因此,社会主义本质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与核心内容,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由于具备科学性、正确性和可操作性,并全面反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价值社会主义目标的辨证统一性,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填补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方针和判断标准的空白,理应成为指导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确方针与科学标准。
22-26

邓小平廉政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摘要:邓小平廉政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廉政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我党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文章通过研究邓小平廉政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分析当前廉政教育面临的诸多困境。旨在邓小平廉政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进行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现实指导意义。
27-29
学术论坛杂志哲学研究

作为生产力要素的资本与知识:理论批判与现实意义

摘要: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作为生产力要素的资本与知识在社会生产中走向紧密联合。联合起来的资本与知识,一方面共同遵循抽象控制的统治原则而受到马克思的批判,另一方面由于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而具有现实持存的依据。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资本与知识参与社会生产,却关乎根本地具有不同诠释和现实意义。
30-33

黄宗羲教化思想的哲学基础

摘要:明末清初,黄宗羲面临国破族亡的社会现实,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弊端,扬弃先儒的思想,结合时代特点,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化思想,而追溯其教化思想形成的哲学基础是“理气合一”的本体论依据,“心性合一”的人性论依据,“天下为主,君为客”的社会政治思想基础。
34-37

对雅克·拉康“镜像理论”的批判性解读

摘要:镜像问题是贯穿雅克·拉康哲学的一个关键问题。文章通过分析镜像理论的基本内涵,指出在镜像理论中实际折射出来的一系列相互扣联的问题,即自我、他者、自我的确证和他人的形式问题。正是这一系列问题与镜像理论多层次的结合,丰富和深化着雅克·拉康的精神分析哲学,使之走向镜像与现实的交织。
38-40
学术论坛杂志政治学研究

构建我国农村政治内生态系统

摘要:农村政治内生态系统由静态和动态两部分构成。从静态来看,农村政治系统由农村政治文化系统、农村政治规范系统、农村政治实体系统三大系统构成。其中,农村政治文化是价值系统,是系统的灵魂;农村政治规范是维护系统,是系统的保障;农村政治实体是执行系统,是系统的基础。从动态来看,农村政治系统则表现为农村政治实体通过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要素有机的运行过程。运用系统和整体的方法,构建农村政治内生态系统,整合系统内各种要素功能,完善农村政治治理结构,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运行效能。以形成和谐稳定的农村政治关系。
41-44

政治文化视野下苏南现代化模式的历史演进与未来转型

摘要:政治文化是制度变迁的深层原因,在政治文化视野下考察苏南现代化模式,有利于我们从更深层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心理角度,透视苏南现代化模式演进的政治文化环境,分析苏南现代化模式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根据现代化与政治文化发展的特点,提出苏南现代化模式的未来转型,必须采用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加强民间组织的培育与发展以及提高建立在共同体意识基础上的公民文化素养等策略。
45-48

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分析尼克松首次访华前后中美和解的外交实践

摘要:1971-1972年是中国当代外交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时期。中美和解带动了中国国际战略的转变。也带动了国际格局的变化。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来解释中国的外交决策,难免“水土不服”。文章选取了一个较短时间的历史进行案例研究,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角度来分析尼克松首次访华前后中美和解的外交实践,力图对这段决策历史做出新角度的解释。
49-53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在政治信仰建构中的基础作用

摘要:强化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信仰一直是我党强调和追求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在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给与教育对象成体系的政治思想,形成政治信仰的理论基础;二是帮助教育对象梳理自身的政治观念,寻找到自己思想的阶级归属,进一步寻求到心理和情感的依托。思想政治教育为受教育者指明了政治实践路径,训练了政治实践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还为政治信仰的重构源源不断地提供思想武器。
54-57

论公共行政领域个人信息权的保护

摘要:网络的来临与新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电子卷宗的社会。个人信息权的保护问题日益引人关注。在公共行政领域中,关键的便是要处理好政府信息公开与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特别是协调好公民知情权与个人信息权之间的冲突。同时.针对行政机构在处理个人信息的过程中对信息主体常见的侵权行为.提出对行政机关处理个人信息行为的规则原则以及当事人可以采取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三种行政救济途径。“无法律即无行政”公共行政机关必须在法律的授权范围内来处理个人信息。其行为理应受法律的约束。
58-61
学术论坛杂志社会学研究

法律程序运作中法律情感的潜入、活化及适用

摘要:法律情感在正义指引和自我利益驱使的基础上产生,在法律内外运作中有自身的逻辑,并集中表现在法律程序化的立法、司法、执法各个环节。立法文本中法律情感往往是隐藏在深层结构中的潜入(以《婚姻法》为例);而在司法场域中法律情感通过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得以活化(见杨斌拯救女囚的案例);执法则由于面临广阔社会时空及复杂人性因素而需要适用符合人心的情感(以“禁放令”和“禁酒令”为例)。法律文本诉诸情感的明说、法律适用情感“度”的把握、法律合情性原则的建立,是构建合理合法的法律所必须的。
62-69

社会风险分配失衡的社会资本矫正——以法理型社会资本培育为中心

摘要:社会风险的矫正分配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而社会资本在社会风险矫正分配方面具有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不可替代的优势。从法哲学角度可将社会资本区分为伦理型社会资本和法理型社会资本,伦理型社会资本的弊端决定其式微之必然走向,而法理型社会资本符合法治国家整体和长远利益的需要。法理型社会资本培育既要考虑宏观的基础性制度建构,又要注重微观的自组织发展和正当程序设计,还要考虑主流法律价值的弘扬。
70-74

结构主义视角中的安全要素及风险应对

摘要:由于层出不穷的安全风险,安全正在面临愈益严峻的挑战,对安全的威胁最终可以归咎于人类社会的结构性失衡。社会团结和社会失范理论证明了安全的现实困境,在机械团结过渡到有机团结的过程中。产生了满足非法诉求的社会失范。由于权威性资源和配置性资源的不足,安全保障需要职业安全伦理与公民安全道德的重建。安全的实现属于社会结构中的系统建构,应该构建以安全规范为中心,包括规则与资源、行动、系统、再生产等要素在内的安全系统。当风险的结构转换时,安全结构还必须拥有必要的救济.动员安全行动者合理使用各种安全资源要素,彻底遏制安全风险的源头。
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