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坛杂志社
分享到:

学术论坛杂志

《学术论坛》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8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政治学研究、行政学研究、哲学研究、法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文艺学研究、历史学研究、行政学研究等。
  • 主管单位:广西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广西社会科学院
  • 国际刊号:1004-4434
  • 国内刊号:45-1002/C
  • 出版地方:广西
  • 邮发代号:48-35
  • 创刊时间:1978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63
  • 综合影响因子:0.263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学术论坛 2013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学术论坛杂志哲学研究

守护精神家园: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本土化

摘要: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到来,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共有精神家园受到了严峻挑战。当代中国人精神家园的守护,关键是要呵护文化建设的本土化。当前,中国文化建设的本土化存在着缺失的焦虑与危机,这与含糊理解文化本土化内涵、难以肃清“复古”和“西化”两种极端思维、难以摆脱文化“背反心理”以及盲目提出与“世界接轨”的想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必须立足本土语境,在文化自觉中守护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保持适中的张力,在文化交流中提升文化免疫力。在文化创新中提升文化竞争力,在文化自信中树立文化价值典范。这些实践路径既是呵护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本土化,也是守护当代中国人精神家园所必需的。
1-6

道德文化自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

摘要:道德文化自觉,是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通过在道德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对于时代使命和教化责任的自觉担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浓缩整个社会道德理想、反映全国人民共同心声的价值理念,是当代中华民族道德观念的精髓和标杆。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并充分发挥道德自觉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增强全社会的道德文化自觉,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
7-10
学术论坛杂志马克思主义研究

论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历史演进

摘要: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形成经历了产生、发展与成熟三个历史阶段: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对资本主义的绿色批判等思想寓意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产生;的勤俭建国、绿化祖国等朴素的绿色发展理念、邓小平对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探讨、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不断深化;提出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等思想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走向成熟。
15-18

历史决定论视域下改造世界如何可能——重新检视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

摘要:马克思批判吸收了维柯关于人是历史世界创造者和黑格尔关于历史主体是一个能动的实体的思想,并提出了历史决定论,生产力就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人的生产能力;是人解决自然与社会之间实际矛盾的物质力量。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是一种内在决定论,它在肯定历史规律是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基础上,也肯定了人的实践对世界的改造,从而实现了历史决定论和改造世界的统一。
19-23

关于“阶级”与阶级问题的探讨

摘要:“阶级”一直是我们切分人类社会的理论之“刀”。我国、欧美学界对阶级理论、马克思的阶级理论的争论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阶级”与阶级的“名实”问题、“阶级结构”测量与计算的问题、“阶级”的形态问题、“阶级”的界限问题,等等。我们认为,首先,只要人群分类的条件存在,阶级必然会一直存在下去;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理论的“阶级”也有与时俱进的必要,毕竟它的发生场景主要在欧关,我们不能总是抱着过去那些缺乏实证数据支持的理论自言自语。
24-28

反波多林斯基神话: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范式辩护——兼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愿景

摘要:当代生态经济学指责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波多林斯基问题保持沉默和拒斥态度,认为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在其经济理论中缺乏对生产、劳动和价值等问题的足够生态关注。这种马克思的“生态断裂”的批判并不成立。波多林斯基神话的庸俗机械论和能量还原论将价值等问题脱离其历史和社会语境,强调能量转换的质的性质而非其量的性质。对波多林斯基神话的意识形态迷雾的破除有助于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获得两个更为广阔的生态愿景:一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变换断裂的系统修复;二是基于热力学的能量耗散和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
29-33

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问题前沿研究综述

摘要:重视与加强对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研究在当前犹显重要,它关涉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事业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推动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文章围绕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的信仰状况、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境遇、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根源、解决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教育策略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研究取向这五个方面对学界前沿研究进行了综述和简评。
34-38

关于党的谦虚谨慎优良作风思想探析

摘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从执政党建设尤其是执政党如何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高度,把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提升到全党“务必”保持的党的优良作风高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学习关于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大力弘扬党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优良作风,对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9-42

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启示

摘要: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基本内涵包括经济公正和政治公正。经济公正建立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贫穷的基础之上,坚持反对平均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按照实施两个构想、顾全两个大局的战略步骤。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政治公正建立在推进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前提之上,按照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的推进路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组织路线不动摇,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方向。在当前中国社会公正问题日益突出、甚至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下,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的社会公正思想.应进一步解决好分配问题,实现没有两极分化的共同富裕;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体系.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更加注重社会公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加强软实力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的“火车头”作用。
43-46
学术论坛杂志政治学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内在统一,正确解决了在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课题,创造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当展的伟大范例,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47-50

中国道路的方法论意蕴

摘要:在分析中国道路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着重从哲学视界阐释了中国道路所内含的坚持实践与认识相统一、坚持理论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坚持传统成分与新因素相统一、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坚持发展目标确定性与发展理念创新性相统一、坚持发展目的唯一性与发展手段多样性相统一等方法论意蕴。
51-55

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形态创新路径

摘要: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形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而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保持党的核心利益、人民根本利益、人民现实利益的有机统一;以经典马克思主义作为基础资源,吸纳中华传统智慧、西方进步学说,在实践基础上推陈出新;以法律机制规范、以思想教育引导、以文化娱乐塑造、以媒体和组织推广,构建执政意识形态传播和灌输的立体网络。
56-59

把服务大局作为组织工作科学化的根本遵循

摘要: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是当前和今后组织工作创新发展的根本要求。服务大局是组织工作科学化的根本遵循。在党的组织工作中,必须更加自觉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部署要求,确保政令畅通落到实处;必须更加主动地融入党的中心工作,确保跟紧贴近保证到位;必须更加有效地服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确保尽职尽责作出贡献;必须更加积极地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确保全党满意、人民满意。
60-62

论文化软实力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性、价值性和政治性三者的统一。在文化软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背景之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促进文化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文化价值。其价值主要表现为文化选择与导向,文化传承与融合,文化整合与渗透,以及文化创新与竞争。其文化价值的实现途径主要包括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文化素养,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氛围。
63-66

个人、社群与社会的双重互动——一种关系思维方法论的视角

摘要:个人、社群与社会同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存在。对个人而言,社群与社会是其生活的必要和必需;对社群与社会而言,个人是维持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可见,个人、社群和社会三者处于相互依存、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关系状态中。在词源学考察和辨析基础上,以关系思维的方法论为视角,在两维层面上,三者的关系表现为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在三维层面上,三者的关系表现为个人、社群与社会之间互动。
67-70

基于工程类企业背景下的高管团队成员沟通问题之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工程类企业高管团队建设问题,以该类企业特性为背景进行分析研究.强调高管团队沟通问题的重要性;深入分析影响沟通能力的若干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阐明改善和提高高管团队成员沟通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71-74

社会空间理论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视角和解释框架。人际空间的扩展、精神空间的绵延、教育空间的扩容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空间维度。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分化聚合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建构的重要内容。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建构的内在规律、技术路径和实践目标,对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75-78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各项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为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推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明确的理论指导和思想保证。当前,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必须高举发展的时代主题;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为行动指南;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