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坛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学术论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Academic Forum

  • 45-1002/C 国内刊号
  • 1004-4434 国际刊号
  • 0.6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学术论坛是广西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8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西社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学术论坛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政治学研究、行政学研究、哲学研究、法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文艺学研究、历史学研究、行政学研究

学术论坛 2009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学术论坛杂志哲学研究
对康德道德法则“人性公式”研究的批判性反思1-4

摘要:文章尝试对康德道德法则“人性公式”的有关研究所探讨的重要问题作一些清理和辨析,对克里斯汀·考斯佳、艾伦·伍德等国际权威研究者的观点进行商榷,并试图揭示康德某些独特的理路与运思方式。在康德哲学中,人格中的人性是纯粹实践理性,也就是人通过法则先天规定意志、设定道德目的的能力。在根本上,人首先应当做的是出于对已有的绝对价值—它体现在每个人的人性—的尊重而行动,而不是为了实现某种有待实现的价值而行动,而后者要以前者为限制性条件。把人格中的人性看作目的是指以这种人性为一切经验目的设立的最高依据;康德不否定人应该出于某种目的而行动,也不否定行为应具有某种经验性目的。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建构5-9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建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中心主题,由回答和解决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课题、基本理论和范畴所构成的丰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它的建构初步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基本规律,完全符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它将使我国人民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目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的理解和实践更清晰、更深刻、更主动、更积极,也必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先秦儒家的社会和谐思想及其价值之我见10-13

摘要: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本着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提出和阐述了“仁者爱人”的人际和谐观,“仁政”、“爱民”的政治和谐观,“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和谐观,“中庸之道”的构建社会和谐方法等以“仁”为中心的社会和谐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学术论坛杂志党建研究
新时期以来我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与创新14-17

摘要:文章通过回顾我国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党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我国文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阐述了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理论背景以及我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把握时展脉搏,从战略高度上重视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倡导文化创新精神,探索文化发展有效路径。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最新认识18-22

摘要: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发展问题的最新认识。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它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的基本观点、关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过程的基本原理、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

中国共产党人统筹兼顾方法的传承与发展23-26

摘要: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人建设社会主义的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发展方法论。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了均衡发展的统筹兼顾方法;邓小平继承发展了统筹兼顾思想,把统筹兼顾扬弃为非均衡发展的统筹兼顾方法;则与时俱进地为统筹兼顾增添了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内涵;以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概括提升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统筹兼顾思想,提出了“五个统筹”的理论,并把统筹兼顾确立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强化问责制 推进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刍议27-30

摘要:文章通过对当前阶段我国高校问责制发展情况以及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新要求的分析,阐述强化问责制对于推进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从加强班子建设、规范制度以及建立长效监督机制等方面阐述了增强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措施。

学术论坛杂志政治学研究
社会现实、时代逻辑与深化改革31-34

摘要:当代中国改革的兴起是社会现实内在的不合理性和合理性矛盾运动的结果,当代中国特殊的“时代逻辑”是通过“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时代反思。今日中国,时代的逻辑主题未变,改革大业远未完成,思想解放任重道远,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自觉地遵循时展的客观逻辑,不断解放思想,继续深化改革,在经济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上谋求新的突破,这就是当代中国发展和进步的I必然逻辑。

浅析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35-37

摘要: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我们只有在宣传普及的内容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实现生活化;在宣传普及的形式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实现通俗化;在宣传普及的视野上,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实现全球化;在宣传普及的手段上,把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宣传手段结合起来,实现现代化,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

社会主义发展思想及其当代启示38-43

摘要: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重大的全新课题。对此,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长期的艰辛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是我党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起点和思想源头,回顾社会主义发展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主要内容,分析其当代启示,对于全面完整地理解和把握我党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分歧与一致: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流变与启迪44-49

摘要:作为西方政治社会的两大主流思潮,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博弈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整合与趋同。但是,由于各自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立场的差异,他们各自理论体系中的用意、出发点和立论基础却是不同的,因而在一些基本的观点和政治取向上存在着明显的分歧。梳理其两者的流变轨迹,对于我国的政治发展无疑有着重要的启迪。

资本现代性的冲突与困境50-53

摘要:启蒙现代性把追求人类的理性进步与人类的自由解放等同起来,为资本现代性奠定了合理合法化的“元叙事”。然而,作为一种价值寄托的启蒙现代性方案在转变为经验现实的现代性过程中,却集中表现为韦伯视之为人类注定的命运的现代性冲突与困境。实际上,这种冲突只不过表明资本的升值与人的生存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要解决这一冲突与困境,只有终结资本现代性。

行政思想史视阈下的社会参与—兼议公共行政的取向之争54-58

摘要:公共行政理论在由政治-行政二分、事实-价值二分到决策-执行二分的演进过程中,社会参与也相应由政治决策向行政决策、行政执行等领域推进。公共决策中引入社会参与是以民主等政治价值为依归的,而新公共管理在政策执行中引入社会参与则是为了满足行政活动对效率的需求。这些需求与社会参与具有内在的契合性,这意味着社会参与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达到更高的层次。

“大部制”与中国政府改革论要—兼论中国政府改革应然与实然的价值取向59-62

摘要:文章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切入点,分析了“大部制”改革与中国政府改革的几个核心问题。认为如何看待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存在着阶段论的二元观和嵌入式的一元观两种视角。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政府改革的应然与实然的价值取向。此外,考察中国政府改革的历程可以发现两条主线,一是市场化的价值取向,二是试图通过制度创新寻找一条“新政治道路”。鉴于此,宪政与法治的政府、公开和透明的政府、有效和廉价的政府是当代中国政府改革的应然价值追求,内部协调、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督则构成了当前中国政府改革“实然”行政制度的三个方面。

美国行政管制的“非行政化”及其启示—美国行政法学发展新趋势63-68

摘要:为了走出政治危机和管制疲软的困境,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在行政管制领域发起了一场变革深刻的“运动”:通过实行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政府部门私营化、成立联邦法等方式实现行政管制的“市场化”,以及试图通过社区委托公共行政和发展协商制定规章程序实现行政管制的“社会化”。这反映了美国的行政管制正从原来的“命令—控制”模式向“非行政化”发展。在我国的行政管制的改革过程中,以服务政府理念调整政府职能,尝试运用社会多维力量提供公共服务,吸引公众有效参与行政管制,并且及时地开拓行政管制的行政法研究有助于公共福利的增进。

减少省以下行政层次问题探索69-72

摘要:阐明“入世”促使我国政府职能必须做出重大转变,论证减少政府层级是中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取消“市管县”行政体制和取消乡镇政府建制的若干改革思路。

两岸合作突出重围—两岸同胞共同确保中华民族在东海、南海的海域和海权73-77

摘要:清王朝衰败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是制海权的彻底丧失。追溯清政府制海权彻底丧失的重要历史原因之一,便是我们已经拥有了控制海洋的实力,但却未有建构海权的意识。清王朝遭遇的各列强国家的利益均沾和割地赔款,给中华民族留下了被割裂,以及与邻国无穷尽的东海和南海纷争。与此同时,在没有国际法话语权的境况下,我们还面临充满战争危机的领土变更原则的威胁。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而两岸真诚合作,便是以和平方式突出世界盛行的“丛林法则”重围的最佳方式。

人类对和平的永恒追求78-82

摘要:战争与和平对立统一、相互交织构成了人类生活的主题,也因其与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休戚相关,成为古今中外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一体两面价值体的战争因其巨大的暴烈性和破坏性而成为人类追求和平的驱动力。古往今来,人们渴望和平,并以不同形式展开了对和平的追求。和平要比战争晚熟的特点使人类追求和平的道路充满坎坷和艰辛。21世纪维护和平防止战争仍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