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坛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学术论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Academic Forum

  • 45-1002/C 国内刊号
  • 1004-4434 国际刊号
  • 0.6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学术论坛是广西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8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西社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学术论坛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政治学研究、行政学研究、哲学研究、法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文艺学研究、历史学研究、行政学研究

学术论坛 2009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学术论坛杂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域中的旗帜、道路与理论体系1-4

摘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立的、切合我国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这个理论体系是一个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系统科学的科学理论体系。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要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研究。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5-8

摘要:社会公平正义体现着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追求的崇高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反映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要求。要紧密结合中国发展实际,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公平正义具体体现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各项活动的起点、机会、过程和结果之中。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9-11

摘要: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而不懈奋斗。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干了“三件大事”,从而创造了中国现代化的前提奈件,决定了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创新了中国现代化的建设机制,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和理念,对中国现代化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思考与对策12-14

摘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可从四大现实进路出发:教育宣传、社会示范、基地普及、制度保障。这四种路径是一个有机整体,从“知行合一”的进程出发有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同时,我们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价值观的全球化与价值观的民族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等三大关系,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方向性和时代性。

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机理及实现途径15-18

摘要: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哲学依据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和工作路线。通过对当前限制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因素分析,提出了实现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机制与途径。即在利益表达机制上,保障公民的政治参与权,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在公平机制上,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和通过法治平等保护市场主体;在利益协调机制上,完善利益分配体制,遏制“特殊利益集团”;在社会保障制度上,逐步拓展资金来源渠道,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关于近年来“以人为本”的研究综述19-23

摘要:自从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这个概念以来,“以人为本”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学术界主要从“以人为本”提出的缘由、“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以人为本”提出的现实意义以及“以人为本”的实现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为了全面系统地了解当前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有必要对其进行一番梳理,以进一步推动学术界对“以人为本”的深入研究。

学术论坛杂志哲学研究
论人类的技术化过程24-27

摘要:人类的技术化虽然受到西方人文主义学者的拒斥,但它却是一个客观事实。逻辑上,从广义的技术视野,人类的技术化是人与其创造的技术世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人的技术进化与异化并存。历史地来看。人与技术相伴而生,共同发展。与技术发展史上的技艺技术、机器技术、信息技术三个阶段相对应,人类也相继经历了匠人、工人、信息人三种不同的技术化形态。

生态学的后现代意蕴28-31

摘要:生态学作为一门处在自然科学边缘的学科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意蕴。生态学被看作是建设性后现代科学的代表。生态学思想的有机整体论对机械还原论的超越、关系本体论对实体论的超越以及它具有的科学的“返魅”特征都是其后现代意蕴的重要体现。

试论未来主义孝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新说32-36

摘要:我们对后代应该担负什么样的道德责任?山穷水尽气浊是三不孝,国民素质低下惟此惟大。孝道不应只对前辈,更应对后辈。还我清山绿水,还我天朗气清,只有强国强种,才能立于强国之林。

传统伦理与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文化37-41

摘要: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建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价值体系的有机土壤之一,虽然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存在着科学与理性精神的缺失、法治传统的缺位、公共伦理原则的缺乏等理论缺陷,但其伦理原则中体现的自强不息精神、和谐发展思想、和平发展思想、注重人格道德修养等内容完全可以实现理性的现代转换,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的有机内容。

学术论坛杂志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历史重心的时空转换42-47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重心不仅是时间上继往开来的延续,而且是地域空间上自西向东、由欧洲向全世界相次开展而广泛传播与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时空转换迄今大致已经历了欧洲阶段、苏联阶段和中国阶段,正向世界历史的纵深展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时空转换在时间上有重叠。在空间上有交叉,呈现一种错综复杂的时空结构和立体形态。

思维方式及其当代意义48-51

摘要:思维方式经历了由萌芽到形成再到进一步运用和发展的过程。思维方式包括实事求是思维方式、“两次飞跃”思维方式、矛盾分析思维方式、群众路线思维方式、独立自主思维方式等主要内容和宏观战略性、唯实性、实践性、辩证性、预见性、创造性、人民性等重要特征。坚持思雏方式有利于人们遵循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的原则和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

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学习的社会建设理论52-56

摘要: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以邓小平的社会建设理论为指南,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社会建设理论。他认为,社会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是有利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改善民生;社会建设的目标是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社会建设的手段是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机制,具体包括社会发展机制、社会稳定机制、社会流动机制、社情民意反映机制、收入调节机制和社会共识机制。

学术论坛杂志政治学研究
构建服务型政府对执行机制的要求及其优化路径57-60

摘要:政府执行机制是指政府履行其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行为与过程。与传统管制型政府管理模式下政府决策执行不分、重视命令行政的执行机制不同,新时期的政府执行机制体现了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新要求。服务型政府执行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服务协同供应制、政府服务集中办理制和政府服务绩效评估制。服务型政府执行机制的优化可以从推动公共服务多样化、倡导公共服务市场化和强化公共服务责任制几个方面努力。

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与跨国倡议网络——以世界基督教协进会为个案61-64

摘要:网络分析日益为国际政治研究所重视,并发展出“跨国倡议网络”的研究进路。文章以世界基督教协进会为个案,结合社会网络分析,对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在当前国际社会网中的运作模式进行初步的探讨。倡议网络网首先是个动态的网络:作为整体网络的存在和作为局部网的存在。前者涉及自我网络化,后者是他们嵌入国际社会网络,联合其他国际行为体,对行为对象施加影响的过程。其参与方式更多表现为杠杆模式。

区域政府间合作的理论基础分析65-68

摘要:加强区域政府间合作,克服政府间恶性竞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是众多学科关注的热点问题。行政管理学中政府间关系理论、区域经济学中的政府干预理论、国际贸易原理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公共经济学中关于公共物品供给低效率的模型化分析以及系统理论、相互依赖理论、协同理论等为区域政府间合作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行政伦理视域下的自由裁量权研究69-71

摘要: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成为现代公共行政发展的显著特征和重要趋势。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把“双刃剑”,我们既要看到其伦理价值,也要看到其滥用带来的不良后果,并对其进行伦理控制。

“非利益性社会矛盾”:一种可能的解释和思路72-76

摘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界定“非利益性社会矛盾”的内涵,厘清非利益性社会矛盾与利益性社会矛盾的关系,有利于人们在新的概念体系中对社会矛盾的认识更加全面、系统和准确,并为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统筹各项具体工作的指导思想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