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坛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学术论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Academic Forum

  • 45-1002/C 国内刊号
  • 1004-4434 国际刊号
  • 0.6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学术论坛是广西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8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西社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学术论坛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政治学研究、行政学研究、哲学研究、法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文艺学研究、历史学研究、行政学研究

学术论坛 2008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学术论坛杂志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研究:“解读”,还是“解构”——中国马克思学研究中的一个“反思”课题1-4

摘要:企图从理论上解构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学”学者的一个重要研究目的,也是西方马克思学的一个学术主旨。开创中国马克思学的方法论前提是“解读”而非“解构”。回到马克思,建构中国马克思学,必须对意识形态问题与科学问题有清醒的意识,自觉建构中国马克思学的方法论体系,实现马克思“文本解读”和“时代解读”的结合,同时还要积极借鉴西方马克思学中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文化生产力: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丰富与发展5-8

摘要:发展文化生产力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生产力是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发展的逻辑必然,深入研究文化生产力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列宁晚年的体制创新及其启示9-12

摘要:体制创新是列宁领导下的苏俄社会主义的突出特色和鲜明主题。列宁晚年的体制创新既有急迫的现实动因,又有深刻的理论反思和重大的理论突破,既全面系统,又深刻具体,从而形成一个严整的理论体系和富于操作性的实践框架。列宁创新体制的探索与尝试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创新具有诸多重要的启示。

对台港澳侨工作理论政策的新贡献--统一战线思想研究系列之五13-16

摘要:文章认为,同志高度重视台港澳侨工作,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实际,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和工作思路。既体现了党的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有许多独特的建树和创新。

学术论坛杂志哲学研究
论体制转型与人的转型17-21

摘要:文章论述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根本是人的转型。把人的全面发展摆在首要地位,造就具有时代自主精神的人,这是改革和市场经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又是新旧体制转换得以成功的根本标志。从这样的高度去认识和把握人的问题,才能真正理解“以人为本”的重要意义,从而才能找到进一步推进改革的深层次动力。

“立象尽意”与中国哲学的言说传统22-25

摘要:“言不尽意”说起于对“圣人之意”传述可能性的忧虑。从这一认识出发,儒道两家都提出了自己“尽意”的方式。《易传》倡导“立象以尽意”,使“象”这一与汉语言文字特性有着密切关联的表意形式成为中国古典思想的核心言说方式。“象”所以能“尽意”,在于其消解了言的形式化和规范性倾向,体现出意的灵活性和生生之趣,因而与圣人之意相融汇。这与西方哲学的概念思辨传统有着本质的区别,理解这一传统对我们领会古典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维护政府信用 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26-30

摘要: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等领域失信现象屡屡发生,有损于政府公信力,究其原因,往往与政府信用缺失有关。现阶段,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和谐社会,各级政府要搞准其职能定位,坚持依法行政,在全社会培育法律信仰,弘扬法治精神,加强政府诚信制度建设,维护政府信用,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

30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研究31-34

摘要:经过三十年的研究,国内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理解虽然形式各异,但共持着一个共同的基本框架,即都承认它是辩证的决定论,只是不同的学者对这“辩证性质”的具体内涵的理解有所不同。我们今后的研究,应该继续在这一正确的框架之内进行。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继续将问题大而化之,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对具体层面和微观机制的探究上。

深层生态学的政治智慧35-37

摘要:深层生态学既是一种新兴的绿色的意识形态,它同时又是一种积极的从社会制度与价值观念的变革出发的实践运动。在深层生态实践运动中它将生态学的原则深入到政治范畴,主张“生态中心主义”立场,反对作为西方道德和政治基石的“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以非暴力手段改良传统政治观。深层生态学的经济观主要体现在以“生态承受力”来取代传统的经济增长,其取向是后现代主义的。并且深层生态学的政治行动以个体精神的“内在变革”为社会、政治制度变革的前提。

人工自然视野下的和谐社会审视38-42

摘要: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可以归结为人工自然与和谐社会的关系问题。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人工自然不仅是利益的载体,也是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载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人与人工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四大关系”。这“四大关系”所在领域内的“四大和谐”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和谐的全息性使得“四大和谐”成为可能。从“三大关系”到“四大关系”、从“三大和谐”到“四大和谐”,既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在人工自然演化过程中调节人工自然,进而调节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以及调节人类社会的利益格局,是通往和谐社会的可能路径。

论价值观的基本特性及其教育要求43-47

摘要:全面把握价值观的基本特性是有效开展价值观教育的前提。价值观依赖并反映社会存在的特性要求价值观教育要寻找教育对象的“利益认同点”,价值观的相对独立性要求价值观教育要体现层次性和递进性,价值观后天形成的特性要求重视教育的作用,教育要与社会生活接轨,价值观的自我调节性要求尊重和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价值观对行为的导向性要求培养教育对象的价值自觉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价值观的超知识性要求重视非理性因素,尤其是情感因素的作用。

试析黑格尔的实践观48-51

摘要:黑格尔的实践观提出了劳动是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的思想,指出了实践具有目的性、中介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特征,并把理论同实践统一起来阐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观点,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养料。但他的实践观带有浓重的神秘与唯心主义的色彩,这是它的根本缺陷。

学术论坛杂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性透析52-55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列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创新,从理论来源上体现了其整体性;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战略思想不是互相孤立的理论,它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一脉相承的,从内容上体现了其整体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践、开放的,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历史长河中每一理论创新都属于理论体系的一部分,从发展上体现了整体性的特征。

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现代化史上的特殊地位56-60

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现代化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特殊会议,它完成了多重重要历史使命:成就和引领了中国现代化史上一次深刻而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从而实现了历史的重大转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开辟创造了前提条件;准确地把握了中国现代化的特殊发展规律,正确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历史上长期未彻底解决的关键问题--改革与开放的关系问题,从而找到了发展中国现代化唯一正确的出路,大大推进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遵循历史发展逻辑,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形成确立了正确的坐标,保证了中国现代化持续稳定地发展,从而创造了中国现代化史上一个伟大的壮举,在中国现代化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深刻认识执政理念转变对推进30年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61-64

摘要:30年改革发展的历程,同时也是执政理念逐步转变的历程,总结改革发展30年的经验,首先应当总结党实现执政理念转变的经验。当前,进一步推进执政理念的转变,必须结合改革逐步深化的需要,在执政理念转变的广度与深度上不断拓宽与细化;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执政理念的新转变;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审视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理念的创新。

论新一轮解放思想的问题境遇和路径选择65-68

摘要:新一轮解放思想是中国社会变革深入展开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当前中国问题的理论枢纽。新一轮解放思想的路径选择要求我们要开拓创新、以人为本,紧紧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展开,不能将共同富裕的公平观偷换成小农经济的均贫富,它的价值取向是达到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学术论坛杂志政治学研究
上海合作组织未来发展需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69-72

摘要:上海合作组织经过六年多的不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中有重大影响的地区性合作组织,同时该组织也面临诸多挑战。该组织在未来如要获得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必须着力解决好该组织今后的发展重心、发挥好中、俄两大国的积极作用、突出“非政治化”、慎重吸纳新成员、协调好角色冲突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近20年来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述评73-77

摘要:文章探讨了中华民族凝聚力课题研究兴起的背景与国内外研究概况。且以历史方式与逻辑方式、时序与研究内容相结合作为划分研究发展阶段的依据,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987年3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一种巨大而顽强的民族凝聚力”论题的提出到1994年1月宁夏“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探索”研讨会为第一阶段;再到2002年9月“‘文化纽带’重要论述”北京研讨会为第二阶段;此后至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马英九上台与“胡吴会”为第三阶段。文章阐述了各阶段的特点与主要学术成果,揭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思路与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