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坛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学术论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Academic Forum

  • 45-1002/C 国内刊号
  • 1004-4434 国际刊号
  • 0.6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学术论坛是广西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8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西社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学术论坛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政治学研究、行政学研究、哲学研究、法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文艺学研究、历史学研究、行政学研究

学术论坛 2008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学术论坛杂志哲学研究
中国近代功利思想的现代性转化1-4

摘要:中国近代功利思想的转型开始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救亡”和“启蒙”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功利思想的转变承担着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责任。这个现代转型从晚清就开始了,到时期到了高潮。在西方现代国家观念的影响下,传统的“天下观”瓦解,在此基础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其一,先验之天没落,人们开始立足于经验世界思考问题。其二。自然人性论取代了性善论,颠覆了原本的“善恶观”,“情”“欲”“私”有了合法的地位。其三,在合理利己主义的影响下。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义”和普通百姓的“私利”的冲突变得缓和,“利义”有了融合的可能性。经过这三个方面的转变,近代功利思想开始区别于传统文化中的功利成分,有了其现代的架构。

西方正义概念的多维透视5-8

摘要:正义概念是政治合法性的理论基点,也是西方伦理学探索的永恒主题。西方的正义观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西方文化的发展不断改变形态。为了更完整地理解西方的正义思想,文章主要从德性、神性、理性的角度对正义的内涵进行了多维的解读。

王道政治境域下的融合-董仲舒对儒学的法家化改造9-12

摘要:董仲舒是以法家改造儒学,还是以儒学改造法家,关系到对儒学基本性质的认定。文章以为,儒学实现同政权的有机结合,成为国家意识形态,是以确认皇权的独尊为前提的。既然如此,董仲舒当然是以法家的精神改造儒学,而不是什么将先秦原典儒学的基本精神,移植到法家政刑体制内,进行了“转化性的创造”,使之成为这一体制的灵魂和基石。

马克思视域中的“人的生产”概念——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13-17

摘要:马克思视域中的“人的生产”概念是马克思考察“人的本质”问题的必然结论。人的生产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规定性和生活方式,是整个人类的社会全面生产。这种社会全面生产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统一、人的各种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的统一、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正确认识马克思哲学意义上的“人的生产”概念形成的思想轨迹及其深层次内涵,有助于澄清一些概念上的片面的甚至错误的认识,也有助于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学术论坛杂志政治学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探微18-21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阶级社会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其必然具有自身的规律性。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该研究运用系统论的基本观点,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运行阶段、要素关系为视角,从时间雏度(纵向)和空间维度(横向)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体系作初步的探索。

政治机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创新22-26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包含诸多政治价值的复杂系统工程。从政治哲学的视阚来看,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政治机制的价值支撑,也必将推动政治机制的价值创新。从价值实现到整合,再到价值创新,是政治机制价值创新的逻辑之路,也是政治机制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性之路。

中国能源安全的俄罗斯、中亚因素27-30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尤其是石油安全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从能源安全上考虑,来源地应该分散化、多元化。为此,中国应开辟俄罗斯、中亚新的能源供应地,通过加强与俄罗斯、中亚能源合作保证中国未来能源安全。

论十七大对我党反腐倡廉理论的新贡献31-34

摘要: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对科学发展观及反腐倡廉等方面作了系统而精辟的论述,报告提出的“反腐倡廉建设”和三个“更加注重”等新观点,既是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出适应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反腐倡廉新思路,又是对我党反腐倡廉理论的新贡献。

邓小平行政人格观比较研究35-39

摘要:权力民授是、邓小平行政人格观形成和发展的逻辑起点,党性和个性的统一则是他们关于理想行政人格的价值诉求。由于两代伟人所面对的历史任务的区别,他们对行政人格特质要求也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具体的行政人格塑造途径上,强调思想改造的作用,而邓小平更重视制度的功能。

论葛兰西的列宁主义观——文化领导权的视角40-43

摘要:列宁主义诞生以来,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列宁主义观,葛兰西的列宁主义观是一个典型代表。葛兰西列宁主义观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现实依据和主观条件。葛兰西列宁主义观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对列宁主义指导下十月革命的认识上;对列宁主义领导权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即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形成上。葛兰西列宁主义观具有极其重要的当代价值。

学术论坛杂志公共管理研究
论提高领导者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44-49

摘要:当前,公共突发性事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的损害,对和谐社会的建设造成的破坏越来越严重,能否积极有效地应对公共突发事件,领导干部的应急能力及其发挥十分重要,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分析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领导干部的能力结构和要求,探索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村民自治中的民主路径选择及运行机制构建50-53

摘要:文章以民主属性为分析起点,系统探讨村民自治制度实施过程中的背离现象及其规范机制。《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选择了以直接民主为主、以代议民主为辅的具有协商民主性质的民主路径,并设计了“四个民主”作为民主运行机制,但在制度实施过程中,产生了偏向代议民主路径的背离现象。要规制这一现象,必须在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对村民自治的运行机制进行合乎农村社会环境的改革。

作用与局限: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大众传媒59-63

摘要:政策制定是一个由诸环节构成的动态过程。大众传媒在议程设置阶段的功能是呈现问题、制造舆论,在政策规划阶段表现为政策方案的优化和纠错功能,在政策合法化阶段则主要提高政策知晓度、增强政策认同感。大众传媒在我国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局限表现为“公共性”之匮乏。

大部制的组织理论基础论析64-68

摘要:大部制就是通过对组织的职能领域进行扩展性的重新界定,对组织结构进行合并整合的组织结构体制。公共组织的生态环境对其结构有深刻影响,催动大部制改革的环境分为必要性环境与可能性环境因素。分工与协调是组织理论基于结构视角的两个基本分析维度或日组织结构设计的两个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组织结构重组之后,其运行的主要困境便是不同结构之间的协调与整合问题。大部之间的协调主要体现为部内协调与部际协调两个方面。

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方公共政策创新69-73

摘要:实行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要求相关地方政府进行公共政策转型和创新。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方公共政策在制度基础、政策内容、政策工具、政策评估、区域利益协调机制等方面存在着缺失或局限。广西等相关地方政府必须处理好合作机构设置、合作范围、政策工具与重点领域转型以及政策评价和调整机制等关键问题,才可能使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参与各方得到切实的利益增进,进而促进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广泛而深入地发展。

学术论坛杂志法学研究
人体器官移植的物权法解读74-79

摘要:物权法留给人们在其框架中探讨人体器官移植问题的余地。供体权利人同意器官移植之后,器官脱离供体之前,拟摘取之器官存有双重法律属性:其一为人格权之保护对象;其二为器官移植合同的标的物。后一属性强于前一属性。器官脱离供体之后到植入受体之前,仅具物的属性。器官植入受体之后,该器官只属于受体人格权的保护对象,不再具有物的属性。作为物而存在的人体器官属于动产、限制流通物、特定物。物权法的总则、所有权、占有三部分的相关条文可以适用于人体器官移植行为。

论我国动产担保物权公示方法之改造与完善80-85

摘要:传统动产担保物权以占有为其公示方法,然而,占有剥夺了担保人在担保期间对担保动产的使用、收益;而根据担保物权之价值权特性,担保物权人也不得对担保物进行使用、收益。因此,移转占有的公示方法不利于物尽其用,故应当改革传统公示制度。以登记作为动产担保物权之公示方法更能够体现物的利用效率,电子化登记系统的出现,克服了传统文本登记的缺陷,使动产担保物权变动登记成为可能。而动产担保物权电子化登记系统的建立则要求改变过去多头执政的现象,统一登记机关,这是实现动产担保交易高效率、低成本的关键之所在。

司法解释扩权背后的概念偷换86-91

摘要:目前我国宪法解释权以及统一法律解释权处于一种权力真空状态,于是人们希望最高人民法院能填补这一权力空白。然而根据我国宪法所规范的国家权力结构,最高人民法院是无力承担起这一重任的。最高人民法院只能统一各级法院的审判解释。司法解释扩权论将两个概念予以了偷换:一是将“统一司法解释”偷换成了“统一法律解释”;二是将“最高人民法院是统一司法解释主体”偷换成了“最高人民法院是统一法律解释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