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学术交流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Academic Exchange

  • 23-1048/C 国内刊号
  • 1000-8284 国际刊号
  • 0.5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学术交流是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学术交流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法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西部大开发研究、企业改革探索、经济研究、社会学研究、社会调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学术交流 2015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学术交流杂志中国哲学研究
论王阳明致良知说对佛禅的吸收和利用5-10

摘要:王阳明致良知说曾受到明人陈建"援儒入佛"的批判,认为其说带有强烈的佛禅色彩。事实上,阳明本人并不否认二者间的联系。在阐释致良知这一学说时,阳明对佛禅的吸收和利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理论建构的过程中,阳明融汇佛禅话语,并对禅宗的思辨方法有所吸收;二是在致良知的具体方法上,阳明兼采禅宗南、北两系的修行方式,合顿悟渐修为一体。不难看出,阳明利用佛禅的情况是颇为复杂的,不可一概而论。

方东美论道家宇宙观11-16

摘要:方东美赞同道家宇宙观万物有生论的主张,认为宇宙万物为普遍生命流行的境界,一切现象里面都蕴藏着生意,而非机械物质的场合,"道为‘天下母’",将生命之性赋予万物之中。方东美指出,道家"去其障,致其虚"指的是宇宙为冲虚中和系统,物质上有限而功用无穷,此"体"有限而"用"却无限。宇宙里的普遍生命迁化不已、流衍无穷,挟其善性以贯注于人类,人类修正业以辅相天与之善,使恢宏扩大,生化成纯。道家宇宙创生论表现为"丰盈外溢"状态,方东美此"流出理论"等同于他后来阐释的泛神论观点。

论美国汉学界对《论语》中“仁”的哲学诠释17-21

摘要:"仁"是儒家经典《论语》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对它的研究构成了美国汉学研究的重要部分。1972年,美国哲学家芬格莱特率先以否定内在和心理特征的立场开辟了当代美国"仁"学乃至孔子研究的新范式。随后,史华慈对芬格莱特的研究提出批判,将"仁"作为一个心理概念进行了系统表述,郝大维和安乐哲则从"人性"角度将"仁"定义为既关涉内在又关涉外在的整体概念。他们的研究展现了美国汉学界对孔子之"仁"研究的基本画卷。

学术交流杂志外国哲学研究
休谟的因果投射论内涵辨析22-26

摘要:休谟对因果关系的某些解释被看作是一种投射理论。人们发现,这种投射理论违背休谟的意义理论,很难与其怀疑主义立场相容。然而,休谟哲学中呈现出的"意义张力"问题以及对这一问题的澄清,为我们重新界定因果投射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投射理论是休谟在坚持因果怀疑论的基础上,对我们何以会持有因果必然性信念的一个理论说明,这一说明有助于理解日常语言为何会以直接指称的方式来谈论因果必然性,并因此折射出一种因果实在论的视角。借助于投射理论,休谟一方面在坚持其怀疑论的同时,说明了因果信念的本质;另一方面也为日常语言的合法性地位提供了辩护。

基于“社会效用”的道德原则证明——兼论休谟对康德道德学原理的影响27-31

摘要:大卫·休谟作为英国经验论哲学的重要代表,其道德学原理是西方道德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派别。从经验论立场出发,休谟完成了对道德原则的证明。这一证明具有以下三个要点:其一是把"公共效用"作为道德之所以存在的根据。其二是把"公共效用"的道德价值追溯到了人类的情感和感受性之中。前者可以看做是休谟提出的客观性道德原则,后者则是主观性道德原则。其三,休谟对道德原则的证明采用了经验论的观察和实验方法,而拒斥了抽象的逻辑演绎方法。休谟上述对道德原则的证明,为康德的理性主义道德学原理提供了反面的批判"靶子",正是在对休谟道德学原理的批判和反驳中,康德确立了理性主义的道德学原理。

霍耐特与泰勒承认理论之比较32-36

摘要:承认概念在黑格尔那里得以全面阐释,在对黑格尔承认理论的研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当属德国社会理论家霍耐特的社会承认理论和加拿大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泰勒的文化承认理论,两者的理论在出场语境、理论来源、理论视角、理论底蕴、理论特征等方面具有共同之处,但由于致思理路、理论诉求、理论特色及理论目标的不同,两者理论又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分析和比较两者理论的异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承认理论的发展及意义,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坚定"三个自信"、健全和构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规范社会道德秩序、实现中国梦等具有重要启示。

以文化哲学确立制度的价值标准37-42

摘要:按照文化哲学的观点,制度是文化的最小单位。从文化的功能、结构和价值上都可以证明这一立场。因此制度建设不仅是一种技术性行为,也是文化自身的生成和发展。制度建设的价值基础在于制度体现着文化的整体功能,即推进人的自由。而制度的优劣则体现在制度的结构是否能够有效地完成其宪纲,满足人的文化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度的文化价值体现出三个方面,即:制度对制度成员共同的某种具体需求的满足;制度对其成员需求满足的分配;制度如何通过综合取舍来满足人的整体文化需求。对这三方面的价值衡量可以被概括为制度的效率、公平和包容。这可以成为对制度进行衡量和比较的三个价值标准,也就是我们从制度单位引发的文化价值标准。

生存美学:庄子与福柯的相遇43-48

摘要:"关怀自身的艺术"是福柯晚年生存美学思想的核心命题,这一思想立足西方古典传统,折射出西方现当代哲学对实践智慧的关注,是生存美学西方传统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而作为中国艺术精神奠基人之一的庄子,其思想最能体现"关怀自身的生存艺术"的生存美学精神。庄子思想与福柯生存美学思想的跨时空"对话",对于理解生存美学的精神要素、促进当下生存美学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学术交流杂志政治学研究
试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制度属性和价值模式49-52

摘要:伴随着知识的广泛传播和理论的不断演化,发端于西方的国家治理理论逐渐进入中国语境,在中国这块特殊土壤上不断被改造。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具有丰富中国元素的理论范畴,亟需理论界对其进行宏观性的分析。从内涵、本质特性、政治属性、价值体系支撑等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理论命题,可得出以下结论:核心要义上要把握它的制度本质和政治属性;建构路径上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方向指引上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乡村社会中的国家二重性与国家权力建构53-57

摘要:农村改革三十年以来,国家以实体性和象征性两种路径进入乡村社会所产生的差距形成了农民观念中的国家二重性。一方面,国家立足于协调社会群体利益关系,回应乡村社会公共诉求,向农村进行了密集的公共政策输入;另一方面,近年来旨在促进公平、改善民生的社会政策相继出台,更是反映了以农民利益为根本的国家政策取向,在乡村社会建构出了道德化的国家观念。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委托关系下的行政监控和激励机制,成为了国家权力地方化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变量,使国家权力在向乡村下沉的过程中变形和消解。乡村社会性权力的个体化存在状态,使其既无法有效制约地方权力又无法呼应国家。个体农民对国家的结构性依附使其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强化国家的道德形象,道德化国家与实体性国家进一步分化。国家二重性反映的是国家政策、制度与规则无法有效进入乡村社会的治理现实。乡村社会的依法行政、依法治理是降低国家权力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的有效途径。建构一个以农民为主体,国家与社会有效分工与协作的乡村治理体系将是建立现代国家体系、实现农村善治的基本问题。

群众路线发展的五个转变58-61

摘要:群众路线是正确的思想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党已经从革命党转变成执掌国家政权的执政党,这一角色的转变要求并诠释着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展变化:群众路线的主体培育由强化军政素质向突出服务意识转变,群众路线的客体定位由群体取向向个体取向转变,群众路线的执行机制由思想教育向制度约束转变,群众路线的沟通机制由单一渠道向多元渠道转变,群众路线的价值诉求由夺取革命胜利向共创美好未来转变。

珍爱和平:保护抗战遗址与中外合作研究62-65

摘要:德国重视纪念碑文化建设表明战后德国政府勇于对纳粹罪行承担"永久责任"。同为二战策源地的日本,却与德国有着天壤之别:篡改历史、淡化侵略、参拜靖国神社、企图重新武装自卫队,给世界和平和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威胁。这就提醒我们,珍爱和平,中国必须保护好抗战遗址,保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铁证,将历史刻进民族记忆。鉴于中国对二战的巨大贡献为西方社会所忽略,甚至不被西方社会所承认,应创新二战史的研究方式方法,通过拓展学术研究视阈、丰富学术研究史料、搭建中外学术合作平台,共享学术研究成果,进而彰显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中流砥柱的作用,彰显中华民族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巨大贡献。

学术交流杂志法学研究
司法改革中的社会资本重建66-71

摘要:司法公信对社会资本具有重要的培育与导向功能,当下的司法改革负有重建社会资本,为法治建设提供内在支撑的重要使命。由于体制性的原因,司法功能定位的偏差导致司法公信式微,社会信任下降,社会资本处于贫乏状态,对法治秩序的生成产生了负向影响。目前的司法改革重点在于凸显司法的社会功能、弱化司法的政治维稳功能并扩大社会参与,完善司法体制,以此塑造司法公信,推进社会资本的重建,为法治建设提供内在动力。

法治社会中共同体自治的边界72-76

摘要:法治社会在突出法律在国家治理中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强调共同体自治的意义。共同体自治意味着根据规则自主管理内部事务,所涉及的最重要问题即为共同体与国家规制之间的关系。共同体自治有其合理性与正当性,但不可能完全脱离国家的规制。国家权力对共同体内部事务的介入与规制有其必要性与局限性,因此,需要注重其介入的合理尺度与形式,实现国家规制与共同体自治的有机结合,达致对社会的有效治理。

论党委决策法制化77-82

摘要:党委决策居于我国决策制度链条的顶端,是目前我国最重要的决策形式。为确保党委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合法性,确保党委决策对国家和社会管理的正确指导,减少党委决策的失误,必须使党委决策的有关重要环节、步骤、体制和程序规范化、制度化。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党委依法决策机制。未来,要加快制定《党委重大决策程序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为党委依法决策提供依据。重点是建立健全决策体制,规范决策程序。

党内法规体系建设的法治路径83-87

摘要:党内法规体系建设是规范党内权力制度化、规范化的根本举措,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党内法规存在着内容庞杂、体系分散、板块不全等问题,同时,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之间存在高度契合点,在国家治理方面可以实现良好的相互补充。因此,需要从法学视角去探寻党的建设中的法治规律,即以宪法思维作为总体指导思想,在制度设计中保持与其他法律规范内容上的协调和党内法规内部的协调,确保体系的完备和执行力,以权利义务为内容,兼顾党内法规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制定程序上的科学性,用备案等制度完善法规制定程序,寻找党内法律与国家法律的契合之处,加强党内法规的硬性约束力。

论罪刑法定原则的存在与坚持88-92

摘要:基于刑事法治建设的需要,我们必须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存在论。我国刑法第三条虽然在表述方式上有待商榷,但其实质是确立了中国特色的罪刑法定原则,不可轻易在理论和实践中否定其存在。在当前正在建设而不是已经形成"法治中国"的语境下,罪刑法定的贯彻和实现面对着一个人治传统与法治理想并存、社会剧变与成文法主义同在的外部环境;实现刑事法治,必须坚持以形式合理性为基础的罪刑法定原则,同时兼顾罪刑法定原则在实质合理性层面的要求。刑事司法是罪刑法定实现的关键环节,在司法实践中,司法权应该受到罪刑法定原则的约束与限制,根本的要求是刑事司法遵循立法,同时反对刑事司法为追寻实质合理性而突破立法。刑事司法对刑法文本的解释和适用,应统筹考虑客观主义立场和形式解释方法,恪守最大灵活解释原则,不应容忍超出刑法文本的解释。

共同犯罪的着手实行与既遂认定93-97

摘要:共同犯罪理论,在刑法学研究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刑法理论中犯罪实行行为的着手与既遂研究同共同犯罪中各行为人的实行行为研究存在着较大的联系,研究共犯中正犯实行行为的着手与既遂需要充分借鉴犯罪实行行为理论。共同犯罪中正犯实行行为是共同犯罪刑法理论中的要点,通过分析单独犯罪实行行为的着手与既遂标准,进而研究正犯实行行为的判断标准、着手与既遂的理论,完成对共同犯罪人的犯罪认定,并且利用较为科学的认定标准确定着手时间,结合构成要件理论认定共同犯罪人的罪行,对现今发生的一些危害社会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共同犯罪行为进行定罪量刑,对于共同犯罪理论发展及定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发生的多起重大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也体现了共同犯罪实行行为定罪理论研究的迫切性。暴力恐怖袭击案件,由于是组织性的共同犯罪案件,对其认定必须谨慎合理,并可以在犯罪认定方面严格认定要件,发挥刑事法律的威慑作用,以达到惩治犯罪分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