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学术交流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Academic Exchange

  • 23-1048/C 国内刊号
  • 1000-8284 国际刊号
  • 0.5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学术交流是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学术交流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法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西部大开发研究、企业改革探索、经济研究、社会学研究、社会调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学术交流 2011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学术交流杂志学书记“七一”讲话专栏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本问题的理论思考1-4

摘要: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党和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于"道路"和"理论",党的十七大报告已经做出阐述;而作为"制度"则是首次明确提出,全面科学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重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外在表现和制度保障;需要在改革开放和不断借鉴其他各国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中不断完善。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坚持“四观”5-8

摘要: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在新形势下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不断夯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基础;必须始终坚持相信和依靠人民的群众观,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必须始终坚持代表人民的权力观,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政策观,作决策、定政策,自觉地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者。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农业的生态批判理论及其意义9-13

摘要: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批判理论中,对资本主义农业的生态批判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指出了资本原始积累对农业的破坏,分析了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掠夺式的耕作对土壤肥力的损耗,揭示了城乡对立导致新陈代谢"断裂"的事实,辨析了资本理性与生态理性的矛盾,昭示了生态农业思想。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农业的生态批判理论,对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资本论》中生态思想的逻辑蕴涵与当代价值14-16

摘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资本逻辑为推演,提出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关系的异化、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经济根源以及解决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等重要生态思想。面对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指导,从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注重建设生态政治、努力提升生态文化以及积极构建生态社会"四位一体"的视角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马克思对康德自由观的继承和超越17-22

摘要:人永远是哲学关注的中心,而自由恰恰是人的内在本性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部哲学史就是有限的人不断追求无限、追求自由的历史。康德在"人是目的"的理论中,耗尽毕生精力致力于探索实现人的自由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问题,马克思更是早在学生时代就确立了实现人类自由的理想。马克思与康德一样,将追求人的自由作为哲学的最高价值指向,将实践作为实现自由的根本途径,将自由王国的实现看作是历史的过程。但另一方面,马克思在哲学的出发点上,将哲学的阿基米德点从天国拉回尘世,在现实生活世界中理解人,实现了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的转变;在实践内涵上,将康德割断的生产实践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实现了从道德实践到社会实践的扩展;在哲学的价值指向上,实现了从道德目的王国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自由王国的转变,使哲学不再追求彼岸世界的乌托邦,而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将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连接了起来,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找到了现实途径。通过这种转变,马克思完成了从康德开始的新的哲学思维方式的革命。

无我:从谭嗣同到梁启超23-28

摘要:无我是佛教的重要概念,谭嗣同是中国近代最早对无我予以关注和阐释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则将全部的佛教经典都归结为无我二字,并专门作《说无我》申明这一思想。谭嗣同、梁启超所讲的无我具有多重内涵:第一,从诸法无常的角度看,人处于随生随灭之中,没有自性。第二,既然人随生随灭,没有恒常不毁的自性,不能确指何时何处之我是"我"或者哪一部分是"我",因此便不能固执地认定有我。第三,无我表明人的生命没有自性。在此基础上,两人提出了通往无我的具体途径:谭嗣同凭借慈悲的救世情怀,在佛与众生的平等中走向无我;梁启超通往无我的方案是超越作为个体的小我而融入作为群体的大我。谭嗣同、梁启超的无我思想尽管具有差异,却共同彰显了近代佛教的入世、救世功能,本质上都是一种救世的解脱良方。

中华文化的哲学底蕴29-33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它绵延至今而历久弥坚,是因为蕴含着深厚的哲学底蕴。首先,多元一体的文化观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它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始终内蕴着统一的核心形态的价值理念,其特征为内在的嵌合性、普遍的包容性、高度的稳定性和强大的凝聚力。其次,"和而不同"是中华文化的根本方法论,它反映了对立统一、质量互变等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再次,变中求新的发展观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动力。它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强创新精神,"穷变通久"的变易思想,阴阳变化的辩证思维方式和"不法常可"、"与时俱行"的制度创新引领中华民族前进。并且,整体主义、仁者爱人的伦理观广泛渗透于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使中华文化在整体上成为一种以求善为旨趣的"伦理型"文化。

论西方哲学和宗教的冲突与融合——从思想家思考“死亡”的视角看34-36

摘要:死亡的可能性让人强烈地感受到"我的存在",死亡引导人们发现自身的局限和找寻生存的意义,亦是哲学(理性)与宗教(信仰)斗争的焦点,并使宗教与哲学在一个形而上的神秘、不可言说的层面升腾与融合。从这个角度出发,哲学、宗教无非就是对死亡问题发出的回应。在人类心灵瞬间升腾出的渴望才能体会到那不可言说的、诗意的神圣与超越,就是哲学与宗教的本质。

论康德知性逻辑中的想象力“辩证法”37-41

摘要:康德最为人熟知的辩证法乃是消极的意义上的"幻相的逻辑",不过这并不是康德对于辩证法理论的最为重要的贡献。康德最为重要的辩证法理论乃是潜藏在其知性逻辑中的想像力的辩证法,这一辩证法理论不仅是康德知性逻辑得以建立的必要前提,而且也规定了费希特、谢林哲学辩证法的根本任务,即阐明从受动性直观到主动性直观的辩证运动。

别尔嘉耶夫关于历史本质与认识方法的思想42-46

摘要:历史哲学一直是别尔嘉耶夫整个哲学思想的重要维度之一。在他看来,历史哲学的核心问题是人的命运问题,真正的历史哲学是人的命运和历史命运的统一,历史哲学的主题就是人的精神命运和历史命运的问题。这种理解与他对历史本质的理解有关。别尔嘉耶夫认为,人在历史中的命运是悲剧性的,这是因为历史的产生首先源于灾难性的历史事件,历史的核心———"历史的东西"是一种强大的精神现实,所以,人的命运和历史的命运休戚相关,基于这样的理解,在别尔嘉耶夫看来,认识历史不能通过经验,而必须通过回忆,通过神秘的方式以及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神话和传说,使历史的主体与客体发生联系,从而达到认识历史的目的。

想象力的创造历程47-50

摘要:文章通过对想象力的诸多功能和心理机制的分析,认为想象力可分为三种想象力,即再生的想象力、联想的想象力和创造的想象力,它们分别在潜意识的自发层面和有意识的自觉层面上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地进行着建构和创造活动。具体地说,在自发层面上:再生的想象力自动唤起已存的模糊意象;联想的想象力把模糊的意象自动关联;创造的想象力自动建构意象性知识。在自觉层面上:再生的想象力使直觉意象得到定在;联想的想象力把定在的意象自觉关联;创造的想象力创造新的表象、符号和概念知识。它们共同构筑、展示和描绘了想象力整体的系统有序的创造历程。

我国养老模式转变过程中孝道传承的作用51-54

摘要:家庭养老是中国传统养老模式,贯彻其中的孝道以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为依托,体现了顽强的生命力。传统孝道的基本含义是孝于亲,核心内容是养和敬。伴随现代社会流动性增强和女性从业人员数量的增长,我国传统养老模式发生了既不同于传统也有别于西方的改变,即居家养老的出现。而伴随着这种自然选择的养老模式转变,现实社会中孝道的实现情况和人们对孝的需求都发生了改变。选择性的传承孝道有助于居家养老模式发挥作用:有助于提高社会养老服务质量;有助于强化亲子关系;有助于强调独立与回报的社会道德;有助于强化立法价值、优化执法环境。我国传统孝道在新时期养老模式转变的大背景下通过有选择的传承可以发挥积极意义。

试论日本孝养观的历史演变--以《楢山节考》为视角55-58

摘要:小说《楢山节考》中所描写的将上了年纪的老人遗弃至深山中的故事,从人类伦常道德角度看,确实匪夷所思。但在日本《古事记》、《日本书纪》等书籍中确有相似的记载。可见日本在孝养观出现以前有过一段"孝"的真空期,在此期间人们心中并无"孝"的观念。在中国儒教孝道传入日本之后,日本的忠孝观念由于时代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等原因,以中国儒教的孝道为基础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经过几个时代的演进,形成了以"恩"为核心,"忠"大于"孝","忠"、"孝"为绝对义务的不平等的日本孝养观。

论公民社会的价值意蕴59-62

摘要:成熟的公民社会蕴含着深刻的内在文化底蕴和价值理念。从思想史的考察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是现代公民社会基本的价值意蕴。自由主义作为公民社会价值意蕴的核心是消极自由,其直接表现为私法自治精神,只要是私人能完成的事务就不准公共权力插手,但单纯的自由主义还不足以支撑现代公民社会。共和主义是现代公民社会的另一个价值意蕴,其核心理念是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自由,直接表现为公共精神。从宏观方面来说,自由主义型塑了政府与社会二分的社会结构,政府不准过多地干预社会事务;从微观方面来说,是共和主义的公共精神造就了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现代公民,而没有现代公民就没有现代公民社会。

城市软实力视阈下的政府执政力探析63-66

摘要:增强城市的软实力,扩大城市的优势和对外影响力,是城市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趋势。而城市政府执政力既为城市软实力的最为直观的体现,更是城市软实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执政力是一个不同于执行力而涵义更加广泛的概念,城市政府执政力是指城市政府科学有效地履行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的能力和水平。城市政府执政力,由功能扩展力、发展导向力、形象传播力、道德提升力、危机应对力、稳定维护力等几个方面构成。加强执政力,就是要大力提高执政主体的整体素质和个人素质;要规范政府行为,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机构;要培育成熟的公民社会,加大市民参政议政的力度,建立市政-市民友好型城市。

量刑建议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究67-70

摘要:量刑是现代法治社会中人们最为关心的一个焦点问题,但由于我国在量刑建议制度方面的缺失,导致量刑不公,法官滥用量刑裁量权等诸多问题产生。那么通过对量刑建议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赋予控诉方量刑建议权,从公权力视角下制约法官滥用量刑自由裁量权,激活辩护方在庭审过程中的量刑辩护权,从而形成动态的庭审量刑机制,使得裁判方针对量刑问题做出公正的量刑判决。而且,在现有的立法空间内,结合我国自身的国情,积极地引入量刑建议制度,通过对其基本概念、诉讼构造模式、制度价值相关理论问题的深层次剖析,进一步了解量刑建议制度的内部运行规律,并且在实践层面论证出量刑建议制度在我国法制土壤中可生存的空间,在此基础之上寻求符合我国国情的量刑建议制度。

对“证据”概念及属性的法理解析71-74

摘要:有关"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两项规定的出台,对我国刑事证据的法治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有关证据概念的定义以及证据属性的定位,仍然存在着诸多争议。学术界中有关证据概念存在着"事实说"、"统一说"、"根据说"之异议,而在证据属性上则包括了"真实性"、"合法性"、"相关性"的争论。但是,现实法律中,在证据的概念和属性上则分别恪守着"事实说"和"真实性"的定位。这种在证据概念与属性认知上的不同差异,不利于现实"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应用。依据学理上对证据概念和属性的分析,可以发现,证据就是事实,其唯一属性是真实性。而合法性与相关性则是法律上判断证据有效与否的标准。

排挤与救济:女性的离婚权益75-78

摘要:在社会排挤尤其是性别排挤的背景下,女性的离婚权益保障面临弱化的态势。如何救济女性的离婚权益,已成为法学界和司法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救济女性的离婚权益,既要关注社会排挤的现实,又要关注离婚救济制度的立法局限和适用制约;既要建构社会性别政策的支持网络,又要完善离婚救济制度的立法设计,进而实现离婚救济制度的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推进婚姻自由原则的实施进程。因此,要救济女性的离婚权益,就必须正视社会排挤尤其是性别排挤导致女性离婚权益弱化的社会现实。忽略这一社会现实,离婚自由便不能真正实现,救济女性的离婚权益也将成为虚妄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