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学术交流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Academic Exchange

  • 23-1048/C 国内刊号
  • 1000-8284 国际刊号
  • 0.5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学术交流是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学术交流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法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西部大开发研究、企业改革探索、经济研究、社会学研究、社会调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学术交流 2010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卡尔纳普早期科学哲学思想探析——从《世界的逻辑构造》看1-5

摘要:卡尔纳普作为逻辑经验主义的重要代表,一贯坚持和实践逻辑经验主义统一科学和拒斥形而上学的哲学目标,并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去探讨和澄清哲学问题。《世界的逻辑构造》正是他以系统的形式论述其早期科学哲学思想的初步尝试。他用理性的重构来建立构造系统,并描述其间的逻辑关系。

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及其理论意义6-9

摘要:黑格尔曾以逻辑的运思考察了整个人类历史,并明确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思想,但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思想存在着内在的矛盾性。而马克思在对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批判性考察与汲取的基础之上,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世界历史思想。本文从世界历史的存在形态、世界历史的内涵和世界历史的普遍性意义三个方面,来考察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

试论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公民社会10-14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民主化的推进,中国公民社会迅速崛起,并对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产生日益重大的影响。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公民社会不仅成为当代中国重要的理论课题和现实议题,而且已成为当代中国政治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试析俄罗斯公民思想意识领域的新变化15-18

摘要:近年来,俄罗斯公民思想意识领域的变化呈现出系统性、完整性的新特点。主要表现为俄罗斯思想复兴、民族主义复活、东正教回归以及正式的公民道德教育的推行。思想意识变化的背后都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在新的框架之内复兴俄罗斯是公民思想意识变化的根本动力。

社会主义视域下的自由维度解析19-22

摘要:自由和社会主义都是代表人类进步和文明的范畴,二者有着本质的必然联系。自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由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自由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自由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社会主义的发展离不开自由,自由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主义。

境遇与选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文化创新论析23-26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政治文化建设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在社会转型不断深化、文化认同危机与观念冲突不断加剧、世界趋向多元化的今天,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面临国际国内的双重挑战,创新与整合成为必然。为此,必须构建一个体现和谐社会精神的政治文化价值指标体系;必须正确处理好政治文化创新与社会转型的关系,处理好政治文化创新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的关系;必须构建一个包括政府、社会公众和政治精英等在内的一体化动力机制。

改革开放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三维探析27-29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面对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积极回应时代诉求,于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十七大又再次重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文章分别从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予以阐释和把握: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现实背景;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括的四方面内容之间及各方面内容本身的逻辑结构;三是探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即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与要求切实转化为民众的内心认同。

行政主体义务设定问题探究30-32

摘要:行政主体义务对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以及公民合法权益保护、公共利益的维护等起着决定性作用。实践中,在以行政权力为中心的立法模式主导下,行政主体的义务与权力配置失衡、义务设定总量不足、义务设置流于形式、设置模式单一等问题日益凸显。结果表明,行政主体义务设定往往被虚化、淡化,使得行政主体义务变得扑朔迷离,而行政主体的行政权力则过度膨胀。只有采取义务先定、权力后置,建立开放发展的义务体系,义务与责任切实对接,并建立以法定模式为主,意定模式为辅的多元化的义务设定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行政主体义务设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消极后果。

行政立法的价值目标探析33-35

摘要:公正与效率作为行政立法价值目标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对二者关系的不同理解决定着行政立法的发展方向。传统观念往往将二者绝对对立,其实质是将权力与权利相对立。实现行政立法的价值取向的核心应当是更有效率地保护行政相对方的合法权益,这就要求对行政立法进行科学引导:既对其进行严格的限制以保持其公正性,又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在处理公共事务方面的效率。我国当前的行政立法仍呈现出"重权力、轻权利、低效率"的特征。应当在并重公正与效率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完备的制度规范体系,创制旨在提高行政立法公开度以及透明度的程序法,同时对其内容展开严格的合法性审查,提高其在调整社会公共事务方面应有的效率,切实有效地实现与保护行政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36-38

摘要: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处理好作为委托人股东的代表董事会和作为人的经理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公司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经营机构和监督机构之间相互独立、相互制衡、各司其职、保持平衡的企业治理机制。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是目前我国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不能健康发展的根源所在,我国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普遍出现诸如轻率决策、财务不透明以及侵犯中小股东利益、甚至内幕交易等严重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由此导致了公司股东会、董事会乃至监事会被大股东控制。必须改变这种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减少国有股。这就涉及到国有股减持问题,应该尽快修改《公司法》,采取多种办法解决国有股减持问题。

中国与外空非武器化39-41

摘要:现今,航空技术飞速发展,世界各国致力于将权力范围拓展之外空,外空武器化的时代已经到来。1945年签署的联合国宪章即为了和平与共同发展的目标努力,1967年外空条约更是将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全面禁止核武器与大规模毁灭性武器作为条约的基础。在国际社会努力实现外空非武器化时,却面临重重困难。推动外层空间非武器化进程,除必须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参与作用及完善外层空间的法律制度外,还应加强各国间国际合作。中国一直致力于推进外空非武器化国际立法以及促进航天科技发展的国际合作。

冲突与协调:国际刑法中的罪刑法定主义解读42-45

摘要:罪刑法定虽然在不同的法系有不同的表现,但保障人权的基本价值诉求是一致的。国际刑法也以人权保障为己任,因而必然要求罪刑法定。但是,二战之后的国际军事法庭针对战犯的审判中,罪刑法定主义中的禁止事后法原则对审判的合法性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虽然此后的国际刑法对该原则都予以了明确的规定,但作为国际刑法重要渊源的国际习惯的适用可能会与禁止事后法原则存在冲突。此外,两大法系就罪刑法定主义中的明确性的要求在国际刑法中也没能得到充分的实现。罪刑法定主义不仅是法谚,更是一种人权保障的观念。在侵犯人类基本人权的最严重的犯罪面前,国际刑法不应该排除"自然法"作为其效力根据,从而使其与罪刑法定主义的基本要求相协调。

论公安机关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对与处置46-49

摘要:公共危机事件是由于某些特定的或无法预测的因素诱发产生的对公共安全、公共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形成重大威胁的事件。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置已经成为信息时代背景下,检验执政党执政能力和政府应变能力的前沿课题。作为我国政府体系内具有强制执行力的重要力量,在不同事件引起的公共危机中,公安机关应根据不同情况,准确把握在公共危机事件中角色定位,应用相应的法律框架,组建完备的应对体系、妥善应对大众传媒焦点,处理好与媒体和公众的关系,为高效应对公共危机事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在公共危机事件背景下,更好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公安机关应当从完善应对机制,强化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不断强化公共危机应对的意识和能力,以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更好地完成党和政府赋予的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职责和任务。

交通肇事案件审理中的博弈反思50-53

摘要:交通肇事恶性案件频发,导致社会舆论大加讨伐,纷纷要求对涉案人员重判严罚。在强大的舆论压力面前,司法机关能做到的只是相对司法公正,而外界对司法的关注,重点应在审判过程的正当性。在交通肇事案件审理中,为了恢复正义,社会和谐,尽可能恢复加害人和被害者的和睦关系,并使加害人改过自新,复归社会,可以引入刑事和解制度。刑事和解和相对罪刑法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是一致的。而和解协议是整个刑事和解的基础,和解协议应遵循诚信原则,在现阶段,一旦得到国家机关的确认,不允许加害方和被害方再推翻。在刑事案件中,相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被告人,直接受害的被害人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处于更加弱势的地位,应更重视对被害人权利的保护。

金融消费者之法律界定54-57

摘要:综合经营的金融实践使金融服务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成为当务之急,金融消费者作为其基础概念自当先为明晰。在金融业务界限日益模糊之时,金融商品已经突破了原有的分业经营之藩篱而成为金融服务者共同的服务内容,金融商品的特殊属性使之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证券、保险、银行产品。因此,证券投资者、投保人、银行客户等也因购买金融商品而具有了共同的性质,将其身份界定为金融消费者,厘清金融消费者的概念,以金融消费者的概念替代原有的不同金融市场中的交易者,准确的演绎金融法律关系之中各方的地位与权责,乃为金融实践的切实需求。

基于人本经济学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辨析58-61

摘要: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源于人类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环境瓶颈问题,因此,人们的经济学观点对其理论内涵的界定与延展紧密相连。西方经济学以收入——成本分析为根基,将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最大化问题作为核心,始终不能摆脱人类经济发展跟自然资源相对立的功利境界。人本经济学则主张"以人为本"的资源观与发展观,该理论提出人的生命成本是经济学中的最终成本,应将人生成本最小化和快乐满足最大化取代功利经济学中的生产成本最小化和效用最大化概念,认为应该把人类自身与自然环境统一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人类经济发展的长远问题;而且将资源、环境纳入到经济发展体系,揭示出引发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根源并非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而在于人的有限能力与无限欲望之间的矛盾。按照人本经济学的理念,要从根本上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将重点转移到人类自身,通过建立全消费观念,为合理的生产、分配与交换行为做出正确的消费导向;同时,注重提高人类认识、利用、改造和维护自然的能力以及调节和改善人类自身行为的能力,达到人类自身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共赢。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及管理62-64

摘要:在竞争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企业间的竞争逐步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在竞争中获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供应链的水平。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及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愈发重要。如何有效地协调处在供应链节点上的各个企业,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提升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并使各个节点企业从供应链合作关系中获益,达到共赢的局面,是建立稳固长期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

吉利性偏好对营销决策的影响:尾数定价与品牌名称65-69

摘要:文化因素对消费者的行为以及企业的营销策略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在亚太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华人世界中显著的吉利性偏好。其中又尤其以吉利性的数字与词汇具有最为普遍的影响,并突出体现在商品价格的尾数以及商品的品牌名称上。选择吉利数字作为商品价格的尾数能够增加消费者购买的可能性,但可能造成消费者满意度的下降。不过这种购买可能性的提高在产品质量稳定的条件下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而吉利性偏好程度越高的消费者,对品牌名称吉利因素的感知度也会越高,进而对消费者的品牌认知程度有正向影响。最终,较高的品牌名称吉利性感知以及较高的品牌认知能够共同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图。因此,文化信仰中传统吉利性偏好与尾数定价和品牌命名称的结合,将能够对消费者的行为产生影响,这将是企业营销决策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