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学术交流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Academic Exchange

  • 23-1048/C 国内刊号
  • 1000-8284 国际刊号
  • 0.5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学术交流是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学术交流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法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西部大开发研究、企业改革探索、经济研究、社会学研究、社会调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学术交流 2006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理论定位5-10

摘要: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等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理解各不相同,但他们都认为文化并不是经济的附属品,认为文化对于工人阶级及其革命意识的形成、对于战胜资本主义、实现人类解放都具有积极意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为反对经济决定论而夸大了文化的作用,从而使他们的文化构想具有了乌托邦色彩。

论马克思科学人权观的创建历程11-15

摘要:对于资产阶级人权观,马克思经过了一个对其继承、批判与超越的过程。正是通过这个过程,马克思最终建立了自己的科学的人权观。马克思在人权问题上的探索过程,始终贯穿着其独特的批判精神。考察马克思人权观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那种为寻求真理而勇于不断地否定自我的批判精神。正是这种批判精神,使马克思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成为全世界无产者的伟大导师。

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自然人”的继承与超越16-19

摘要:“自然人”是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神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人的基本理解,其中贯穿的核原则就是感性原则。马克思正是借助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开始了对旧哲学的批判。他不但继承了费尔巴哈感性原则,而且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将其与理性原则统一起来。正是在这种统一中,马克思超越了费尔巴哈,阐明了人之存在的历史性。

非同一性:异质的存在和经验——论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精神实质20-23

摘要:同一性的思维传统使概念采取夸大的形式以巩固自身的有效性、稳固性和缜密性。这种思维方式已经严重地瘫痪了哲学。否定的辩证法就是要消解概念的同一性体系,葆有非同一性的意识,承认他者的存在和经验。概念的“星丛”使诸种变动的因素整合为一个动态的系统.从而接近客体的本来面貌,来防止思想的专制和暴力。

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建构24-27

摘要:拉康认为,自我的建构离不开自身也离不开自我的对应物,即来自于镜中自我的影像;自我通过与这个影像的认同而实现。镜像阶段是一个自欺的瞬间,是一个由虚幻影像引起的迷恋过程,是想像性思维方式的起点。自我并不是自己的主宰;人们苦苦寻找自我,而当找到它时,它却外在于我们,总是作为一个他者而存在,被自身无法掌控的外部力量所决定,永久地被限定在与自己异化的境地。镜像阶段的想像性认同与人类知识同构,具有相似性。最后,笛卡儿式的主体不再能够自由地决定自己的生活,相反,该主体要受制于主体无法控制的外部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与早期伦理思想28-31

摘要:青年是在旧学与新学的双重影响下开始其早年思想行程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早期思想的影响尤为深刻,主要表现为:在传统民族心理中的影响下,形成了与当时动荡时局紧密相关的忧患意识;受传统“心学”的影响,尤其强调伦理意志;在湘学经世致用传统的熏陶下,非常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身份称谓的功能及其价值取向32-35

摘要:身份称谓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所认同地位的体现。中国传统社会身份称谓的类型有姓名性称谓、亲属关系性称谓、职务性称谓、尊卑从属称谓和礼仪性称谓。身份称谓具有身份区分,形成并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和执行政治社会化的功能。因此,具有宗法、权势、道德、礼仪等价值取向。基于“泛伦理化”和家国同构的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使得传统身份称谓大多由宗法称谓和权势称谓转化而成,反映出特定社会的文化观念、行为、风俗、制度和社会心理。身份称谓是有关身份及其相应的社会政治体系的最重要的文化符号,它以最简单的社会化方式,向人们灌输关于社会政治构成的自我意识,使人们习得和接受现成的社会规范,在错综复杂的人际互动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和位置,并以相应的角色规范来指导言行。

国家与社会互动中的法律发展探析36-39

摘要:法律的生命源于社会,而社会处于时刻变迁之中,法律惟有随之发展,才能发挥自身的应然功用,然要使社会内在需求的“法律”现实化,须依赖于国家这一中介。国家与社会间的互动性左右着法律发展的境况,就此,主要体现在国家与社会间的张力决定法律发展的成效、国家与社会的互动状态决定法律发展的模式、国家与社会的内在关系的特殊性决定法律发展的多元化等方面。要使本国的法律和谐、健康、经济、有序发展,必须建立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机制。

论西方古代自然法观念的特征40-43

摘要:自然法是西方政治法律文化中最具持久性的概念和范畴。作为一种观念,它源于古希腊时期,并且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受特定的政治和历史文化条件的限制,古代自然法观念具有这样几个方面的特征:(1)以“自然”,即以隐匿于事物之中的本质属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事物的“本性”为其观念的基础;(2)以追求一种规范性的完美秩序为其“至善”的目的;(3)义务本位。古代自然法观念所具有的这些特征与古代社会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是密不可分的。

和谐社会人格权的法律保护44-47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法制与公平,民法对人格权的保护,是实现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平衡的保证。完善的人格权保护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长期以来对人格权的保护不够重视,当前的立法中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因此,在我国未来的民法典中应当将人格权部分独立成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人格权体系。在对一般人格权内容明确规定的同时,根据现实社会发展和人权保护的需要增加具体人格权的类型。

“民事责任”的解读及重构48-51

摘要:我国现行民事法律和司法实践中对责任的误用主要表现为责任泛化和责任与义务不分。误用的根源在于受到传统民法债责不分、现代法学理论中二次义务说、中外语言文化习惯上义务责任不分以及债与责任在给付形式上的某些共同特征的影响。责任的误用不仅影响对法律语言的规范、严谨和准确使用,而且对中国民事基本法的结构体系有着重大影响。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对北京朝阳区法院将庭外和解引入刑事案件的思考52-55

摘要:刑事和解是世界轻刑化的产物,体现了宽容理念、自由契约精神和以人为本的观念。刑事和解将社区矫正方法纳入刑事司法领域,从而将对刑事犯罪人的处遇模式由设施处遇拓展到社会处遇。在和谐社会的语境下,把庭外和解引入刑事案件将进一步促使我国刑法司法制度改革由重刑主义向轻刑主义转变。我国实行刑事和解不仅具有诸多的有利条件,如重和合的文化传统、广泛的基层调解组织和民间和解的社会习惯,而且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对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和现代法治社会都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以法益侵害说为视角论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56-59

摘要:盗窃罪的诸多问题已在我国刑法理论中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其既遂与未遂的区分也是研讨的重点之一。在划分盗窃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上,中外刑法理论界共形成了七种观点。每种观点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都存在着一些缺陷。按照法益侵害说的观点,在区分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时,可以这样认为:对财产法益造成实害结果为既遂,对财产法益造成危险结果为未遂。具体来说,盗窃有体动产的基本盗窃行为应适用失控说,盗窃无体财产的特殊盗窃行为应适用损失说。

《冰雪经济学》:一部填补空白的创新之作-F0003

摘要:记得2003年4月,曾在哈尔滨市话剧院举办过王清海同志的《哈尔滨冰雪经济研究》一书的出版座谈会。两年多后的今天,清海同志又推出了自己的专著《冰雪经济学》。接过他登门送来的这部新作,捧在手上感到很厚重,也令人感动;轻轻翻阅,令人赏心阅目,颇有感受。

学术交流杂志新农村建设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视角60-62

摘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揭示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了这三种形态文化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既是物质文化建设的目标,又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的前提;“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作为精神文化建设目标,既是物质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联结的纽带;“管理民主”作为制度文化建设的目标,既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又是巩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成果的充分保证。在新农村建设中,增强广大农民对科学发展观的认同和理解,教育必须先行。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进而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增强农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同时,要把教育科技事业与思想道德建设统筹规划,共同实施,使新型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与科技文化素质同步提高,为农民自身和农村经济以及社会事业的协调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只有把先进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其他社会事业建设融合起来,新农村的建设成果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

对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再思考63-66

摘要: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体制不完善,金融服务水平低下,服务品种单一,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当前迫切需要重组农村金融组织,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政策金融、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其他金融机构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

和谐社会的制度经济建构分析67-70

摘要:社会秩序需要制度规范,和谐社会作为一种良好、协调的社会秩序,要求优化制度经济建构,建立有效合理的制度。制度被视为一种生产性资本,它的存量和增量的高低,制约着一个社会发展的速度。制度可分为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制度的运行和实施是有成本的,制度的现实性依赖于制度成本的高低。社会更加和谐需要效率高的制度逐渐取代效率低的制度,实现制度创新。制度创新能够降低制度成本,制度创新必须以思想观念的更新为前提,制度创新的结果是实现制度发展的“扬弃”和“质的飞跃”,制度创新是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国内外生态税研究的制度化趋势综述71-74

摘要:生态税收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生态保护领域。在合理安排税制结构、适度辅以相关政策时,生态税制的推行能够实现保护环境及税收相对中性目标。对此,国内研究刚刚起步,实践尚属空白。而国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相对成熟,已步入生态税收制度化的实践阶段,对我国税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