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心理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Psychological Research

  • 41-1393/B 国内刊号
  • 2095-1159 国际刊号
  • 0.5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心理研究是河南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8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河南大学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心理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理论论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学校心理研究

心理研究 2016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心理研究杂志理论论坛
感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研究述评及展望3-8

摘要:感恩作为人类的积极情绪与道德情感,可以引发个体更多的亲社会行为。研究者对感恩概念尚未达成统一,主要存在特质感恩与状态感恩两种不同倾向,二者均能促进个体的亲社会行为,而且亏欠感与感恩也有紧密联系。感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得到积极情绪的拓展建构理论与道德情感理论的支持。感恩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主要有三类:一是感恩直接促进亲社会行为,二是感恩影响亲社会行为的中介模式,三是感恩影响亲社会行为的调节模式。未来应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进一步研究感恩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情绪对联结记忆的影响:增强还是削弱?9-15

摘要:情绪对记忆具有增强或者削弱的作用,这已为大量研究所证实,但这些研究大都是针对单个的项目记忆而言的。联结记忆是对记忆中不同元素或项目之间关系的记忆,情绪对联结记忆的影响近年来才开始受到关注,而且不同研究得出了不同结论。本文对情绪增强或削弱联结记忆的相关研究及理论解释做了整合分析,指出情绪影响联结记忆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最后,从进一步发现并分析情绪影响联结记忆的制约因素、拓宽情绪影响联结记忆的研究范围及进一步探讨情绪影响联结记忆的认知神经机制方面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翻译及其民族文化心理透视16-20

摘要: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英译工作是"走出去"大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的是让世界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作为了解民族文化和民族价值取向的重要途径,文学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心理指的是民族社会经济环境下形成的以各种形式表现出的人生态度、情感方式、伦理道德、思维模式、审美情趣以及价值取向等。因此,在翻译少数民族作品过程中,译者须扩大视野,着力搞好"文化表现"和对文学作品的民族文化心理进行重点分析。本文指出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翻译工作应把握其民族文化心理,进而讨论了其理论基础及重要意义,并从民族文化心理主轴和民族文化心理"场"两方面做出进一步论述。

心理研究杂志基础研究
青少年自我差异的内在结构及特点21-27

摘要:以中学生为对象,严格按照心理问卷编制程序编制了青少年自我差异问卷,并探讨了青少年自我差异的发展特点。结果显示:(1)青少年自我差异问卷包括家庭自我、品德自我、体貌自我、社交自我和学业自我五个因子,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自我差异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来自学业、品德、家庭、社交与体貌方面;(3)在学业自我和社交自我维度上,年级差异显著,年级越高差异越大;(4)女生的现实品德自我、理想品德自我与理想家庭自我得分都显著高于男生。

生命意义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28-34

摘要:采用生命意义问卷、自尊问卷和抑郁问卷对1020名中学生(平均年龄14.95岁,男生459人)进行调查,考察生命意义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以及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之后,意义体验负向预测青少年的抑郁,意义寻求正向预测青少年的抑郁。(2)自尊在意义体验和青少年抑郁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即意义体验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完全通过自尊的间接影响来实现;自尊在意义寻求和青少年抑郁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自悯量表在915名企业科技工作者中的信效度研究35-40

摘要:对Neff编制的自我怜悯量表在企业科技工作者群体中进行信效度检验。总共选取915份有效问卷,使用SPSS 18.0和AMOS 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与国内外研究一致,自我怜悯量表包含6个维度、26个条目。(2)各维度和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65~0.87之间;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各条目对所属因子有中度以上的负荷,抽取的6个因子解释了总方差的58.4%。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均支持量表的六因素结构模型。(3)自我怜悯量表在企业科技工作者中应用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用于此类群体的测试。

心理研究杂志应用研究
员工心理资本干预研究41-48

摘要:为探讨心理资本干预对员工工作效能、心理压力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对心理资本的本土化测量结构进行验证与探讨,将认知行为技术与团体咨询技术结合,对高压力员工的心理资本进行开发与干预。研究结果发现,基于心理资本三维结构的测量工具可以有效判断企业员工的心理资本现状水平,整合了两种技术的干预措施可以较为有效地提升高压力员工的心理资本水平,提高员工的工作效能,缓解员工心理压力。

工作价值观对城市中青年工作者抑郁的预测49-53

摘要:为了探讨工作价值观对其抑郁的预测作用,以经历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921名城市中青年工作者为被试,采用横断设计和问卷调查法开展研究。结果发现,工作价值观总分不能预测工作者的抑郁;外在工作价值观福利待遇显著正向预测抑郁;内在价值观显著负向预测抑郁。虽同为内在工作价值观,但是兴趣自主显著负向预测抑郁,而自我发展却显著正向预测抑郁。

残疾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的中介作用54-60

摘要:为考察残疾人的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的状况及三者间的关系,选取562名残疾人,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和SCL-90进行测评。研究发现:(1)残疾人心理健康状况差,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较低;(2)残疾人的社会支持及各维度、生活满意度、SCL-90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3)生活满意度在社会支持和SCL-90的心理卫生状况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残疾人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情况相关,而生活满意度在其中有一定程度的中介作用。

在华韩国留学生文化智力对文化认同的内隐影响研究61-64

摘要:本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以在华韩国留学生为对象,探讨不同文化智力水平的在华留学生对主族文化和客族文化的认同情况。结果发现:(1)文化智力水平高的在华韩国留学生对主族和客族文化认同差异不显著;(2)文化智力低的在华韩国留学生对主族文化的认同显著高于对客族文化的认同。

心理研究杂志学校心理研究
小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65-72

摘要:塑造儿童青少年的健全人格是促进社会和谐、儿童身心健康,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在儿童早期进行健全人格培养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教师和家长对小学生人格5个维度15个特质的重要性排序,结合检索到的国内外文献,选出10个典型的积极人格特质,并以此来确定小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总目标。依据小学生健全人格总目标及教师和家长对小学生人格特征描述的质化分析结果,并根据小学生人格发展特点,提出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年龄阶段目标。依据确立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教育者和家长应采用适当的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健全人格。

贫困大学生自尊与攻击倾向关系的内隐与外显研究73-79

摘要:有研究认为在社会经济地位水平低的家庭长大的青少年更可能表现出攻击倾向,但自尊对攻击倾向的影响并没有一致的结论。以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共134名为被试,对其内隐与外显攻击倾向和自尊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发现:(1)在内隐攻击倾向实验中,两类大学生都没有显著的内隐攻击倾向;(2)两类大学生的外显攻击倾向和内隐自我攻击评价不存在显著差异,非贫困大学生对于攻击倾向的内隐评价比贫困大学生的内隐评价明显更积极;(3)贫困大学生的内隐攻击倾向与内隐和外显自尊的分离有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的结果也支持此结论,说明自尊的稳定性是影响攻击倾向的重要因素。

认知风格和他人反馈对大学生网络社交满意度的影响80-85

摘要: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和问卷法,探讨了认知风格和他人反馈对大学生网络社交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1)场依存型被试更愿意在微信朋友圈中状态;(2)接受肯定反馈后,被试与反馈者进行后续交往、类似消息的意愿最强,收到否定反馈时较弱,未收到反馈时最差;(3)反馈类型和认知风格的交互作用在是否愿意类似消息意愿上边缘显著,仅在收到否定反馈后,场依存组更愿意类似消息。结果表明:认知风格和他人反馈对网络社交的影响与其对传统社交的影响相似。

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困扰、网络交往与手机依赖的关系86-91

摘要:目的:考察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现实人际关系困扰、网络交往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48名大学生进行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测试。结果:大学生手机依赖不存在性别差异;相对于女生,男生的现实人际关系困扰和网络交往都更高(p〈0.05)。现实人际关系困扰、网络交往和手机依赖两两显著正相关(p〈0.01)。网络交往在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困扰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为13.8%。结论: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困扰不仅直接预测其手机依赖,还通过网络交往间接预测手机依赖。

心理研究杂志书评
爱情心理学的四大理论建构集成——兼评《爱情心理学(最新版)》92-96

摘要:1引言1988年,罗伯特·斯腾伯格(R.J.Sternberg)与迈克尔·巴恩斯(M.Barnes)共同编写了Psychology of Love的第一版,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发行。进入21世纪以后,斯腾伯格与凯琳·斯腾伯格(Karin Sternberg)着手编写第二版的The New Psychology of Love,并于2006年正式出版。李朝旭博士主译的中文版《爱情心理学(最新版)》,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5月出版之后,已经先后印刷了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