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探新杂志社
分享到:

心理学探新杂志

《心理学探新》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1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理论心理学、学校与认知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
  • 主管单位:江西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 国际刊号:1003-5184
  • 国内刊号:36-1228/B
  • 出版地方:江西
  • 邮发代号:44-108
  • 创刊时间:1981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57
  • 综合影响因子:0.344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心理学探新 2016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心理学探新杂志理论心理学

中国特色心理学创新性探索

摘要: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系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国管理科学院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所长。王先生人格独立,刚直不阿,学识渊博,著作等身,影响中外。
99-100

审美愉悦与加工流畅性

摘要:在审美过程中,如果人们很容易地获得了有关一个对象的信息,对其进行流畅的加工,那么人们就会产生愉悦感,而这种积极的审美回应会使人们对审美对象产生更多的喜爱之情。本文在对审美愉悦以及流畅性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二者在审美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流畅性理论与审美愉悦作用的深层机制还有待未来的研究和探索,二者的相互作用也需要更多的实证支持。
101-106

积极心理学:批判与反思

摘要:从2000年至今,在短短的十余年间,积极心理学得到了迅猛发展,在收获了丰硕研究成果和产生广泛影响之外,也遭到了很多批评。这些批评主要集中在心胸狭窄、价值纬度单一、研究结果与现实的差距、特定价值取向与价值中立原则之间的矛盾及美德理论等方面。积极心理学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只有正视这些问题,不断完善其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其构建人类幸福生活的宏伟目标。
107-111

观念艺术中人的美学需求的心理探索

摘要:观念艺术是一种对当代生活以及人们的心理体验进行模仿、呈现和提炼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人的心理需求的研究是当代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观念艺术中人的美学需求问题,可以揭示心理学思想指导艺术实践活动的全部过程。
112-116
心理学探新杂志认知心理学

视觉空间注意的定向/重定向

摘要:基于位置的注意理论认为注意分布是以特定的空间位置或区域为基础,该理论认为,被试根据任务要求,注意焦点可以像聚光灯一样移动、注意范围可以像变焦镜头一样进行缩放以及注意在焦点处集中程度最高,并向四周逐渐扩散。自Posner提出这一理论以来,近30年研究者们对视觉空间的注意定向/重定向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一方面包括注意定向/重定向的范式、类型;另一方面包括由此产生的早期易化和晚期抑制效应以及未来研究展望。
117-122

参照性交流和个人情境对学习双方选择性注意的影响

摘要:研究采用参照性交流范式,设计虚拟学习材料,通过功能预测任务和维度选择任务,分析比较参照性交流情境下语言交流对象时的选择性注意特点和个人情境下维度选择时的选择性注意特点,探查参照性交流和个人情境对学习双方选择性注意的影响。结果显示:个人情境中被试揭开的维度数量显著高于参照性交流情境中被试语言描述的维度数量;参照性交流情境下无关维度数量极其显著高于个人情境。结果发现:任务情境对于学习者选择性注意存在影响:个人情境下学习双方选择性注意水平显著高于参照性交流情境,主要表现于选择性注意集中性方面;任务情境的影响作用与学习程度无关。
123-127

配对刺激的结构对相似性判断非对称性的影响

摘要:笔者考察一个被先前相似性研究忽略的问题:配对刺激的结构对有方向相似性判断的非对称性的可能影响。实验被试是大学生。实验自变量是人工概念配对的特征结构,有三种实验条件:对齐且对称结构、非对齐且对称结构和非对齐且不对称结构。结果发现,在对齐且对称结构条件和非对齐且对称结构条件下没有出现相似性判断的非对称现象,在非对齐且不对称结构条件下出现相似性判断的非对称现象。相似性判断是否出现非对称性取决于配对刺激的结构是否非对称,而不受配对刺激的结构是否对齐的影响。这支持相似性判断的特征对比模型在α〈β时的预测,而不支持Tversky原初主张α〉β时特征对比模型的预测,也不支持量子相似性模型的预测。
128-133

视线线索和箭头线索引起不同的线索效应

摘要:他人的视线或者箭头等线索能够自动地转移观察者注意到线索所指向的位置或物体上。很多研究试图比较视线线索和箭头线索在转移注意时的不同,但最终的结论仍然存在争议。当前研究采用混合呈现不同线索类型的方式进行实验,发现视线线索引起了比箭头线索更强的线索效应。并且这一现象只在相对较长的SOA情况下出现。这一发现说明视线线索和箭头线索在注意转移系统的自上而下高层认知处理阶段被区别对待,视线线索是比箭头线索更有效的线索。
134-140

注意在座舱空间符号特征捆绑过程中的作用

摘要:将位置与方向两特征捆绑于一个空间符号,探讨该符号的编码与保持过程与注意的关系。方法:采用系列呈现方式,分别在学习阶段与保持阶段施加中央执行抑制分心任务。考察空间符号的材料类型、分心任务负荷、系列位置对位置、方向及其捆绑关系再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学习阶段同步的分心任务对位置特征符号、方向特征符号和位置一方向捆绑符号产生了相近的削弱作用;(2)与学习阶段同步的分心任务对中间呈现的符号再认影响较大,对最先和最后呈现的符号再认影响较小;(3)与保持阶段同步的分心任务对各个系列位置上的捆绑特征符号再认影响较大。结果说明:(1)捆绑特征符号的编码所需注意资源不多于单一特征客体。对捆绑特征符号的编码是自动化的;(2)捆绑特征符号的暂时保持(8秒)需要较多的注意资源。
141-146

中文阅读中的词内再注视眼跳和词间眼跳发动的时间进程

摘要:研究通过两项消失文本实验考察中文阅读中的词内再注视眼跳和相邻词间眼跳发动的时间进程。实验-操控字/词消失的延迟时间考察词内再注视眼跳发动的时间进程。结果发现,以词为消失单元的消失文本(词n消失)和两项以字为消失单元的消失文本(词n上两个汉字分别消失)随着延迟时间增加,其再注视概率的变化模式不尽相同。实验二考察相邻词间眼跳发动的时间进程发现,以词为消失单元的消失文本(词n+1消失)和两项以字为消失单元的消失文本(词n+1中两个汉字分别消失)随着延迟时间增加,跳读概率的变化模式也不尽相同。综合两个实验结果表明,中文阅读中存在以词和以字为目标选择单元的两种眼跳策略。
147-152

前置信息对转喻理解的影响:眼动证据

摘要:本研究在两个实验中让读者眼睛跟踪了信息提示影响转喻理解的加工过程。实验1探讨了提示信息作为前置背景对转喻词汇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提示信息位于人工制品概念作为转喻词汇之前时对关键词汇的字面解释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对它的转喻解释影响很大,可以加速对转喻词汇的理解。实验2以动物名词作为转喻词汇进一步检验了信息提示影响转喻理解的过程,结果表明动物名词作为转喻词汇不同于人工制品概念作为转喻词汇,前者在无提示信息的情况下会同时出现字面解释与转喻解释,但是当提示信息作为前置背景时可以强化转喻解释。最后我们在平行加工模型、图式理论以及“过程启动”的框架中讨论了本研究的结果。
153-157
心理学探新杂志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乐观和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模型

摘要:采用家庭环境量表、自编乐观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及优势和困难问卷对1109名学前儿童进行调查,探讨学前儿童的家庭环境特征对其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学前儿童的家庭环境对其情绪行为问题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学前儿童的乐观和心理韧性在其家庭环境与情绪行为问题关系中存在多重中介效应,总中介效果量为50.00%,其中通过乐观这一中介路径的中介效应量最大。
158-163

高自尊威胁后防御和消极情绪的特点:自尊和自我价值权变性的不同调节作用

摘要:采用实验法考察高自尊威胁后个体防御和消极情绪的特点,并分别考察自尊水平和自我价值权变性对自尊威胁后防御和消极情绪的不同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与受到低自尊威胁的大学生被试相比,高自尊威胁后被试表现出了较高的防御和消极情绪。(2)自尊水平能够在自尊威胁和消极情绪之间起调节作用,具体表现在,高自尊被试在高威胁后表现出了较高的消极情绪,而在低威胁后消极情绪较低;对于低自尊被试,无论自尊威胁程度如何,他们都表现出了较高的消极情绪。(3)自我价值权变性能够在自尊威胁和防御之间起调节作用,具体表现在,高自我价值权变性的被试在高自尊威胁后表现出了较高的防御,而低自尊威胁后防御较低;而低自我价值权变性的被试在两种威胁后都表现出了较高的防御。
164-170

大学生自尊与宽恕倾向的关系:社会认可需要的中介作用

摘要:自尊与宽恕的关系在国内外的研究中仍存在争议。本研究采用SES、社会自尊、MCSD和Heartland宽恕量表对我国22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自尊(社会自尊和个体自尊)与宽恕倾向的关系,以及社会认可需要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对于全体研究对象而言,社会自尊比个体自尊对宽恕倾向的预测作用更大。在男生群体中,社会自尊预测宽恕倾向,且社会认可需要的中介作用不成立;在女生群体中,个体自尊预测宽恕倾向,且社会认可需要在个体自尊与宽恕倾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与我国文化对自尊、宽恕的理解以及二者在两性中的差异有关。
171-175

中学生容貌自我满意度对其提升效应的影响

摘要:西方人普遍存在自我提升效应,此效应在东亚人中是否存在还有争议。在初中生自我识别的研究中发现,他们普遍出现了自我容貌的提升效应,即认为更漂亮的图片是自己的本来样子,且对自我容貌比较满意的个体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与不满意个体呈显著差异。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对容貌满意的个体确实认为更漂亮的图片与自己的相似程度更高。相比较而言,不满意个体对自我容貌的认知较为准确。无论现阶段对自我的容貌满意与否,初中生对自己将来的形象都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即将更为漂亮帅气的图片看成是自己将来的样子。
176-181

保守性态度女大学生的内隐性态度及其重建干预

摘要:为探索保守性态度女大学生的内隐性态度及性态度重建对消极内隐性态度的影响,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对22位保守性态度的女生进行内隐性态度的测评并从认知、情绪和行为三方面对保守性态度女生的消极内隐性态度进行了10次性态度重建干预训练。研究发现:与非保守女生相比,保守性态度女生对性词持有更为消极的内隐性态度;保守性态度女生消极的内隐性态度经过性态度重建干预后呈现更为积极的内隐性态度。结果表明性态度过于保守的女生持有消极的内隐性态度,性态度重建干预能有效地改善保守性态度女生的消极内隐性态度。
182-185

亲缘线索影响择偶复制性别差异的实验研究

摘要:本研究通过一个实验,考查自我相似面孔这一亲缘线索对择偶复制的影响,结果,面孔自我相似水平与被试性别交互作用显著。对交互作用进行简单效应检验,结果,对男性被试而言,面孔自我相似水平差异显著,男性被试在自我相似面孔条件下表现出更多的择偶复制。对女性被试而言,面孔自我相似水平差异不显著。对上述性别差异进行了讨论,并对“性印刻”理论所解释的现象提出了另外的解释视角。
186-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