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探新杂志社
分享到:

心理学探新杂志

《心理学探新》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1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理论心理学、学校与认知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
  • 主管单位:江西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 国际刊号:1003-5184
  • 国内刊号:36-1228/B
  • 出版地方:江西
  • 邮发代号:44-108
  • 创刊时间:1981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57
  • 综合影响因子:0.344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心理学探新 2011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心理学探新杂志理论心理学

“道”性、“水”性、人性、中国人人格

摘要:"道"性-"水"性-人性-中国人人格具有内在一致性,形成了一个一以贯之的有机体系。在这一有机体系中,作为"道"性的"代言人","水"性成为"道"性与人性及中国人人格间的"中介者"。以"几于道"的"水"为中介,通过对道家思想的分析,反观得到了道家思想影响下中国人的人性建构及人格特征,具体表现为:在思维上明"道"并懂得"道"的运行规律,以联系、变化和矛盾的眼光看待万事万物,情绪情感上静而不躁,意志品质上柔韧而不强作妄为,行事处世上既超脱一已之私、于物寡欲,又能待人谦退不争,并能从整体上显现出"道"之"自然本真"的根本特性。文末探讨了道家思想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中国人独特的人格特征与现代化建设事业可能的适应情形。
291-296

佛教禅定:心理学方法论研究的一种新视角

摘要:佛教禅定作为一种佛家认知宇宙实相及自我意识的研究方法与操作技术,为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种觉知自我意识的极有效方法。本文从心理学方法论角度出发,结合佛教禅定的内证实践,系统阐述了禅定过程中的研究对象(识蕴)、研究方法(止观)等诸方面的内容和特点。佛教禅定的心理学方法论研究是有别于其他文化形态方法论研究的一种独特证知方法,是对西方心理学方法论研究的一种补充与超越。
297-302

话语分析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话探析

摘要: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是一种探讨不同场景下话语的组织方式及话语互动的过程和结果的研究立场。它与心理学的对话,在应用上促进了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在理论上补充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加速了"独白"心理学向"对话"心理学的过渡、推动了心理学本土化的进程。话语分析为心理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但其反身性和缺乏客观性的特点受到了反对者的质疑。
303-307
心理学探新杂志认知心理学

工作记忆影响时距加工的初步研究

摘要:工作记忆会影响时距加工吗?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为此,该研究采用双任务范式,选择1~6秒为考察对象,操纵时距编码阶段的工作记忆负荷,以平均复制时距、比率分数及差异系数为因变量指标,旨在探讨不同工作记忆负荷对时距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1秒、2秒、3秒平均复制长度、复制准确性及变异性不随记忆负荷的大小而变化,4秒、5秒及6秒的平均复制长度随着记忆负荷变大而缩短、复制准确性随着记忆负荷变大而降低、复制变异性随着记忆负荷变大而增大。这意味着工作记忆对时距加工影响具有选择性,可以由时距加工分层机制假说得以解释。
308-313

工作记忆中央执行成分对估算表现的影响

摘要:工作记忆中央执行成分在计算加工的诸多过程中发挥重要影响。以8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双任务实验范式考察工作记忆中央执行成分对估算表现的影响。结果发现:1)估算过程需要中央执行成分的参与,增加中央执行成分负荷会导致估算准确率下降;2)无论是否增加中央执行负荷,问题大小效应在估算中均不明显;3)乘法个位数大小顺序会影响估算值的准确性,在有中央执行负荷时数字顺序效应明显。
314-317

进行中任务加工类型对前瞻记忆TAP效应的影响

摘要:该研究采用基于双重任务的实验研究范式,采用双字词作为实验材料,考察了知觉和语义两种进行中任务加工类型对前瞻记忆TAP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进行中任务加工类型对前瞻记忆绩效的TAP效应有显著影响。当进行中任务为知觉加工时,前瞻记忆任务的绩效存在显著的TAP效应;当进行中任务为语义加工时,前瞻记忆任务绩效的TAP效应没有出现。
318-320

数学学习困难初中生的N-back任务表现特征

摘要:目的:分析数学学习困难初中生与学习优秀初中生的核心认知过程机制差异。方法:采用N-back任务作为测查工作记忆能力的指标,分析初中42名数困生和53名数优生的表现差异。结果:两组学生在0-back任务中无显著差异,在1-back和2-back任务中的差异逐渐增大。回归分析表明2-back和1-back任务对数学成绩有显著影响。结论:1)随着认知负荷增高,数困生和数优生的表现差距增大。数学学习困难的核心认知缺损是工作记忆能力而非简单认知加工过程。2)N-back任务能有效预测数学学习成绩。
321-325

发展地看待知识内隐性的判别方法:内隐与外显学习区分的新途径

摘要:知识内隐性的判别一直是内隐学习研究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恰当的区分内隐被试和外显被试对于该类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知识内隐性判别问题的研究历史,由最初的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到后来改进的研究方法,指出了随着对待内隐和外显学习两者关系的理论的发展,研究方法有必要与时俱进,并提出了新的区分内隐被试和外显被试的新方法。相对于传统研究方法,新方法从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互为补充、"任何一种学习即存在内隐学习,也存在外显学习"的理论指导下,通过被试的猜测水平来判断其内隐水平,并确定"纯的"内隐被试的标准。该方法发展地看待内隐学习及其与外显学习的关系,有助于研究者更加深入、精确地研究内隐学习的相关问题。
326-331

问题发现过程认知阶段划分的探索性研究

摘要:采用建构认知模型法探索问题发现过程认知阶段的存在性及顺序性问题。基于已有研究,提出问题发现过程可划分为信息搜寻、现状表征、寻求目标、建立联系、提出问题、评价和修正问题等六个阶段的基本假设。用出声思维和秩次聚类分析的方法对高低能力组共40名大学生问题发现过程的阶段性进行考察,结果显示:六个阶段中有两对阶段出现位置非常接近,可将其进行整合,构成现状搜寻与表征、目标探索、提出问题、评价和修正问题等四个阶段。在不同问题领域与不同能力被试群体中,各认知阶段的顺序性没有差异。
332-337
心理学探新杂志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基于社会文化规范下的自我调控过程的中日比较

摘要:该研究通过个体对社会规范的积极性认同态度与行动意向的关联程度,建立自我调控过程中社会文化性差异的假设模型。对日本大学生(305人)、中国大学生(384人)、中国大学生父(或母,329人)进行社会规范认同态度及行动意向问卷调查,利用AMOS软件进行了多组比较的结构方程模型的协方差结构分析,结果显示:1)在血缘关系性社会规范方面,日本大学生、中国大学生、中国大学生父母三群体积极性认同态度对行动意向影响无显著差异;2)在社会职责性社会规范方面,日本大学生、中国大学生、中国大学生父母三组间的积极性认同态度与行动意向关联差异显著。日本大学生对于社会职责性社会规范进行更有效的自我调控;3)除两国间文化差异以外,中国大学生与其父母间对于(最初预想以外的第三因素)自我付出性社会规范的自我调控过程也呈现显著差异。
338-342

角色扮演测评技术用于管理人员选拔的模拟研究

摘要:运用角色扮演测评技术,对企业管理人员的选拔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角色扮演测评技术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管理者与普通员工的测评结果差异显著,角色扮演测评技术作为一种管理人员选拔工具,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此外,不同类型的评分者在对同一批被试进行评价时,评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须对评分者进行相应的培训;应聘者的性别差异不明显,但20岁以下组与21岁以上各组的年龄差异明显。
348-353

大学生内隐艾滋病污名的刻板解释偏差研究

摘要:该研究随机抽取120名大学生,采用刻板解释偏差(SEB)对艾滋病内隐污名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大学生对艾滋病有关的主语在积极行为情境下的归因数量显著少于在消极行为情境下的归因数量。对艾滋病有关的主语在与积极行为情景下的外归因数量显著少于消极行为情境下的外归因数量。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被试不存在内隐艾滋病污名。由于SEB方法的一些特点,内隐艾滋病污名还需进一步的验证,SEB作为测查高社会赞许性的内隐心理现象的有效性还需进一步讨论。
354-358

顾客公平、情绪体验与员工情绪劳动的关系

摘要:采用情景故事法模拟八个顾客公平情景,对160名接线员情绪劳动进行测量,并比较不同故事情景下员工情绪劳动的差异。结果表明,公平感与员工情绪体验正相关显著,二者均与员工情绪劳动负相关显著;在顾客对员工自身或同事公平的情景下,完成情绪劳动付出的意志努力显著低于在顾客对员工自身或同事不公情景中付出意志努力;但在顾客对员工或同事一方不公平及都不公平情景下,情绪劳动差异不显著,员工完成情绪劳动均需付出的较高意志努力,但会显著高于顾客对员工或同事都公平的情景中完成情绪劳动付出的意志努力,即无论顾客对员工自己不公平还是对同事不公平及二者都不公平,只要有不公平情境的存在,员工都需要付出较多的意志努力完成情绪劳动。
359-365

情绪失调如何引起情绪枯竭?

摘要:当服务行业员工内心情感与工作所期望情绪不一致时,如何调节更容易陷入情绪枯竭?该研究抽取服务业员工352名,采用问卷法测量工作环境中的情绪失调、情绪劳动策略及情绪枯竭程度,并探究三者的关系。结果表明,负情绪失调通过较多的表层扮演和失调扮演,导致更多的情绪枯竭;正情绪失调则通过较少的表层扮演和失调扮演,引起较少情绪枯竭。研究对服务业员工招聘、心理培训及人性化管理有一定指导意义。
366-371

焦虑调节:接受策略与表达抑制、认知重评策略之比较

摘要:情绪调节策略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课题。回顾近十年来关于焦虑的情绪调节策略研究,重点介绍了其中有着新理念、新视角的情绪调节策略——接受策略,并将其与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两种情绪调节策略进行对比,发现接受策略对于焦虑而言是一种有效的调节策略,而且初步得出其作用效果优于表达抑制策略,但可能不及认知重评策略。最后从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趋势、情绪调节策略对心理治疗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的潜在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372-376

消防武警新兵适应不良影响因素的中介效应模型

摘要:采用军人适应不良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自我韧性量表、亲子关系问卷和军营联结问卷对435名消防武警新兵进行调查,考察了消防武警新兵适应不良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机制。结果发现:1)核心自我评价、韧性、亲子关系和军营联结与适应不良均显著负相关。2)韧性在核心自我评价与适应不良关系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军营联结在核心自我评价、亲子关系与适应不良关系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377-381

原发性失眠患者的主客观睡眠特征研究

摘要:目的:了解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睡眠特点,探讨其主客观睡眠的异同点。方法:对15例原发性失眠患者、20例正常人的主观睡眠(PSQI)和客观睡眠(PSG)特点进行比较,对原发性失眠患者进行主观睡眠(PSQI)和客观睡眠(PSG)的比较。结果:原发性失眠的PSG多项指标(睡眠总时间、睡后觉醒次数、觉醒总时间、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觉睡比、睡眠维持率、REM睡眠时间和REM百分比、REM睡眠潜伏期和REM活动密度)等方面与正常对照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原发性失眠的PSQI多项指标(PSQI总分、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方面与正常组对照差异显著(p〈0.01)。原发性失眠的PSQI和PSG在睡眠效率、实际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原发性失眠患者的PSQI和PSG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常,原发性失眠患者有高估自己睡眠障碍的倾向。
382-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