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心理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PsychologicaSinica

  • 11-1911/B 国内刊号
  • 0439-755X 国际刊号
  • 1.7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心理学报是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6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心理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认知与实验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生理与医学心理、企业管理与社会心理、心理测验、心理学史与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等

心理学报 2005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心理学报杂志研究报告
不一致性重读对口语语篇加工中信息激活水平的影响285-290

摘要:利用跨通道词汇再认任务,探索了口语临场加工过程中,不一致性重读对新信息以及它所标示的旧信息在语篇表征中激活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控制条件相比,不一致性重读虽然提高了旧信息在语篇表征中的激活水平,但是同时抑制了新信息的激活;这一促进和抑制作用在关键词汇后的500 ms就已出现.从而说明,对于相对重要的新信息,不一致性重读会阻碍语篇的理解,并且会影响到语篇的临场加工过程.

任务转换条件下对特征的并行搜索291-297

摘要:采用双任务范式,以两个实验探讨了任务设置与刺激特征的匹配程度对特征搜索方式的影响.要求被试首先辨认数字序列中包含的字母,随后完成特征搜索任务.在实验一中特征搜索任务是检测同时呈现的多个灰色圆点(干扰子)中是否有红色圆点(目标)出现.在实验二中,以多种不同颜色的圆点代替实验一中的灰色干扰子.结果发现:在特征搜索主要由自下而上的信息或自上而下的信息引导的两种条件下,任务设置与刺激特征的匹配程度均不影响特征搜索方式,特征搜索仍以并行方式进行.据上述结果笔者推测,在任务设置与刺激特征不匹配的条件下,视觉加工系统首先调整任务设置使二者相匹配,随后进行高效率的并行搜索,而非在二者不匹配的条件下进行低效率的系列搜索.

自我参照和环境参照整合过程中的主方位判断298-307

多视点学习条件下空间表征的朝向特异性308-313

摘要:让被试在没有外界参照线索的条件下,从三个观察视点学习物体场景,首次以局部场景再认范式探讨了空间记忆中场景表征的朝向特异性.结果表明:(1)多视点学习条件下,场景空间表征依然是依赖于特定朝向的,不支持空间表征独立于朝向和空间表征依赖于多个观察朝向的观点.(2)场景空间表征的朝向依赖性不仅表现于方位判断任务,也同样表现于场景再认任务.(3)场景本身的内在结构对空间表征中参照系的选取有重要影响.

项目突显方式对视觉搜索策略的影响314-319

摘要:搜索策略是将视觉注意导引到目标最可能出现位置的直接认知控制.研究采用眼动跟踪技术与视觉搜索时间--鼠标点击时间的分离技术,探讨计算机视觉界面不同项目突显方式下的搜索策略问题.结果表明:(1)有无项目突显方式、不同的突显有效性水平,被试采用了导向式和序列式两种不同的搜索策略;(2)被试采用导向式搜索策略时,被试在第一个感兴趣区域首注视点百分比小于58.3%,在视觉搜索过程中的注视点数量明显较小、扫视轨迹长度和注视时间明显较少;(3)被试采用序列式搜索策略时,被试在第一个感兴趣区域首注视点百分比大于58.3%,在视觉搜索过程中的注视点数量明显较多、扫视轨迹长度和注视时间明显较长;(4)采用导向式的视觉搜索策略能显著减少被试的视觉搜索时间,提高视觉搜索的绩效,但不能显著减少被试的鼠标点击时间;(5)因为视觉界面上突显的设置改变了用户的搜索策略,所以提高了视觉搜索绩效.

认知方式与线索特征对前瞻记忆的影响320-327

摘要:采用实验室研究范式,以汉语双字词为实验材料,探讨了场依存性认知方式、任务类型和线索特征对前瞻记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场独立者的前瞻记忆成绩显著高于场依存者,而回溯记忆成绩没有明显差异;(2)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成绩要明显好于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成绩.(3)低熟悉性靶线索和与背景有区别的靶线索能促进前瞻记忆的完成,靶线索熟悉性和区别性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交互作用.

选择作业中证伪思维的影响因素328-334

摘要:研究了选择作业中证伪思维的影响因素.被试为星海音乐学院本科生592名.实验1、2研究了问题的诊断性对证伪思维的影响;实验3研究了提示证伪样例是否促进证伪;实验4研究了证真证伪相对难度改变是否影响证伪.结果表明:(1)证真和证伪都为诊断性问题,人们倾向于证真;证真为非诊断问题,证伪为诊断性问题,人们倾向于证伪.(2)提示证伪样例,可以促进证伪.(3)证真难度加大,可以促进证伪.结合正反信息转换系统的心理模型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该研究结果.

学前儿童对生物衰老的认知335-340

摘要:按照"朴素理论"的要素设计研究任务,研究一探查学前儿童能否以衰老这一生命特征为标准做出生物和非生物的本体区分,以及能否对衰老做出生物性而非意图的因果解释;研究二进一步探查学前儿童对生物衰老特性(普遍性和不可逆性)的认知.结果显示,4、5、6岁学前儿童在分类作业中的认知成绩随年龄逐渐提高,而在因果解释中,各年龄组儿童都不用心理意图作为衰老的原因;他们对衰老的认知与其对生长的认知密不可分;学前儿童对衰老两个特性的认知不同步;由研究结果可以推论,6岁儿童在衰老维度上具有了较稳定的朴素生物理论.

小学生对无性别事物的性别编码341-350

摘要:采用拟人化配声和对形容词进行性别倾向评定的方法,对小学生对无性别事物的性别编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生对无性别事物存在着性别编码倾向,而且相当稳定.这种倾向一年级时已经基本形成,传统文化和生活经验会加强这种倾向.(2)小学生对无性别事物的性别编码总体趋势一致,但也存在一定的年级差异.随年级增长,将雌性倾向事物划分为女性的比率在增长,将雄性倾向事物划分为男性的比率也在增长.(3)小学生对无性别事物的性别编码也具有性别差异.男生和女生存在以自身性别为中心的倾向.男生更多地看到中性事物的男性特征,女生更多地注意到中性事物的女性特征.与男生相比,女生性别编码的倾向更强些.

吗啡行为及条件性行为敏感化效应及其个体差异351-356

摘要:目的:考察吗啡处理下,大鼠行为敏感化及条件性行为敏感化效应及其个体差异性表现.方法:根据大鼠在初次抵达的新颖环境中水平活动量的高低,将大鼠划分为高反应大鼠(High responder, HR)和低反应大鼠(Low responder, LR).应用自动监测大鼠活动箱,分别考察HR和LR大鼠在行为及条件性行为敏感化效应形成及表达上的差异.结果:(1)连续5天吗啡给药,LR大鼠活动量显著升高,HR大鼠无此效应;(2)条件测试日(第6天),给药与环境匹配大鼠,活动量较给药与环境非匹配组动物和对照组动物显著为高;此效应在HR和LR大鼠同时存在;(3)从给予吗啡到给予盐水LR大鼠活动量显著下降,而HR大鼠活动量无显著改变.结论:在连续给药下,LR大鼠较HR大鼠,在行为敏感化效应的形成中,具有更为显著的效应,此效应为LR动物对吗啡更高的药物效应,而非条件效应所致.同时HR和LR大鼠都可以对吗啡条件性线索产生应答,产生条件性行为敏感化效应.

纳络酮、地卓西平(MK-801)对大鼠食物渴求的影响357-361

摘要:实验以条件性位置偏爱(CPP)的表达为渴求模型观察纳络酮及MK-801对大鼠食物CPP表达的影响,探讨摄食行为调控的心理机制.48只SD大鼠分成食物组(24)与对照组(24),3轮食物匹配训练后,在CPP表达前分别注射生理盐水、纳络酮(1.0mg˙kg -1)及MK-801(0.1mg˙kg -1),观察各组动物在食物匹配训练侧停留时间的变化.结果发现,MK-801促进食物CPP的表达,但纳络酮对食物CPP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以上结果表明MK-801(0.1mg˙kg -1)增强动物的食物渴求至少是其增加摄食量的原因之一,而1.0 mg˙kg -1的纳络酮降低动物的摄食量并不是由于食物渴求的下降导致的.MK-801与纳络酮调节动物摄食行为的心理机制可能不一致.

毒扁豆碱对吗啡导致的大鼠行为敏感化的抑制作用362-365

摘要:药物滥用导致的行为敏感化被认为与成瘾过程密切相关.本实验探讨吗啡导致的大鼠行为敏感化与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关系.实验动物分为3组,分别进行生理盐水、吗啡(10.0mg/kg)、吗啡(10.0mg/kg)+胆碱酯酶抑制剂毒扁豆碱(0.2mg/kg)前处理,36小时腹腔注射4次.前处理结束1周所有动物注射小剂量吗啡(4.0mg/kg);使用生理盐水前处理的动物,第2周注射毒扁豆碱(0.2mg/kg);使用吗啡前处理的动物,第2周注射小剂量吗啡+毒扁豆碱(0.2mg/kg),第3周再次注射小剂量吗啡.动物每次接受注射后立即记录其在两小时内的活动量(10分钟为一个记录单元).结果表明,毒扁豆碱既能够抑制吗啡诱导的行为敏感化,也能够阻断小剂量吗啡对行为敏感化的"点燃"作用.由此推论,吗啡导致的行为敏感化与其抑制乙酰胆碱分泌有关.

强迫性冷水游泳应激对大鼠行为和海马神经颗粒素的影响366-372

摘要:为考察应激对海马神经颗粒素含量和磷酸化水平的影响,以及神经颗粒素是否涉及应激所致行为效应的脑机制,采用强迫性冷水游泳应激模型,选取4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应激组、装置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1和正常对照组2.以旷场试验法测定应激前后大鼠行为的变化,以Western blotting技术测定大鼠海马区域神经颗粒素的总含量和磷酸化水平,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应激组动物活动增加,表现出焦虑行为;而海马区域神经颗粒素含量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且多项行为指标的变化与海马神经颗粒素含量的改变呈显著相关.这些结果提示神经颗粒素有可能在应激所致焦虑行为中起作用,可作为预测应激所致焦虑行为的较为敏感的指标之一.慢性应激过程中海马区域没有发现神经颗粒素的磷酸化反应.

决策者的认知特征对决策过程及企业战略选择的影响373-381

摘要:在不确定环境下,企业的最高决策者的个人特性和行为对于企业的战略决策起着关键的作用.本研究探讨决策者的认知特征对于战略决策的过程以及最终形成的战略决策的影响.研究采用情境实验法,根据某企业的实际情形编写了一个商业案例,案例提供了决策者所需要的信息,并制造出高不确定的情境.148名来自大学管理学院的学生被要求对于该案例进行分析并填写有关量表.对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后得到如下结果:决策者的认知复杂性和认知需要与他们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周密分析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而且通过后者影响到对于环境中蕴含的机会的判断,并最终影响是否进入某项业务的决策.

名人推荐者道德声誉对名人广告效果的影响382-389

摘要:多数有关名人广告的研究,以信息源可信性模型、信息源吸引力模型、匹配假设和意义迁移模型为理论基础,关注的主要是:名人的可信性、吸引力和名人-产品形象一致性.且在西方消费者中进行.本研究探索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消费者对名人广告评价的影响因素.发现一个名为'道德声誉'的因子,影响对名人推荐者及所做广告和所推荐产品的评价.该因子通过'可信赖性'的中介作用对广告态度产生影响.道德规范在中国消费者社会化过程中被认同和内化是该因子存在和产生作用的原因.

低卷入情境中品牌远延伸的成功机制390-396

摘要:品牌延伸是近年营销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多数实证研究表明,母品牌认知、母品牌好感、延伸类别与母品牌类别之间的拟合度以及母品牌特定联想对品牌延伸评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然而,已有理论在解释跨类别的远距离延伸的成功机制上比较乏力.该研究采用实证方法对这一点进行了补充.考虑到初始延伸评价所处的低卷入情境,概念层级较高的品牌相关变量在品牌远延伸评价中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该研究对三个品牌相关变量:品牌类别固着度、品牌抽象性与功能性特点、品牌声誉的主效应采用三个控制实验进行了测查.实验结果表明,较小的类别固着度,较高的品牌抽象性特点,以及较高的品牌声誉是品牌远延伸获得成功的机制保证.

消费者抱怨行为的比较397-402

摘要:不满意购买发生以后,消费者可能采取的抱怨方式并不相同.通过对冰箱、空调和洗衣机行业2966位消费者的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多变量方差分析方法对消费者抱怨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直接抱怨的消费者在品牌形象感知、满意度和再次购买倾向上都显著地高于负面口碑和沉默抵制的消费者.继而,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对抱怨行为方式的选择及影响进行解释,并指出企业应该鼓励消费者进行直接抱怨.

精神分裂症患者团体绘画艺术干预403-412

摘要:探讨团体绘画艺术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康复效果.86名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干预组或对照组.干预组被试接受团体绘画艺术干预活动,对照组从事其他康复活动.结果发现,干预组被试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低于对照组被试,大体评定量表分数高于对照组被试,自我概念总分高于对照组被试,生活质量问卷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维度高于对照组被试.团体绘画艺术干预可以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促进患者自我概念和生活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