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心理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PsychologicaSinica

  • 11-1911/B 国内刊号
  • 0439-755X 国际刊号
  • 1.7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心理学报是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6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心理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认知与实验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生理与医学心理、企业管理与社会心理、心理测验、心理学史与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等

心理学报 2004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总结633-636

摘要:国际心理学大会是由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简称国际心联)组织的大型学术会议,始于1889年(巴黎),除了因为两次世界大战而停办几次以外,每4年举办一次[1],须提前8年申办.经中国科协批准,中国心理学会(简称CPS)于1995年向国际心联提出了于2004年在北京主办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简称ICP2004)的申请.1996年在加拿大Montreal第26届国际心理学大会期间,中国心理学家代表团经过与埃及、土耳其、哥伦比亚等国家心理学会竞争,获得了这次大会的主办权.经过9年的筹备[2],ICP2004于2004年8月8日至8月13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简称BICC)召开,并获得圆满成功.现从一般情况、主要学术活动及成果、大会组织及相关活动、经验总结等四个方面总结如下.

心理学报杂志研究报告
汉语歧义词加工中抑制机制的作用过程637-643

摘要:两个实验探讨对汉语同形歧义词和同音歧义词不适当意义(与句子语境不一致)抑制的时间进程.被试为128名大学生,实验采用意义适合性判断任务,即要求被试又快又准地判断探测词的意义与刚呈现的句子意义是否相符合,探测词分别在ISI(interstimulus interval)为200和800ms时呈现.实验结果表明:(1)ISI为200ms时对同形歧义词的不适当次要意义的抑制尚未完成;但是对同音歧义词的不适当次要意义的抑制基本完成.(2)ISI为800ms时对同形歧义词的不适当次要意义的抑制基本完成;(3)即使延长加工时间,同形歧义词和同音歧义词的不适当主要意义还是难以被完全抑制.

语篇理解中背景信息的激活:情景限制的共振过程644-653

摘要:该研究采用双人物线索语篇材料,对语篇理解中背景信息激活过程的共振模型与剧景模型进行检验.实验一发现,如果主角和配角一直同时在故事情景中成为主线索,则目标句中主角的行为可以激活那些经过屏蔽的、与这一行为相关的配角特征.在实验二中,配角只是在特征描述段落中出现,而后通过适当的描述使其在故事情景中消失,使主角成为故事的主线索,结果发现,此时目标句中主角的行为并不会激活经过屏蔽的配角的特征描述.这些结果表明,背景信息的激活虽然具有共振的特点,但共振并不是无范围限制的,而是一种情景限制下的共振.

纳西族亲属词的概念结构——兼与汉族亲属词概念结构比较654-662

摘要:运用自然分类和多维标度方法,研究了纳西族亲属词的概念结构.被试是63名纳西族大学生.结果表明,纳西族亲属词概念结构由6个类别构成:(1)父母;(2)与父母同辈的长辈;(3)兄弟姐妹;(4)同辈的姻亲兄弟姐妹;(5)媳妇和女婿;(6)祖父母、子孙、旁系或姻亲子侄.纳西族亲属词的概念结构有两个维度:(1)同辈/异辈;(2)照顾者/被照顾者.纳西族亲属词概念结构与汉族亲属词概念结构具有明显差异,这与两个民族的家庭婚姻制度和文化有关,也与语言有关.

内源性眼跳前的空间注意转移663-670

摘要:采用线运动错觉(illusory line motion)测量的单任务范式,以色块为眼跳提示刺激,用三个实验对内源性眼跳前是否存在空间注意转移进行了探讨.实验一要求被试将眼睛跳往提示刺激处,通过对线运动错觉的分析确定该条件下的空间注意转移规律;实验二要求被试在将视线保持在注视点处的条件下判断目标色块是否出现,以探明线运动错觉是否受对目标色块前注意阶段加工的影响;实验三要求被试将眼睛跳往提示刺激的对侧,分析眼跳位置与提示刺激空间方位的一致性对空间注意转移的影响.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内源性眼跳前存在注意转移;(2)在视线保持在注视点处的条件下,注意未受对提示刺激前注意加工的引导;(3)眼跳目标位置与提示目标位置的空间一致性对眼跳前空间注意转移无显著影响.

不同注意条件下的空间-数字反应编码联合效应671-680

摘要:考察在无线索、内源性线索与外源性线索时不同符号数字在注意与非注意条件下的空间-数字的反应编码联合效应(Spatial Numerical Association of Response Codes,简称SNARC效应).采用1到9的中文与阿拉伯数字为材料,以判断数字奇偶为任务.实验结果表明:(1)无线索时注意条件下阿拉伯和中文数字都出现了SNARC效应,而非注意条件下则都没有出现,并且受影响的主要是较大的数字(8、9);(2)外源性线索和内源性线索时,我们得到一个逐渐递减的SNARC效应,受影响的也主要是较大的数字(8、9).在内源性线索的注意条件阿拉伯和中文数都有SNARC效应,而在非注意条件只有阿拉伯数字有SNARC效应;在外源性线索的注意条件只有阿拉伯数字有SNARC效应,而在非注意条件阿拉伯和中文都没有SNARC效应,说明外源性注意的影响比内源性注意更大,中文数字所受的影响比阿拉伯数字更大.

异同判断加工中整体和局部特征的作用681-689

摘要:采用三种整体局部特征(关系-属性,全局-局部,抽象-具体)图形,要求3组大学生被试完成异同判断任务,以考察异同判断加工中整体和局部特征的作用,探讨异同比较的加工机制.三个实验的结果表明:(1)三种整体特征均可加速同反应,因而不支持同判断加工是整体匹配的观点;(2)存在快同效应,但并不支持同判断的快速加工器对整个刺激加工完成后慢速比较器才开始工作的观点;(3)异反应时随差异特征的增多而减小,从而进一步支持异判断是分析加工、自终止的观点;(4)异反应时随差异特征从上至下、从整体到局部而增加,意味着异判断加工的顺序可能是自上而下、从整体到局部.上述结果支持研究假设:同判断的快速加工器先加工整体特征,然后再和异判断的慢速比较器一起开始加工局部特征.

身体活动与心理活动动词加工的ERP比较690-696

摘要:在19名右利手被试完成词汇判断任务的同时,通过119个头皮电极记录其事件相关电位(ERP),以此来探讨表示身体活动的动词与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之间的加工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200~300ms时窗,在左半球枕区附近,身体活动动词所诱发的ERP比心理活动动词所诱发的ERP在正走向上更小.在300~400ms(即类似的N400)时窗,动词类型效应出现在中线和左半球的更大的区域上,特别是中央区附近,身体活动动词所诱发的ERP比心理活动动词所诱发的ERP在负走向上更大.语言表征的神经生物学理论可以解释本研究的部分结果.

短时存贮与复述动态分离的ERP证据697-703

摘要:工作记忆参与信息的短时贮存和操作加工.为了分离参与词语短时存贮与复述的脑区及其时间过程,测量并比较了14名正常青年被试进行汉字2-back、0-back和复述任务时的事件相关电位(ERPs).结果发现,2-back任务减复述任务在头皮后部出现差异波N430,可能反映了信息的短时存贮及其时间进程.2-back任务减0-back任务在头皮前部所得的持续负成分SNC可能是复述加工的动态指标.SNC和N430持续时间的重叠提示,大脑额叶和后部区域分别参与信息的复述和短时存贮,两者的动态分离加工可能是工作记忆中暂时保持的神经基础.

情绪形容词词义的模糊赋值704-711

摘要:353名大学生被试用模糊赋值方法对表示喜、怒、哀、惧四种基本情绪的48个形容词的强度和复杂度作语义经验赋值.结果表明:①强度和复杂度是两个不同的情绪评定维度,两者间的情绪形容词模糊语义赋值结果没有必然联系.②在强度和复杂度赋值上,各词的取值基本符合人们日常对这些词所表达情绪体验的理解,性别的量表值存在较大一致性.③男、女生在赋值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各词位次和把握度的不同,这种差异可能与不同性别的情绪经验及个体差异有关.④大学生情绪形容词模糊语义赋值的把握度总体上都较高,各词的语义在两个维度上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⑤根据各词强度赋值隶属度数据计算的模糊距离测度和Phi方关联测度得到了四类形容词相似的聚类分析结果.

8~12岁超常与常态儿童的检测时比较712-717

摘要:研究者采用两种视觉检测时任务,比较了8至12岁超常和常态儿童的检测时发展变化特点.结果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超常组和常态组儿童的检测时都呈现出逐步减小的趋势,并且对于不同任务的检测时,两组儿童的发展速度不同,但均未表现出性别差异;在不同的年龄段和不同的检测时任务中,超常组儿童的检测时均显著地快于常态组儿童.通过对两组儿童的检测时发展速率的比较还发现,儿童的检测时发展基本上不受学校知识或经验的影响.另外,两组儿童的检测时和智力测验分数之间都有中等程度的负相关.

中英青少年科学创造力发展的比较718-731

摘要:将中学生科学创造力测验施测于英国6所中学的1190名青少年及中国2所中学的1087名青少年,得出如下结论:第一,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大,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呈持续上升趋势,但在14岁时要下降;11~13岁、14~16岁是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第二,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存在性别差异.英国女生的科学创造力比男生强,差异显著;中国男生的科学创造力比女生强,差异不显著;第三,中英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能力方面,中国青少年明显高于英国青少年,但中国青少年在其它方面的科学创造力及总成绩则明显低于英国青少年;第四,中国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存在显著的学校类型差异.重点中学学生的科学创造力显著高于普通中学学生的科学创造力.

儿童实用创造力发展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732-737

摘要:以中小学生(9岁至16岁)为研究对象,采用实用创造力测验任务,探查了儿童创造力的发展以及家庭环境因素对于创造力的影响,并得到如下的结论:(1)儿童的创造力随年龄发展逐渐提高,但创造力新颖性、流畅性和变通性三个维度的发展并不均衡,流畅性和变通性在9至11岁期间比其他年龄阶段发展得更快;(2)家庭环境对于儿童的创造力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其中间接影响是通过影响创造性态度而得以实现的.

文化价值取向与自我调节点对反馈效果的调节作用738-743

摘要:选择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文化价值取向和自我调节点作为影响反馈效果的调节变量,采用2×2(反馈方式、反馈对象)两因素组间实验设计,以公文处理练习为实验材料,对171名MBA学生进行反馈的干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集体主义倾向、自我调节点是影响反馈效果的调节变量,集体主义倾向强的人得到针对小组的反馈,公文处理成绩提高;表扬提升调节点的被试公文处理成绩反而降低.

风险情景中不同成就动机者的冒险行为特征744-749

摘要:采用计算机模拟和问卷的方法,研究不同成就动机的个体在动态情境下的冒险行为.结合成就动机的静态动态理论,考察具有不同程度的成就动机个体在动态环境中的行为差异.结果发现,在动态情境的初期,可以看到不同成就动机的被试有稳定的偏好:成就动机高的个体偏爱中等难度的任务,成就动机低的个体偏爱较易或者是较难难度的任务;随着行为的动态进行,个体的冒险行为呈现出与静态情境中不同的规律性:成就动机高的个体在初期选择的中等难度的基础上逐渐选择更难的任务;成就动机低的个体在初期选择较易难度任务的基础上也逐渐选择更难的任务;相对于成就动机低的个体,成就动机高的个体会更慢地选择难度高的任务;高成就动机个体出现非典型转换次数显著低于低成就动机的个体.

心理学报杂志其它
全国维果茨基研究会第五次学术年会纪要737-737

《心理学报》2004年第36卷总目录750-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