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理论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学理论杂志 省级期刊

Theory Research

  • 23-1106/D 国内刊号
  • 1002-2589 国际刊号
  • 0.15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学理论是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9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主管的学术期刊。学理论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研究、哲学研究、社会研究、经济·法学研究、党建研究、历史·文化研究、教育理论研究、教学实践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

学理论 2017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学理论杂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建构流域跨界水环境污染协作治理机制1-3

摘要:我国水环境污染形势严峻,跨界污染是流域水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之一。地方保护主义、府际间横向分割、治理行动协调难、府际间协作治理执行依据不明确等是影响流域跨界水污染协作治理的主要原因。建立流域跨界水污染的防治机制、协调机制、行政问责机制,完善跨界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是提高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成效的重要保障。

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 协调城乡一体化发展——基于我国县域城镇化困境的分析4-6

摘要:在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城乡差距不断加大,市管县体制已经难以实现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从实践的结果看,只有那些工业化程度高、市辖县数量较少的地区实现了市县协调发展。大部分地区并没有实现城市支持农村的目标。因此,加快推进'省直管县'改革,建立适应城乡一体化要求的行政体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建立协调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既是实施'省直管县'改革的出发点,也是推进县域城镇化的重要目标。

“绿色运动”对中国绿色发展的启示7-8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越发突出,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生态'一词就理所当然地进入人们的视野,'绿色化'成为人们的共同愿望和追求。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也更加突出地介绍了绿色发展的重要性,绿色发展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介绍了绿色运动兴起的背景、发展历程、中国绿色发展的演进,通过对西方绿色运动及中国绿色发展的研究,结合中国当前具体实际,提出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绿色发展的相关方法。

准确把握“共同价值”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9-10

摘要:同志高度重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是同志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共同价值'的本质内涵、与普世价值的本质区别等基本问题,阐述了'共同价值'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集中体现了党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深化与拓展。

基于道路自信的中国梦实现路径研究11-12

摘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之源。在当前中华民族奔向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坚定道路自信:一是加强中国道路宣传教育,提升道路自觉认识;二是增强国民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思维能力;三是争取国际话语权,跳出西方话语陷阱。只有这样,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解放思想是革命老区摆脱贫困的关键——以原赣南中央苏区赣州市为例13-14

摘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实践的指南。贫困最怕的是思想贫乏、意志贫困。摆脱贫困的核心和要旨就是摆脱思想贫困、精神贫困。新时期的扶贫攻坚工作要坚持解放思想,牢固树立摆脱贫困的勇于担当意识。同志在福建宁德主持工作时深入调查研究,倡导解放思想,强调观念'先飞'、思想先行的重要性,形成了系统的摆脱贫困的大思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历史时期,以解放思想指导脱贫攻坚的新思路,成为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是实现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思想一旦落伍,行动必然迟疑;不打破路径依赖和思维定式,就无法走出新路。'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如何摆脱贫困,实现革命老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日益成为一项重大的社会课题。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国民道德素质提升15-16

摘要: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安稳、民族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道德素质。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国民道德素质确有极大的提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个人层面是现阶段对个人道德素质要求的凝练,因此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国民道德素质的提升。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的网络道德建设17-18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里具有普遍性、民族性、一般性的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随着网络的普及而引起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在逐渐引发人们思维模式和道德认知的改变,也会影响网络主体的处事方法和道德行为。在充斥着社会新因子的网络社会里,传统道德显然进入了它的约束盲区,网络道德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学理论杂志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对象化思想及其对人的发展的启示——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9-21

摘要:马克思的对象化思想集中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之中。在《手稿》中,马克思通过批判和扬弃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对象化思想,论述了客观事物对象性的普遍性、人是对象性存在物、对象化是人的本质力量、人的对象化是受动与能动的统一、人的对象性是一个历史生成过程等五个方面的丰富内涵。马克思的对象化思想在人自身的内在能力、外在的物质世界、人的社会关系三个方面对当今人的发展问题有重要启示。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辨析22-23

摘要:二战之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经过一系列的自我调整而发生一些新变化,其内部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自身的调整以及新科技革命的发生和发展,其外部原因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让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到危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大型跨国公司的出现等。虽然资本主义在当代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新的表现形式,但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只是安慰剂,加强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统治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资本主义内部的根本矛盾并未发生实质改变。

浅析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复兴思想24-25

摘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的梦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同志的民族复兴思想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邓小平同志的民族复兴思想是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的明灯;同志的民族复兴思想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迈向新台阶;同志的民族复兴思想对新时期民族复兴的实现有巨大指导作用;的民族复兴思想是在新时期对民族复兴做出的新诠释。

论对新四军的卓越贡献26-29

摘要:党史专家石仲泉先生说过,是新四军的'助产婆'。实际上,就新四军在八年抗战中所取得的斐然战绩而言,与是分不开的。力促各方巧组新四军,勇破难题发展新四军,呕心沥血智救新四军,殚精竭虑守护新四军。在缅怀新四军将士为抗战胜利立下的丰功伟绩时,我们不能忘却对新四军的卓越贡献。

邓小平社会矛盾理论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30-31

摘要: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矛盾论述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改革的实际状况,对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的社会矛盾理论继承并创新、发展,对当今同志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落实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自由探析32-33

摘要:人的自由的获得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自由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自由发展的特定阶段,具有特定的内涵和特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自由的内涵,深入分析其特征,辩证地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自由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关系,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自由发展的途径,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自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史为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及启示34-35

摘要: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很多,而斯大林模式的弊病—僵化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则是其解体的根本原因。苏联的崩塌对社会主义国家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带来了恶劣影响,因此我们需以史为鉴。

学理论杂志政治研究
以改革精神推进为民务实清廉的体制机制创新36-38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创新是党和民族进步的灵魂。以改革精神推进为民务实清廉体制机制创新具有重大意义,其途径在于:创新宣传教育体制机制,端正'三个观念';创新工作落实体制机制,纠正'三种主义';创新示范激励体制机制,培育'三大精神';创新监督问责体制机制,健全'三类监督';创新考核评价体制机制,接受'三门考评'。

构建责任政府的传统行政文化制约39-40

摘要:建设责任政府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实现不仅需要政府行为方式、组织结构的改变,也需要价值观念与行政文化的配合。良好的行政文化氛围是责任政府的必备要素,是实现行政正义的重要保障。然而传统行政文化糟粕对责任政府的构建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适时调整传统行政文化,发展新的行政文化是责任政府建设的必然选择。

网络民意对公共决策的影响探析41-42

摘要:近些年互联网络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网络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人们逐渐习惯在网络平台上提出意见与建议。网络民意对公共决策的影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它既可以拓宽信息来源、扩大参与主体、提高政策透明度、提高决策认同度,但也存在民意代表性不足、民意表达具有随意性和非理性、网络具有'协同过滤性'、信息权分配不均等问题。合理高效地利用网络民意,让其服务于公共决策,是政府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要健全网络基础设施,扩大网络参与主体;引导网络舆论方向,规范网络议政环境;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健全网络监管机制;完善民意调查机制,提升舆情把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