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理论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学理论杂志 省级期刊

Theory Research

  • 23-1106/D 国内刊号
  • 1002-2589 国际刊号
  • 0.15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学理论是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9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主管的学术期刊。学理论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研究、哲学研究、社会研究、经济·法学研究、党建研究、历史·文化研究、教育理论研究、教学实践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

学理论 2016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学理论杂志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
本刊声明4-

浅论五大理念与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5-6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被誉为中国的'第五个现代化'。创新社会治理,实现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的又一次新飞跃,是我国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五大理念为我国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科学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对于实现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有重要的意义。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7-8

摘要: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把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放在突出位置,从坚持以人为本、化解社会矛盾、坚持公平正义、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全方位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增强社会治理与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将和谐社会建设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来实现。

经济协调发展理念解读9-10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十三五'规划既是到2020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的五年计划,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首个五年计划,全会及其通过的《建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描绘出新蓝图。本文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联系生活实际,对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协调发展理念做简要解读。

以发展新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11-12

摘要: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度重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供给侧改革必须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新理念为引领全面推进。以创新发展,激发改革的强大动力;以协调发展,促进农产品供需高水平均衡;以绿色发展,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开放发展,拓展改革空间;以共享发展,实现农民分享改革成果。

学理论杂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邓小平重要讲话的时代意义——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13-14

摘要: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讲话对于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步的思想源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建立健全法治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保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社会建设着力点分析17-18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通过对小康社会的认识,社会建设着力点应放在国民教育的发展、民众就业的促进、居民收入的增加、城乡统筹的保障、健康水平的提升五个方面。在具体的实施中应从培育多元的职业教育模式、校企联动促进大学生就业、多途径营造良好创业环境、可细化城乡统筹保障目录、开展专兼职医疗团队建设等方面来展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特征及地位19-20

摘要: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我们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可以说,21世纪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最关键的是要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因为它是行动指南,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论道路自信面临的挑战与对策21-22

摘要:发现、正视发展中的问题并积极应对,采取解决措施是道路自信的重要内容。提升党和人民对中国道路的自信心面临一些挑战:中国道路的形象模糊,人们对其认识不足;道路评价的标准不够明晰,其比较优势未能充分凸显;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可以极大提升道路自信。应对的对策有:推进道路理论的大众化;明确评价道路的基本理论工具——唯物史观;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以扶贫开发促进新疆地区的社会和谐稳定23-24

摘要:新疆的贫困问题与稳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贫困是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新疆的反贫困工作中,国家给予了重点扶持,绝对贫困人口数量显著下降。但是,新疆返贫率高,扶贫难度大。贫困影响新疆的社会稳定,而社会稳定问题又制约新疆经济的发展。要从根上解决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处理好新疆以及边疆民族地区的反贫困与稳定之间的关系迫在眉睫。

建立健全基本生态服务体系——推进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25-27

摘要: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当生态环境普遍成为问题的时候,基本生态服务是公民的权利,是政府的责任。构建基本生态服务体系符合公平正义的发展理念,也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需求和发展规律,符合当前德州发展需要。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环境问题的解决主要不在于财力或技术,而在于制度体制。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基本生态服务体系,是推进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

关于健全宁国市高层次人才激励机制的研究28-29

摘要:区域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高层次人才谁就拥有了发展的主动权。本文对安徽省宁国市高层次人才激励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结合宁国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健全宁国市高层次人才激励机制的建议,以期为宁国市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做出有效的决策提供参考。

学理论杂志马克思主义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33-34

摘要:随着科技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不断改变,其中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获取资讯的方式已经从传统报纸、广播、电视逐渐向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互联方式转变。在新媒体视野下,人们受到各种各样信息的冲击,因此应该加强自身思想建设。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要结合时展,运用现代化的新媒体宣教方式发展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这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非常重要,在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人们的思想建设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需要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的马克思主义,需要我国科研人员集中力量,结合实际情况,以实践为基础,大胆进行理论创新。

论马克思的科技创新效应观35-36

摘要:有关科技创新效应的观点和见解是马克思科技创新思想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既论述了科技创新在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又分析了科技创新成果的资本主义应用对于工人生活水平、身体健康、智力发展等方面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还指出了科技创新活动的连锁效应。

试析抗战军事理论与抗战胜利37-39

摘要:抗日战争之所以成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有的科学军事理论指导。从敌强我弱、敌小我大的中日基本国情出发,做出了持久抗战的战略预测和游击战具有战略地位的判断;还指出,中国共产党持久抗战的具体形式是实施敌后游击战,而开展游击战的关键在于发动群众,打一场陷敌于大海的人民战争;国共两党领导人虽然都提出了游击战方针,但由于在代表谁的利益这个根本问题上不同,结果自然大相径庭。

大卫·格里芬的全球民主思想述评40-41

摘要:后现代主义作为当代西方社会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潮流之一,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大卫·格里芬所主张的全球民主是以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为其哲学基础,并通过建立超越所有主权国家的全球民主政府来解决争端。此观点的提出引出了两个方向,一方面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全球境遇下,多样性、差异性的普遍同一是必要的,另一方面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普遍性矛盾解决特殊性的问题是不切实际的。

学理论杂志政治研究
借鉴与思考: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多维探析42-44

摘要:新加坡是世界上职务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廉政文化建设独具特色。借鉴其成功经验对我国防治腐败、进一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社会现实出发,在合理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基础上,从培育国家意识、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健全法律法规和完善监督机制四个维度,提出加强中国廉政文化的总体思路。

完善制度反腐构建良好政治生态——以新加坡制度反腐经验为借鉴45-46

摘要:政治生态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命题,也是党和国家事业长期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净化政治生态已然成为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提出'严惩腐败分子是保持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的必然要求',防治腐败,制度建设是根本。借鉴新加坡制度反腐的成功经验,探讨中国制度反腐的完善途径,提出建立以完善法律体系为基石、健全监督体系为保障、完善公务员制度为前提、营造廉政环境为根本的制度反腐机制,力求通过完善我国制度反腐,构建良好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