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理论杂志社
分享到:

学理论杂志

《学理论》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9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党建研究、历史·文化研究、教育理论研究、教学实践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
  • 主管单位: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
  • 国际刊号:1002-2589
  • 国内刊号:23-1106/D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320
  • 创刊时间:1959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15
  • 综合影响因子:0.043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学理论 2014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学理论杂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论邓小平“北方谈话”的现实启示

摘要:“北方谈话”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面临重大历史转折前夕的理论思考,既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序幕,又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全党全国人民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同时要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步伐,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1-2

论邓小平的民生主体思想

摘要:邓小平的民生主体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精神实质上是完全一致的。邓小平的民生主体思想也主要包括其主题内容、哲学思想和工作方法以及现实路径。
3-4

从干群、党群、公民关系认识党的群众路线

摘要: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公民关系是党的群众路线研究的核心。党的群众路线直接触及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和公民关系。正确认识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和公民关系,就能正确认的基本社会关系,继而促进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推动社会进步和党和国家事业更加兴旺发达。
5-7

中国收入差距问题的由来和解决对策研究

摘要:中国收入差距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不平衡现象日益显著,为解决这一问题,2013年11月份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调节过高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的收入分配改革方向。就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影响以及改善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操作建议。
8-9

新时期民生建设问题探析

摘要:民生问题,不仅是党的历届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的问题,而且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热点。党和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也十分关注民生问题,并提出“中国梦”的新理念,“中国梦”的实现与民生建设息息相关,它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就是民生建设。
10-11

改善民生是保障社会和谐的重中之重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这充分体现了我党对社会建设特别是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目标出发,科学分析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必要性,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一致性,同时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探讨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原则和途径,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12-13

汲取欧洲经验构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

摘要:欧洲的高社会福利制度,曾经被称作是欧洲软实力的强大重要标签。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欧元区国家发生欧债危机之后,高福利制度的弊端开始不断显现出来。反观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虽然近年来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不管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践层面的实施环节上,都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总之我们要吸取欧元区国家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不断探究,最终在政府的协助下,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化的、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14-15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几点思考

摘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问题。这些问题是关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际问题。几十年的奋斗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6-18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及其时代价值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与我国传统文化和我国当代基本国情的实际相结合,从中国历史和现实出发,根据时代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而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理论。分析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来源和形成过程以及进一步分析其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时代价值,对进一步完善宗教理论和处理好中国宗教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9-20

红色文化软实力“:中国梦”实现的民族文化基石

摘要:“中国梦”是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寄托着中国人民振兴中华、强国富民的共同意愿的象征。通过对红色文化软实力的深入认识,揭示其在推动“中国梦”实现中的重要性,进而提出有效策略,使得中国红色文化软实力与实现“中国梦”达到有机统一,促使“中国梦”实现。
21-22

哈耶克自由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实践--以“自由贸易园区”为例

摘要:长期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被视为经济危机的根源,而自由主义又被看成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根源。从根本目标来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以实现人的自由为目标的体系。哈耶克曾表示,在追求自由这一最终目标上与马克思等社会主义者并无重大分歧,只是反对通过计划来达到这一目标。主要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自由。
23-24

浅谈如何加强西部地区农村建设

摘要: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自社会分工便逐渐开始,城乡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之于中国特定历史、地理环境、政策导向等,发展至今,城乡发展不平衡这一情况变成亟待解决之题。
29-30

论中共四代领导集体群众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摘要:群众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倡导坚持的根本政治观点。中国共产党建党90多年来,中共四代领导集体在各自执政理国的不同时期分别提出、完善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群众观。这给21世纪中国共产党继续执政、巩固并扩大民意支持提供了积极的启示与思考。
31-32
学理论杂志马克思主义研究

论密切联系群众思想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摘要:论党的建设思想理论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尤其是他的关于党的作风建设中的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不仅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迅速取得胜利的克敌法宝之一,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也发挥了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引作用。即使在当代,密切联系群众的党的建设思想也具有突出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33-34

的人与自然观及其评价

摘要:的人与自然观是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基本思想包括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向自然界开战”;倡导节育,以求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等。重温之,其有合理性及富有价值的一面,同时也有偏颇之处。
35-36

关于社会贫困问题的伦理分析--探寻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伦理思想

摘要:马克思早期已经接触到社会贫困的现实问题,并在社会贫困根源的分析中,阐述了许多经济伦理和制度伦理思想。首先,在《莱茵报》斗争时期,青年马克思开始意识到物质自由与精神自由的关系。其次,马克思从人的价值角度继续探讨物质自由与精神自由的关系,指出了人的经济价值与人道价值的关系。再次,马克思从理性主义的法哲学出发,把社会贫困问题归因于不合理的制度安排,从而开辟了对经济问题进行制度伦理分析的路径。最后,在揭示一定社会关系客观性和根源性的基础上,青年马克思进一步为经济与伦理的结合做了丰富的理论准备。
37-38

马克思危机理论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兴起--读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

摘要: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作者本·阿格尔认为进入晚期垄断主义发展阶段的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着新的危机,生态危机取代经济危机。只有结合美国民粹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才有可能解决危机,实现人的真正解放。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开山之作,此书对理解西方绿色运动兴起有很大帮助。
39-4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动力思想研究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文化是一种力量,能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对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一种积极的推动作用。两位经典作家研究文化动力的基础是唯物史观,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科学技术、教育、精神理念、先进的意识形态以及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的动力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动力思想启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文化建设,要善于运用文化的力量促进经济繁荣、政治进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