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理论杂志社
分享到:

学理论杂志

《学理论》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9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党建研究、历史·文化研究、教育理论研究、教学实践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
  • 主管单位: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
  • 国际刊号:1002-2589
  • 国内刊号:23-1106/D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320
  • 创刊时间:1959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15
  • 综合影响因子:0.043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学理论 2013年第3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学理论杂志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摘要: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十八大的精神实质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辉煌成就和成功经验,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部署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任务,学习和领会十八大精神是一项长期过程。
1-2

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 努力打造松北旅游文化品牌

摘要:文化和旅游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是文化之"表"。近年来,许多城市和地区积极推动文化与旅游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深度融合,文化与旅游呈现出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可喜局面,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多地(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朝阳产业。一、缘江而生,依江而荣,自然赋予松北区丰厚的地域文化资源松北区南滨松花江、东临呼兰河、北抵肇兰新河,区域内滩岛众多,湖泡棋布,沟渠纵横,动植物资源丰富,湿地风光旖旎迷人。金河湾、阳明滩、一湖三岛、狗岛等生态公园,
3-3

构建大格局 实施大宣传 推动依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大发展

摘要:全国、全省、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召开后,依兰县迅速召开会议,传达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按照中央、省、市要求,依兰县将着眼构建"大宣传"格局,实施"大宣传"战略,创新设计、扎实推进,对内凝聚加快发展合力,对外营造有利舆论环境,努力为依兰全面跃进全省十强县"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一、构建大格局,为宣传思想工作提供坚实保障牢记"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仅靠宣传思想部门是不够的,必须全党动手"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充实力量,整合资源,完善机制,不断夯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基础。一是加强领导。深刻领会"做好宣传
4-4

管建并举 标本兼治 努力打造城市管理升级版

摘要: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提出"要提高文明城市创建水平,着力抓好城市建设、市政管理"等工作要求,我县紧跟省市部署,依托通河城市"依山傍水"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以建设促管理、以管理保建设,创新机制、标本兼治、优化管理,努力打造城市管理升级版,走出一条新形势下城市管理的新路。一、坚持建管并举、注重环境建设,为城市管理搭建平台加强城市环境建设,不但是提升城市品位的重大举措,而且为城市管理提供了不竭动力和源泉。基于这种认识,我县超前规划、挖潜投入、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大力实施城市环境建设,加快了"滨水景观城"、"生态园林城"、"环保卫生城"、"特色精品城"的建设步伐。
5-6

明确方向 落实任务 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摘要: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会议。省委书记王宪魁在会上的讲话目标明确、内涵丰富、观点鲜明、思想深刻,进一步明确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方向和任务,为我们基层宣传部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宾县认真组织学习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挖掘其思想内涵,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确定了统一的工
7-7
学理论杂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略论社会工作思想

摘要: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制度和方法,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起着重要的"润滑剂"作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党的社会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征程中开拓进取,把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点,就社会工作思想进行系统论述。
8-9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意蕴

摘要: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科学发展观中"科学"一词意蕴丰富,其核心思想主要包括三方面内涵:其一意蕴着规律性知识体系和价值性知识体系之义;其二意蕴着合理方法和理性思维之义;其三意蕴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在融合之义。
10-11

试论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有效机制和保障体系

摘要:当前落实党的群众路线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党内法规不健全,党的上下级领导管理体制的限制;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主要机制包括人大、政协,以及各种人民团体等,党的组织和领导干部所辖区内的群众关系属于上下级关系,侧重于人与人的交往,尤其是上级主动打通与下级群众的联系是落实群众路线最为有效的方法;党的群众路线的落实需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思想教育,完善党内法规,以及发挥纪检的作用。
12-1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探析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依据时代的发展变化与我国的具体国情,对生态文明进行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推进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奠定了根基。
14-15

试论“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异同及其启示

摘要:梦想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巨大影响和重大意义。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梦",它是国家前进的恒久动力和崇高追求。目前,"美国梦"和"中国梦"是引起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两个梦有交织,有不同,可以相互借鉴,有必要研究"美国梦"对实现"中国梦"有哪些启示。
16-18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中国梦”解读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和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且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正式吹响了追寻中国梦的号角。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再次解读"中国梦",对推进中国梦的实现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19-20

略谈“中国梦”之于国人的意义

摘要:同志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那么,究竟"中国梦"是什么?它与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美国梦"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进而言之,对于国人而言,"中国梦"的提出究竟具有怎样的意义?针对这些问题,力图给出一些浅见。
21-22

绿色发展 助推实现“鸡西梦”——绿色发展 鸡西先行

摘要:鸡西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鸡西未来的发展要‘高举绿色发展大旗’,努力把鸡西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绿色矿区、生态城市、宜居家园,建设成为黑龙江东部地区中心城市",这是指引鸡西未来发展的"鸡西梦"。把"绿色革命"、"绿色生活模式"等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绿色发展理念,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绿色发展战略,形成了思想上的高度一致性。强化绿色发展理念,对提升鸡西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具有现实和长远的重大意义。
23-24

以科技为驱动转变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摘要: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引发的大调整、大转型之中,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调速换挡期",经济发展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存在难得的机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总体上,我国经济发展对科技的运用不足,以粗放型发展方式为主、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有待提高。这也决定了我国旧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得不转向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力量发展创新型经济,破解经济增长的深层次问题,打造经济升级版。
25-27

农业企业化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摘要:农业企业化是我国农村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和必然趋势,它在实践中已显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目前,我国农业企业化的发展进程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其发展中面临的诸多困难,以促进我国农业企业化的快速发展。
28-29
学理论杂志马克思主义研究

重读“马克思”

摘要:马克思哲学的创立开启了哲学史的新篇章,使哲学的职能、思维方式以及主题都发生了根本转向。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马克思哲学受到了来自不同方面的误读。因此,在不断研究新问题的同时,需要回过头去重新探讨马克思哲学的一些具有方向性和根本性的理论问题,并从中找出其依然是当今时代真理的依据所在。
30-3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问题与主义”之争

摘要:"问题与主义"之争作为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传播的重要历史事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重要的影响。"问题与主义"之争是当时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对于国外、国内的客观形势不同的认知之下,对于中国未来道路所做出的不同选择而引发的一场知识分子内部的争论。在争论当中双方依旧保持盟友的关系,双方也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这场争论使中国共产党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成长必须和中国的国情紧密结合起来,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要吸收和借鉴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
32-34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价值与地位研究

摘要: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以物资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规律提出了新的经济学,这就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这一学说揭露了当时传统政治经济学的黑暗、弊端以及衰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改变了当时人们的经济思想,为后来的人们树立了明确的目标,为社会主义经济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是一种具有跨越时代意义的科学。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形成,描述了它对中国经济学形成的作用,并比较客观地提出它不可忽视的价值与地位。
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