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理论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学理论杂志 省级期刊

Theory Research

  • 23-1106/D 国内刊号
  • 1002-2589 国际刊号
  • 0.15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学理论是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9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主管的学术期刊。学理论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研究、哲学研究、社会研究、经济·法学研究、党建研究、历史·文化研究、教育理论研究、教学实践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

学理论 2009年第27期杂志 文档列表

学理论杂志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强化“自己出题自己答”理念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1-1

摘要:认真学习贯彻省委书记吉炳轩、省长与哈尔滨市委常委班子集体谈话精神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盖如垠到道外区调研讲话精神,要求我们要强化“自己出题自己答”理念。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自己出题自己答”,既是加快发展的“金钥匙”,也是推动一切工作的“总开关”;既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重要前提,也是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要坚持“自己出题自己答”这一思想理念,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4

摘要:延寿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幅员面积3150平方公里,辖5镇4乡,人口27万。全县设36个党委(总支),党员总数8600人。2009年初以来,延寿县委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统领,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和好中求快、“快”字当先的工作理念,研究确定了“转换思维理念、理清发展思路,挖掘特有潜能、明确发展重点,突破瓶颈制约、提升发展质量,打造特色优势、实现发展跨越”的活动主题,以及实施“四个战略”(工业强县战略、借力发展战略、城乡统筹战略、能人兴县战略)、“五项工程”(延寿精神创建工程、干部能力提升工程、风清气正形象工程、政通人和稳定工程、

准确把握精神实质 把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全会精神上来5-7

摘要:刚刚闭幕的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哈尔滨市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哈尔滨市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认真学习宣传和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是摆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面前首要的政治任务。结合个人的学习体会和依兰县的工作实际,我认为学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必须准确把握精神实质,突出六个“重在体现”。

深化理论学习 破解发展难题 努力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8-9

摘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要求全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保护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城市旅游品牌10-11

摘要:五常市位于我省最南部,地处长白山张广才岭西麓,区划面积7512平方公里,呈“六山一水半草二分半田”的地貌分布,资源丰富,人口104万,汉、满、朝鲜、回、蒙、锡伯等9个少数民族集中居住。这里山清水秀,五常大米闻名中外,不仅是全省的入口大市,农业大市,而且是全省历史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远古遗址有:学田出土的猛犸象牙化石和石器,是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我省地域文化历史承接的物证;金代遗址有:古墓遗址多处,其中有南宋使臣洪皓被流放地、金相完颜希尹的世居地冷山(今五常冲河镇境内);

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 丰富群众文化精神生活12-13

摘要:加快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也是在农村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把农村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学理论杂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14-15

摘要: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是深入学习贯彻该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亟需解决的基本问题。

在当代中国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16-17

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必须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邓小平理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定位的思考18-19

摘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是无产阶级政党观察分析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问题,并做出科学决策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面临的复杂性矛盾性,进而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所在。

发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20-23

摘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这里,在把握“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时,一方面,要牢牢把握住理论来源于实践,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并不断与时俱进的方面;另一方面,也要注重从实践中得来,经过实践的不断检验证明正确的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预测意义。这包括:一、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二、理论具有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把握和可预测力;三、理论都是有期效的,但在特定时间段内相对稳定,不能轻言过时;四、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发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等等。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当代中国实践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以东莞为例24-26

摘要:本文梳理了马克思、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对社会发展观的阐述和理解,勾勒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历史发展轨迹;用社会发展观的理论来审视东莞发展新模式,要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要求,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邓小平对外交思想的发展27-28

摘要:邓小平之所以能够在继承并发晨外交思想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外交理念,其关键在于邓小平求真务实的理论品质。他不仅善于继承并灵活运用外交思想中那些带有根本意义的方法论和观点,而且敢于突破常规,大胆扬弃那些不适应时展的旧观点、旧理论,从而真正做到了完整准确地掌握外交思想。

邓小平的犯罪防控理论——兼论马克思主义犯罪预防理论的中国化29-30

摘要:近现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犯罪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根据我国各个特定时期的国情制定、实施了相应的形势政策,通过不断的思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犯罪预防思想。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理论”为代表的犯罪预防理论逐渐吸收其他犯罪学理论的合理因素,并融合中国传统犯罪预防思想,逐渐形成了适应中国社会状况的,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犯罪预防理论体系。

论学习31-32

摘要:讲学习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需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也是提倡开展“三讲”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学习的必要性、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等方面对关于学习的思想进行了论述。

科学发展理念中的“实践”概念浅析33-34

摘要: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认清现实“实践”中的认识性实践和改造性实践两个概念。正确把握“认识性实践”与“改造性实践”的区别与联系,充分认识到认识性实践在科学发展理念中的重要性,科学地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

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中的科学发展观35-36

摘要: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出了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不仅从哲学社会科学上看是科学的,而且也是符合自然科学规律的,本文从耗散结核理论视角诠释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摘要: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出了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不仅从哲学社会科学上看是科学的,而且也是符合自然科学规律的,本文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诠释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贡献37-39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及这个理论体系的构成,而且在报告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做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发展和贡献,是把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的依法治国的理念及十六大报告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论述,在改革开放新的实践基础上做了新的提升、新的总结、新的发展,并深深地打上了中国化的印记。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40-41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传统文化联系紧密,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溯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升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阚下,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得到充分的传承,更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