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心理科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Psychological Science

  • 31-1582/B 国内刊号
  • 1671-6981 国际刊号
  • 0.9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心理科学是中国心理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64年创刊,目前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心理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报告与论文、综述、研究方法、应用心理、学术动态与问题讨论、中短篇论文

心理科学 2019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心理科学杂志基础、实验与工效
预期焦虑对面孔表情加工的影响258-264

摘要:预期焦虑是由于对未发生结果的负性投射造成的焦虑情绪。本文比较了被试在不同预期焦虑水平下观看愉快、中性及恐惧面孔时的行为和脑电数据。发现在高预期焦虑水平下,恐惧面孔诱发的N170波幅显著大于低预期焦虑水平,而愉快和中性面孔在两种水平下诱发的N170波幅差异不显著,且预期焦虑水平对恐惧面孔诱发的N170波幅的调节强度与个体的特质焦虑得分显著相关。这些结果表明,预期焦虑水平会影响面孔表情加工,且不同情绪面孔受到的影响不同。我们推测,预期焦虑水平可能通过影响杏仁核等脑区的激活来调节颞上回对恐惧面孔的加工。

不同手指表征方式对数量表征能力的影响265-272

摘要:采用距离启动范式,考察中国文化背景下不同手指表征方式对数量表征能力的影响。实验首先验证单手表征中不同手指数量表征方式对小数字(1~5)认知表征的影响;实验2则进一步采用中国人特有的单手手指表征,考察其对大数字(5~9)认知表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数字中出现了标准手指表征方式语义层面的位置编码,非标准手指表征方式知觉层面总和编码的激活;但大数字中两种手指表征方式均出现了语义层面位置编码的激活。此结果与计算模型理论一致,说明当手指数量从少到多变化时,标准手指表征方式为语义性的符号数量表征;而非标准手指表征方式由知觉性的非符号向语义性符号数量表征过渡。

/n/-/l/音位合并现象的神经机制:来自MMN的证据273-279

摘要:采用ERP技术,比较音位合并者与非音位合并者辨别合并音位/n/-/l/的脑电和行为反应。结果发现,非音位合并者在注意前阶段展现了显著的MMN;而音位合并者没有展现MMN,但在晚期展现了一个显著的负波。行为实验发现,相比于音位合并者,非音位合并者在分辨/n/-/l/时正确率更高,反应时更短。这些结果表明:两组被试区分/n/-/l/的能力在早期自动加工阶段就已经有了显著的差异。方言经验可能降低了音位合并者在听觉感觉加工阶段检测合并音位差异的敏感度。

前瞻记忆后效的加工机制:对自发提取观点和抑制观点的检验280-286

摘要:实验1探究前瞻记忆后效的产生是否消耗认知资源,实验2进一步探究前瞻记忆后效产生过程中消耗的认知资源的去向。实验1结果显示在完成阶段,相比于基线条件,其它四种实验条件的进行中任务反应速度均较慢,实验2结果显示前瞻记忆后效均会随着认知负荷和线索显著性的提高而提高。结果表明前瞻记忆后效产生过程中会消耗认知资源对原意向进行抑制。

内隐序列学习中的渐进意识:来自习得知识的发展与遗忘的证据287-292

摘要:内隐学习中的意识研究从二分取向发展到渐进取向,而内隐序列学习进程中习得知识是否也具有渐进特征呢?本研究采用序列反应时范式和片段再认任务通过操纵学习进程(实验1)和学测时间间隔(实验2)来考察内隐序列学习进程中习得知识的发展与遗忘,结果发现,(1)内隐序列学习中习得的无意识知识多于意识知识;(2)随着学习的推进,意识知识逐渐增加,而无意识知识则呈减弱趋势,证实了内隐学习的渐进意识特征;(3)习得的无意识知识具有抗遗忘性,而意识知识在间隔8小时之后开始会出现遗忘。

汉语普通话母语者的节奏组块感知偏好293-298

摘要:个体对声音节奏的感知具有明显的偏好,强度上表现为扬抑组块偏好,时长上表现为抑扬组块偏好,这被称作抑扬-扬抑规律。已有大量研究考察英语、日语母语者的节奏感知情况,但尚未有研究对汉语普通话母语者进行研究。本研究以汉语普通话母语者为被试,考察他们对非语音音调序列的节奏组块感知情况,结果发现强度和时长参数下被试对扬抑形式的判断比例均显著高于随机水平,说明汉语普通话母语者在两个参数上的节奏感知中均表现出明显的扬抑偏好,本研究为个体强度参数上的节奏感知偏好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和时长参数上节奏感知偏好受到语言经验影响的观点提供了新的证据。

从人类共情走向智能体共情299-306

摘要:随着机器人在人类生活中重要性的增强,人们开始关注其传统智能以外的其它能力,如共情。基于共情的经典理论,本文以新兴的智能体共情(artificial empathy)为主题,同时结合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研究,系统地阐述了现有与智能体共情有关的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并结合文献计量学分析,对该领域研究宏观现状进行可视化呈现。指出在未来研究中,借鉴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注重机器人理论模型的建构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对机器人共情系统的建构有着重要作用,而其间涉及到的伦理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心理科学杂志发展与教育
转移方式对基于劳动的物品所有权判断的影响307-312

摘要:劳动在人们的所有权判断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往研究虽然考察了幼儿和成人基于劳动的物品所有权判断,但却忽视了原材料转移方式的作用。本研究以中国3~5岁的幼儿和成人为对象,考察了他们在'拿'和'借'两种转移方式下基于劳动的物品所有权判断。结果发现,3岁幼儿在两种转移方式下的所有权判断不存在显著差异。4~5岁的幼儿及成人在两种转移方式下的所有权判断存在显著差异。相比于'借'条件,他们在'拿'条件下更倾向于判断劳动者是新加工物品的所有者。4~5岁幼儿在'拿'条件下更倾向认为劳动者是新加工物品的所有者,而成人在两种条件下都倾向于支持原材料占有者是新加工物品的所有者。结果提示,转移方式会影响个体基于劳动的物品所有权判断,并且从4岁开始幼儿能够区分不同转移方式的作用。

儿童与成人对社会和非社会正性情绪刺激的脑电反应特征比较313-321

摘要: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究不同年龄群体社会与非社会正性情绪刺激加工是否具有差异。研究发现:在P2成分上,成人在情绪刺激下诱发的波幅大于儿童;N2成分上,儿童在三种情绪刺激条件下波幅无显著差异。成人在社会性情绪刺激条件下诱发的脑电波幅大于在中性情绪刺激条件和非社会情绪刺激条件下诱发波幅;在LPP早、中、晚时间窗中,儿童的LPP波幅大于成人。由此,儿童与成人在社会和非社会正性情绪刺激加工上存在明显差异,说明成人比儿童对社会性情绪刺激更加敏感且在情绪加工中耗费较少的认知资源。

二、三和五年级儿童对形旁语义的加工322-328

摘要:结合启动范式和汉字判断任务,通过操纵目标字语义透明度,在汉字阅读过程探查了二、三、五年级儿童对形旁语义的加工。采用3×2×2混合实验设计,自变量为被试类型(小学二、三、五年级儿童)、启动字类型(字形相关vs.无关)和目标字类型(透明字vs.模糊字)。结果发现启动字类型、目标字类型和年级三者交互作用显著。随后分析在三、五年级儿童中发现了显著的独立于字形的形旁语义启动效应,启动字中的共享形旁对模糊字的识别产生了更大的抑制作用,而在二年级儿童中并没有发现这种效应。此结果说明形旁语义可以在儿童汉字识别过程中产生激活并发挥作用,但是这种激活存在着年级差异。

比较视觉搜索任务的认知老化研究329-334

摘要:本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通过增加组成图片的图形数量和改变目标图形的特征,考察老年人和大学生在比较视觉搜索任务中的眼动特点。结果表明与青年人相比,老年人的总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增加,平均眼跳幅度减少。老年人和青年人在目标刺激的注视过程中都表现出图形维度数量的优先性。说明老年人在比较视觉搜索过程中存在认知老化,在图形特征加工的优先性上结果和青年人一致,以上结果与年龄和研究任务有关。

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和自杀意念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335-342

摘要:采用问卷法对988名初中生进行调查,探究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和自杀意念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以及友谊质量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正向预测自杀意念;(2)应对方式是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和自杀意念的中介变量;(3)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对自杀意念的直接效应受到友谊质量的调节,直接效应在友谊质量低的青少年中更显著;(4)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对自杀意念的间接效应后半段受到友谊质量的调节,友谊质量高的青少年的自杀意念水平更低。因此,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和自杀意念之间是有调节的中介关系,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通过应对方式影响自杀意念,友谊质量在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中起调节作用。

智慧推理:概念、测量、影响因素及展望343-349

摘要:智慧推理源于新皮亚杰主义与柏林智慧模式的研究。研究者进一步整合其内涵,不断推进与革新测量方法。年龄、文化与情境是影响智慧推理的主要因素。未来研究重点应包括考察物慧中的智慧推理内涵,开发'面对面'式的测量方法,探究智慧推理的脑神经机制并比较其与一般抽象推理的不同。

心理科学杂志社会、人格与管理
社会自我效能感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社会交换视角下有调节的中介模型350-357

摘要:本研究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和领导-成员交换理论,采用两时点追踪问卷调查法收集了313份数据,探讨了员工的社会自我效能感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社会自我效能感对工作倦怠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在社会自我效能感和工作倦怠之间有着显著的中介作用;领导-成员交换社会比较调节了社会自我效能感通过领导-成员交换关系预测工作倦怠的间接效应。

德之大者能成为有效的管理者吗?个人品德对精神型领导的影响: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358-364

摘要:基于精神型领导理论和情景力量理论探讨个人品德对精神型领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大型国有企业管理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数据收集。结果显示:个人品德与精神型领导显著正相关;领导-成员交换在个人品德与精神型领导之间起中介作用;权力距离调节了个人品德对领导成员-交换的影响,并弱化了个人品德通过领导-成员交换对精神型领导的间接影响。

资质过剩感与亲组织不道德行为:心理特权与谦卑型领导的作用365-371

摘要:运用自我评价理论视角,并采用两阶段追踪调查问卷方法收集数据,探讨了资质过剩感与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关系以及心理特权和谦卑型领导在两者关系中的作用机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质过剩感显著正向影响心理特权,心理特权在资质过剩感与亲组织不道德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谦卑型领导显著负向调节资质过剩感与心理特权的关系。研究对管理实践有一定的启示,丰富了资质过剩感和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理论。

老年夫妻的老化刻板印象对死亡焦虑的行动者效应和对象效应372-378

摘要:目的:考察老年人的老化刻板印象对自身及配偶的死亡焦虑的影响。方法:145对老年夫妻完成老化印象量表和死亡焦虑量表,并运用行动者-对象互依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老化刻板印象和死亡焦虑在夫妻内部分别具有一致性;(2)老化刻板印象对自身死亡焦虑的行动者效应显著;(3)丈夫的积极老化刻板印象对妻子死亡焦虑的对象效应显著,妻子的消极老化刻板印象对丈夫死亡焦虑的对象效应显著。结论:老年人的老化刻板印象不仅影响自身而且影响配偶的死亡焦虑,但夫妻之间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大学生目标内容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379-386

摘要: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考察了目标内容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基本心理需要、自尊在其中的作用。采用欲望指数量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自尊量表、正负情绪量表、生活满意度问卷对535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目标内部性显著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2)基本心理需要在目标内部性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受到自尊的调节。因此,目标内部性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