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学杂志社
分享到:
《心理科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64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报告与论文、综述、研究方法、应用心理、学术动态与问题讨论、中短篇论文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学会
  • 国际刊号:1671-6981
  • 国内刊号:31-1582/B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4-317
  • 创刊时间:1964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97
  • 综合影响因子:0.765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心理科学 2010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心理科学杂志研究报告与论文

复杂图形表象产生的认知加工机制

摘要:采用Kosslyn双任务分离的研究范式,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复杂图形表象产生的认知加工机制。实验1提出了当要求被试在产生动物的部分表象时,大脑左半球明显反应更快;而当要求被试产生客体整体特征的表象时,并没有出现大脑半球的优势效应。实验2采用控制任务进一步证实大脑两半球不同的优势效应,研究发现当同样的任务以知觉形式完成时,没有大脑半球的优势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在复杂图形表象产生的过程中,当产生部分表象时,大脑左半球有显著优势;而当产生整体表象时,两半球起同样作用。此结果进一步拓展了Kosslyn提出的大脑半球专门化假说。
1030-1034

合理性对中文句子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

摘要:研究以眼动仪为工具,以24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合理性(合理、不合理、异常)对中文句子阅读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异常条件下对目标词存在即时的干扰效应,在不合理条件下没有出现干扰。说明当句子异常时,在早期加工阶段就出现了合理性效应,当句子不合理时,不存在这种效应。
1035-1037

汉语语音意识困难儿童的言语知觉技能

摘要:以汉语中存在语音意识困难的儿童为被试调查了语音意识缺陷和言语知觉缺陷间的关系。言语知觉测试采用范畴知觉任务。结果发现语音意识困难儿童是否表现出言语知觉缺陷依赖刺激的自然度;个体分析表明语音意识困难儿童仅一个子组表现出言语知觉缺陷。
1038-1041

动画片语境学习对幼儿英语语音意识的促进

摘要:研究随机选取小、中、大六个自然班共223名的儿童为被试,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考察了动画片语境学习对幼儿英语语音意识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动画片语境学习对幼儿英语语音意识具有促进作用,但在不同年级上存在差异。这种促进作用首先体现首音意识上,而对末位音素意识的影响作用最小。同时,研究还考察了在动画片语境学习中,汉语语音意识水平的高低对英语语音意识促进效果的影响。
1042-1046

不可预期条件下汉英双语者的语言切换研究

摘要:分别用图片命名和词汇判断任务考察汉英双语者在不可预期条件下进行的语言切换。实验一中,当被试分别用英语和汉语命名图片时,英语和汉语出现了相等的切换代价。实验二中,当被试进行词汇判断时,只有英语出现了切换代价;而汉语没有出现。研究表明,双语者语言产生与理解中切换的认知过程有本质的差异且预期条件的变化影响了语言产生中的切换。
1051-1053

双语、单语者的抑制控制差异——来自IOR的证据

摘要:采用3×2被试内设计,以返回抑制(Inhibition of return,简称IOR)范式为基础,考察双语者与单语者的抑制控制差异。结果发现:(1)短SOA时,两组被试均出现了显著的IOR,长SOA时IOR现象消失,说明两组被试在IOR出现的时程上并无差异。(2)双语者的IOR效应量明显大于单语者,研究结果支持了双语学习对抑制控制能力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观点,并且这一促进作用在成人被试中仍然存在。
1054-1057

汉字的反知觉干扰效应:来自ERP的证据

摘要:采用"学习-测验"范式,在知觉辨认测验(内隐测验)和再认测验(外显测验)中,用事件相关电位探索汉字内隐、外显记忆的"知觉干扰效应"。结果:行为上,内隐记忆不受知觉干扰条件的影响;外显记忆受知觉干扰条件影响而显著降低;脑电上,内隐测验两种条件的ERP无显著差异;外显测验在550~600ms,知觉干扰条件比无干扰条件诱发了更负的ERP。实验在行为和脑电水平上都表现出内隐、外显记忆的分离,出现汉字的"反知觉干扰效应"。
1058-1061

驾驶疲劳对视觉注意影响的ERP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驾驶疲劳对于视觉注意的影响。方法:采用组间对照,对照组为12名充分休息的出租车司机,实验组为15名连续驾驶10h的司机。采用视觉Oddball范式,标准刺激:正立三角形,70%;靶刺激:倒立三角形,15%;新异刺激:乱线条,15%。共2个block,每个block有300个刺激,刺激间隔(SOA)900-1000ms,刺激呈现时间50ms。Block之间休息几分钟。要求被试对靶刺激按鼠标反应。结果:新异刺激产生明显的额中央区分布的N2和P3a,P3a无明显疲劳效应,疲劳组N2幅值显著降低;疲劳后靶刺激引起的以中线分布为主的P3b幅值显著降低,潜伏期无明显变化。结论:驾驶疲劳后视觉非随意注意能力、注意加工能力下降。
1067-1069

返回抑制梯度效应的认知神经机制:来自ERP研究的证据

摘要:通过操纵线索和靶刺激的空间关系,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探讨返回抑制梯度效应的脑内时程动态变化。结果发现,线索化条件下,P1波幅减小。在175-225ms内,线索化与相邻均比相对条件诱发了一个更大的负成分(Nd200),而且当返回抑制量大(线索化位置)时,Nd200更大。差异波(线索化-相对)的地形图显示,该负成分主要在额中部脑区有明显激活。在250-300ms内,线索化比相对条件同样诱发了一个更大的负成分(Nd270),差异波(线索化-相对)的地形图显示,该负成分主要在右侧顶部脑区有明显激活。结果表明,返回抑制梯度效应可能是由线索化位置的抑制和注意方向的转换共同引起的。
1074-1078

记忆方式选择偏向与有效记忆

摘要: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考查在记忆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及其影响因素,以及选择不同记忆策略与有效记忆的关系,结果发现:(1)当对某材料的记忆达到一定水平时,被试选择记忆方式(测试或再学)的倾向性与其之前的学习判断水平的高低未成相应关系;(2)对被试而言,自我测试策略并非直接促进学习,而是以提高元认知水平为中介;(3)重复学习导致被试高估学习掌握水平,而提取练习则使被试实现有效记忆。
1079-1083

不同规则下“异同”判断的加工特点分析

摘要: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要求被试分别根据四种规则对同时呈现的两个图形做出"异同"判断,并对在四种规则下的"异同"判断的反应时数据进行综合的比较分析。所得结果支持"异"、"同"判断是基于不同的加工机制的假设。本研究进一步发现,"同"判断源自两个比较器,一个是和以往双过程模型类似的同一性识别器,该比较器只做出对两个物体完全相同的判断;另一个则是序列的、自终止的分析比较器。"异"判断源自于具有序列、自终止特点的分析比较器,该比较器在每次加工过程中,先加工某个维度的概率与是否注意该维度相关。
1084-1088

知识在创造性思维中作用述评

摘要:图式知识、联结知识和基于案例的知识在创造性思维中发挥重要作用。图式中蕴含的规则或特征提供了形成新概念的基础,对生成观念的原创性具有影响;联结知识影响信息搜索的范围和质量,在创造性思维的观念生成和观念评价阶段发挥重要作用;案例中包含大量信息使个体可基于少量案例形成复杂的心理模型,利于创造性思维的问题建构、概念性组合、观念生成、观念评价等认知操作。创造性思维特定认知操作需调用某种或某几种知识,各种知识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交互影响,或彼此抑制、或彼此补偿、或彼此易化、或彼此增效。
1089-1094

支持感知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不同支持感知的比较研究

摘要:基于多重对象支持感知,本文比较了组织支持感知与主管支持感知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差异影响。通过对632名知识型员工的实证研究表明,组织支持感知与主管支持感知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都产生显著影响,但组织支持感知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显著强于主管支持感知的影响,这与组织行为理论的具体对象匹配原理不完全一致。研究结论的意义在于,中国的知识管理实践应该逐步从"个人关系"导向向"组织关系"导向转变。
1100-1103

小学儿童在线和离线元认知监控的发展特点及其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摘要:本研究以小学二、四、六年级儿童为被试,在不同难度的拼图任务中考查其在线和离线元认知监控的发展特点及其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结果表明:(1)小学儿童的在线元认知监控能力随年级升高而提高,六年级儿童的计划时间显著长于二、四年级儿童。(2)准确预测和评价任务执行时间的人数百分比随年级升高而依次增加;而难度评价准确性在四、六年级间发展较平稳,并高于二年级。(3)在线和离线元认知监控对问题解决的影响与任务难度有关,在简单和中等难度任务中,离线元认知判断有助于问题解决;而在复杂任务中,在线元认知监控促进问题解决。
1108-1112

冲突抑制对儿童错误信念理解的影响:参与概念建构

摘要:研究探讨了冲突抑制对错误信念的影响.通过设计冲突真实信念任务,采用标准信念、区分信念任务,研究分离了意外地点任务中的四个成分,知道信念导致行为;根据他人的信念推测行为;抑制自己所看到的物体位置;错误信念概念。113名3~6岁儿童完成了四个信念任务和两个冲突抑制任务.随着抑制要求的增加,儿童在信念任务上的成绩逐渐下降;意外地点任务与冲突抑制相关显著.这说明,抑制现实和自己的观点在儿童信念加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冲突抑制参与建构儿童错误信念概念.
1113-1117

儿童关于意图的二级心理状态的理解与归于权威人物的道德评价

摘要:用设置故事情境的方法研究了儿童关于意图的二级心理状态的理解与归于权威人物的道德评价的关系,结果表明:儿童关于意图的二级心理状态的理解影响儿童归于权威人物老师的道德评价,且存在年龄差异。5岁儿童已经能够认识到老师是否知道行为者的行为意图影响老师对行为者行为的道德评价,但5岁儿童的认识尚不够深刻,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这种认识渐趋稳定成熟。权威人物的道德评价影响儿童关于意图的二级心理状态的理解,这种理解同时受到行为者行为结果的影响且存在年龄差异。
1122-1126

初中生成就目标与写作成绩的关系及其中介因素研究

摘要:以208名初中学生为被试,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构建了写作成就目标、深层认知策略、写作自我效能感与写作成绩的关系模型,考察了初中学生写作成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写作成就目标分别通过深层加工策略和写作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写作成绩,元认知亦是写作成就目标影响写作成绩的中介因素之一。深层加工策略和写作自我效能感对写作成绩有直接影响。
1131-1135

青少年家庭人际关系的特点及其对社会适应的作用机制

摘要:考察青少年家庭人际关系的特点,并探讨家庭人际关系、总体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作用机制。采用问卷调查对6城市的2341名中学生进行集体施测。结果发现:(1)青少年的家庭人际关系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女生亲子依恋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亲子冲突上,初一年级显著低于其它年级;在亲子依恋、父母亲密、父母冲突上,各年级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2)青少年的家庭人际关系可分为四类:和谐型、高亲子冲突型、高父母冲突型、双高冲突型,分别占30.6%,24.9%,24.4%,20.1%,不同类型的青少年在社会适应各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3)总体家庭功能在父母冲突和青少年积极适应之间以及父母亲密和消极适应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亲子依恋与积极适应、父母亲密与积极适应、亲子依恋与消极适应、父母冲突与消极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1136-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