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心理科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Psychological Science

  • 31-1582/B 国内刊号
  • 1671-6981 国际刊号
  • 0.9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心理科学是中国心理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64年创刊,目前已被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心理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报告与论文、综述、研究方法、应用心理、学术动态与问题讨论、中短篇论文

心理科学 2007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心理科学杂志研究报告与论文
客体运动方向的视觉工作记忆存储方式514-518

摘要:采用变化觉察范式,以独立运动的客体为对象,通过两个实验,探讨多个客体的运动方向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存储机制,即单个对象独立存储,抑或其存储受多个客体构型的影响。实验一和实验二相继考察了非目标客体运动方向变化,以及是否存在非目标客体对觉察目标客体运动方向的影响。结果发现,非目标客体运动方向变化条件下的觉察正确率显著低于不变的条件,然而只呈现目标客体条件下的觉察正确率与同时呈现目标和非目标条件无显著差异。该结果与前人在静态条件下对目标客体的觉察受目标客体和非目标客体整体构型影响的结论不一致。本研究的结果支持多个客体的运动方向信息在工作记忆中是以独立方式存储的假设。

生命控制感对内外在控制感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调节和中介作用519-523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检验生命控制感对内在控制感和外在控制感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调节和中介作用。所使用的测量工具有:生命控制感量表(LCS),内外在控制感量表(LOCS),自尊量表(SES)和一般健康问卷(GHQ-20)。被试为来自北京市三所高校的788名大学生。研究结果为:生命控制感对内在控制感和外在控制感与自尊和一般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均存在调节作用,但不存在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是:生命控制感对于内在控制感和外在控制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但不具中介作用。

时距估计年龄差异的认知机制524-528

摘要:采用双任务的实验范式,通过对(5s、13s和26s)三个目标时距的产生法和复制法的结果来探讨时距估计年龄差异的认知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目标时距和不同的估计方法上均存在显著的年龄效应。年老被试在产生法上比年轻被试显著高估时距,存在非时间任务和年龄的交互作用,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年老被试会比年轻被试产生更长的时距。而在复制法上年老被试比年轻被试显著低估时距,但是只有在长时距条件下(26s)存在非时间任务和年龄的交互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年老被试在产生法上对时距的高估可能与内部时钟减慢和注意资源减少有关,而在复制法上对时距的低估可能反映注意资源的减少。此外,对于长时距的时间复制,情节记忆的损伤也是导致时距估计年龄差异的一个可能原因。

中英文Stroop干扰效应的脑机制529-534

摘要:以中国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事件相关电位对比研究中英文Stroop干扰效应的脑内时程动态变化。结果发现:两种文字材料都存在反应时的Stroop干扰效应,汉字的干扰效应明显强于英文;被试在完成不同文字材料的字词颜色命名任务时所诱发的ERP成分存在差异,具体为中文Stroop干扰效应表现为在350—550ms内,不一致条件比一致条件诱发一个更负的ERP成分(N450),主要分布于额中部电极。英文Stroop干扰效应表现为不一致条件比一致条件在250—450ms内诱发一个更正的ERP成分(P300),主要分布于左侧额顶叶;在450—550ms内诱发一个更负的ERP成分(N500),主要分布于中后部。研究结果表明语言类型会影响Stroop干扰效应的脑内时程变化。

英文快速阅读的眼动特点与阅读成绩的关系535-539

摘要:该文运用眼动仪对中国大学生在快读阅读英文文本时,其眼动特征与阅读成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平均注视时间、第一次注视时间、眼跳速度、眼跳次数等方面,高低分组存在显著性差异,高分组的眼动策略更灵活,对信息的加工效率更高。

广告中性别刻板印象信息的内隐效应540-542

摘要:尝试采用以图片为实验材料及不同步骤的IAT程序测量广告中性别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及其操作强度,结果表明:(1)广告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具有很强的内隐效应;(2)高刻板化程度者具有更强的内隐性别刻板效应;(3)当刺激材料为图片时,不同的IAT程序测得的内隐性别刻板效应不同。

学前儿童现实性监测的发展变化543-546

摘要:对3~5岁儿童对与他人(而非自我)有关的互动性动作的现实性监测的发展变化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学前儿童更多地将想象的动作错误地记忆为真实的动作,而不是相反——这就是所谓的现实性监测错误的不对称现象;虽然儿童总体的现实性监测能力在学前期得到了持续和稳定的发展,但这种发展主要体现在对想象动作的现实性监测的发展上。这一结果对学前儿童目击者证词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学习、频率和结构方式对汉字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547-551

摘要:知觉干扰存效应是指之前更模糊的刺激的呈现对之后同一模糊刺激的识别的抑制。实验-考察了学习和频率、实验二考察了学习和结构方式对汉字知觉干扰存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汉字与图片一样,不存在材料有限现象,在学习和不学习条件下,汉字识别中均存在知觉干扰效应;2.学习以及频率和结构方式对汉字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也不显著;3.频率、学习和结构方式对汉字识别的影响显著。这些结果似乎表明当激活超过一定的水平时,和汉字激活水平有关的因素对知觉干扰效应不再起作用。失匹配假说可更好的解释激活水平的作用以及材料有限现象。

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生活应激、生活满意度的相关552-554

摘要:本研究探讨大学生生活应激、生活满意度与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采用SCCS,SLSI和CSLSS对4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等,得出不同自我和谐程度的大学生在生活应激和生活满意度上差异显著;应激源、应激反应、主、客观生活满意度进入自我和谐的回归方程。因此,大学生生活应激、生活满意度能较好地预测自我和谐。

12-20岁个体前瞻记忆的发展与影响因素的研究555-557

摘要:以334名12~20岁个体为被试,采用两因素混合设计,探讨这一年龄阶段个体前瞻记忆的发展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被试前瞻记忆水平随年龄增长而提高,且在14~16岁发展最快;提高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负载,会使前瞻记忆成绩降低;前瞻记忆与当前任务的完成呈负相关。表明前瞻记忆是一种策略加工过程。

知觉负载、注意定势与选择性注意558-563

摘要:本研究采用Eriksen Flanker(侧抑制)范式,将当前任务区分为高、低知觉负载两种条件.并系统操纵边缘视野干扰项与中央靶子的不同加工层次关系,从而考察注意选择的知觉负载理论。实验一发现,高知觉负载情况下没有任何flanker冲突效应,而低知觉负载情况下既有知觉层次和反应层次的冲突效应,也有一致条件下的促进效应。实验二增加了一致条件试次的比例,从而操纵自上而下的注意定势,发现高、低知觉负载情况下都存在知觉冲突效应和一致条件下的促进效应。这些发现表明,对任务无关信息的加工既受到任务相关信息的知觉负载和剩余加工资源的分配的影响,也受到自上而下注意定势的影响;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过程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加工资源的分配和注意选择的认知阶段。

轻度弱智儿童工作记忆、加工速度的实验研究564-568

摘要:选取轻度弱智、一般智力以及智力优秀三组共288名小学生作为被试,每个被试接受三种测验,即工作记忆测验、加工速度测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中国修订版,以考察轻度弱智儿童群体在与工作记忆和加工速度相关的认知任务上的反应特征,以及轻度弱智儿童与一般儿童在这些任务上的差异。通过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得到以下结果:1.轻度弱智儿童和智力一般儿童在工作记忆和加工速度上有显著差异。2.轻度弱智儿童群体在各基本认知能力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并不平衡,工作记忆较稳定地反映了该群体在智力上的缺陷,但存在一部分在加工速度上体现为正常水平的亚类群体。

类似性比较对3~5岁儿童内隐推理的影响569-573

摘要:本研究以三个实验探讨了3~5岁儿童词汇学习的内隐推理过程。实验1首先让被试者看一个熟悉物体的标准图片,分别以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名词命名,然后要求从两个选项中选择一个图片与标准图片匹配。结果表明3~4岁儿童可以不熟悉名词完成词汇扩展作业,但是只有5岁儿童可以熟悉名词完成词汇扩展作业,这表明5岁儿童可能有一个内隐推理加工过程。实验2以不熟悉物体作为标准图片,以熟悉名词与指代词分别作为指导语进一步测试5岁儿童的内隐推理过程,结果表明这个年龄阶段儿童的类概念形成有一种自上而下加工的内隐推理过程。实验3呈现基本概念的图片检验什么因素影响3~5岁儿童词汇学习的内隐推理过程,结果表明在类似性比较条件下与3~4岁儿童相比,5岁儿童更加明显地表现了内隐推理的加工过程。最后以类似性理论讨论了本研究的结果。

认知失调引起的系列次序错误记忆初探574-578

摘要:本实验借鉴认知失调领域自由范式的思路,以系列次序为对象,研究了错误记忆在认知失调影响下的产生特点和机制。结果表明:(1)选择操作对被试的次序回忆产生了显著影响:Z(有选择一无选择)=11.036,p〈0.01;(2)在有选择条件下,接受项目的喜好程度增加(X^2(2)=13.000,P〈0.005),拒绝项目的喜好程度降低(X^2(2)=9.250.P=0.001);在无选择的条件下,三种位置的频次分布无显著差异,表明认知失调引发了次序错误记忆;(3)预警变量对于次序回忆的相关程度有显著影响(Z(有提示一无提示)=3.535,P〈0.01),对于接受项目和拒绝项目的位置回忆无显著影响(接受项目:X^2(2)=0.629,P=0.730;拒绝项目:70(2)=0.180,P=0.914),表明错误记忆是由认知失调引起,并且难以抑制。

父母-儿童共同活动中的互动与儿童的数学学习579-583

摘要:本研究运用结构性观察方法对两组4岁儿童与父母在四种活动中的互动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一组儿童为书面数符号测查高分者,二组儿童为书面数符号测查低分者。85对父母一儿童对子参加了4个各有15分钟的共同活动,阅读、数学题、纸和积木,并完成一个微型问卷。结果表明,在这些活动中包含了多种数学知识学习和多种以父母为主导的互动策略;两组对子之间在数学事件频次上无差异,但一组父母更多地运用了一些积极策略,二组父母更多地运用了一些消极策略;二组中有更多儿童对互动表现出消极回应和注意力问题。两个组的父母在家中与儿童一起进行诸如阅读和做数学题的共同活动的频次与质量上表现出差异。

不同呈现方式的网页广告的眼动研究584-587

摘要:选择25名视力正常的大学生,用眼动仪记录他们浏览不同呈现方式、不同位置的网页广告的眼动过程。结果发现:1.对于不同呈现方式的网页广告,从记忆成绩看:彩色组显著优于黑白组,两者与动画组没有显著差异;从眼动指标看:动画组和彩色组的注视次数和注视时的明显高于黑白组。2.网页广告的位置对被试的记忆成绩与眼动模式有一定的影响,表现为上部与中部注视次数增加,注视时间长。记忆成绩也表现为差异显著,中部与上部的记忆效果好。

触觉刺激对触觉注意启动作用的研究588-591

摘要:目的:探讨触觉刺激对触觉注意的影响,以揭示选择性注意的机制。方法:利用在体电生理记录技术,记录了288个丘脑腹侧基底核(ventrobasal nuleus of thalamus,VB)神经元放电活动,并着重考察了不同强度触觉刺激对丘脑神经元细胞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发现:触觉刺激对大部分的触觉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均有抑制性影响。提示触觉刺激降低背景噪声可能是触发选择性触觉注意的神经机制。

不同学习压力觉知水平高中生家庭生态之比较592-595

摘要:考察了170名高一学生的学习压力觉知水平,结果显示,经常感到学习压力、偶尔感到学习压力和未感到学习压力学生的比例分别为22.9%、53.6%和23.5%,不同学习压力觉知水平的人数差异极其显著。MANOVA分析发现,不同学习压力觉知水平的高中生在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环境和学生人格等家庭生态群上总体差异显著;通过多重比较,揭示了不同学习压力觉知水平学生的家庭生态具瘁维度差异及其特点。文章从生态系统观点对中学生学习压力觉知差异进行了探讨,提出从生态重构角度对中学生进行学习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