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处理杂志社
分享到:
《信号处理》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文与技术报告、算法研究、综述、应用、短文与研究通讯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学会
  • 国际刊号:1003-0530
  • 国内刊号:11-2406/TN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18-143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5
  • 综合影响因子:0.54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信号处理 2012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信号处理杂志论文与技术报告

复合高斯杂波中距离扩展目标的参数化Wald检测

摘要:本文研究复合高斯杂波环境中的距离扩展目标的自适应检测问题。有色杂波采用参数未知的自回归(AR)过程描述。结合Wald检测准则,仅需对M假设条件下的未知参数进行最大似然估计,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参数化模型的扩展目标检测器——参数化Wald检测器。该检测器的检验统计量可解释为首先针对各个待测单元分别计算检验统计量,然后将所有待测单元的输出进行非相参累加,其对杂波的随机功率起伏具有恒虚警率(CFAR)特性。相比于常规的基于协方差矩阵的检测方法,参数化检测算法的执行过程不需要依赖辅助数据,仅利用待测扩展目标数据即可实现自适应处理,有效缓解了训练压力并降低了计算量。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参数化Wald检测器的检测性能优于之前提出的参数化广义似然比检测器的性能。
909-916

MPPSK调制解调器研究

摘要:为深入研究多元位置相移键控(MPPSK)调制信号的功率谱特性且改善其接收端解调性能,给出了(M〉2)时的MPPSK理论功率谱的一般表达式,并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解调器。在MPPSK调制原理的基础上,利用交变波和稳态波分解法推导了(M:3)3PPSK的理论功率谱解析式,并推广得到了(M〉3)时的MPPSK理论功率谱一般表达式,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分析了影响MPPSK功率谱的主要因素。同时,基于已有的锁相环解调和数字冲击滤波器多路判决解调的两种方案,充分利用数字冲击滤波器输出的显著波形差异,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MPPSK解调器,并对三种解调方案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新的MPPSK解调器解调性能要明显好于已有的两种解调方案。
917-925

基于积分二次相位函数和分数阶Fourier变换的多分量LFM信号参数估计

摘要:针对高斯白噪声中多分量线性调频信号参数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积分二次相位函数(IQPF)和分数阶Fourier变换的新方法。分析了IQPF估计线性调频信号调频率的原理,指出IQPF有压制弱信号的缺点。为解决强度相差较大的多分量线性调频信号中弱分量信号的参数估计问题,提出利用分数阶Fourier变换域的信号分离技术,逐次估计强信号分量的参数并将其消去,来提高多分量信号参数估计的可靠性。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这种方法与Radon-Winger变换法、Radon—Ambiguity变换法和单纯的分数阶Fourier变换法相比,极大的简化了计算。因此,该方法非常适合于多分量LFM信号的快速参数估计。
926-931

基于协同阵的超宽带MIMO成像阵列优化设计方法

摘要: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雷达成像系统中,天线阵列配置是系统设计的一个关键问题,影响到成像质量、参数估计和目标检测等。阵列的拓扑结构、阵元数量及发射信号的形式等都会影响阵列设计的结果,合理的阵列设计有利于简化系统结构并降低信号处理的复杂度。与传统窄带分析有所不同,在超宽带条件下天线阵列表现出一些新的性质,可以用于实现阵列的稀疏化。本文推导了超宽带多输入多输出阵列角分辨率和旁瓣、栅瓣水平的计算式,提出了一种针对步进频率信号体制的超宽带多输入多输出阵列优化设计方法,仿真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932-940

基于双通道相位差的空域滤波器

摘要:本文以建立一个基于双通道抬音系统的小尺度、微间距、通带平稳、过渡带陡峭的空域滤波器模型为目标,利用空间中声波的声学传播特性,分析并导出两路信号的相位差与衰减系数之间的关系式。通过对阶梯型衰减系数计算公式优缺点的分析,本文给出了另一种指数型计算公式,在保证通带平稳、过渡带陡峭的性能的同时,能减少阶梯型计算公式带来的语音中断、不连续的现象。同时,本文还提出了一种针对指数型衰减系数空域滤波器主瓣宽度的控制方法,可以精准的控制主瓣宽度,用以适应不同目的的实际使用环境。
941-946
信号处理杂志算法研究

二维谐波频率估计的高精度稳健迭代算法

摘要:本文运用基于两阶段的稳健迭代算法考虑了加性噪声中二维多分量谐波频率参数的估计问题。可以证明该算法仅需要三次迭代就能达到收敛,且最终估计量达到和最小二乘估计(LSE)相同的收敛速度以及估计方差达到Cramer-Rao下界。由于基于统计量的迭代估计充分利用了谐波模型的内在特性以及噪声分布特性,所以仅需要三步迭代就达到收敛,因而使得算法计算量很小且稳定,另外还可以证明三步迭代之后的估计量为二维谐波频率的无偏以及一致估计。本文证明了[9]中的单分量模型下的迭代算法可用于多分量情形下的估计,并且本文所采用的频率参数的平行估计方式避免了[9]中逐个估计方式下前一个已估计频率对分量对后一个要估计频率对分量的影响。最后模拟实验证实了估计的无偏性和一致性以及估计量在中样本情形下具备很高的估计精度。
947-956

低信噪比下相干信号的DOA估计的白噪声滤除方法

摘要:在波达方向估计中,“相干”和“信噪比”一直引人关注。相干会使多重信号分类等算法失效,究其原因就是信源协方差矩阵的秩亏缺。低信噪比使阵列协方差矩阵的主次特征值区分困难,造成信号和噪声的子空间划分错误。针对相干,人们往往都是从“解相干”的角度出发,通过各种手段使信源的协方差矩阵能够满秩,但并未对秩亏缺特性加以利用。基于此,本文给出了一种在低信噪比下对相干源的波达方向估计的噪声消除方法,在仅有加性白噪声的环境下,利用相干信号协方差矩阵不能满秩的特点,通过求解方程组,用求的值代替估计的协方差矩阵的相关对角元素(即对角加载处理),置换被噪声污染的对角元素,进而可以滤除掉白噪声的影响.信直结某证章了方法的右杆件.
957-962

基于海杂波循环平稳特性的纹理分量抑制技术

摘要:利用海杂波的循环平稳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纹理分量抑制算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首先结合海杂波的循环平稳模型,推导了循环均值和循环自相关函数的封闭表达式。利用海杂波强度数据构造Hankle矩阵并进行奇异值分解,由于奇异值分解后得到的奇异值主要成分是与纹理分量谐波频率对应的特征量,而循环均值在纹理分量谐波频点处出现峰值,因此可以通过抑制奇异值主要成分实现循环均值的峰值抑制。奇异值抑制后,通过矩阵重构和数据恢复,最终实现纹理分量的抑制。最后,分析了Hankle矩阵维数对抑制性能的影响,并分别采用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963-972

改进的离散S变换快速算法与连续小波变换算法性能分析

摘要:S变换具有良好的时频结合特性,在信号处理领域受到了极大重视,在通信信号侦察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研究S变换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常用的离散S变换算法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在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离散S变换快速算法,以减少离散S变换的运算量。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本文将改进的离散S变换快速算法、传统离散S变换算法以及典型的多尺度时频分析方法一连续小波变换算法,进行了算法性能对比分析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了改进离散S变换快速算法比传统离散S变换算法和连续小波变换在算法的运算量方面要少一至几个数量级,证明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结论对于通信信号快速侦察簋浃的T稗化具有莺孽的意义.
973-979

考虑载机位置误差的CLS多机无源定位算法

摘要:多机无源定位中存在载机位置误差却不予考虑时必然会降低目标的定位跟踪精度。为了解决存在载机位置误差情况下的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载机位置误差的约束最小二乘(CLS)多机无源定位算法。该算法对伪线性观测方程中由于测量误差和载机位置误差而导致的增广系数矩阵的误差协方差阵进行约束,并对伪线性观测方程的误差进行约束最小二乘处理,最终转化为对一组矩阵束的广义特征分解问题。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最小二乘(Ls)算法和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该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较高的定位精度,并且受载机位置误差影响小,在观测噪声比较大时仍能保持良好的定位性能。
980-987

基于凸优化的抗旋转图像盲源分离算法研究

摘要:盲源分离是指在没有源信号任何先验知识的情况下,只根据多个观测信号实现对源信号的恢复。本文在CAMNS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抗旋转的图像盲源分离新算法,该算法首先对观测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图像旋转不变因子,然后利用图像空间局部显著性的假设将旋转后的图像盲源分离转化为可解的凸优化问题,进而求出分离矩阵,最后反解混合方程组确定源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有效地消除了旋转对盲源分离的影响,算法性能指标较ICA算法、NMF算法和CAMNS算法提高了近80%以上。
988-993

高斯色噪声背景下的单通道信源数目估计算法

摘要:目前信源数目估计算法大都是基于多通道接收模型且对高斯色噪声抑制能力较差,而实际应用中单通道接收模型及色噪声环境非常普遍,因此研究色噪声背景下的单通道信源数目估计算法意义重大。针对现有算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构建信号时问快拍和四阶累积量矩阵的单通道信源数目估计算法。首先通过构建信号时间快拍实现单通道接收信号的升维得到矢量化空间,然后以此组信号空间构造出四阶累积量矩阵,并从理论上验证了该四阶累积量矩阵能有效抑制高斯白噪声及高斯色噪声的影响,最后对该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并通过信息论准则估计出信源个数。仿真实验和实际信号实验都表明本文算法能较好地解决单通道信源数目估计问题,且能有效抑制高斯色噪声。
994-999

OFDM-MIMO雷达体制的多径抑制性能分析

摘要:本文针对多径环境下对低空动目标的检测问题,提出了基于正交频分多路复用一多输入多输出(OFDM—MIMO)雷达体制的多径抑制方法。由于多径回波之间的相位差是随机的,向量叠加后导致接收回波时强时弱,使得检测性能急剧下降,OFDM通过同时携带不同频率的载波能够带来频率分集,同时MIMO通过阵元的分布能够带来空间分集,且不同的路径回波具有不同的多普勒频移,因此频率分集和空间分集技术可以降低多径信号对消的概率,有效地抑制镜面反射多径干扰。本文在广义多元变量分析的框架下建立了参数化的测量模型,并且采用广义似然比检测方法对目标进行了检测。仿真结果验证了采用OFDM—MIMO雷达体制能够带来目标检测性能的提高。
1000-1005
信号处理杂志应用

基于人脸模板保护的不可逆变换方法

摘要:生物特征加密技术由于生物特征认证技术和密码学方法组成。它在为生物认证系统提供精确性和便捷性的同时,也保证了生物模板的隐私性和安全性。本文针对有序人脸特征,设计了四种形态的不可逆变换函数,并将其运用到三种不可逆变换方案中。我们设计的不可逆变换方案包括:位置变换方案,特征值变换方案以及二维变换方案。在实验阶段,我们对比了三种变换方案产生模板的认证性能和安全性能,并以任意一幅人脸的变换模板为例进行重构,重构后的人脸图像与原始人脸有很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位置变换方案通过增加多对一区域方式来增加认证系统安全性能,且认证性能与原始生物特征几乎相同。
1006-1013

基于一种交织码的多位翻转容错技术研究

摘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核心电压的降低,存储器更易受瞬时错误(软错误)影响,成为影响航天器件可靠性的主要原因。错误检测与纠正(EDAC)码(也称错误纠正码)常用来对SRAM型存储器中的瞬时错误进行纠正,由单个高能粒子引起的多位翻转错误(SEMU)是普通纠一检二(SEC.DED)编码所无法处理的。提出了一种交织度为2的(26,16)交织码,该码由两个能纠正一位随机错误、二位突发错误的(13,8)系统码组成,(26,16)交织码能够纠正单个码字中小于二位的随机错误和小于四位突发错误(DEC—QAEC)。通过理论分析和硬件平台实验表明,该交织码在存储资源占用率、实时性相当情况下可靠性优于同等长度的SEC.DED码,能有效提高SRAM型存储器抗多位翻转错误的能力。
1014-1020
信号处理杂志短文与研究通讯

带有广义反馈的多址接入中继信道的可达速率区域的研究

摘要:多址接入中继信道是含有多个接入节点、1个中继节点和1个目的接收节点的无线多用户信道,同时考虑接入节点之间能够接收彼此含噪的广义反馈信息,此种模型存在于接入节点之间协作通信能力较差的多跳无线网络和无线传感器网络。论文给出了带有此种广义反馈的离散无记忆多址接人中继信道的可达速率区域,并将这一结果推广到高斯信道。提出一个新的编码方案,主要基于速率划分和译码前传策略,并通过采用分组Markov叠加编码建立各接入源节点之间以及源节点和中继节点之间的协作通信,在可达性证明中还采用规则编码和反向译码策略。结果表明,在离散无记忆信道环境下可达速率区域相比较以往结果更具一般性,在高斯信道环境下可达速率区域被扩展。
1021-1028

异构网络中基于角度移动模型的垂直切换率分析

摘要:异构网络中终端的移动特性是无线资源分配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给出了一种终端的角度移动模型,分析了该模型下终端移动的方向角特点。根据终端移动的方向角特点,推导了用户在固定的时间间隔T内运动方向不变时的切换率闭合公式,并将时间间隔T趋于零时的切换率的理论极限值作为一个特例,从切换率的理论极限值可以明显看出,切换率与用户分布密度、用户移动速度以及小区半径之间的关系,通过切换率的计算说明了在一定条件下,小区内用户数是动态平衡的。然后进一步推导了异构网络中垂直切换率的闭合公式,并仿真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在终端移动方向改变频繁、终端移动速率很低或者小区半径足够小时,可以利用切换率的理论极限值来近似实际切换率,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理论计算切换率的复杂度。
1029-1036

针对线性群时延畸变的加权多模盲均衡算法

摘要:群时延失真是影响卫星通信系统误码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高速卫星信道的线性群时延模型,依此模型提出了改进的加权多模盲均衡算法(MWMMA)。该算法引入Sigmoid函数的变形形式,构造了加权幂指数随迭代误差自适应变化的函数关系,在不需要通过大量仿真实验预先确定模式转变门限值的前提下,利用迭代误差的递减实现算法从MCMA模式通过多模自适应切换为DD模式。通过对多种算法的仿真比较,得到该算法不仅能使通过群时延信道的16QAM信号收敛集中,而且具有更小的稳态剩余码间干扰;同时,基于该算法对64QAM和256QAM传输信号的均衡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对高阶QAM信号的均衡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1037-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