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2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临床研究、论著、护理研究、综述、经验交流、麻醉、临床护理、物理诊断、实验研究、临床检验、病例报告、药物研究等。
  •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河北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8-8849
  • 国内刊号:13-1283/R
  • 出版地方:河北
  • 邮发代号:18-167
  • 创刊时间:1992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7
  • 综合影响因子:0.836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中西医结合 2016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论著

MK571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MK571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MK571干预组,每组15只。脓毒症组和MK571干预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制作脓毒症模型。MK571干预组术前30min腹腔注射MK57125mg/kg。术后12h和24h采静脉血分别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术后24h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留取灌洗液行白细胞计数,并留取肺组织做病理学观察评估肺组织损伤程度。结果脓毒症组大鼠术后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肺组织损伤明显。MK571干预组大鼠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脓毒症组(P均〈0.05),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结论MK571可有效减轻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
1-3

肾病Ⅰ、Ⅱ、Ⅲ号方分阶段辨证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肾病Ⅰ、Ⅱ、Ⅲ号方分阶段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分阶段予以肾病Ⅰ、Ⅱ、Ⅲ号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血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常规及水肿、乏力、腹胀、腰酸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疾病疗效及疾病缓解的时间、中医证候疗效及感染、肝损害情况。结果治疗后24h2组尿蛋白定量、ALB、TC、TG、BUN、SCr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ALB、TC、TG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BUN、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疾病缓解率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感染和肝损害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肾病Ⅰ、Ⅱ、Ⅲ号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好,且可减少感染及肝损害的发生。
4-6

玉屏风散加味方干预COPD气道重塑相关细胞因子作用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加味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重塑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玉屏风散加味方高剂量组、玉屏风散加味方中剂量组、玉屏风散加味方低剂量组、阳性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被动吸烟加气管内注入LPS的方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玉屏风散加味方各组给予相应剂量玉屏风散加味方灌胃,阳性组给予罗红霉素胶囊溶液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灌胃30d后用ELISA方法测定大鼠肺泡灌洗液中MMP-9、TIMP-1、TGF—β1水平,计算MMP-9/TIMP-1比值。结果模型组MMP-9、TIMP-1、TGF—β1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MMP-9/TIMP-1比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玉屏风散加味方高、中剂量组及阳性组MMP-9、TIMP-1、TGF-β1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玉屏风散加味方高剂量组MMP-9、TIMP-1、TGF—β1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玉屏风散加味方低剂量组(P均〈0.05)。结论玉屏风散加味方可延缓COPD气道重塑病变,其干预COPD气道重塑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气道局部细胞因子MMP-9、TIMP-1和TGF—β1表达实现的,且以高剂量效果最为明显。
7-10

博尔宁抑制S-180肉瘤细胞增殖抗癌作用机制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博尔宁对S-180肉瘤细胞及其实体瘤的增殖抑制作用,探讨其抗肿瘤效应及与NF—κB的相关性。方法①体外实验:体外培养S-180肉瘤细胞.分为空白组,博尔宁A组、B组、C组,5-Fu组,联合给药组,分别培养24,48,72h,MTT法检测细胞体外增殖程度,计算增殖抑制率。②体内实验:将含S-180肉瘤细胞的小鼠乳白色腹水接种于50只雄性裸小鼠右侧腋窝皮下,然后随机将裸小鼠分为5组,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5-Fu组给予5-Fu10μg/mL灌胃,博尔宁A组、B组、C组给予10μg/mL、20μg/mL、40μg/mL博尔宁灌胃。灌胃15d后取材,计算抑瘤率,RT—PCR法检测瘤组织NF—κp65RNA的表达情况,考马斯亮兰法检测NF—κB蛋白浓度,凝胶电泳迁移率试验(EMSA)检测NF—κB活性。蛄果在体外,博尔宁呈浓度依赖性抑制S-180肉瘤细胞增殖,且在处理48h时作用最佳。在体内,博尔宁各组荷瘤裸鼠的瘤质量呈浓度依赖性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博尔宁C组与5-Fu组抑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瘤组织NF—κBp65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均〈0.05),并随着博尔宁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博尔宁可显著抑制S-180肉瘤细胞和实体瘤的增殖,其作用与降低NF—κB的表达、抑制其活性有关。
11-14

加味升降散对病毒感染后小鼠呼吸道上皮VR1表达及肺内P物质含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加味升降散对病毒感染后小鼠呼吸道上皮辣椒素受体(VR1)表达及P物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小鼠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采用甲型流感病毒FM1株造模,造模成功后治疗组予加味升降散灌胃,对照组予蒸馏水灌胃,连续2周。末次灌胃后24h处死小鼠,电镜下观察呼吸道上皮病理变化,PCR法检测呼吸道上皮VR1mRNA表达量,ELISA法检测肺组织匀浆上清液中P物质含量。结果治疗组小鼠呼吸道上皮VR1mRNA的表达量及肺组织匀浆P物质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并且呼吸道上皮纤毛有修复现象。结论加味升降散对病毒感染后小鼠呼吸道上皮具有修复作用。
15-17

项针结合Vitalstim电刺激治疗脑外伤后吞咽障碍的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项针联合Vitalstim电刺激治疗脑外伤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脑外伤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3组,3组均给吞咽训练,在此基础上项针组给予项针治疗,电刺激组给予Vitalstim电刺激治疗,联合组给予项针加Vitalstim电刺激治疗,均治疗2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分别应用洼田饮水试验、才藤7级评价法评估吞咽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吞咽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后2个月均优于治疗后1个月(P均〈0.05);联合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吞咽功能均明显优于项针组和电刺激组(P均〈0.05),而项针组和电刺激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项针、Vitalstim电刺激及吞咽康复训练相结合治疗脑外伤后吞咽障碍效果优于项针加吞咽训练或Vitalstim电刺激加吞咽训练,临床中应采用综合方法治疗。
18-20

综合外治疗法治疗COPD缓解期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外治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临床症状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COPD缓解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综合外治疗法治疗,2组均以60次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2组进行血清IL-6水平和痰液LTB4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IL-6水平和痰液LTB4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EV1、FEV1/FVC均有好转,而治疗组肺功能检测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活动受限、呼吸症状、疾病影响及总分等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生活质量均较前提高,治疗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外治疗法可显著提高COPD缓解期的临床治疗效果,能显著降低COPD缓解期患者血清IL-6水平,从而有效控制炎症复发,改善患者肺功能,且综合外治疗法操作方便,患者依从性好。
21-24

体外反搏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miRNA-133水平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miRNA-133(miR-133)表达情况和体外反搏治疗(ECP)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并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空白组。所有受试者均于入院时抽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血浆miR-133水平。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治疗组在PCI术后第3周加用ECP,1h/(次·d),每周5次,为期7周;2组均于治疗9周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浆miR-133表达水平,评估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同时观察超声心动图心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治疗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miR-13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9周后,治疗组血浆miR-133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症状缓解情况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末体积(ESV)、舒张末体积(EDV)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血浆miR-133水平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和病情进展的一项新型标志物;ECP治疗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miR-133表达水平,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
25-27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49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分为2组,其中行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患者23例作为观察组,采取传统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手术前后伤椎前移复位程度、后凸畸形(Cobb角)和伤椎高度的恢复情况,随访观察Cobb角丢失情况。结果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46个月,平均14.3个月。观察组伤椎前移复位程度、Cobb角变化角度、前柱高度变化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Cobb角丢失角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年时观察组Cobb角无继续丢失。对照组丢失(8.32±2.03)°。结论应用伤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更有利于恢复前柱高度及伤椎后缘的向后移位,矫正后凸畸形,对下位椎间盘的影响较小,固定稳定性好,能够保证患者早日下地活动,且能较好地维持矫正效果。
28-30

针药灸联合治疗轻中度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中药、雷火灸三法联合治疗轻中度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轻中度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针刺、中药宣痹化瘀汤口服、雷火灸外用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联合中药宣痹化瘀汤口服治疗,2组均以7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随访1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腰腿痛JOA评分、CRP和ESR变化及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腰腿痛JOA评分、CRP和ESR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中药、雷火灸三法联合治疗轻中度腰椎管狭窄症效果更好,可降低复发率,且安全,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31-33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临床研究

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与左室肥厚及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变异规律及其与左室肥厚及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辨证治疗及预防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提供更多理论指导。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25例作为研究组,正常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记录24h收缩压标准差、舒张压标准差;白天及夜间收缩压、舒张压标准差;计算平均压夜间下降百分率,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同一周期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计算左室重量指数。结果研究组收缩压标准差、舒张压标准差及左室质量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阴虚阳亢型患者以收缩压变异性增高为主,其收缩压标准差均高于痰湿壅盛组、阴阳两虚组。肝火亢盛组以舒张压变异性增高为主,而且夜间舒张压变异性高于白天。阴虚阳亢组左室肥厚所占比例及左室质量指数均明显高于痰湿壅盛组、阴阳两虚组。左室肥厚组患者收缩压标准差、舒张压标准差及左室质量指数均明显高于非左室肥厚组(P均〈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与左室肥厚及中医证型间具有相关性,血压变异越大,左室肥厚越明显,血压变异性及左室肥厚指标可作为中医分型的一个客观指标。
34-36

智能助行仪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智能助行仪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心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智能助行仪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用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定、汉密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10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的FMA、Hama/Hamd、10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分别治疗4周后,发现2组患者FMA、Hama/Hamd、10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评分较治疗前改变明显(P均〈0.05),且治疗组上述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均〈0.05)。结论智能助行仪联合综合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进而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
36-38

穴位敷贴联合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穴位敷贴联合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A、B、C组,分别采用穴位敷贴、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和两者联合疗法,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和膝关节功能积分评定。结果B组和C组的Lequesne指数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C组的指数积分下降更显著(P〈0.05);同时C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其他2组(P均〈0.05)。结论穴位敷贴联合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疗法能够改善并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39-40

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辅以化瘀接骨方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辅以化瘀接骨方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2例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单纯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术后加服化瘀接骨方。术后4周、8周、12周摄X线片观察2组骨折愈合情况,术后12周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情况,观察比较2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结果2组患者均获随访3~6个月。治疗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2组骨折端骨痂生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及12周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12周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辅以化瘀接骨方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41-43

早期液体复苏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液体复苏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脓毒性休克患者68例。按液体复苏治疗6h的结果分为达标组(39例)和未达标组(29例)。测定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h、24h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eTnI)、脑尿钠肽(BNP)、心指数(CI)、氧合指数及乳酸水平。观察2组ICU停留时间、血管活性药使用时间及28d生存率。结果液体复苏6h后达标组氧合指数及cI水平明显升高,乳酸水平明显降低(JP均〈0.05),而未达标组无明显改善(P〉0.05);液体复苏24h后2组CI、eTnI、氧舍指数及乳酸均改善(P均〈0.05),其中达标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达标组BNP在液体复苏24h后明显降低(P均〈0.05),未达标组则明显升高(P〈0.05)。与未达标组相比,达标组患者ICU停留时间及血管活性药使用时间明显缩短(P〈0.05),而28d生存率则明显增高(P〈0.05)。结论早期液体复苏可显著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心肌损害及预后。
43-45

双纽扣缝线系统取代螺钉固定修复下胫腓联合损伤对术后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双纽扣缝线系统和螺钉固定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对术后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53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纽,A组30例用双纽扣缝合系统进行治疗,B组23例用螺钉固术对下胫腓联合损伤进行修复,比较2组早期负重、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2组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比较2纽6个月、12个月的优良率。结果2组患者均获得6~24个月的随访,除了B组有1例患者在第12周发生断钉外,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无内固定失效、脱钉、断钉等并发症的发生;2组6个月和12个月的优良率相当(P〉0.05)。结论双纽扣缝线系统在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并发症少、操作简便,疗效显著,与螺钉固定修复效果相近,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
46-48

高压氧联合丹红注射液对无症状冠心病心功能减退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无症状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减退的疗效及对心功能参数的影响。方法将无症状冠心病患者86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2组均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指数(SI)、左心室心搏做功指数(LVSWI)、左心室做功指数(LCWI)、心肌收缩速度指数(VI)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2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0d后各项指标均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结束后30d治疗组CO、CI、SI、LVSWI、LCWI、VI比对照组与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无症状冠心病心功能减退效果好,还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保持较长的改善效果,中期预后较好。
48-50

早期低热量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梗死患者营养状况和功能康复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低热量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梗死患者营养状况和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重症脑梗死患者,根据营养支持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纽,各为40例。对比2组营养状况(TSF、MAMC、Alb、PAB、Hb含量)、免疫指标(CD3^+、CD4^+、CD8^+、IgA、IgG、IgM)和神经功能评定指标(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的差异,分析神经功能与营养状况相关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各项营养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CD3^+T细胞、CD4^+T细胞和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组NIHSS评分、B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患者的营养状况呈明显负相关。结论低热量肠内营养支持可提高患者的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对重症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至关重要。
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