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2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临床研究、论著、护理研究、综述、经验交流、麻醉、临床护理、物理诊断、实验研究、临床检验、病例报告、药物研究等。
  •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河北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8-8849
  • 国内刊号:13-1283/R
  • 出版地方:河北
  • 邮发代号:18-167
  • 创刊时间:1992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7
  • 综合影响因子:0.836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中西医结合 2014年第3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论著

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中药组予以舒肝健脾复方治疗,对照组予以匹维溴胺治疗,2组疗程均为6周。重点观察患者生活质量、焦虑抑郁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焦虑抑郁均显著改善,但中药组生活质量中生理功能、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等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中药组的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疏肝法治疗IBS-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3421-3423

X线胃钡餐动态摄影评价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初步研究

摘要:目的运用X线胃钡餐动态摄影评价针刺治疗1个月前后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动力与血清胃泌素及临床症状评分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根据罗马Ⅲ标准纳入17例FD患者,进行临床FD评分及胃钡餐动态摄影检查;其中8例接受针刺系统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行胃钡餐动力检查、空腹血清胃泌素检测及症状评分。选择1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接受以上相同的检测。胃钡餐动态摄影主要测量指标包括胃潴留液高度、蠕动波频率、蠕动波最大宽度、蠕动波最大深度、蠕动波通过时间、胃中间横带宽度。结果 FD患者与正常人胃潴留液高度、胃中间横带宽度、蠕动波频率、蠕动波通过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针刺治疗1个月后,FD患者单项及总体症状积分显著减低(P均〈0.01),胃潴留液明显减少(P〈0.01),胃中间横带宽度缩小(P〈0.05),胃蠕动波频率加快(P〈0.01),胃蠕动波通过时间缩短(P〈0.05),血清胃泌素水平上升(P〈0.01),均趋向接近于正常人。在针灸治疗FD中,胃动力指数与症状指数及血清胃泌素水平变化具有一致性。结论 X线胃钡餐动态摄影可作为实用而价廉的FD胃动力检查方法,针刺治疗FD可能通过提高胃泌素水平、促进胃动力的提高而产生疗效。
3424-3427

脑血康颗粒对脑出血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影响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含脑血康颗粒的培养基对脑出血患者外周血中提取的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的EPCs,加入含脑血康颗粒的相应培养基中,并根据培养基中脑血康颗粒浓度0,10,50,100 mg/mL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检测培养基孵育7 d后EPCs的数量及细胞功能。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脑出血组的外周血EPCs数目及黏附、迁移、增殖及体外血管形成能力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脑血康各组外周血的EPCs增殖能力及黏附、迁移及体外血管形成能力均明显提高(P均〈0.05)。结论脑血康颗粒能明显增加脑出血患者外周血EPCs的数量,并且改善其功能,增强EPCs的增殖、分化、黏附和迁移能力,能够更快形成血管样结构。
3428-3431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缺血性中风阴类证患者神经功能及hs-CRP、TNF-α、IL-6的影响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缺血性中风阴类证患者神经功能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缺血性中风阴类证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及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益气活血、醒脑涤痰中药汤剂口服及丹红注射液静脉点滴,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苷、胞磷胆碱静脉点滴。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14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并测定hs-CRP、TNF-α、IL-6浓度。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hs-CRP、TNF-α、IL-6浓度及NIHSS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下降程度更明显(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能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风阴类证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降低hs-CRP、TNF-α、IL-6浓度。
3432-3434

不同液体复苏策略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

摘要:目的比较限制性和开放性液体复苏策略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6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开放组和限制组各23例,开放组实施开放性液体复苏策略,限制组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策略。比较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APACHEⅡ和SOFA评分、心功能及心肌损伤改善情况,CRP水平的变化,以及60 d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和无脏器衰竭时间的差异。结果复苏后2组HR、MAP、CVP及血乳酸水平改善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限制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心功能指标、心肌损伤指标和CRP水平的改善幅度均显著大于开放组(P〈0.05或P〈0.01)。开放组60 d病死率有高于限制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组住ICU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开放组(P〈0.05或P〈0.01)。结论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策略可有效改善并维持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与开放性液体复苏策略相比,其在降低病死率、缩短ICU入住时间、改善心功能以及减少心肌损伤方面均有一定优势。
3435-3437

颈前路减压术中影响肌肉萎缩型颈椎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术中影响上肢近端肌肉萎缩型颈椎病(CSA)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40例CSA行颈前路减压术治疗患者根据磁共振成像(MRI)分为神经根受压组6例和脊髓受压组34例。以肌力试验来评价术后效果,从年龄、病程、术前肌力、受累节段、有无脊髓信号改变等临床及影像学指标中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治疗后,共有29例(73%)患者的肌力得到改善。其中神经根受压组患者肌力均得到改善,而脊髓受压组患者仅有23例(68%)获得改善。脊髓受压组中,肌力无改善患者的病程明显比肌力有改善者的病程长(P〈0.01),而其他因素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前路减压术是治疗CSA的有效手段。在MRI上显示为神经根受压的患者术后肌力恢复好,而表现为脊髓受压及病程长的患者多预后不良。
3438-3440

瑞舒伐他汀治疗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期肾病的疗效,探讨瑞舒伐他汀肾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62例2型糖尿病临床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 mg/d,疗程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24hU-Pr)、血白蛋白(ALB)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hU-Pr、ALB、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及hs-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TC、LDL-C、TG、24hU-Pr、hs-CRP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均〈0.01),HDL-C明显升高(P〈0.01),而FBG、HbA1c、ALB、SCr、肾小球滤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在有效降脂的同时,可直接或间接抑制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hs-CRP的表达,减少患者24 h尿蛋白排泄,起到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
3441-3443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中老年腰硬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6%新型羟乙基淀粉(HES)130/0.4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腰硬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手术并施行腰硬麻醉的中老年患者136例,随机分为R1组和R2组,每组68例。R1组麻醉前输注500 mL乳酸林格液,R2组输注500 mL 6%HES 130/0.4。记录2组患者AHH前(t0)、AHH即刻(t1)、AHH结束后30 min(t2)及AHH结束后60 min(t3)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结果与t0时间点比较,2组CVP、HR和MAP在t1时间点均有明显波动(P〈0.05或P〈0.01),但R2组的CVP和MAP水平明显高于R1组(P均〈0.01)。且R2组在t2时间点的MAP水平明显高于R1组和t0时间点(P均〈0.01)。与t0时间点比较,2组凝血功能指标APTT和PT均有延长,但仍在正常范围内,且2组所有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麻醉前输注6%HES 130/0.4能有效预防中老年患者麻醉期的低血压症状,改善其血流动力学和凝血功能,提高手术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444-3446

益气复脉胶囊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复脉胶囊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肺心病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益气复脉组(n=54)与对照组(n=43)。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痰、平喘、抗感染、抗心衰等常规治疗,益气复脉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复脉胶囊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心功能、血气分析、血清炎症因子与氧化应激水平。结果益气复脉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心功能好转,低氧血症及酸中毒得到纠正,机体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显著下降(P均〈0.05),且益气复脉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但不能进一步减缓心率(P〉0.05)。整个研究中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复脉胶囊可以明显改善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的心肺功能,降低体内炎症因子与氧化应激水平,效果满意。
3447-3449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临床研究

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早期中西医结合功能锻炼对腕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中西医结合功能锻炼对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2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1)患者待手术成功后进行常规术后处理并指导腕关节功能锻炼,观察组(n=31)在对照组基础上于第2周加用中药熏蒸、中医手法进行恢复治疗,评价2组患者术后1周、2周、4周、12周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4周、12周的腕关节活动度(包括背伸活动度、掌屈活动度、桡偏角度、前臂旋前角度和旋后角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平均康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早期中西医结合功能锻炼有利于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软组织、骨折愈合尤其是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有效的功能康复方案。
3450-3452

中药芒硝配合西医综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西医内科综合疗法联合中药芒硝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SAP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9例给予西医内科综合疗法,治疗组52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芒硝鼻饲及腹部外敷。比较2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尿淀粉酶和炎症指标的变化,治疗后胰腺炎性渗出吸收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转手术率以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治疗3 d、5 d后血尿淀粉酶和炎症指标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均〈0.01)。2组均在治疗后第2—3周胰腺炎症渗出完全吸收率最高,治疗组第1—2周完全吸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胰腺假性囊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内科综合疗法基础上联合应用芒硝鼻饲+外敷治疗SAP患者,有利于炎性渗出液的吸收,有效预防全身性炎性反应,缩短疗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3452-3454

聚乙二醇干扰素单药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e抗原阴性慢性乙肝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单药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e抗原阴性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5例患者分为2组,单药治疗组50例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单药治疗,联合治疗组35例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2组在治疗12周、24周、48周时血清HBsAg定量、瞬时肝弹性测定(FibroScan),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分别在治疗12周、24周、48周时血清HBsAg定量逐渐下降,各治疗节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2,24,48周时FibroScan数值亦逐渐下降,各治疗节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间血清HBsAg定量及FibroScan数值在各治疗节点下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单药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e抗原阴性慢性乙肝均能有效抗病毒及抗纤维化,2种治疗方法之间未见明显差别。
3455-3457

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时最佳起始血糖的初步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泵时的最佳起始血糖水平。方法选择100例以前未使用过胰岛素泵的糖尿病患者,其中1型糖尿病50例,2型糖尿病50例,按照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不同分别分为若干组,用胰岛素泵进行血糖调整,统计各组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的次数。结果在排除年龄等干扰因素后,1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在9.1-11.0 mmol/L、餐后2 h血糖在15.1-17.0 mmol/L时低血糖次数明显减少,随着血糖的进一步升高,虽然低血糖次数没有明显变化,但血糖达标时间明显延长。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在9.1-11.0mmol/L、餐后2 h血糖在13.1-15.0 mmol/L时低血糖次数明显减少,随着血糖的进一步升高,虽然低血糖次数没有明显变化,但血糖达标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应用时最佳的起始血糖水平可能是空腹血糖在9.1-11.0 mmol/L、餐后2 h血糖在15.1-17.0 mmol/L时,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应用时最佳的起始血糖水平可能是空腹血糖在9.1-11.0 mmol/L、餐后2 h血糖在13.1-15.0 mmol/L时。
3457-3459

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中药配合降纤酶治疗进展性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中药配合降纤酶治疗进展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案将进展性缺血性中风患者95例分为2组,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抗血小板凝集、疏通血管、低分子肝素抗凝、脑保护剂、康复治疗等),观察组49例患者采用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中药配合降纤酶治疗,疗程4周,比较2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的治疗有效情况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析2组治疗前后纤维蛋白量、4周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1周、2周、3周、4周时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量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中药配合降纤酶治疗进展性缺血性中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及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提高患者疾病的早期治愈率,缩短患者的治疗疗程,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3460-3462

单极标测射频消融显性房室旁道对心肌损伤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单极标测与双极标测左右侧显性房室旁道射频消融(RFCA)对心肌组织损伤的差异。方法对80例左右侧显性房室旁道患者用大头导管标测时采用双极和单极同步记录,测定患者RFCA术前、术后12,24 h的血清cTnI、CK-MB、MYO,并观察射频电流的各项物理学参数。结果双极标测时RFCA射频电流的各项物理学参数增大,消融时间延长,靶点数增加,与单极标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极标测与双极标测治疗后cTnI、CK-MB、MYO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双极标测与单极标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双极标测明显增加心肌的损伤。结论采用单极标测提高了靶点标测的精确性,减少消融时间和放电功率,从而减少了心肌组织损伤。
3462-3464

氯化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氯化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相关药效机制。方法将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钙尔奇D与阿法骨化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化锶注射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为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骨密度值和血清ALP、Ca和TRAP值均明显上升(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均〈0.05)。结论氯化锶具有增进骨形成和抗骨吸收的作用,从而可以提高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
3464-3465

针灸疗法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及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疗法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及对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48例给予针灸治疗,对比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头痛发作期与缓解期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人数明显多于实验组(P均〈0.01),治疗后自主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针灸疗法治疗偏头痛疗效好,可明显改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466-3467

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对LISS倒置、动力髋螺钉(DHS)、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3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进行分析,验证最佳治疗方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12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分成LISS组(n=31例)、DHS组(n=31例)、PFNA组(n=30例),分别给予LISS倒置方法、DHS方法和PFNA方法进行治疗。观察记录各组患者手术耐受评分(安达秀雄提倡的10项危险因素)、手术用时、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用时及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LISS组与PFNA组患者手术耐受性、手术一般情况及Harris评分均明显优于DHS组(P均〈0.05),而LISS组与PFNA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LISS倒置法及PFNA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均优于DHS方法,具出血量少、操作容易、安全性高的优点;LISS倒置法与PFNA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差异不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468-3470